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正值飞速发展的阶段。社会已经开始更多的关注到公共建筑的高能耗问题,目前,在能源系统的利用效率方面,我国大型公共建筑存在很严重的浪费现象。因此,有必要对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进行合理化的探讨,文章从能耗监测、能耗统计、能源审计、能效公示、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对能耗监测平台的搭建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以期促进节能监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
作为第一批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建设试点城市,天津市今年将新增动态监测165栋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  相似文献   

3.
按照【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公共建筑节能工作的通知】{财建[2011]207号}相关内容要求,天津市积极申请节能改造工作,于2011年6月与深圳、重庆三个城市成为第一批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试点城市,两年内完成改造建筑面积400万平方米。中央财政将给予财政资金补助,补助标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如何促进建筑的节能减排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该文采用情景分析法,通过预测广东省2020年的建筑能耗和碳排放,分析不同政策选择对建筑能耗和碳排放的影响,进而梳理可行的节能减排途径,得到以下结论:(1)到2020年,广东省建筑能耗和碳排放将增长至3 547万tce和15 825万t CO_2,相对于2010年,增幅分别为41%和54%;推广可行的建筑节能技术,可实现建筑节能减排约25%;(2)公共建筑能耗和碳排放的增量以及节能减排潜力均大于居住建筑,节能技术在公共建筑中的推广是未来建筑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3)楼宇自动化系统、热泵、太阳能热水器、建筑围护结构和节能灯具是广东省最具有推广潜力和节能潜力的5项技术;(4)节能灯和楼宇自动化系统在新建公共建筑中的推广以及太阳能热水器在既有居住建筑中的推广是未来最有潜力的节能减排措施。  相似文献   

5.
在能源危机的时代,建筑节能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目前,贵阳市大型公共建筑总消耗34 670.929吨标煤,大约是公共建筑能耗的58%,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大约是普通居住建筑的10倍左右。本文在调查贵阳市大型公共建筑(大型商场、酒店、政府办公、高校)能耗的现状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存在的问题,识别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的潜力环节,最后构建一套贵阳市大型公共建筑节能评价指标体系,旨在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是当前我国重大能源总体要求。公共建筑节能是我国节能减排的重要工作之一,空调系统能耗是公共建筑能耗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实验室建筑物空调采暖系统,对系统全年运行能耗的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了实验室空调系统能耗的影响因素。最终针对能耗影响因素提出了节能改进措施。为实验室空调、采暖系统的节能降耗、系统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向。  相似文献   

7.
《环境保护》2007,(24):6-8
编者按 国务院日前发出<国务院批转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的通知>(以下称"<通知>"),同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国家统计局和国家环保总局分别会同有关部门制订的<单位GDP能耗统计指标体系实施方案><单位GDP能耗监测体系实施方案><单位GDP能耗考核体系实施方案>和<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统计办法><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办法><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办法>,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8.
天津市建筑节能椎厂培训中心大楼座落在大洋市友谊南路梅江区,是天津市首座集示范、展示、实验、办公等功能为一体的中国北方地区绿色节能建筑方面示范项目.其多项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具有推广的作用。该项目绿色节能设计方案于2006年通过国内外九名专家评审.专家一致认为“此方案的综合节能指标已满足并超过了国家现行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及《绿色建筑技术导则》等各项工程建设标准的要求。该设计方案的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对节能、节池、节水、节材和推动我国绿色建筑的建设和发展等方面具有示范作用.在三北地区具有多方面的推广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建筑能耗已成为社会主要能耗,其中尤以大型公共建筑能耗较高,天津市目前公共建筑现状存量较大,且其中大型公建筑占比较高。我市一直做为国家和相关部委各种节能推广类活动的试点城市,如果能够实施大型公共建筑进行全寿命周期的节能管理将起到一定节能降耗减排的作用,本文就如何进行这一体系的建设提出了一些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0.
建筑能耗在北京市能耗总量中是关键的一部分,推广节能建筑对于北京市的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北京市建筑节能工作中,采暖能耗是节能减排的重点,公共建筑能耗增加需要控制。在北京市低碳建筑推进工作中遇到了评测标准、检验方法的不完善,企业与个人的动力不足以及相关技术创新能力较低的障碍。针对这些问题,政府应从加强宣传与干预、建立低碳建筑标准规范和技术体系角度实施相应的应对措施,鼓励企业和个人选择低碳建筑,完善检测标准,健全技术创新体系,促进低碳建筑的推广。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合肥市城乡建设局出台《合肥市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重点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根据方案,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项目可申请奖补资金,最高可获得300万元。据悉,合肥市需于2018~2020年实施完成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面积157万平方米,改造项目平均节能率不低于15%;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项  相似文献   

