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吡草醚在不同pH和温度条件下的降解动力学情况,以及在三种生态水样和土悬液中的水解情况。结果表明,吡草醚在酸性水环境中比较稳定,在中性和碱性环境中易降解;水解反应速率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吡草醚在三种生态水中的降解速率较快,降解半衰期分别为:水库水4.56d,河水3.96d,池塘水1.35d;吡草醚在土悬液中降解较快,这与其碱性条件和含量较高的可溶性碳有关。  相似文献   

2.
硫丹及硫丹硫酸酯的土壤降解特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α-硫丹、β-硫丹及硫丹硫酸酯在东北黑壤土、江苏水稻土、江西红壤土和河南二合土4种土壤中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硫丹及硫丹硫酸酯降解过程可用一级动力学方程描述.4种土壤中,β-硫丹的降解半衰期(DT50)分别为39、10、14和13d;α-硫丹的DT50分别为72、56、105和42d;硫丹硫酸酯的DT50分别为39、41、53和34d,因此,硫丹硫酸酯在土壤中的持久性值得关注.α-硫丹在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土壤中降解较慢,β-硫丹在碱性土壤中降解较快.用一级动力学模型模拟的硫丹(α-硫丹+β-硫丹)和总硫丹(α-硫丹+β-硫丹+硫丹硫酸酯)降解过程的计算结果表明,硫丹的DT50为18~47d,总硫丹的DT50为48~77d.试验观察到的硫丹降解产物依次为硫丹硫酸酯、硫丹二醇、硫丹醚和硫丹羟基醚.  相似文献   

3.
新农药硫肟醚在土壤中的降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新农药硫肟醚[o-(3-苯氧苄基)-2-甲硫基-1-(4-氯苯基)丙基酮肟醚]在不同地区土壤中的降解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硫肟醚在土壤中的降解遵循一级动力学方程.硫肟醚在非灭菌与灭菌长沙粉砂质黏土中的降解速率常数(k)分别为8.106×10-3和1.630×10-3,半衰期分别为85.5d和425.2d,微生物对硫肟醚在土壤中的降解具有显著的影响.硫肟醚在3种土壤中的降解速率大小依次为湖南永州重黏土>甘肃天水黏土>辽宁沈阳粉砂质黏土,其降解半衰期分别为46.1,63.8,70.0d,降解速率常数分别为1.503×10-2,1.087×10-2,9.904×10-3.根据国内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期划分标准,硫肟醚属于较易降解类农药.  相似文献   

4.
采用高锰酸钾氧化法研究了8种有机化合物在不同pH值条件下的降解规律。试验结果表明:8种有机物的TOC去除率在碱性条件下优于酸性和中性条件,在酸性和中性条件下TOC去除率介于10%~40%之间,而在碱性条件下TOC去除率最高可达69%;8种有机物的TOC降解在开始的几分钟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性很好,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且在酸性条件下氧化降解有机物的一级反应动力学常数平均值KTOC=0.021 375±0.012 603,中性条件下KTOC=0.012 750±0.008 924,碱性条件下KTOC=0.027 000±0.013 169,说明高锰酸钾氧化降解有机物的反应速率在碱性条件下较快,较之酸性条件下提高了26.3%,较之中性条件下提高了112%;决定高锰酸钾氧化降解有机物的反应速率的因素主要是物质的结构、反应溶液的pH值及高锰酸钾的投加量。  相似文献   

5.
氟磺隆水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试验室内模拟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pH的缓冲溶液和不同自然水体对氟磺隆水解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pH缓冲溶液和不同自然水体对氟磺隆水解速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碱性条件下氟磺隆的水解速率最快,半衰期为0.2 d,酸性条件下次之,半衰期为6.0 d,在中性条件下水解较慢,半衰期为15.7 d,而在不同自然水体中氟磺隆的降解速率为:伊通河水稻田水青湖水蒸馏水。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环境因子对氟苯尼考在沉积物中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氟苯尼考在沉积物中的降解规律可以用一级动力学方程来描述;在10~30℃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有利于其在沉积物中的降解,当温度为40℃时,其降解速率减小;微生物和有机质状况对氟苯尼考降解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未处理沉积物中的降解半衰期为1.70d,而灭菌和去除有机质后的半衰期分别为6.73,11.64d);氧气状况对氟苯尼考降解影响不显著,厌氧条件下降解速率较好氧条件下稍快.  相似文献   

