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青海省干旱半干旱地区农村的能源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青海省为例,探讨了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农村的能源问题及其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针对青海省农村由于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商品能源供应不足,生活能源利用率低下,可再生能源资源破坏严重等特点所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提出了解决青海省农村能源问题,保护生态环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农村生态环境研究工作中。农村能源问题占的比重相当大。如何充分开发和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提高他们的利用效率,减少现代农村中化石能源的消耗量,是使农村生态环境趋向良性循环的关键问题之一。我国农村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少,又有自己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一些农村生产和生态结构,一般说来很难与那些发达的工业国家的农村进行对比。而南亚和东南亚的不少国家在农村生态环境方面则往往面临着与我国十分相似的一些问题。近年来他们在这方面的论著逐渐增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江汉平原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主导思想。作者强调该问题应从更高层次和更大范围来考虑,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持续性生态系统的研究是重要的,要结合人类生存和发展考虑生态环境战略;分析了这一地区的农业资源发展、水利及农村能源等的优势及问题,并提出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小张庄村生态农村系统中的能源资源及消费现状,研究了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及综合经济效益,运用线性规划模型,以经济翻番,人民正常生活为前提,选择能源消费总量最低为目标函数,保护生态环境及合理利用资源为约束条件,设计该村能源开发利用的最优化结构。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结构模型为基础的综合评价方法,通过10名专家对36个指标的评分,对江苏省海门县1990年的农村生态环境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由于狠抓了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与1986年相比,虽然乡镇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农村生态环境总体上没有恶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天津市农村能源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天津市农村能源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及能源建设方向等问题,分析了天津市农村能源的现状与特征,从而提出能源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调整能源结构提高农村能源利用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7.
通过种草、营林、治水和保土改善生态环境,逐步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建立高效种植业,提高耕地持久生产力,保护农业生物生产机能,开发果树生产,增强畜牧业,加工利用农副产品,解决农村生活能源,发展庭院生态经济等,探讨建设持续高效的农业生态系统,使沿海旱地农业得到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要介绍了“浙江省萧山市山一村农村生态良性循环与系统管理研究”课题设计思路和主要研究成果。文章指出江南平原河网地区农村,特别是近郊型农村普遍面临着耕地少、生活能源缺乏、环境污染蔓延和人口密度较高等多重压力。解决问题的出路是把系统中的人口、资源、能源、粮食、经济和生态环境等诸多因子综合考虑,加以统一规划,系统管理,才有可能改善系统的良性循环,保持系统的持续发展,并在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诸方面获得同步增长。  相似文献   

9.
讨论了广东沿海地区乡镇企业的区位选择问题及城市郊区的生态环境现状;提出了农村产业布局空间创新的概念,并结合实际论述了产业布局与环境建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关于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为农村经济发展所提出的新的目标和任务,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给环境所带来的压力,分析了90年代我国农村的环境形势,指出了加强我国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我们应该适应这种要求,加强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通过对农村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受到破坏并受到工、农业生产污染的情况分析,指出了我国农村的环境形势不容乐观,必须从现在起就给予足够的重视。为解决农村的环境问题,文中也提出了基本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运用区域系统分析法,着重分析了温州市两种类型荒山资源开发利用的优势和劣势;通过土地适宜性评价,得出了该市荒山资源以宜林地为主的结论;提出了荒山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模式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湖南观光休闲农业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湖南作为内陆农业大省和旅游资源大省,具有独特的“潇湘”自然生态环境本底,丰富多彩的乡村景观资源,较为优越的区位交通条件,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潜力、但在开发观光休闲农业旅游资源时,应坚持市场导向,准确定位;突出乡土特色,提升文化品位;加强对乡村景观资源及其环境的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湖泊富营养化问题是生态问题,是湖泊所在流域环境问题的集中反映,生态问题应该通过生态途径来解决。调控流域水环境的关键在农村,农村环境污染控制主要靠生态治污来解决。只有把流域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调整系统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实现生态系统的平衡,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湖泊水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4.
沼气发酵在复合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沼气发酵系统是复合农业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枢纽。它以农业有机废弃物为原料,经厌氧消化,生产出高效、洁净、多用途的燃料、饲料和肥料。本文论说了开展沼气发酵对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农业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提出了目前我国沼气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今后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广东沼气农业模式的典型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骆世明  黎华寿 《生态环境》2006,15(1):147-152
回顾了广东沼气发展历程,介绍了广东典型沼气农业模式,包括广东西南部丘陵区典型农户沼气模式,广东东部丘陵区典型农户沼气模式,广东东北部丘陵山区典型农户沼气模式,广东低洼地和积水区农户沼气模式,以及广东规模化养殖场沼气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沼气农业模式的空间分布规律、沼气模式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沼气发展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6.
根据历年<山西统计年鉴>提供的能源输出数据,分析了1985-2007年间山西省煤炭的输出情况,并借助于GIS软件,分析了2006年山西省煤炭的流向及流量.山西省是一个大的能源辐射基地,每年产出煤炭的三分之二左右供应外省市,在外省市的经济水平、人民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提升的同时,对于为周边地区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能源输出地--山西来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低于其能源辐射到的其它省市区.山西省在不断向外省市输出能源的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环境辐射效应,但这种效应对于山西这个能源输出地来说却是负向的.主要表现在:山西省由于煤炭开采导致空气污染、地下水位下降、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而这些环境压力有三分之二是替煤炭输入地所承担的.输送电力,山西省不仅要承担煤炭开采造成的环境破坏,还要承担火力发电所造成的巨大环境二次污染,仅2007年,山西省生产外调电量就产生381.75×10~4 tSO_2,139.98×10~4 tNO_2,2799.51×10~4 t灰粉.  相似文献   

17.
中国乡村城市化过程中的景观生态学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刘黎明  杨琳  李振鹏 《生态环境》2006,15(1):202-206
城市和乡村的发展共同构成了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然而长期以来,重城市轻乡村的发展思想导致了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不断尖锐。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加入WTO后的国际化冲击,未来的10~20年间,中国将进入一个乡村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这将使得中国本来紧张的人地关系变得更加严重,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乡村发展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同时也将是中国乡村发展的重要契机。本文依据景观生态学原理与方法,通过研究乡村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景观的组合、结构、功能以及变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城乡协调、全盘布局和保留自身特色等相应的生态规划治理措施和对策,尽可能使乡村景观格局呈现多样性、异质性,并在功能上表现出稳定性和连续性,最终实现城乡景观和谐发展的局面。  相似文献   

18.
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与生态经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淮河流域水环境严重污染的形成,既有历史社会经济发展中忽视环境保护、欠帐过多的问题,也有水资源条件差、环境容量较小的问题。淮河流域水环境污染多种多样,既有工业点源,又有农业和农村面源,还有人口迅速膨胀及城镇迅速发展所带来的污染。淮河流域水环境污染是生态经济问题。因此,解决淮河流域水环境污染问题,仅仅做到治理工业污染源、建立城市污水处理厂,是远远不够的。要从根本上解决淮河流域水环境问题,则应当在1995 年淮河流域对工业污染源和城市生活污水治理进行规划的基础上,就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进行综合考虑,从生态经济角度进一步做好全面的水环境规划。在规划中尤其要突出可持续发展,并在实施可持续发展中解决污染问题,要在工业、农业中普遍实行清洁生产,要注意节约水资源和合理利用水资源,注意控制人口增长并提高人口素质,在农村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的同时做好城镇生活污水利用和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