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伟利 《环境》2006,(5):42-43
桉树,桃金娘科,桉属常绿速生阔叶乔木,原产澳大利亚大陆及附近岛屿.自该树种被引种我国后,它就备受“抽水机”、“抽肥机”(过分抽取水分、肥料)的指责.由于桉树的种植一般要具备雨量充沛和热带气候两个条件,所以广东就成为桉树的主要种植地.目前,广东全省的桉树种植面积达67.73万公顷,只占全省林业面积的6.3%.正是这只占6.3%的桉树,近日再次成为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桉树人工林的种植规模和特点决定了桉树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意义。该文先筛选出环境影响评价指标,再基于生命周期评价(LCA)理论从桉树幼苗的培育,桉树栽种管理,桉树砍伐及枯枝败叶最终处理3阶段来评估桉树整个生命周期内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最终运用货币量化方法估算出1个轮伐期内1 hm~2的桉树人工林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得出净效益约为600 000元。为大规模种植桉树人工林的生态影响评估、经济可行性分析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句曾经风靡一时的顺口溜道出了多少学生对考试制度的厌恶和无可奈何的心绪。随着新一轮教改的开始,更多的教师开始关注起对学生学业的评价,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实践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哲夫 《沿海环境》1999,(1):19-20
对绿化、水土保持和综合利用十分重视毛泽东生前对绿化十分重视,因为他深知,只有美丽的绿色才能有效遏止自然灾害的甚嚣尘上,曾指出:“绿化祖国”,“要使我们祖国的河山全部绿化起来,要达到园林化,到处都很美丽,自然面貌要改变过来”.“真正的绿化,要在飞机上看见一片绿,种下去还未活,就叫绿化?活了一片绿,也不能叫绿化,要粮食到手,树木到眼,才能算数”等等.在水土保持方面,毛泽东也投以关注,说“必须注意水土保持工作,决不可以因为开荒造成下游地区的水灾”等.毛泽东给淮河的题词是:“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毛泽东对综合利用的说法似乎不是很多,只有片言只语,1970年5月29日指示:综合利用,大有文章可做.1972年6月12日,毛泽东在《国务院批转国家计委、国家建委关于官厅水库污染情况和解决意见的报告》上说:综合利用很重要,要注意.在那个“一句顶一万句”的时代,毛泽东竟然也有这么多对绿化.水土保持和综合利用方面的论述,这都可以算做是间接地对环境生态的一种关注,是对自然灾害的关注,可谓难能可贵.毛泽东也说过错话  相似文献   

5.
“要我安全”是一种处于外界约束下的被动的他律行为,“我要安全”则是一种处于自我控制下的主动的自律行为。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本。树立“我要安全”的意识,培养“我要安全”的行为,实现“我能安全”的目标,最根本的就是要强化自律,否则,“我要安全”就是一句空洞的口号。  相似文献   

6.
魏善涛 《环境》2000,(7):31-31
前不久,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特别倡议“2000年——生态消费年,构建生态地球村”。这项倡议旨在让更多的人参与环保、支持环保、推动环保,并树立与自身健康密切相关的新的消费观。也就是说,生态消费是一种既互利于消费者又利于环境的消费观念。 199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曾推广一种“生活周期”新概念,笔者以为  相似文献   

7.
农业文化遗产是一个集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美学子系统的动态变化“生命共同体”,具有农业生产、历史文化、生态景观和科普教育的多重价值。基于生态文明思想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作用的分析,结合国家实施的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战略,创新构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模式,提高遗产地产品的生态产品价值,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实现农业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动态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植物生态建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启 《环境导报》1995,(3):34-34
随着人们防治环境污染、保持生态平衡日趋深入,城市绿化日益发展。近年来,一些园林建筑学者和环境保护专家提出新构想:“植物生态建筑”——未来城市里的市容建设和房屋建筑应该逐步向植物生态化的方向发展。 “植物生态建筑”指的是按照生态平衡原理,建造植物与居栖环境融为一体的新型建筑,它是古老的建筑学和年轻的生态学有机结合的产物。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城市正朝这个方向努力。请看—— 为了使城市市容实现植物生态化,新加坡进行了20多年不懈的努力。1971年以来,新加坡每年都要举行声势浩大的植树造林活动。最初新加坡种的是桉树一类的速生树木,随着绿化面积不断扩大,人们开始选用芒果、番石榴、红毛丹和木菠萝等有经济价值的果树以及观赏性灌木,后来又有计划地引入木槿属植物和肉桂等开花的树木,把整个国家装扮得红绿相间美不胜收。  相似文献   