7.
X592200602813新农药硫肟醚在土壤中的降解/欧晓明(湖南化工研究院国家南方农药创制中心湖南基地)…∥中国环境科学/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5,25(6).-705~709环图X-58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新农药硫肟醚[o-(3-苯氧苄基)-2-甲硫基-1-(4-氯苯基)丙基酮肟醚]在不同地区土壤中的降解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硫肟醚在土壤中的降解遵循一级动力学方程。硫肟醚在非灭菌与灭菌长沙粉砂质黏土中的降解速率常数(k)分别为8.106×10-3和1.630×10-3,半衰期分别为85.5d和425.2d,微生物对硫肟醚在土壤中的降解具有显著的影响。硫肟醚在3种土壤中的降解速率大…  相似文献   

8.
侯颖  王飞  董维亮  崔中利 《中国环境科学》2013,33(10):1785-1790
以乙草胺为唯一碳源,通过摇瓶培养研究了Rhodococcus sp.T3-1对乙草胺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菌株T3-1降解乙草胺的最适温度为37℃,且其在pH值6~10的范围内对100mg/L乙草胺的降解率均在96%~97%之间.该菌株在接种量为5%条件下,14h内可将200mg/L的乙草胺降解95.5%;乙草胺的降解速率与乙草胺初始浓度呈负相关,与菌株T3-1的初始接种量呈正相关.菌株T3-1还可以降解丁草胺,但不能降解丙草胺、异丙草胺和吡草胺.  相似文献   

9.
将十溴联苯醚(BDE-209)于400~600℃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热降解,利用GC、GC/MS对产物种类及含量变化进行分析,讨论了温度、时间、碱性化合物和含硫化合物对BDE-209降解以及对溴代二噁英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和时间均是BDE-209热降解和生成溴代二噁英的重要影响因素;热降解40min时,450℃条件下溴代二噁英生成量最多;产物种类证实碱性化合物通过与BDE-209脱溴形成的HBr反应促进降解,且可抑制二噁英的生成;含硫化合物的添加同样促进BDE-209降解,抑制二噁英的形成,其详细的抑制机理有待进一步确定,BDE-209的降解反应有两种情况,即苯环上的脱溴反应和醚键的断裂反应.  相似文献   

10.
按照《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的规定并参考美国EPA导则,采用室内模拟试验方法,研究了绿草定-2-丁氧基乙酯在环境中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25℃时绿草定-2-丁氧基乙酯在pH =4、7、9缓冲溶液中的水解半衰期分别为533 d、21.8 d、<1 d;高温、碱性条件下绿草定-2-丁氧基乙酯极易水解,其水解反应速率随反应介质pH值的增大、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初步确定绿草定-2-丁氧基乙酯分子在水溶液中生成的水解产物主要是绿草定.绿草定-2-丁氧基乙酯在土壤中迅速降解,酸性土壤中其降解趋势遵循一级动力学模型,中性和碱性土壤中其降解动态不能用一级动力学模型进行简单的拟合;绿草定-2-丁氧基乙酯在土壤中的降解形式主要为化学水解作用,降解生成绿草定和丁氧基乙醇;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是影响其土壤降解速率的主要因素,pH和有机质含量越高,其土壤降解速率越快.在人工光源氙灯条件下,绿草定-2-丁氧基乙酯在水溶液和土壤表面的光化学降解均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不同介质对绿草定-2-丁氧基乙酯光解的影响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1.
高效氯氰菊酯在土壤中的降解动态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高效氯氰菊酯两个异构体在3种土壤中的降解动态,随着时间的延长,氯氰菊酯在土壤中的含量逐渐减少.在未考虑土壤中微生物的作用时,3种农药在土壤中的稳定性与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及pH值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高效氯氰菊酯在有机质含量高、pH值高的土壤中降解较快;在土壤中的降解以微生物降解为主,化学降解为辅.高效氯氰菊酯顺式体、反式体在黑土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7.95,5.35d;在河南二合土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13.2,6.87d;在江西红壤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30.3,15.9d,3种土壤微生物均选择性降解高效氯氰菊酯反式体,并且在酸性土壤中表现得更为稳定.  相似文献   

