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点燃一支香烟主要产生两种烟雾,即被吸烟者直接吸入的主流烟雾及不被吸烟者直接吸入、从旁逸出的逸出烟雾。作者曾就香烟中~(210)po含量及吸烟者从主流烟雾中摄入~(210)po量进行过研究,结果指出,在“模拟吸烟”周期中,每支香烟中所含~(210)Po总量的18%可通过逸出烟雾转移。目前,国外对吸入烟雾中~(210)Po危害研究较多(1—3,—6),但主要集中于对主流烟雾方面,本实验则着重探讨被动吸烟者被动吸入逸出烟雾中~(210)Po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裂变产物~(134)C_s—碳酸铯可以通过完整和损伤的皮肤被吸收。经~(134)C_s沾染1小时后的最初皮肤滞留量可达2.48±0.36%。根据~(134)C_s在皮肤内的滞留动态,用最小二乘法估算的滞留方程为R(t)=5.781e-(0.693/0.91)t,滞留半减期T1/2=0.91天。擦伤后的皮肤表面沾染~(134)C_s 1小时,最初皮肤滞留量达11.70±3.78%,这要比同期完整皮肤高出5倍。与此同时,~(134)C_s经擦伤皮肤表面穿透到几个主要器官组织中的含量也比完整的皮肤内增升两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3.
水中~(210)po含量通常较低,其浓度在10~(-14)居里/升级水平。作者曾以蒸发法浓集并测定了某些河水中~(210)po含量,但因蒸发法浓集样品耗费时间长、温度不易控制,取单样体积也小,探测下限仅为10~(-12)居里/升水平。 对较大体积水样中~(210)po浓集方法及手段,国外文献均有报导。及  相似文献   

4.
十溴联苯醚(BDE-209)是全球应用最广泛的溴系阻燃剂之一。它可以长时间在环境中迁移,是一种亲脂疏水、可生物积累的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研究了UV/SO_3~(2-)高级还原体系对BDE-209的降解动力学,并分别考察了SO_3~(2-)浓度、p H、BDE-209初始浓度对其降解和脱溴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UV/SO_3~(2-)体系在BDE-209初始浓度为0.3μmol·L~(-1)、p H为7、SO_3~(2-)为1.0 mmol·L~(-1)、反应90 min时的降解效果最佳,降解率为93.54%;SO_3~(2-)浓度越高,BDE-209的降解和脱溴效果越好;酸性条件有利于BDE-209的降解;较高的BDE-209浓度不利于体系脱溴反应的进行。BDE-209的降解过程遵循伪一级动力学规律;脱溴过程主要通过e_(aq)攻击C—Br键分步实现。  相似文献   

5.
为消除全氟辛烷磺酸(PFOS)对环境水体带来的不利影响,采用真空紫外(VUV)光解SO_3~(2-)产生水合电子(e_(aq))还原降解PFOS。结果表明,在溶液初始pH为10.59,PFOS为20.0μmol/L,SO_3~(2-)为10.0mmol/L的条件下,反应180min,PFOS的脱氟率为53.5%,高于相同条件下紫外光解SO_3~(2-)体系(40.2%),通过刃天青探针实验证实与体系e_(aq)的生成量有关。动力学分析表明,PFOS脱氟满足平行指数动力学(PEK)模型,其快反应与慢反应分别对应于PFOS支链与直链异构体的降解。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监测发现,PFOS降解主要中间产物为短链全氟羧酸(PFCAs),且全氟丙酸(PFPrA)和全氟丁酸(PFBA)浓度较高,表明PFOS在e_(aq)的进攻下除了直接脱除α位氟原子及发生端基断裂外,还能通过中间碳碳键断裂的方式进行降解。  相似文献   

6.
1976年作者配合对某铀矿及其周围环境放射性污染调查,测定了该矿环境水质中总α及~(210)Po含量,并根据污染水源的流向,取样分析了污水注入河流的总α及~(210)Po的水平。 一、调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Fe(Ⅱ)络合吸收烟气中的NO生成亚硝酰亚铁络合物,使NO快速进入液相;在Fe(Ⅲ)催化氧化作用下NO可以被S(Ⅳ)化合物还原。基于以上反应机制,提出了Fe(Ⅱ)络合—Fe(Ⅲ)催化氧化—S(Ⅳ)还原湿法脱除燃煤锅炉烟气中NO_x的新方法,考察了Fe的价态、吸收液pH、烟气中O_2、亚硫酸钠添加量等因素对NO_x脱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O_2烟气的脱硝实验中,当吸收液中Fe(Ⅱ)、Fe(Ⅲ)共存,pH为2.2~2.9时,对NO_x的脱除效果最好,脱除效率为75%;当烟气中有O_2存在时,Fe(Ⅱ)、Fe(Ⅲ)共存,吸收液中的S(Ⅳ)被快速氧化,使得烟气中SO_2所提供的S(Ⅳ)化合物积累量难以达到预期脱硝效果所需的浓度水平,实验通过持续投加亚硫酸钠来补充脱硝所必需的S(Ⅳ)化合物,其瞬时投加量为10~(-4)~10~(-3) mol/(L·min)时,对NO_x的脱除具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投加亚硫酸钠并未影响此工艺对SO_2的脱除效率,脱硫效率始终维持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8.
生化需氧量(BOD)试验,是一种经验的生物试验方法。在实验室里,标准氧化或培养时间一般为五天,温度为20℃。但是,这在我国特别是南方还有很大局限性。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做了通过测定37℃培养一天的值(BOD_1~(37))来换算出做为标准的20℃培  相似文献   

