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了不同二氧化氯投加量、接触时间、pH值下二氧化氯杀藻中亚氯酸盐的生成规律及其他水质条件(藻初始质量浓度、有机物和氨氮)对亚氯酸盐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亚氯酸盐生成量随着二氧化氯投加量的增大和时间的延长而增大。放置2 h,生成的亚氯酸盐占二氧化氯初始投加量的10%~30%。二氧化氯杀藻的水样放置时间越长,开始生成亚氯酸盐的pH值就越低。放置30 min时生成亚氯酸盐的起始pH值为6,放置70 min时起始pH值为3.9。在酸性条件下,亚氯酸盐的生成量随pH值增大而增大;而从中性到碱性,亚氯酸盐增加缓慢。藻初始叶绿素a的质量浓度超过14.93μg/L时,亚氯酸盐的生成量随藻初始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有机物促进了亚氯酸盐的生成,但亚氯酸盐的生成量并没有随有机物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增大氨氮质量浓度,亚氯酸盐的生成量有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为考察二氧化氯(ClO_2)杀灭拟柱孢藻是否产生有机副产物,用GS-MS分析了在不同ClO_2投加量下ClO_2与拟柱孢藻反应的产物。结果表明,ClO_2杀灭拟柱孢藻产生有机副产物。ClO_2投加量不同产生的有机副产物种类也不同。ClO_2投加量越大,生成有机物的种类越少。ClO_2与藻反应会产生含氮的有机物,除0.5 mg/L的ClO_2投加量外,其余投加量下都产生甲苯。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下产生的甲苯质量浓度,当原水藻浓度为1.8×108L-1、ClO_2投加量为8 mg/L时,甲苯质量浓度为35.4μg/L。甲苯生成量在前10 min随时间延长而增大,在10 min时最大,随后随时间延长而减小。甲苯生成量随p H值增大而减小。在温度低于27.5℃时,甲苯生成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但当温度高于27.5℃时,随温度增高而急剧下降。在水处理的混凝工艺中,ClO_2在混凝剂PAC投加前投加和与PAC一起投加产生的甲苯量相差不大,但在PAC投加后再投加时产生的甲苯量少。  相似文献   

3.
采用臭氧(O3)和二氧化氯(ClO2)2种消毒方式对饮用水中卡马西平(CBZ)进行氧化降解,考察了不同影响因素(pH值、温度)条件下的氧化动力学,并通过对CBZ降解副产物的确定推测了2种消毒条件下CBZ的降解途径.结果表明,序批式条件下O3和ClO2对CBZ的降解均遵循二级反应动力学.pH值的升高对CBZ的O3和ClO2降解有负面效果;在10 ~ 25℃范围内,温度对CBZ的O3降解速率常数影响较小,但CBZ的ClO2降解速率常数随温度升高显著升高.采用UPLC-Q-TOF-MS对CBZ的O3和ClO2降解前后样品溶液进行扫描,均检测到8种降解中间产物,2种氧化方式主要通过环化加成、亲电取代(羟基化和氯取代)及杂环上的重排等途径来实现对CBZ结构的破坏.  相似文献   

4.
以瓷环填料塔为反应装置,研究ClO2对甲醛的去除效果.试 验考察了甲醛质量浓度、进口气体流量、ClO2液体流量以及ClO2质量浓度对甲醛去除效率的影响.最佳工艺条件为:甲醛气体质量浓度80~ 180 mg/L,进口气体流量120~280 L/h,ClO2液体流量1~3mL/min,ClO2质量浓度40 mg/L.甲醛的去除率随甲醛质量浓度、ClO2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去除率变化由98%至99%接近100%;而甲醛去除率随进口气体流量的增大略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6.
为研究微藻处理油田污水过程中藻生物量积累的影响因素,将小球藻固化后在压裂返排液中培养,利用响应面法结合Box-Behnken设计建立连续变量曲面模型考察返排液稀释倍数、β-甘露聚糖酶、活性炭投加量对藻密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3种因素与藻密度之间的二次多项回归模型方程显著性、拟合性良好,其中返排液稀释倍数对藻密度影响较大.3种因素对藻密度的影响有交互作用,其中β-甘露聚糖酶投加量与活性炭投加量之间交互作用较弱,返排液稀释倍数与β-甘露聚糖酶投加量之间交互作用明显,返排液稀释倍数和活性炭投加量之间交互作用最为显著.进一步优化小球藻处理压裂返排液条件为:返排液稀释倍数、活性炭投加量分别取3.2倍、50 mg/L,此时固化藻密度可达2.09 g/L,返排液COD(化学需氧量)去除率为47.32%.  相似文献   

