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筛选到的染料吸附脱色真菌和细菌的基础上 ,测定了温度和pH值对青霉G 1吸附和与细菌共培养脱色降解染料的影响。结果表明 ,16— 36℃下青霉G 1对艳紫KN B(C .I.Re .Vi.2 2 )和黄M 3RE(C .I.Re .Ye .14 5 )的吸附去除能力受温度影响不大 ,吸附 5h去除率在 97.1%— 98.7% ,而染料的脱色时间受温度影响较大 ,2 8— 36℃下脱色速度快 .青霉G 1对pH 3— 11染料水中染料的吸附去除率高 ,达 94 .9%— 97.8% ,对pH 13的吸附去除率低 ,仅为 5 5 .4 %和 5 6 .2 % ,从pH 5—13染料水中吸附染料的菌丝在与细菌共培养 5— 2 6h即完成了对染料的脱色 ,脱色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2.
真菌和细菌协同作用对染料的吸附与脱色降解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比较了5种真菌对染料水中染料的吸附去除和与脱色降解细菌L-1菌株(Enterobacter sp.)和L-2菌株(Pseudomonas sp.)对吸附染料的脱色降解能力;以吸附去除率和完全脱色时间综合评价,对筛选出的吸附性强并与细菌共培养时染料分子脱色降解速度快的绿曲霉为染料吸附菌,进一步测定了温度和pH值对绿曲霉吸附和与细菌共培养脱色降解活性黄M-3RE(C.I.Re.Ye.145)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绿曲霉的吸附能力影响不大,在16~36 ℃下吸附5 h对活性黄M-3RE的去除率在95.1%~97.9%之间,但染料的完全脱色降解时间受温度影响较大,32~36 ℃下染料分子脱色降解较快.pH值对绿曲霉和细菌吸附、脱色降解能力均有一定影响.利用绿曲霉和细菌对印染行业中染料含量较高的染浴废水进行处理,绿曲霉可通过吸附作用快速去除废水中的染料分子,废水经绿曲霉处理5 h,色度、COD去除率分别为85.8%和56.1%,BOD/COD值由处理前的0.238提高到处理后的0.652,吸附在菌丝上的染料分子在细菌的共同作用下脱色降解.  相似文献   

3.
真菌和细菌对染料吸附脱色的高效共培养体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在含有真菌G-1培养液中加入染料厂污水排放口的污泥样品,从发生快速脱色降解染料的混合培养液中分离出2株染料脱色细菌L-1和L-2,经API鉴定系统鉴定,确定菌株L-1为Enterobacter sp.,菌株L-2为Pseudomonas sp.,研究比较了单一和不同组合混合的真菌G-1菌株(Penicillium sp.),细菌L-1菌株(Enterobacter sp.)和L-2菌株(Pseudomonas sp.)对偶氮染料红M-3BE(C.I.Reactive Red 241)和蒽醌染料艳蓝KN-R(C.I.Reactive Blue 19)的去除情况,发现G-1真菌和2种细菌组合的共培养体系对50mg/L红M-3BE和艳蓝KN-R处理5h去除率达100%和97.9%,并且是以脱色降解作用为主,建立了染料脱色降解菌的最佳组合,进一步测定了此最佳共培养体系对另外13种不同结构染料的脱色降解,结果表明,除对蒽醌染料R-478脱色降解较差外,对其他染料均可在1h-3d被完全脱色降解,表现出脱色降解染料的广谱性,向培养4d的共培养体系中依次加入8种染料,菌体可对染料连续脱色,维持脱色能力达8d左右。  相似文献   

4.
在含有真菌G 1培养液中加入染料厂污水排放口的污泥样品 ,从发生快速脱色降解染料的混合培养液中分离出 2株染料脱色细菌L_1和L_2 ,经API鉴定系统鉴定 ,确定菌株L_1为Enterobactersp .,菌株L_2为Peudomonassp .。研究比较了单一和不同组合混合的真菌G_1菌株 (Penicilliumsp .)、细菌L_1菌株 (Enterobactersp .)和L_2菌株 (Pseu domonassp .)对偶氮染料红M - 3BE(C .I .ReactiveRed 2 41)和蒽醌染料艳蓝KN -R(C .1.ReactiveBlue 19)的去除情况 ,发现G - 1真菌和 2种细菌组合的共培养体系对 5 0mg/L红M - 3BE和艳蓝KN -R处理 5h去除率达 10 0 %和 97.9% ,并且是以脱色降解作用为主 ,建立了染料脱色降解菌的最佳组合 ;进一步测定了此最佳共培养体系对另外 13种不同结构染料的脱色降解 ,结果表明 ,除对蒽醌染料R - 478脱色降解较差外 ,对其他染料均可在lh— 3d被完全脱色降解 ,表现出脱色降解染料的广谱性 ;向培养 4d的共培养体系中依次加入 8种染料 ,菌体可对染料连续脱色 ,维持脱色能力达 8d左右  相似文献   