9.
<正>我最近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在谈论生态文学创作时,总是要涉及“地球”“人类”“家园”“未来”“使命”和“责任”等一些大的词汇,但是否忽略了一个最本质的东西呢?“对于我来说,唯一重要的东西就是情感。”雅克贝汉说过的这句话曾深深地触动了我。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桉树速生林基地的生态调查及监测,分析得出以前我国桉树速生林普遍存在地力衰退的问题,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及目前桉树人工林地力衰退已经得到根本性的逆转的主要原因。速生林基地种植的桉树林林下植被与林缘、林外植被没有显著不同,特别是与桉树林地块相近的稀疏马尾松林林下植被以及荒坡植被相比,无论从植被覆盖度、植物种类、高度等看都呈现出增高、增多的趋势,而广东雨量丰富,桉树能同绝大部分林下植物共生。  相似文献   

11.
《环境》2017,(12)
<正>"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这句充满诗意的话,让人深思,令人遐想;更让奋战在生态文明建设主战场的广大环保人,备感温暖,备受鼓舞。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要有甘愿奉献的情怀。"公共绿地悲剧"导致环境问题产生,解决环境  相似文献   

12.
丁莞歆 《环境保护》2006,(4A):92-94
在雅安提起“中竹”,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中竹”不仅给雅安农民带来致富的机遇,推动了雅安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为改善雅安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实现了企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存,取得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多方共赢。  相似文献   

13.
争论桉树     
关飞 《沿海环境》2000,(9):31-31
小资料:桉树,是原产于澳大利亚的高大乔 木,1770年开始发现并定名。目前全世界共有100多个国家种植桉树,桉树种植面积超过60万公顷,桉树已经成为短周期原料林的首选树种。 1890年,法国驻龙州领事馆把细叶桉引种到广西的龙州,后陆续将其他的桉树品种引种到广西各地。在1950年以前,广西境内的桉树大多零星地种植于庭院和交通线两旁,从50年代开始,在“南方大力种植桉树”口号的号召下,广西的桉树开始扩展成林。由于地处亚热带,生长环境适宜,目前广西境内的桉树林面积已发展至150万亩以上,产量位居全国第一…  相似文献   

14.
<正>在2023年7月17—18日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步伐,近5年要着重处理好五大关系——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以及“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其中的两大关系指出要坚持系统观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综合运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两种手段,努力找到生态保护修复的最佳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以生态学为指导搞好“三湖”流域的生态保护杨朝飞一、“三湖”生态保护的背景、目的和指导思想(一)“三湖”生态保护的背景1.第四次环保会议把“三湖”治理作为“九五”期间和“九五”以后全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国务院决定中提出“九五”要重点治理淮河、海河、辽...  相似文献   

16.
许艳召 《环境保护》2022,(24):73-74
<正>儒家“天人合一”与生态文明的关系传统儒家思想中有关于生态文明的探讨,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自然是和谐的统一,天、地、人是相互联系的生态系统,要敬畏天命、尊崇自然,积极了解并主动遵从自然规律。“天人合一”思想中有着生态文明的要义,生态文明倡导要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在传统哲学之中,  相似文献   

17.
信息     
《环境》1997,(12)
全国第一个大型联片生态工程示范区——“温郫都”生态示范区于9月25日正式挂牌。“温郫都”是指四川省的温江、郫县和都江堰地区。1996年2月经国家环保局批准,“温郫都”三县(市)被正式列为全国第一个联片建设的大型生态示范区,该区已在生态农业、提高植被覆盖率和治理恢复退化耕地、生态工业、能源结构、珍  相似文献   

18.
实施战略环境评价刻不容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2002,(1):25
决策失误环境代价惨重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环保界的一位资深人士认为:决策失误。——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的“大矿大开、小旷小开”、“有水快流”的资源开发政策,乱采乱挖之风到处蔓延,在大量浪费资源的同时,也极大地破坏了生态环境; ——80年代末制定的支持乡镇企业政策,致使包括“十五小”企业在内的乡镇企业遍地开花,“家家点火、村村冒烟”,工业污染和生态破坏从城市蔓延  相似文献   

19.
李觉民 《环境》1995,(3):28-28
“保持生态平衡”是目前我们进行经济建设必须遵循的原则,这是人们在接受了以前不懂生态规律,发生诸如毁林开荒、围湖造田、乱挖滥采矿产资源、土法上马大炼钢铁等盲目建设行为,以致造成自然资源破坏,生态失调,严重阻碍经济发展的惨痛教训后提出来的口号。从现阶段来说,这个口号无疑是可行的。但是,随着人们对生态规律的认识水平及依据生态规律办事的自觉性的提高,仅停留在“保持生态平衡”阶段是不够的。近年来,国外提出了一种新观点——生态发展,在  相似文献   

20.
在国外,“生态补偿”这一概念通常指为“生物多样性补偿”而进行的“生态服务付费”的过程。其生态补偿实践主要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政府购买模式、市场模式和生态产品认证计划(间接交易模式)。本文分别介绍和分析了这三种不同模式的典型案例,以期为发展和完善我国生态补偿法律机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