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研究不同充装条件下超细干粉灭火剂在水平直管内的气固两相流动特性,搭建超细干粉灭火剂水平直管喷放试验台,改变充装比和起始充装压力,测量管内的沿程压力分布,比较喷放流量和气固比的变化,重点分析了超细干粉灭火剂在水平管内的释放过程、沿程压降和充装比临界值。结果表明,超细干粉灭火剂的释放过程有喷放前期、平稳喷放和喷放后期3个阶段,其中平稳喷放阶段是灭火剂有效作用时间。沿程压降几乎不受灭火剂充装比的影响,但随起始充装压力增大而增大。此外,喷放流量曲线上的临界转捩曲线与气固比计算值曲线上转捩曲线相吻合,起始充装压力为2.5 MPa、4.2 MPa和10 MPa时,喷放流量曲线对应的充装比临界值分别为0.412 kg/L、0.439 kg/L和0.458 kg/L。充装比小于临界充装比时,喷放流量随充装比增大而减小;充装比大于临界充装比时,喷放流量变化不大。而且临界充装比随充装压力单调递增。  相似文献   

2.
淹没状态下高压水射流破岩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淹没状态下射流参数对射流破岩效率和安全性的影响,基于流体力学、弹塑性力学及岩石力学,通过流固耦合罚函数算法建立淹没状态下水射流冲击岩石数值计算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试验对比验证所建模型。对不同工况下淹没射流冲击岩石进行数值模拟,探讨不同射流参数对破岩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射流速度的增大,破岩效率先后经历线性增长阶段和平稳增长阶段,岩石冲蚀深度变化具有一定相似性;岩石的冲蚀深度随靶距的增大而迅速减小,冲蚀孔径随靶距的增加而增大,冲蚀体积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射流直径对破岩效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冲蚀孔径上,对冲蚀深度几乎没有影响。基于正交设计试验,得到不同射流参数敏感性大小依次为:射流速度,靶距,射流直径。  相似文献   

3.
切割破拆是实现高效应急救援的方式之一,针对现有破拆工具切割性能与适用性方面的不足,研究前混合磨料水射流(AWJ)用于破拆切割混凝土过程的影响程度,并提出优化方法;主要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和正交试验法研究射流压力、横移速度、冲击角度、靶距等工艺参数对切割性能的影响程度,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切割深度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切割深度受不同参数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随射流压力增大而增大,随横移速度增大而减小,随靶距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且存在最佳靶距为4 mm,随冲击角度呈现波动式变化,存在最佳冲击角度为80°;各工艺参数对切割深度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从大到小依次为:射流压力、横移速度、靶距。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构造煤原煤样与硬煤原煤样渗透率变化规律的异同,用三轴渗流装置对2种原煤样进行了瓦斯渗透性试验。在改变单一因素条件下,分别研究围压和瓦斯压力对2种煤样渗透性的影响,同时研究轴压加载及卸载过程中2种原煤样的渗透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瓦斯压力恒定时,2种煤样的渗透率都随围压的增大而减小;围压恒定时,瓦斯压力在0.2~0.6 MPa范围内,2种煤样的渗透率都随瓦斯压力增大而减小;瓦斯压力及围压同时保持恒定时,2种煤样的渗透率都随轴压增大不断减小,2种煤样在卸载阶段渗透率均不断增大,但均没有恢复到加载前的渗透率,构造煤煤样渗透率恢复率比硬煤小,说明构造煤加载过程中发生塑性破坏比例大于硬煤。  相似文献   