5.
分别用层状氢氧化镁铝(LDH)和焙烧层状氢氧化镁铝(CLDH)作为吸附剂吸附脱除水溶液中偶氮染料酸性黑10B。考察了脱色时间、pH值、吸附剂的投加量、温度、染料初始浓度和焙烧温度等因素对脱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LDH及CLDH对酸性黑10B染料具有良好的脱除效果,室温下,10g/L LDH和1g/L的CLDH对浓度为100mg/L的染料的脱色率分别达95.93%和99.97%。pH值是影响吸附能力的关键因素,吸附剂对溶液pH值有一定缓冲作用。LDH及CLDH对酸性黑10B吸附结果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饱和吸附后的LDH及CLDH用高温热解法再生,吸附性能良好,随再生次数增多,脱色率下降。  相似文献   

6.
青霉菌对印染废水吸附脱色及深度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青霉菌P-1(Penicillium sp.)对2种染浴废水中的染料进行吸附去除,研究结果表明,吸附处理3h,黑色和红色染浴废水色度基本被去除,去除率分别达98.0%和74.5%,但去色处理后废水的CODCr值仍偏高。对去除色度的废水进一步用活性污泥进行深度处理,黑色和红色废水的CODCr去除率分别为75.9%和89.7%。青霉菌菌丝通过吸附作用从废水中抽提出的染料分子在有染料降解细菌L-1和L-2的降解池中脱色降解,菌丝吸附脱色能力得到再生。  相似文献   

7.
中温(35±1)℃条件下,采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pflowanaerobicsludgebed,简称UASB)反应器处理了含蒽醌类-活性艳蓝(c.I.ReactiveBlue5,简称K—GR)或偶氮类-活性艳红(C.I.ReactiveRed20,简称KD-8B;C.I.ReactiveRed2,简称X-3B)模拟染料废水,重点研究了回流比对染料脱色率和COD去除率的影响,在最佳回流比的条件下,探讨HRT(hydraulicretentiontime)对脱色的影响和不同结构染料的脱色效果,并初步分析了脱色机理。结果表明,适宜的回流比有利于提高系统的脱色率;控制回流比和HRT分别为2和24h,当模拟废水中染料的浓度为100mg/L时,COD去除率和脱色率分别为90%~96%和85%~92%;蒽醌和偶氮类染料的脱色是通过偶氮键和葸醌共轭结构的断裂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以化学法合成的新生MnO2作吸附,对水中酸性媒介深黄GG进行吸附脱色研究,探讨了影响吸附的因素,结果表明,该吸附剂在PH1.5以下,投加量为0.3mg/L,温度为15℃条件下,饱和吸附量达1320mg/g,脱色率达96%以上,具有很高的吸附脱色能力。PH值是能力吸附能力的关键因素,温度,染料浓度和MnO2投加量影响程度较小。  相似文献   

9.
复合混凝剂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分析酸性大红染料的结构与特点,进行各种混凝剂的筛选实验,配制FeSO4—MgSO4—Ca(OH)2—PAM复合混凝剂,并通过实验优化操作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对COD=288.3mg/L、色度为25000倍的酸性大红GR实验废水,COD去除率可高达85.3%,最高脱色率可达97.4%,在脱色率达90%时,药剂费用为1.12元/t。  相似文献   

10.
改性粉煤灰对活性艳兰染料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添加熟石灰并升温活化的方法对粉煤灰进行改性,研究了粉煤灰改性的适宜条件及其对活性艳兰染料的吸附脱色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活性艳兰染料溶液浓度60mg/L,改性粉煤灰用量40g/L,pH范围5-10,搅拌吸附时间30min脱色率可达98%以上。改性粉煤灰对活性艳兰染料的脱色吸附符合Freundlich方程。随着吸附温度的升高,改性粉煤灰的吸附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11.
污泥活性炭对次甲基蓝废水的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足于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化学活化法制得的污泥基活性炭,处理次甲基蓝染料废水.考察了污泥活性炭的粒径以及染料废水的pH值对染料脱色效果以及活性炭的吸附量的影响,并对吸附过程进行等温吸附线和吸附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在本研究的范围内,污泥活性炭的粒径越小、染料废水的pH值越高,则污泥活性炭对染料废水的吸附效果越好.当粒径在200目以上时,去除率及吸附量分别为88.2%和136.7 mg/g;当pH值为11时,去除率和吸附量分别为90.4%和91.9 mg/g.污泥活性炭对次甲基蓝染料的吸附脱除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和Lagergren准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2.
利用青霉菌P 1(Penicilliumsp )对 2种染浴废水中的染料进行吸附去除 ,研究结果表明 ,吸附处理 3h ,黑色和红色染浴废水色度基本被去除 ,去除率分别达 98 0 %和 74 5 % ,但去色处理后废水的CODCr值仍偏高。对去除色度的废水进一步用活性污泥进行深度处理 ,黑色和红色废水的CODCr去除率分别为 75 9%和 89 7%。青霉菌菌丝通过吸附作用从废水中抽提出的染料分子在有染料降解细菌L 1和L 2的降解池中脱色降解 ,菌丝吸附脱色能力得到再生。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水热晶化法合成了不同含铜量的Cu—SBA-15介孔分子筛,并且用XRD、N2吸附、TEM以及uV—vis对所合成的样品进行表征。以Cu—SBA-15为催化剂,H2O2为氧化剂,催化湿式过氧化水溶液中的罗丹明B,主要考察H2O2浓度、催化剂用量、处理温度、初始pH等因素对罗丹明B氧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样的处理条件下罗丹明的脱色率明显高于TOC去除率,处理温度、初始pH对罗丹明B的脱色与氧化有重要影响。在罗丹明B初始浓度100mg/L,H2O2初始浓度1.8g/L,催化剂量0.3g/L,温度60℃,pH为7.0,处理时间100min时,罗丹明B的脱色率为98.6%,TOC去除率为62.8%。  相似文献   

