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日立公司电气专家草野茂来淮南平圩发电厂帮助解决变压器技术难题时,笔者在现场采访中发现,其所戴安全帽的,标签上打印了这么四行汉字:安全优先。单位:B立公司。姓名:草野茂。血型:Bo通过翻译人员了解到,此项安全帽是草野茂八日本带来的。为“草氏安全帽”叫好之余,颇有几分感慨。“草氏安全帽”在造型和功能上,与中国生产的安全帽几乎看不出有什么两样,但从安全帽的标签内容来说,“草氏安全帽”确实有其独到之处。顾名思义,安全帽是保护脑袋的工具。在具体工作中,由于现场工作环境不同,一旦发生危及工作人员安全的事故…  相似文献   

2.
一块块展板,一张张印有安全防范知识的宣传单,带着安全巡视员袖章的“安全宣传员”正散发宣传单,还时不时地向来往群众进行讲解……这是在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徐杨乡徐杨中心社区安全生产宣传的活动剪影:这边,宣传中心、消防支队、城乡事业局、建设局等工作人员在现场接受群众咨询;那边,群众正对着一张张“安全知识”的谜语,猜得不亦乐乎。  相似文献   

3.
某化工企业组织大检修现场摄影赛。有幅初评为一等奖的图片却因一细节问题被取消了参赛资格,原因是检修现场作业人员虽身着工装,也戴有安全帽,但安全帽的下颌带没有系上。由此使笔者联想到现实中不少类似的场景:人们头上戴着安全帽,却没有做到按要求正规、正确地戴,下颔带要么隐藏在帽内,要么闲置在脑后,有时出现在下颌,也是松松垮垮。在一些人看来,小小下颌带似乎成了可有可无的“象征”,随心所欲不按要求戴安全帽也渐成习惯,以至于有的安全管理人员对此也熟视无睹。  相似文献   

4.
王爱军 《安全》2002,23(6):44-44
安全帽是戴在头上的劳动防护用品,而在有些企业内部的检修现场,却看到“安全帽委屈地被有些员工坐在屁股下,当板凳坐。”安全帽当板凳坐,也是一个人素质修养的反映。安全帽是头上戴的,你怎能如此对它不尊?屁股底下一坐把安全帽外表弄得伤疤累累,让人看了为之可惜。这就需要我们企业每位员工一定要爱护劳保用品、爱护安全帽,它是我们安全作业的“保  相似文献   

5.
这不是笑话,而是一个真实的事,一次下车间劳动,见到安监科的同志教一名“老机关”怎样佩戴安全帽,联想到一些管理人员平时拿安全帽当摆设的现象,不由得想议论上几句。 安全帽的佩戴是有一定要求的,其保护作用与能否正确佩戴有直接关系的道理也是很明显的。按要求佩戴,安全帽才能在关键时刻保安全,反之,其保护作用就会大打折扣。因此,安全帽佩戴得不正确,表现出随意性,实质是拿着安全当儿戏。说它是安全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点,或者是安全观念不强的一个反映,或者是自我安全保护意识不强的一种流露,都不为过份。  相似文献   

6.
安全帽     
在劳动现场,经常存在坠落物冲击人体的危险。由于高处坠落物的冲击力大,极易造成伤亡事故,戴用安全帽则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或减缓这类事故的发生。高空作业者有时不慎坠落,如果戴着安全帽,就可减轻或避免头部的损伤。 国家有关劳动保护法规规定,进入上述现场的人员,都要佩戴安全帽。但长时期以来,只有一个量的规定而缺乏质的标准。有些安全帽由于质量不好,经受不起冲击,实际上是不安全的。人们还习惯地将安全帽使劲摔打,以碎不碎作为唯一的检验标准,但戴用这种“安全”帽,有时却受到了冲击伤害。安全帽国家标准(GB 2811-81)的正式实施,使安…  相似文献   

7.
四面八方     
《劳动保护》2006,(11):60-61
扬子石化规范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日前,扬子石化公司广泛开展了“规范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活动,一方面为职工配备完全符合规范的劳动防护用品,另一方面强化职工劳动保护意识,使规范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成为自觉行为。公司要求所有进入装置现场的人员必须穿戴全套工作服、护趾鞋、安全帽和防护眼镜,以加强现场作业环境的安全防护。图为该公司芳烃厂贮运车间员工穿戴规范的劳防用品在装置中进行工艺操作。(梁传雄)川北医学院新生开学首课学消防9月12日,2500余名大学新生开始了在川北医学院的第一课——学习消防安全知识。这是川北医学院贯彻“安全从…  相似文献   

8.
6月16日上午,桂林市举行2019年“安全生产月”启动仪式暨“安全宣传咨询日”系列活动,以“防风险、除隐患、遏事故”为主题,在全市唱响“安全发展”主旋律。活动通过发放安全手册、宣传单等资料,展示版报、图片,发布行色宣传邮品、播放安全知识、案例警示等影像,消防安全知识、防灾减灾救灾常识、安全操作现场演示和寓教于乐的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的宣传,让市民群众对安全知识有了新的理解和感知。据统计,活动当天现场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万多份。  相似文献   