12.
2010年11月天津市经信委下发了(津经信节能[2010]84号)文件,要求对全市综合能耗5000吨标准煤以上单位开展能源审计。按照《通知》要求,天津市节能协会与各区县、集团公司节能主管部门及有关单位,主动协调沟通,积极组织推动,各能耗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迅猛发展,国内的建筑能耗一直处于快速增长状况,并居高不下。尤其是大型公共建筑在公共建筑面积中占比例小,而能耗在建筑总能耗中占比例较高。尽管对大型公共建筑进行了节能改造,但节能改造后都不了了之,并没有关心改造后的效果和带来的影响。本文引进经济管理学成熟的后评价理论,运用在建筑能源系统中,通过对改造后的大型公共建筑的能源系统全方面的分析,对能源系统进行后评价。  相似文献   

14.
国内     
<正>北京:出租汽车节能减排首建监测平台从北京市交通委获悉,北京首次建成涉及交通领域的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平台,该监测平台可以对公司出租、旅游车辆进行时空定位、车辆基础状态、车辆能耗和排放检测数据进行采集、处理,从而实现对交通节能减排的微观监测、宏观分析。该项目刚荣获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15.
建筑能耗是重要的社会能源消耗主体。采用宏观能源统计方法,利用综合能源平衡表估算上海市1999-2009年住宅能耗和公共建筑运行能耗的变化及其特征。结果表明,上海市民用建筑总能耗由1999年的687.82万tce增加到2009年的1 774.91万tce,平均年增长率为4.68%;住宅建筑能耗呈上升趋势,而单位面积能耗逐年下降,单位面积住宅建筑能耗均值比公共建筑低35.30 kgce/(m2.a);公共建筑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变化呈略增态势,2009年单位建筑能耗比1999年高9.64 kgce/(m2.a)。研究结果可为建筑节能减排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参考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的相关政策,从建筑使用性质角度对能耗较高的大型公共建筑进行具体分析,使其计算值更加准确,并对公共建筑的节能评估和审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图片新闻     
住房城乡建设部日前下发《关于切实加强政府办公和大型公共筑节能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住房城乡建设设行政主管部门必须将公共建筑节能管理工作和2010年公共机构能豫消耗指标在去年基础上降低5%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以某生态建筑为例,对耗能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介绍各系统的整合应用,并用模拟软件计算建筑能耗,模拟结果达到生态城绿色公共建筑的能耗控制性指标要求,并实现打造"零能耗建筑"的目的。建议业主后期运行时,追加设置能耗数据采集和能源管理等策略。  相似文献   

19.
一、2008年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下降率有可能达到5% 2008年节能工作的特点是抓落实,各地区、各部门积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以及《国务院批转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的通知》,切实落实节能目标责任制。进一步强化政府责任,大大推动了地方、部门的节能工作,使2008年的节能形势总体趋势.与2007年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20.
1 地源热泵在办公建筑中应用天津节能大厦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设计方案主要采用地源热泵分别为其中的办公建筑部分提供采暖和空调冷热源,为其中市能源管理培训学校附属住宿部份建筑部分提供冬季地板采暖热源.按照国家《关于严格执行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控制标准的通知》要求,公共建筑内所有单位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26摄氏度,冬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高于20摄氏度.地源热泵系统设计的参数保证办公建筑冬季室内温度在20-22℃(国家标准为≥18℃),夏季空调季节室内温度24-26℃.建筑能耗所占能源消耗比例越来越大,而建筑能耗可以利用温度较低的低品质能量,因此将地源热泵系统在建筑采暖空调领域利用具有极佳经济性、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