7.
页岩气压裂返排液成分复杂,为了解页岩气开采过程中压裂返排液的污染情况,对四川某页岩气典型井场不同时期的压裂返排液污染物组成进行了分析,采用超滤膜法测定溶解性有机物(DOM)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特性,通过建立水质矩阵开展污染特性评价,并进行了综合生态毒性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不同时期压裂返排液中污染物特征相似,主要污染因子为总有机碳(TOC)和氯离子,并且生物毒性高、可生化性差。研究结果可为该区域压裂返排液处理技术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提升V-Mo/Ti催化剂的脱硝性能,在催化剂制备过程中调节浸渍工艺参数,制备了一系列不同浸渍液pH值的催化剂,采用XRD、N2-吸附脱附、拉曼光谱、UV-Vis、H2-TPR、NH3-TPD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了pH值的变化对催化剂物理化学性能的影响,采用固定床微型反应器对催化剂的脱硝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降低浸渍液pH值,可以抑制催化剂上VOx物种的聚合,提升催化剂的还原性能,有利于提升催化剂的脱硝效率,降低脱硝反应过程中N2O生成量。同时,浸渍液pH值的变化,也会影响催化剂的酸性性能。当浸渍液pH值低于3.64时,催化剂酸性性能显著降低,造成催化剂脱硝性能降低;当浸渍液pH值控制在3.64时,催化剂的还原性能和酸性性能匹配较好,从而显示了较高的脱硝性能。  相似文献   

9.
吉林油田压裂返排液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吉林油田关于压裂液返排废水环保处理的要求,结合实验室内药剂筛选复配、药剂加量调整和处理工艺流程的稳定性等基础性实验,以及返排废水处理现场的实际情况,针对吉林油田乾安矿区现场采集的废水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室试验,开展了化学药剂对污水体系处理的适应性、处理工艺及相关设备运行的稳定性试验,并在原有工艺的基础上利用微波高级氧化系统及活性炭毡再生系统有效打断胍胶以及有机高分子分子链,不产生二次交联,彻底解决了活性炭再生问题,为生产装置的设计和现场实验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以公称孔径为1 μm的聚丙烯无纺布(NWF)为基膜,分别以粉末状活性炭、粉末状活性炭及聚合氯化铝为预涂剂,制作预涂动态膜膜组件,组成预涂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处理人工废水.结果表明,预涂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出水COD值低且稳定,粉末状活性炭预涂膜-生物反应器出水COD平均值为49 mg/L,粉末状活性炭及聚合氯化铝预涂膜-生物反应器出水COD平均值为29 mg/L,而NWF-膜生物反应器出水COD为54 mg/L.膜生物反应器对污染物质的去除虽然主要依靠活性污泥混合液,但附着在基膜上的动态膜的吸附、混凝作用也能去除部分污染物质.预涂膜能减少及防止污染物质向膜材料表面和内部扩散,减轻膜污染,使预涂动膜-生物反应器显示出一定的耐污染性能.但粉末状活性炭粒径过小,影响粉末状活性炭预涂动态膜-生物反应器的出水浊度(平均值为3.3 NTU);而粉末状活性炭与聚合氯化铝形成的预涂动态膜,在提高COD去除效率的同时,能减少活性炭对出水浊度(平均值为2.3 NTU)的影响,保证出水水质.  相似文献   

11.
杨海青 《安全》2003,24(2):20-20
氯做为一种消毒剂,因其消毒效果好、价格低的特点广泛使用于生活饮水用消毒、污水处理等方面,同时氯气又是一种毒性很强的气体,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作为毒气曾被德国采用。氯气常温下是一种呈淡黄绿色气体,在加压至0.101 MPa、-34.6℃即可被液化,利用这一特点,通常使用的都是充入钢瓶中的液氯,常见的氯瓶规格有50kg、500kg、1000kg。  相似文献   

