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8 毫秒
1.
<正> 一、我国酸雨特征近年来,世界上降落酸雨的地方越来越多,雨水的酸度也越来越强、酸雨被认为是当今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一九八二年,我国在酸雨普查中,发现酸雨出现频率为50%以上的市有14个之多,除吉林,甘肃和宁夏外,其他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均出现酸雨。我国酸雨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并由北向南逐渐加重,以西南地区最为严重。降水平均PH值小于5.6的城市几乎全部集中在长江以南。由此可知,我国的酸雨分布呈明显  相似文献   

2.
酸雨的形成、危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我国酸雨正呈蔓延之势 ,酸雨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 30 % ,已成为继欧洲、北美之后世界第三大重酸雨区。酸雨给地球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都带来严重的影响和破坏。酸雨的防治 ,一靠完善的环境法规和执法力度 ;二靠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本文介绍了酸雨的成因、危害及酸雨治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关于我国酸雨的污染物输送问题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燃煤消耗量很大,排放二氧化硫而引起的酸雨污染正引起国内外,特别是东亚地区各国的重视。本文通过4个方面探讨我国酸雨中污染物的输送问题:酸雨输送研究方式和湿沉降过程;我国酸雨分布和硫酸型特点;酸雨与天气系统的关系;我国典型酸雨区研究的成果。由此说明酸雨作为污染物的湿沉降,其前体物的主要部分涉及输送可能是中距离的,即几百公里以内。我国排放污染物对邻国酸雨长距离输送的影响可能存在,但影响究竟有多大则有待于大规模详细研究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酸雨是当代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五十年代以来很多国家对雨水的酸化非常关注,尤其是日本、美国、北欧等国,这些国家的酸雨给本地区生态系统、农业、水产资源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最近几年来我国已开始监测和研究酸雨,1981年全国环境保护科技情报网和中国科学院环境科学情报网联合召开降水污染和酸雨问题讨论会,把酸雨研究工作向前推进了一步。国务院环办开展了对全国酸雨的普查工作,发现我国长江以南和西南地区的一些城市出现酸雨,其中以西南地区的重庆和贵州最为严重,降水的pH  相似文献   

5.
由酸雨带来的环境污染,已日趋成为全球性公害之一。酸雨的生态影响是一缓慢发展过程,开始往往不易觉察,随着水体缓冲能力的下降,水质酸化,鱼类生物灭迹。近年来,环境保护部门对大气降水的监测表明,酸雨在我国一些城市比较严重。酸雨对我国水生态系究竟有无影响,有何种程度的影响,是人们迫切关心的问题。为此,对酸雨较严重的四川盆地水体进行了初步调查。  相似文献   

6.
酸雨是当前举世瞩目的重要环境问题,我国长江以南存在较大面积的酸雨污染区,其中尤以四川、贵州、湖南等地严重。国务院领导及国家环保局十分重视,已将酸雨列入“七五”期间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自1980年以来,重庆、贵阳和中国科学院、中国环境科学院等许多地区和单位对我国酸雨进行了监测与研究,取得了一批可喜成果。为了及时交流近几年酸  相似文献   

7.
根据我国酸雨污染现状和临安市生态示范区建设开展的实际情况,探讨了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在生态建设实施过程中对酸雨危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和重庆市环保局筹办的"第二次降水污染和酸雨问题讨论会"于1983年5月12日~17日在重庆市召开.会议收到论文和资料60篇,内容涉及不同地区酸雨的时空分布、降水的化学组成,酸雨的形成和环境影响,降水污染的监测分析方法以及国外酸雨研究.与会代表认为:(一)自陈云同志、赵紫阳总理对我国上海出现酸雨作了批示以后,广大科学工作者、环保工作者对酸雨的研究更加重  相似文献   

9.
一份目前通过鉴定的国家“八五”科技攻关课题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酸雨区面积在迅速扩大,已约占全国面积的40%。 由国家环保总局、中科院和国家教委共同主持的《我国酸沉降及其生态环境影响》课题查清了我国酸雨现状及其对时空分布规律,提出了初步预测酸雨发展的新方法,评估了酸雨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我国酸雨在2020年前乃呈发展趋势,并提出了  相似文献   