9.
<正>小编语:近期某应急管理局在开展安全检查时,看到现场一名工作人员正在焊接一个高压容器,经检查发现该作业人员仅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但缺少“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被检查者对第二个证书是否需要持有模糊不清。安全管理人员在日常安全检查中也发现有类似情况,相当一部分现场作业人员、甚至是安全员对特种设备作业、特种作业和特殊作业这3个安全生产经营中的“特种”兄弟经常弄混淆,这3种作业看似名字相近,其实质却大相径庭,可以用“一个一样和三个不一样”来区别它们。  相似文献   

10.
让爱为安全护航赵良奎“职工同志们,上班的时间到了,进洞时请戴好安全帽,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现在是上午10点半,请大家不要急躁,严格按操作规范进行施工,加强危石监视,防止坍落伤人。”“下班时间到了,请大家不要慌,收拾好材料工具,注意路上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1.
在电焊工考核中,发现大多数单位的考生都存在着穿戴防护用品不齐全、对所用的焊接设备及用具的安全隐患视而不见、操作顺序颠倒、消防急救知识欠缺、对相关的安全知识了解很少等方面的问题。因此考核一名电焊工是否能领取“安全操作证”,应该从其对防护用品的穿戴、焊接设备及用具的检查、安全操作过程和其对消防、急救等与安全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等方面进行。一、 防护用品的穿戴作为一名称职的电焊工,工作中应该穿戴好必备防护用品,如:脚盖、口罩、焊工用工作服、带有特制滤光镜片的面罩、绝缘皮手套、安全帽和安全带。没有穿戴好防…  相似文献   

12.
1安全帽 安全帽主要由帽壳(帽舌、帽沿)、帽衬(帽箍、顶衬、后箍))以及帽带(下颊带、吸汗带)三部分组成,是用于保护作业者头部,起到阻挡、缓冲、分散外来冲击力的作用,达到防撞击、挤压伤害效果,安全帽是实施“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具体行为和外观标志,是对进入变电站作业现场所有人员的最低要求和强制性规定。安规第13.1.1条规定:任何人进入生产现场(办公室、控制室、值班室、班组活动室除外),应正确佩戴安全帽。  相似文献   

13.
提到安全,其实人们的看法是安全在理论与技术上没有太大的深度,然而安全在人们的思想认识中应有深度;在人们的日常操作与执行上却又有难度,特别是施工单位必须重视并要去攻克它。曾经有人认为“安全就是一个操作问题”,当然这说明了安全操作与落实同属“执行力”的概念范畴,对于安全人们赞同就是一个操作问题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安全与健康》2006,(1S):26-26
元月11日上午,洛江区安监局、区警大队和罗溪镇政府联合组织在罗溪镇邮电大楼门前举行了"建设'平安洛江',交通安全宣传"赠送摩托车安全帽的宣传活动。区领导谢副区长、赖副区长参加了此次活动,谢副区长还对举办这次活动的目的意义作了重要讲话。本次活动张贴宣传画几十幅,发放相关宣传资料1200多份,并现场组织群众猜安全谜语等,活动共发放赠送安全帽700多顶。  相似文献   

15.
去年10月17日,吉林临江林业局闹枝林场采运技术员王永刚约安全员葛忠臣一起去横道河子伐区11小班检查采伐作业现场。 他俩从远处看见油锯手和助手在伐木中都没戴安全帽。葛忠臣当即要去制止,王永刚忙对他说:“咱俩进伐区也没戴安全帽,能去说人家吗?”葛忠臣想到自己确实太粗心了,但他说:“咱们没戴咱们违章,应按规定罚款,如咱没戴就不去管,这可不行,见违章不制止是严重失职。”于是他俩对伐木工人进行了教育,也检查了自己的错误。伐木工人都主动戴上了安全帽。 当天晚上正是场安全活动日,葛忠臣在会上检查了自己身为安全员进伐区却没戴安全…  相似文献   

16.
违章操作,现在的确已经成为了分析安全事故“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主要原因了。甲企业未对新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就安排上岗,致使氯气泄漏时员工不知所措,造成多人中毒,最终的原因分析是“违章操行”,乙集团公司员工从脱焊的旋梯上掉下来摔死,也将责任算在“违章操作”上,还有导致200多人死亡的开县井喷事故,原因还是工作人员“违章操作”……  相似文献   

17.
素有建筑工人性命安全"护身符"之称的安全帽,其防护作用在于:当人们受到坠落物、硬质物体的冲击或挤压时,减少冲击力,消除或减轻其对人体头部的伤害。安全帽作为一种劳动保护用品,是工矿企业和建筑单位工作人员的必需品。我们在一些建设工地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标语,"安全第一,请戴安全帽进入工  相似文献   

18.
近日,安徽马鞍山发电厂在抓安全管理上。结合实际,出台了一项新的举措:在安全生产中,试行“重大操作风险预测”制度。既在重大操作工作开始之前,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加以分析,采用科学预测的手段,使操作人员和监护人员能清楚地了解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并在发生故障时能及时冷静地妥善处理,从而将风险系数降低,更大限度地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相似文献   

19.
据报载:一位在一线工作四、五年的同志,最近意外地发现安全帽内的“使用说明”,并为自己发现的“小秘密”沾沾自喜。因为“这个意外发现”,让他“终于”认识到了“正确佩戴安全帽的重要性”,认识到处“以往佩戴、保养安全帽的很多做法是不对的。”看到这则带有“褒义”的消息,笔者不禁大为惊诧和质疑:为什么要为“过错”唱颂歌?  相似文献   

20.
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是建筑行业广大职工公认的安全“三宝”,挽救过千万职工的生命,必须正确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