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发展旅游业有利于优化煤炭资源面临枯竭的淮北市的经济结构,广开就业门路,美化城市环境,塑造城市新形象.通过对淮北市旅游资源总体特征的评价分析,设计出该市旅游发展的功能分区以及旅游线路布局,为淮北市旅游业的深度开发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孟威  苏勤  王浩  陆恒芹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6,22(6):502-505,537
资源驱动型旅游地中心城市是我国普遍存在的一种旅游城市类型,但对这类城市形象的研究相对较少。以黄山市屯溪区为例,在感知形象测度的基础上,利用定性与定量方法论结合分析其感知形象现状和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总结出该类型城市在形象建设中应当注意的四对矛盾。  相似文献   

3.
旅游用地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在分析大量旅游用地文献的基础上,对旅游用地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在修正旅游用地概念的同时,总结了旅游用地的特点,提出了旅游用地利用的原则内容和研究,最后就旅游用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城乡交错带土地利用调控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城乡交错带是城市扩展和农村发展的前沿,也是统筹城乡关系的重点地区.选择北京市城乡交错带为研究区域,以调查统计、变更调查和实地调查资料为基础,采用统计分析和综合的方法,认为北京市城乡交错带20世纪80年代以来土地利用变化具有以城市发展为主、国家建设占用和点轴面的外延扩展方式的特点,从而导致交错带的生态屏障功能日益受到蚕食,合理的用地功能布局和用地效益受到影响.建议采取加强城乡一体化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结构和优化布局等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5.
以湖北省2001—2011年城市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为基础,运用信息熵模型、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等方法对湖北省城市土地结构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01—2011年湖北省城市土地结构信息熵和优势度均呈波动下降态势,并逐渐趋于稳定,表明湖北省城市土地开发利用日趋合理,但城市土地内部结构仍有待优化。2湖北省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绿地和特殊用地分布趋向均衡,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和市政公共设施用地的分布则日益集中。3基于信息熵和基尼系数的研究方法可真实地反映出区域城市土地利用动态演变规律,能准确地阐释区域土地结构的合理状况。  相似文献   

6.
聊城市城市生态用地开发与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生态用地是城市中重要的自然组分,对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持续、稳定和发展有积极作用。在介绍城市生态用地的基础上,将城市生态用地划分为2大类、4个亚类,并简单介绍了城市生态用地的服务功能,最后以山东聊城市中心城区为例,对城市生态用地的开发与利用作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7.
基于GIS的芜湖市城市用地扩展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芜湖市1990年、2000年两个时相的遥感影像进行城市土地利用解译,提取城市新、旧建成区区块用地,通过GIS软件提供的空间统计分析功能,对城市用地空间分布进行定量分析与描述,从而揭示城市用地及其扩展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芜湖市用地扩展呈现明显中心圈层式蔓延和轴向集中性扩展规律的模式.作者提出了城市用地扩展中应注意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旅游用地是一种特殊的土地资源类型,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实际利用中存在着许多突出问题,如旅游景点的土地利用规划与旅游规划不协调,旅游用地中的景观设计的人为性,旅游用地资源环境污染和破坏,旅游用地中的产权关系混乱,以及打生态旅游牌搞房地产开发等。研究提出了加强旅游用地立法,做好土地规划与旅游规划,对旅游用地进行估价,实行用地来源的多途径化与统一管理等对策。它是一项探索式研究,具有开创性,旨在为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土地供需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地供需矛盾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时代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伴随土地集约利用概念的提出,城市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成为化解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的主要手段。但是由于土地的供给与需求影响因素较多,而且相互之间交错关联,有必要将土地供需与土地集约利用作为一个系统来考虑。在充分考虑各要素之间的局部关系与系统整体功能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土地供需与集约用地的模拟系统。分析发现,城市建设用地的供给量由城市土地储备量、城市建设用地供需差、城市总体节约度共同决定。建设用地供给量在土地储备足够的情况下是由建设用地供需差决定的,并与城市总体集约度呈现抛物线关系。通过分析验证,该结果可为土地主管部门制定供地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西宁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潜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分析和评价西宁市建设用地现状的基础上,建立了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对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评价,并测算出城市建设用地的经济潜力.结果表明,西宁市市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处于适度水平,建设用地经济潜力为356.67hm2,提出了西宁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浅谈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土地利用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城市土地利用和城市交通规划相互关系的分析,探讨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合理用地模式,提出了要以公共交通来引导城市土地的利用,并探讨了在我国建立公共交通导向的城市土地利用形态的策略与途径。  相似文献   