12.
针对液氯运输泄漏事故特点,建立运输泄漏事故后有毒气体扩散模型;利用MATLAB软件,模拟了两种不同类型的泄漏事故,并进行风险分析,根据不同浓度氯气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和扩散浓度等值曲线,将危险区域划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立即致死4个区域。仿真结果表明:固定点源连续泄漏事故的地面有毒气体浓度峰值比移动点源连续泄漏事故的地面有毒气体浓度峰值大,但前者的影响范围通常比后者小。该方法能快速预测出运输泄漏事故后有毒气体的影响范围和程度,为指导事故现场人员及时采取有效安全防护、紧急疏散和组织抢险救援活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硫脲紫外退色分光光度法测水中余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氯氧化硫脲使硫脲退色.一定条件下,硫脲紫外吸收的降低与水中余氯浓度成正比.依据这一特性建立了硫脲紫外退色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余氯的新方法.在pH值为1~6介质中,选择237 nm作为测定波长,则氯浓度在0~8.0 mg/L范围服从比尔定律.检测限为O.015 mg/L,水中常见的离子不干扰测定.该法用于自来水、游泳池水等样品中余氯浓度的测定,快速简便,加标回收率在98%~103%之间.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液氯生产工艺,对生产过程主要物料、中间产品、产品和工艺装置的危险性进行了分析,运用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法(Dow F&EI)对氯气生产过程火灾爆炸风险进行评价,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定量分析了液氯泄漏事故造成的危害后果,在此基础上提出风险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5.
试验考察了二氧化氯(ClO_2)杀灭拟柱孢藻过程中不同条件下柱孢藻毒素(CYN)随时间的释放规律,对释放量与时间数据进行曲线方程拟合,并以透射电镜观察不同反应时间拟柱孢藻细胞形态,对柱孢藻毒素的释放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反应初期5 min内CYN释放率随时间延长快速提高,随后增长缓慢,30 min后趋于稳定。ClO_2投加量影响了CYN释放速率,1.0 mg/L ClO_2投加量时CYN释放率要高于0.5 mg/L和0.7 mg/L时,但在反应2 h后不同ClO_2投加量的CYN释放率趋于接近。拟柱孢藻初始浓度对CYN释放率的影响不明显。CYN释放率在酸性条件下高于中性和碱性条件。随反应温度升高,CYN释放率逐渐升高。各种反应条件下CYN释放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可以用曲线方程来表示。藻细胞形态随反应时间延长发生变化。ClO_2投加量增大,藻细胞结构的破坏程度加剧。在反应初期CYN释放是通过扩散作用而并非由细胞壁的破裂而致。  相似文献   

16.
低温液氮与泡沫混合液直接接触产生氮气泡沫是一种新型的掺混形式,利用液氮高汽化比的特点,搭建液氮泡沫可视化实验装置,进行氮气-水两相流及液氮泡沫流动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液氮相变产生大量氮气,其与泡沫液混合产生泡沫,温度有所回升,最终趋于泡沫混合液温度;管路沿程压降较小;液氮射流破碎及流动过程可分为6个区域:低温液氮区、向上循环翻滚区、滞留区、泡沫与泡沫混合液混合区、致密泡沫区、泡沫混合液区。流体向下游流动过程中持续发泡;为防止管路结冰,需合理控制泡沫混合液与液氮流量。  相似文献   

17.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液氯运输过程安全性评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将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和层次分析法用于危险化学品运输过程安全性评估,综合考虑在过程中危化品、人、车、路、环境等五个方面因素对整个过程安全性的影响,得到运输过程安全性等级。运用现有的泄漏模拟公式定量计算发生泄漏事故后所产生的危险区域,为人员疏散提供了决策帮助。最后以液氯运输过程为例进行安全评估,并计算泄漏后危险区域的范围。  相似文献   

18.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d the use of three different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the rate constants for degradation of winery effluent within a sub-surface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 (CW). These methods comprised of using a dispersed plug flow (the Peclet) equation; a tanks-in-series (TIS) equation; and analysing the residence time distribution (RTD) directly. The last of these is described by the convolution integral (CI). We demonstrated self-similarity of the RTDs, which meant that the system's hydraulics were similar throughout the CW. We therefore extrapolated the RTD data to develop a more complete understanding of the hydraulic properties of the CW and examine how they affected the kinetics of degradation. We found that whilst both the Peclet and the TIS equation were able to predict concentration within the CW, this required the optimisation of more than one variable at the same time rendering a result that was more of a modelling exercise than a useful design tool. The CI method could be applied to predict system parameters effectively. We used it to measure rate constants of removal for both ethanol and potassium (key species for tracking the degradation/treatment of the effluent). Acetic acid, however, did not degrade implying that the CW operated aerobically. The concentration of sodium increased very slightly, indicating that it is not bioremediated/removed and that there are some minor evapotranspirative effects. The rate constant found for the biodegradation of COD was found to have significantly more uncertainty associated with it than the measurement of the rate of degradation individual components and we therefore posit that it is better to describe the processes of degradation by tracking individual components rather than lumped paramet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