14.
以垃圾焚烧飞灰为吸附剂对亚甲基蓝进行了吸附脱色实验。主要探讨了飞灰粒径、用量、温度、pH值和初始浓度等因素对亚甲基蓝吸附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吸附上清液中重金属Pb和Cr的浸出毒性。研究结果表明,在25—45℃、pH值2~12、飞灰用量1~5g范围内,经过180min吸附,亚甲基蓝的脱色率都达75%以上,最高可达99.46%。实验还得出,除重金属Pb外,吸附上清液中重金属的浸出量远远低于《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的限定值。因此,若能降低重金属Pb的浸出,飞灰将具有应用于处理染料废水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5.
铁屑吸附-微波辐照-内电解协同处理结晶紫染料废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结晶紫为模型化合物,提出了一种新的“铁屑吸附—微波辐照—内电解”协同处理染料废水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吸附在铁屑表面的染料通过微波催化裂解和内电解协同作用迅速降解,染料溶液的脱色率和COD去除率分别达到99%和95%以上。废铁屑经8次使用后仍有良好的处理效果。研究了各种相关因素对染料废水脱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改性粉煤灰对活性艳兰染料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添加熟石灰并升温活化的方法对粉煤灰进行改性,研究了粉煤灰改性的适宜条件及其对活性艳兰染料的吸附脱色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活性艳兰染料溶液浓度60mg/L,改性粉煤灰用量40g/L,pH范围5~10,搅拌吸附时间30min,脱色率可达98%以上。改性粉煤灰对活性艳兰染料的脱色吸附符合Freundlich方程。随着吸附温度的升高,改性粉煤灰的吸附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17.
铁氧电池法处理孔雀石绿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铁氧电池法处理孔雀石绿模拟染料废水的方法,研究了曝气时间、pH值、废水体积以及曝气时间与pH值的交互作用对处理结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曝气时间40min,pH=9,废水体积120mL时,COD去除率和脱色率分别达到76.5%和96.5%以上,该方法比传统的铁屑法效果大大提高,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8.
采用植物载体玉米芯对青霉X5进行固定化.利用正交实验,确定了固定化最优操作条件为:菌量0.4 g/L,载体大小为1/2×π×12×1 cm3,载体个数为10,摇床转速为100 r/min.同时考察了各种因素如温度、pH、碳源浓度和盐浓度等对染料脱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为30℃、pH 4.0、碳源浓度为10 g/L条件下,以100 r/min的摇速培养,脱色效果最佳,脱色率达96.1%.重复脱色实验表明,固定化青霉X5经过4次重复利用后,固定化细胞的结构仍良好,脱色率仍在90%以上.脱色平衡时间为360 min.  相似文献   

19.
微生物絮凝剂L-3絮凝性能及废水处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影响微生物絮凝剂L-3絮凝活性的因素,并考察了其在染料废水处理方面的应用前景。结果表明,该絮凝剂絮凝膨润土悬浮液的最适宜pH值为8,Ca^2 、Mg^2 等阳离子对其絮凝具有促进作用,对酸性湖兰A、碱性品红、活性翠绿KN-R和直接深紫NM具有较好的脱色性能,脱色率分别达到93%、84.2%、75.5%和86%。对赣州毛纺厂印染废水的处理结果为:脱色率达94.0%,COD去除率为70.8%。  相似文献   

20.
以活性炭为催化剂、H2O2为氧化剂的催化氧化技术来处理DSD酸母液树脂吸附出水。处理效果比单纯的活性炭吸附或H2O2氧化要好的多。在温度25℃,线速度0.10m/h,pH3.50,H2O2添加量0.35%,处理500mL水样后,脱色率达到90%以上,TOC去除率达到40.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