12.
用人口规模来进行城市等级划分不能反映实际结果.依据城市政治、经济、科教文化、交通运输及旅游功能,选取了一些相关指标,利用多指标加权求和法对城市进行功能等级体系划分,并用此方法对我国城市非农业人口大于100万的城市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地系统是旅游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组成这一系统的结构和要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从目的地旅游系统隐性结构要素的存在形式、功能表现等进行分析,旨在引起人们对隐性要素的关注,并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合理的利用,实现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实证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总被引:52,自引:0,他引:52  
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是目前国内外城市旅游研究的热点.作为我国城市旅游发展较早的地区,广东省旅游业发展的整体水平较高,但各个城市之间的发展水平极度不平衡.在统计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了城市旅游竞争力指标体系,并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系统聚类法对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旅游竞争力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认为旅游规模与组织能力是影响广东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把广东省21个地级市按照旅游竞争力的大小分为综合型、客源地型、目的地型和待开发型4大类型,提出了广东省要提高城市旅游竞争力、实现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制订合理的发展目标、加大旅游投入力度、完善旅游交通网络、加强旅游行业管理.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将深刻影响城市旅游的市场辐射能力与转型.2009年末开通的武广高铁兼具快速交通和全新旅游产品的功能,为武汉市带来了难得的高铁旅游发展机遇.武汉市高铁旅游发展以珠三角市场的客流输入为主,行程以“三日游”居多,客源层次高、消费高、要求高,但武汉市的高铁旅游在城市旅游产品、产品布局、城市环境和旅游接待水平等方面存在不足.为了实现武汉城市旅游与高铁通道资源协调发展,必须加强武汉市城市旅游产品开发,提高城市旅游综合供给能力,强化高铁与城市旅游的协同能力,强化武汉高铁旅游的目标市场营销,构建武汉市在华中的旅游集散中心地地位.  相似文献   

16.
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上海、南京、杭州、苏州等15座旅游城市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一体化发展区域,在我国区域旅游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资源的类型结构、强度效应、聚集效应、空间结构及其功能评价进行了系统分析与比较.  相似文献   

17.
城市边缘湿地是城市的生态屏障,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自然基础,具有一定的经济功能和巨大的生态、社会服务功能,休闲与旅游是其中的组成部分之一,但是由于城市边缘湿地本身存在生态脆弱性,加上受城市化、工业化影响,其休闲与旅游功能不断退化,为实现城市边缘湿地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的,应当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济南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分析及节约利用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规模的扩大,耕地日趋减少,城市用地需求量不断增加,用地矛盾加剧。通过对济南市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分析,指出了农村居民点用地存在的问题,土地利用程度低、土地资源浪费是农村居民点用地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当前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形势下,从提高土地利用程度等方面提出了节约用地的措施,指出平原地区是今后土地利用的重点;采取合理的经济措施,是解决农村居民点用地流转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滇中城市群产业结构与用地结构关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群产业结构与用地结构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提高滇中城市群用地的空间绩效,优化城市群产业结构,提升城市群的整体功能.运用比例变化指数和Granger因果关系方法研究了滇中城市群产业结构和土地利用之间的变化关系:滇中城市群产业结构变化滞后于城市土地结构变化,城市土地结构变化和产业结构变化的差距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即滇中城市群产业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由非同步变化逐渐进入同步变化轨迹;短期内,滇中城市群产业结构变化促进了优化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又反作用于产业结构,但滇中产业结构和用地结构未出现同步变化规律,说明滇中产业结构和土地的因果关系结构要在长期发展才可能实现.  相似文献   

20.
在人地关系日益紧张的背景下,城市发展所需的建设用地保障将面临困境,土地资源的约束已经扩展到城市建设用地对经济发展的约束。基于长春市土地资源整治潜力中可新增耕地数量,反推城市可新增建设用地,将其与BP神经网络预测的城市建设用地的合理需求进行对比,分析未来5—10年长春市建设用地的保障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土地整治可新增建设用地角度,2020年长春市主城区城市建设用地缺口为68km2,2025年长春市城市建设用地缺口达110km2,如果未来5—10年城市建设用地都通过新增建设用地来满足,长春市将出现土地供给不能满足城市建设用地发展需求的局面,建设用地保障能力严重不足,城市存量建设用地挖潜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