9.
以大亚湾核电站周围土壤中分离得到的BAT-221菌株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该菌株的种属分类地位及菌株在不同条件下对铯-137(~(137)Cs,以下简称Cs)的吸附特性及分子鉴定。16S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BAT-221菌株应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将其命名为Bacillus cereus BAT-221(基因序列登录号:JF901707)。它对Cs~(2+)的最佳吸附条件为:pH=5,Cs~(2+)初始质量浓度80mg/L,反应时间30min,摇床转速120r/min,该条件下吸附率达到86.39%。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结果显示:菌株吸附前后的区域峰发生了明显变化,说明其为细胞上的亚氨基(=NH)、羟基(—OH)、羧基(—COOH)、次甲基(≡CH)、醇类和酚类等结构和物质参与了对Cs的吸附。可见,该菌株可作为环保、经济的生物材料对Cs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0.
全面分析2013年西安市13个国控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子站PM2.5监测数据。结果表明:2013年西安市环境空气中PM2.5年均值为105μg/m3,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二级要求(35μg/m3)200.0%,污染较严重;西安市各子站PM2.5月均值总体呈两边高、中间低的"V"型趋势,全市及各子站PM2.5月均值分别为44~206、32~275μg/m3;采暖期(上半年采暖期为1—3月,下半年采暖期为11—12月)、非采暖期(4—10月)PM2.5平均值分别为156、70μg/m3;上、下半年采暖期PM2.5平均值分别为178、124μg/m3;西安市气象风力以微风为主,雨天集中在5—9月,期间PM2.5月均值小于80μg/m3。  相似文献   

11.
2011年8月—2012年7月间于东莞市生活区(NC)点和工业区(ZT)点采集大气PM10/PM2.5/PM1样品,并检测分析了颗粒物上的多环芳烃(PAHs)和正构烷烃。粒径分布结果显示,PAHs和正构烷烃均主要富集在PM1上,而正构烷烃富集程度更高。PAHs环数分析结果显示,PM1中主导PAHs为6环,PM1~2.5和PM2.5~10中则为4环。利用特定比值法分析PAHs来源,结果表明,生活区NC点大气颗粒物中PAHs主要来自汽油车尾气、天然气燃烧、燃煤源和烹饪源,而工业区ZT点则主要来自柴油车尾气、燃煤和木材燃烧。通过主峰碳数、碳优势指数、植物蜡贡献率等方法分析正构烷烃来源,结果表明,化石燃料燃烧是东莞市大气颗粒物中正构烷烃的主要贡献源,其次是高等植物蜡排放,贡献率约为10.9%~28.9%。化石燃料燃烧源贡献率对PM1的贡献率明显较PM1~2.5和PM2.5~10高。  相似文献   

12.
采用ICS-1100型离子色谱仪在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期间对西安市大气中PM_(2.5)水溶性离子(NO_3~-、NH_4~+、SO_4~(2-)、NO_2~-、Cl~-、Na~+、Ca~(2+)、Mg~(2+)、K+)进行的实时监测,分析了全年PM_(2.5)中水溶性无机离子变化特征。结果显示:采样期间,西安市PM_(2.5)中NO_3~-、NH_4~+、SO_4~(2-)和Cl~-年均值占总离子的89.49%,且有明显月变化趋势,峰值出现在11和12月份,月浓度均值较往年同期降低,最高达到30.26、15.19、11.43和16.60μg·m~(-3)。Na~+、Ca~(2+)、Mg~(2+)和K~+浓度变化趋势与主离子不完全一致。NO_3~-均值大于SO_4~(2-)均值,表明PM_(2.5)中水溶性离子的主要贡献者为移动源。NO_3~-小时均值高于SO_4~(2-)小时均值,且在10:00和20:00处形成2个峰值。PM_(2.5)中NO_3~-与NO_2~-在0.05水平上显著相关,SO_4~(2-)与Cl~-的在0.01水平上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3.
2、天然放射性核素水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可经水或饵料蓄积于鱼贝类体内。其中主要有~(40)K、U、Ra、~(210)Pb及~(210)Po,以~(40)K为甚。因K的存在比是0.0118%,所以测出K即可知~(40)K含量。鱼类、甲壳类、软体类等K的含量,在淡水或海水中大约是2~3mg/克(鲜),~(40)K的含量则为1.5~2.5pci/g(鲜)。环境监测中,测定总放射性时一般测到的大部分是~(40)K。海水中K的浓度是380mg/L,海生物中K的浓缩系数大约是10,淡水中K的浓度比海水低2个数量级,淡水生物中K的浓缩系数是10~3的水平。 U大部分是~(238)U,海水中约有3μg/L,在海生物中的浓度报导的有数种,两壳贝(二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 本文主要研究应用~(80)CO-γ射线杀灭医院污水污泥中各种致病菌、寄生虫卵等的可能性及其灭菌效果。 医院污水是生活污水的一部分,虽然在城镇的总排水量所占比例较小,但从卫生学和流行病学方面来看危害性是比较大  相似文献   