5.
旋转射流破岩钻孔机理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综合利用实验方法和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旋转射流的结构特性及井底流场分布,证明了旋转射流具有三维速度,且其速度最高部分,集中在离开射流轴心一定半径的一环形区域上,射流呈扩散状,其冲击面积随喷距的增大而大幅度增加。旋转射流破岩钻孔的机理不同于普通圆射流,它以剪切破碎为主,伴以冲蚀、拉伸破坏和磨削等多种形式,因而具有很高的破岩效率。破岩首先从对应着射流能量最高的环形区域开始,并逐步向内、外扩展,形成凸锥状的孔底。研究表明旋转射流在破岩钻长连续孔眼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不同瓦斯压力和孔隙率下原煤的电阻率和渗透率变化及电阻率和渗透率的响应规律,以淮南矿区谢一矿51采区C15煤层煤体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瓦斯压力和孔隙率下煤样三轴压缩全过程的电阻率与渗透率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孔隙率相同时,最小电阻率和最小渗透率随着瓦斯压力的增大先增加后减小,瓦斯压力在4 MPa时,最小渗透率基本为0;瓦斯压力相同时,最小电阻率和最小渗透率随着孔隙率的增大而增大;全应力应变过程电阻率和渗透率满足随应变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的规律,不同加载阶段电阻率变化和渗透率变化规律保持一致,渗透率变化幅度比-应变曲线拐点滞后于电阻率变化幅度比-应变曲线;可利用电阻率变化规律反映应力变化以及渗透率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不同瓦斯压力和孔隙率下原煤的电阻率和渗透率变化及电阻率和渗透率的响应规律,以淮南矿区谢一矿51采区C15煤层煤体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瓦斯压力和孔隙率下煤样三轴压缩全过程的电阻率与渗透率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孔隙率相同时,最小电阻率和最小渗透率随着瓦斯压力的增大先增加后减小,瓦斯压力在4 MPa时,最小渗透率基本为0;瓦斯压力相同时,最小电阻率和最小渗透率随着孔隙率的增大而增大;全应力应变过程电阻率和渗透率满足随应变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的规律,不同加载阶段电阻率变化和渗透率变化规律保持一致,渗透率变化幅度比-应变曲线拐点滞后于电阻率变化幅度比-应变曲线;可利用电阻率变化规律反映应力变化以及渗透率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8.
前混合式磨料射流清洗油管涂料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结果表明,前混合式磨料射流清洗油管涂料的清洗效率随喷嘴直径的增大而增大,喷距、喷射角和颗粒直径最佳参数值分别为150mm、120℃(或60℃)和0.8mm。  相似文献   

9.
运用自主研制的含瓦斯煤热流固耦合三轴伺服渗流试验装置,以原煤煤样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含瓦斯煤固定轴向压力、卸围压的渗流试验,研究了卸围压过程中瓦斯压力对煤样力学特性和能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轴压加载阶段,煤样的变形模量基本不变,泊松比逐渐减小;在定轴压卸围压阶段,煤样的变形模量先小幅度增加,然后逐渐减小,泊松比则逐渐增大。瓦斯压力越高,煤样的承载能力越低,煤样发生破坏时相应的轴向应变和围压卸荷量百分比越小,而煤样破坏时的径向变形和扩容量越大。各应变围压柔量Δεi与瓦斯压力呈线性关系且线性相关性良好。随瓦斯压力升高,轴向应变的围压敏感性降低,径向应变和体积应变的围压敏感性显著升高。随瓦斯压力升高,煤样发生破坏时存储的弹性应变能Ue减小,而总能量U、耗散能Ud和耗散能比例Ud/U都增大。  相似文献   