10.
酸雨问题是能源规划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对能源战略规划中研究酸雨问题的必要性、酸雨问题研究对数据的要求,酸雨模型研究的重点,酸雨模型边界的处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中国酸雨的生态影响和防治对策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我国是继欧洲、北美之后 ,在世界上出现的第三大酸雨区。长江以南各省是我国酸雨的主要分布区。酸雨对生态系统的危害日益严重。本文阐述了酸雨对农作物、森林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并根据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
近三年的监测数据表明,重庆市酸雨pH很低,酸雨出现频率极高,已成为我国少有的强酸雨城市。本文拟对1983年重庆酸雨pH有什么变化?重庆酸雨危害程度究竟如何?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3.
济南市大气降水的酸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济南市大气降水的酸度分析济南市槐荫区环保局张华玲自1979年我国开展酸雨监测研究工作以来,许多地区出现了酸性降水,尤其是南方地区,降水酸度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目前,酸雨已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环境问题。酸雨的形成机理与大气污染物SO_2浓度大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酸雨及其防治对策研究●烟台市环保局宇永益●烟台市开发区建设环保土地局张恒春就全球整体而言,由于矿物燃料的大量燃烧,释放到大气中的SOX、NOX等有害物质日益增多,使大气酸性降水(即酸雨)成为当今世界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酸雨面积...  相似文献   

15.
酸雨的成因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是个复杂问题,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特点,国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由于酸雨问题的复杂性,特别是酸雨形成机理,酸性物质来源及酸雨对生态、土壤的影响,目前,还处于探索之中。我们认为,对酸雨问题有不同看法是难免的,从学术上对酸雨问题进行讨论也是必要的,它将有助于推动酸雨的深入研究。为此,本刊继1989年第4期发表了《重庆酸雨与SO_2传输之间关系分析》一文后,在这期上又刊发了对该文的商榷文章,藉以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环境学会、中国气象学会、中国科学院系统与高教系统共同举办的全国第一届酸雨研讨会于1987年10月23~27日在北京大学召开。与会学者包括59个环保、气象、科研与大学的研究、监测及院校的代表124人,共收到论文80多篇。国家环保局局长曲格平与北京大学副校长张学书在会上发了言。与会者就:①我国的酸雨分布状况与发展趋势;②我国酸雨的成因;酸雨对生态与林业的影响;④控制我国酸雨的对策等进行了学术交流。与会学者的发言及论文认为,我国的酸雨具有明显  相似文献   

17.
模拟酸雨对蕃茄生长影响的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酸雨是当今世界上面临的重要环境污染问题之一,酸雨对森林、农作物的影响已引起人们的关注。在我国,酸雨主要发生在长江以南,尤以四川、贵州为严重。局部地区酸雨发生频率较高,小于pH4的酸雨时有出现,对森林及农作物已产生一定的危害。笔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酸雨区主体位于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近年来,酸雨区发生范围总体上呈扩大趋势,北方酸雨发生范围扩大明显。2003年北方城市安阳由于连日降雨,首次出现了酸雨。针对酸雨的发生,本文从大气污染状况、大气环流的影响、酸雨离子组分等方面对形成酸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结合该市近十年的空气质量和降水情况的统计,分析了安阳市大气降水的变化情况,并针对空气污染现状,提出了防止酸雨再次发生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韩敏  董勇 《山东环境》1996,(2):35-36
SO_2防治技术概述潍坊市环保科研所韩敏潍坊高等专科学校董勇大气污染作为世界性问题已受到各国的普遍关注,因大气污染所产生的酸雨对人类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我国的广东、广西、四川盆地和贵州大部分地区形成的酸雨区与欧洲、北美并列为世界三大酸雨区。据不完全统?..  相似文献   

20.
酸雨污染是我国长期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本研究基于泰山山顶(海拔1534 m)降水资料,探究了1992—?2020年泰山酸雨的长期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泰山降水年均pH值经历了波动上升(1992—?1998年)—?下降(1999—?2008年)—?上升(2009—?2017年)—?平稳(2018—?2020年)四个阶段,酸雨问题最严重的阶段发生于2007年和2008年。SO2、NOx排放量与泰山降水年均pH值之间具有良好的负相关关系,表明酸性气体排放是导致酸雨问题的重要原因。受土壤源气溶胶的中和作用和低层大气云下冲刷过程的影响,泰安市(地面站点)相对泰山山顶降水酸度降低、酸雨频率减小。泰山酸雨由“硫酸型”、“硫酸-硝酸型”已转变为“硝酸型”,进一步削减NOx排放量是降低酸雨污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