15.
天津市大气能见度与空气污染物关系分析及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天津市1990—2004年大气能见度观测资料及天津市2002—2004年空气污染物监测数据,统计分析了天津市大气能见度变化特征及其与空气污染物的关系。结果表明,天津市20世纪90年代大气能见度处于波动下降趋势,2000—2003年大气能见度整体水平有所改善,到2004年空气质量迅速提高。统计数据说明,在非采暖季的春季,天津市大气能见度的下降与PM10浓度有较大相关性;在夏季,与相对湿度有较大相关性;在采暖季(冬季),与SO2和NOX等空气污染物浓度有密切关系。同时,提出改善城市大气能见度的4个措施:(1)制定长期的大气能见度控制策略;(2)合理改善能源结构;(3)加强城市裸露土地的治理;(4)城市交通采用清洁能源。  相似文献   

16.
薄层电解池流动注射法测定铬(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以石墨玻璃为工作电极,大面积饱和甘汞电极为对电极的薄层电解池,流动注射法测定工业废水中的铬(Ⅵ)。以Na_2SO_4—H_2SO_4为底液,在-0.10伏电压下,重铬酸根浓度在1.0×10~(-7)~6.0×10~(-6)M范围内,峰电流与浓度呈线性关系。此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试液用量少,可检测浓度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采用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去除炼化废水中的SO_4~(2-),以静态吸附法对比凝胶型树脂和大孔型树脂的性能,并进一步探究最优树脂的SO_4~(2-)吸附和脱附再生性能。结果表明,大孔型树脂较凝胶型树脂在复杂水质情况下性能更稳定,最优树脂为D201树脂,有较稳定的饱和吸附容量和较好的吸附脱附性能。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中国北方农村地区冬季室内外PM_(2.5)污染特征,选择河北唐山某农村燃煤与非燃煤室内外PM_(2.5)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燃煤采样点室内外PM_(2.5)分别为47.9~370.0、14.8~145.0μg/m~3,非燃煤采样点室内外PM_(2.5)分别为13.6~217.0、10.9~131.0μg/m~3。(2)室内外PM_(2.5)浓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3)采样期间的20d内,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二级标准(PM_(2.5)24h均值限值为75μg/m~3),燃煤采样点室外PM_(2.5)超标率为10%,而非燃煤采样点为5%;根据GB 3095—2012一级标准(PM_(2.5)24h均值限值为35μg/m~3),燃煤采样点室外PM_(2.5)超标率为35%,而非燃煤采样点为20%;根据《建筑通风效果测试与评价标准》(JGJ/T 309—2013)规定室内PM_(2.5)的日均值应小于75μg/m~3,燃煤采样点室内PM_(2.5)超标率为65%,而非燃煤采样点为35%。  相似文献   

19.
日本能源资源十分紧缺,进口石油、煤炭、电力等又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故日本政府十分重视发展核电,以解决能源紧张的矛盾。目前日本已建成核电站十多座,已投入运行的反应堆发电单元二十五个,发电容量一千七百多万千瓦。预计到一九九○年,核电将在各发电组成中占首位。  相似文献   

20.
基于深圳大学城站点的PM_(2.5)多年监测数据,对深圳市近年来PM_(2.5)浓度及其化学组成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深圳市采取的主要大气污染控制措施的效果并提出了相应建议。结果显示:2007—2015年深圳大学城站点PM_(2.5)年均质量浓度由2007年的52.70μg/m~3降低至2015年的31.15μg/m~3,达到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二级限值(35μg/m~3),大气污染控制取得了突出的效果;2015年与2009年的PM_(2.5)化学组成相比,下降最多的依次为SO_4~(2-)、有机物(OM)和元素碳(EC),分别降低4.44、3.03、1.99μg/m~3。对深圳市实施的综合污染控制措施分析表明,近年来深圳市PM_(2.5)浓度降低主要得益于机动车尾气控制、电厂脱硫及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重点行业治理等。OM在PM_(2.5)中的占比呈上升趋势并占据首位,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对OM的一次来源以及二次来源的同步控制,并注重大气污染的区域联防联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