12.
吉非罗齐在热活化过硫酸盐体系中的降解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降血脂药物吉非罗齐(GEM)为目标污染物,研究其在热活化过硫酸盐体系中的降解机制.结果表明,GEM的降解过程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增加过硫酸盐初始浓度或升高反应溶液温度都可以显著提高GEM的降解速率常数(kobs),其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为133.14k J·mol~(-1).酸性和中性条件下GEM的降解效果要好于碱性条件.自然水体中的腐植酸(HA)和HCO_3~-对GEM的降解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自由基清除实验表明,在酸性和中性条件下,SO_4~(·-)对GEM的降解起主导作用,而在碱性条件下,HO·成为体系主要的氧化物种.利用HPLC-MS/MS技术共检测到11种中间产物,推测GEM的降解路径涉及苯环的羟基化和醛基化反应、苯环侧链的环化作用和脱羧反应以及醚支链的断裂.  相似文献   

13.
萃取膜生物反应器处理苯酚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宁  张晟禹  张凤君  李隋  赵文生 《环境科学》2008,29(8):2214-2218
从经过驯化的活性污泥中筛选出苯酚降解菌.制备成菌悬液,对比活性污泥体系和菌悬液体系的萃取膜生物反应器(EMB)对苯酚废水的处理效果,考察了料液苯酚浓度、反应器温度等因素对膜萃取速率及生物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以苯酚为唯一碳源,逐渐提高苯酚浓度的方法对活性污泥进行驯化.当进水苯酚浓度为700 mg·L-1时,苯酚去除率达99%以上;适当提高反应器温度和料液初始浓度有利于提高膜萃取速率;当初始料液苯酚浓度为2000 mg·L-1时,膜萃取速率高于生物降解速率,生物相中产生苯酚积累;菌悬液体系EMB的生物膜厚度明显小于活性污泥体系,且水力反冲洗可有效控制生物膜厚度.对苯酚生物降解产物的GC-MS分析结果表明,苯酚的生物降解较彻底,基本无苯酚中间产物的残留.  相似文献   

14.
水胺硫磷降解优势菌的筛选及其降解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已驯化好的活性污泥菌是悬液中分离筛选出水胺硫磷的降解优势菌,并对其降解条件进行了实验研究,当温度为25℃,PH为6.5~7.5,水胺硫磷进水浓度135mg/L,停留时间为12h,在供氧条件下,水胺硫磷降解率可达72.3%,而混合菌在最佳条件下,其水胺硫磷降解率为55.8%,本文还要菌种进行了鉴定。  相似文献   

15.
三唑磷农药在江西红壤,河南二合土和东北黑土中均具易降解性,其土壤降解半衰期分别为28.3,3.75、3.28d,降解速率次序为东北黑土〉河南二合土〉江西红壤。土壤对三唑磷的吸附性能强弱次序为:河南二合土〈江西红壤〈东北黑土。其Freundich吸附常数分别为2,17.6,70.100。尽管河南二合土对三唑磷农药的吸附性弱(koc〈300).且三唑磷的水溶解度〉30mg/kg,但由于三唑磷农药的易土壤降解性,正常施用,其对地下水的实际污染风险较小。  相似文献   