10.
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单喷嘴射流撞击井底时产生的冲击压力及其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井底最大冲击压力梯度所在的位置距撞击中心约0.114倍喷距处,井底最大冲击压力梯度和射流喷速成正比,和喷距成反比,本文绘出了其数学表达式。数值计算结果和室内实验数据吻合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11.
高压水射流超细粉碎云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利用前混合磨料射流的工作原理,进行了高压水射流超细粉碎云母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喷嘴对云母有粉碎作用,喷嘴直径可以小于云母给料粒度;压力是影响高压水射流超细粉碎效果的最重要参数,在压力为10—50MPa范围内,细粒度产率随压力增加呈直线上升;给料粒度越小,粉碎产品中细粒度的产率越高;水射流超细粉碎在淹没状态下比在非淹没状态下粉碎效果好;高压水射流超细粉碎云母粉,不但能够满足珠光云母粉的细度要求,而且能够保护云母的片状结构和晶面光泽度;高压水射流超细粉碎技术是一种较实用的超细粉碎云母技术。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建立GYS—300系统的原理图及其主要装置特性。还阐述了高压容器对水射流系统动态压力特性影响的试验及其结果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合理地选配高压容器,可使往复式增压器高压水射流系统获得良好的动态工作特性,并使所研制的水射流系统具有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高压水射流卸压防治复合动力灾害的可行性,以余吾煤业高瓦斯矿井东翼采区内首采N2105工作面工程地质条件为背景,通过现场调研、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工业性试验等方法,对N2105进风平巷两帮采取高压水射流卸压防治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巷帮煤体采取高压水射流卸压技术,煤体在高压水射流的冲击力和扰动应力波共同作用下瞬间发生破坏;巷帮侧支承应力分布曲线由原有的“单高峰值”转变为“内低外高双峰值”,受以上支承应力变化的影响,底板煤岩体内难以形成范围较大且连续的塑性应力状态区;现场电磁辐射和矿压监测结果表明高压水射流技术对煤层卸压增透效果显著,降低了巷道发生复合动力灾害的可能性。研究结果可为同类矿井复合动力灾害的防治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淹没旋转射流的理论分析及力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淹没条件下旋转射流的基本特点、有关理论以及根据边界层流动的力学分析方法得出的淹没自由旋转射流和井筒空间的旋转射流的力学近似分析模型及其解析解,从而为全面深入地研究旋转射流的流动机理,指导该机理在石油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Evaluating potential hazards caused by accidental LNG release from underwater pipelines or vessels is a significant consideration in marine transportation safety.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capture the dynamic behavior of LNG jet released under water and to analyze its vapor dispersion characteristics and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on the water surface during different release scenarios. Controlled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where LNG was jet released from a cryogenic storage tank. The dynamic process of LNG being jet released from orifices of different sizes and shapes, as well as the rising plume structure, were captured by a high-speed camera. The leakage flow rate and pipeline pressure were recorded by a flow meter and pressure gauge, respectively. The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that emanated from the water surface was measured utilizing methane sensors in different positions with various wind speeds. The flame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of LNG vapor clouds, which immediately ignited upon the enclosed water tank, were also recorded. Additionally, the mass burning rate of the flame on the water surface was evaluated, and a new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ratio of flame length and width was establish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a large dimensionless heat release rate (Q*) and a continuous release flow rate in a limited burning area. This study could provide grea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mechanisms of LNG release and combustion behavior under water.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在地面常压环境和商用飞机巡航高度低气压环境下锂电池热失控火灾危险特性随电池数量的变化关系,分别于95 kPa地面常压环境和20 kPa低压环境下,开展不同电池数量梯度的热失控试验,测量热释放速率,总热释放量,烟气温度,CO、CO2和碳氢等气体的实时体积分数.结果表明:最高热释放速率和总热释放量与电池数量均呈幂函数...  相似文献   

17.
自激振荡磨料射流的基本理论与初步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激振荡磨料射流是在自激振荡脉冲射流和前混合磨料射流基础上,提出的新型射流。为此,重点讨论了自激振荡磨料射流喷嘴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分析了脉冲频率和幅值等参数对磨粒加速效果的影响。根据初步研究表明,磨粒速度受脉冲频率和幅度影响很大,磨粒速度可超过前混合磨料射流中磨粒的速度,最大钻孔速度比前混合磨料射流提高41% 。这一成果有望用于坚硬物料的切割和特种加工、石油钻井、大洋采矿、难采矿体的开采、坚硬岩石巷道(遂道)掘进、表面清洗等领域。  相似文献   

18.
爆震雾化射流用于灭火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脉冲细水雾灭火技术在国内外已获得成功应用 ,为进一步提高其灭火效果和简化装备 ,笔者提出了一种基于爆炸推进原理的爆震雾化射流发生装置 ,对其工作原理、动力特性进行了分析。理论分析与初步实验结果表明 ,爆震流体动力源可获得极高的能量密度和输出功率 ,爆震雾化射流具有直流水与雾状水的双重灭火性能 ,其灭火机理是脉冲雾化水的强水力冲击、高效冷却、隔氧阻燃、吸收热辐射及火焰拉伸的共同作用 ,该技术适于开发高效、清洁的便携式个人消防装备  相似文献   

19.
试论高压水射流清洗系统的合理匹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压水射流清洗的应用领域日益广泛, 高压水射流清洗系统的合理匹配已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因为只有高压水射流清洗系统的合理匹配,才能充分发挥高压水射流的高效、高质量清洗及节能、污染小的特点。笔者利用系统分析的方法,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结合理论与实验,从高压泵技术指标的选择、清洗设备的选择及参数简析、清洗压力的选择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合理匹配高压水射流清洗系统主要参数的一般方法和原则,并将其应用于铁路罐车的高压水射流清洗系统的匹配。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摘要介绍了高压水射流新技术的特点,尤其是利于安全的特点。我国把安全生产作为重要国策,并且决定采用各种新技术,提高生产技术的现代化水平,来解决生产安全问题,而水射流技术在近十多年的应用中已崭露头角。文中以煤炭、化工、核电、军工四个行业为代表,介绍了采用高压水射流新技术后,在安全生产方面取得的各种效果。从文中例举的情况可以看到:(1)水射流技术是先进安全技术;(2)水射流技术是很多行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随着水射流技术的推广,将提高不少行业的安全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