16.
氙灯/TiO2体系下敌草隆光催化降解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阳海  曾健  黎源  阳立平  易兵 《环境科学》2013,34(8):3137-3142
利用光催化技术通过单因素和中心复合实验对敌草隆的降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在单因素实验中,通过Langmuir-Hinshelwood动力学模型对敌草隆的光催化降解进行了模拟,并系统地考察了催化剂用量、溶液初始pH值和温度对其降解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敌草隆的光催化降解符合假一级动力学,中性条件有利于敌草隆的光催化降解,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敌草隆光催化降解速率增大;而中心复合实验则着重探讨3个单变量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得到敌草隆光催化降解的最佳条件为:TiO2浓度2.98 g·L-1,溶液初始pH=7.78,反应温度为40℃.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咪唑烟酸在4种典型土壤中灭菌和非灭菌条件下的降解动力学差异,初步探讨了土壤中的微生物对其降解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咪唑烟酸在非灭菌条件下的半衰期为29~44d,在灭菌条件下的半衰期为81~134d,在非灭菌条件下的降解速率比灭菌条件下提高1 3~3 4倍。在小粉土中微生物降解的理论半衰期约为48d,为灭菌条件下的近3倍,充分说明了土壤中的微生物在咪唑烟酸的降解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运用LC-ESI-MS检测到4种微生物降解产物,它们的分子量分别为219,222,201和149,并由此推断了咪唑烟酸在土壤中降解转化的主要途径为:首先被微生物转化成更为稳定的氨盐产物,然后再进一步脱甲基、羧基和异丙基及咪唑啉酮环的开裂和重排等。   相似文献   

18.
微生物-化学水解联合作用下烟嘧磺隆的降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小林  李咏梅  袁志文 《环境科学》2013,34(7):2889-2893
从被烟嘧磺隆污染的人工湿地土壤中分离出1株能够在葡萄糖存在下降解烟嘧磺隆的微生物,通过16S rDNA序列同源相似性分析,初步鉴定该微生物为Klebsiella sp..它能够以烟嘧磺隆为唯一氮源生长,其最适生长条件为:温度35℃,初始pH为中性偏酸.水解试验表明,烟嘧磺隆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比较稳定,在酸性条件下水解较快.生物降解试验发现,当培养液中葡萄糖浓度为5 g.L-1时,在温度35℃、初始pH为7的条件下培养10 d后烟嘧磺隆有99.4%得到降解,同时溶液的pH从7.0降低至4.0;而降低葡萄糖浓度分别为500 mg.L-1和100 mg.L-1时,培养10 d后烟嘧磺隆的降解率仅为11.7%和6.6%,溶液的pH始终在7左右.进一步研究表明烟嘧磺隆的降解是由于微生物代谢葡萄糖产生了酸性环境,pH降低引起了烟嘧磺隆水解,菌种对烟嘧磺隆降解的实质是微生物-化学水解联合作用.  相似文献   

19.
采集渤海海河河口水,在实验室受控条件下,研究了营养盐和光照条件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生物降解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DBP在海河河口水中的生物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微生物降解占总去除率的99%左右,微生物降解是DBP降解的主要途径。高营养水平时,DBP在光照、光暗条件下的生物降解速率常数分别为0.32d-1和0.41d-1;低营养水平时,DBP在光照、光暗条件下的生物降解速率常数分别为0.17d-1和0.20d-1。高营养条件下较高的微生物总量使DBP的生物降解速率明显大于相对低营养条件下的降解速率;在相同的营养条件下,光照能够改变水体中藻、菌的微生态结构,从而延迟DBP的降解。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热活化过硫酸钠技术氧化水溶液及泥浆系统中1,1,1-三氯乙烷(1,1,1-trichloroethane,TCA)的效果.考察了温度、溶液pH值、氯离子及碳酸氢根离子对水溶液中TCA降解过程的影响,并处理了实际TCA污染地下水.结果表明:TCA氧化降解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反应方程,且温度越高TCA降解速率越大,50°C、过硫酸钠/TCA物质的量比=100/1时,TCA在2h内可完全降解;溶液pH值越高TCA去除效率越低,且碱性条件明显地抑制TCA降解;氯离子及碳酸氢根离子均会对反应起到抑制作用,其中碳酸氢根抑制作用强于氯离子;由于实际地下水水质较为复杂,TCA降解速率相对缓慢,7d后去除率达到90%以上.泥浆系统中TCA降解效率受土壤有机质含量影响较大,土壤去除有机质后降解速率明显加快.热活化过硫酸钠技术用于修复TCA污染地下水具有较大潜力,但实际应用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场地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