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态建筑”就是综合地运用当代建筑学、环境生态学及其技术科学的成果,把住宅建造成一个小小的生态系统,为居住者提供生机盎然、自然气息浓厚、方便舒适、节约能源、没有污染的居住环境.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在人口急剧增长和工业化高度发达的今天,水污染、空气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及能源短缺等问题对人类生存构成了极大的威  相似文献   

2.
<正>臭氧层一直以来保护着地球及地球上生物不受紫外线辐射的危害.根据国家海洋大气局的报告,氮氧化物是目前对地球臭氧层破坏最为严重的一种污染物.  相似文献   

3.
<正> 对人类活动关系最为密切的是接近地面一千米的气层。人类活动和工作在这气层中,空气污染的问题主要也是发生住这气层中。我们称这气层为“大气边界层”。所以这样称呼它,有两个理由:第一、它是沿着地表面流动,即以地球表面为边界;其次,  相似文献   

4.
空气质量是环境质量最重要的标志之一。了解空气污染状况,采取防止空气污染的有效措施,在本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突出地引起了科学技术界的注意,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地球外层的气体形成大气圈,由这圈气体自身物理和化学性质的特定表征,大气自成几个几乎平行的气层。大气和气象  相似文献   

5.
《环境工作通讯》2014,(8):29-29
向大气中喷水清污的地球工程方法,很容易在社区大规模应用和实践,其理想的状态应是大范围推广,定期喷洒,通过清除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直接干预雾霾的形成。用地球工程方法解决雾霾问题是我最近一直思考的问题。今年1月,我在国际杂志((EnvironChemLett))上发表了题为“喷水地球工程方法清除空气污染来解决中国城市的雾霾”的论文,首次提出可以用水来遏制中国的雾霾和大气污染。  相似文献   

6.
<正> 早在1962年,苏联气候学家和气候学家第一次发表了一种看法,认为人类社会,特别是在20世纪后半期,大量燃烧各种燃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众所周知,二氧化碳阻止来自太阳和地球深处的热从地球表面释放到太空中,这会引起正像在玻璃温室里看到的那种效应.由于这种温室效应,地面大气平均温度将会逐渐升高.起初,苏联许多学者对这种新思想都表示怀疑,认为这一过程只会有轻微影响,不会造成地球上的灾难.因为,大气中过量的  相似文献   

7.
1999年9月15日,中国环境报主办的《地球村》周刊登载了这样一条消息:澳州科学及工业研究机构的科学家指出,根据研究发现,由于受到空气污染的影响,每天有8000人死亡。研究也发现,每年有大约280万人死于室内的空气污染,另外有2万人死于室外的空气污染。这则消息让人警醒,也促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洁净的空气对于人类生命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大气在地球上占有非常广泛的领域,但该广域性不单指地球的体积大,气体的本质容易移动这一扩散性也具有很大的特征。如果从气象的角度说是温度和湿度的转移问题,但是从地球环境上说就成了有害物质的排放与污染的问题。由于CO_2烟气的温暖化广域性在于臭氧层破坏以及酸雨有关的气体,这是很有影响的研究项目。对于上述的环境问题,排放烟气的处理技术就提供了直接的解决对策。最近把人类  相似文献   

9.
孟凡  李时蓓 《环境科学研究》2021,34(7):1583-1591
大气环境容量理论在我国的空气污染控制政策研究和管理实践中一直作为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但长期以来其概念定义和理论模型一直存在模糊之处,也未能建立公认的数学规划模型和算法.基于大气环境容量理论发展和应用回顾,对大气环境容量的定义和内涵进行了探讨,并对其理论和计算方法的实用性与局限性进行了分析.该研究基于不同的大气环境容量定义,提出了绝对大气容量、广义大气容量和狭义大气容量3种概念的区分,提出大气环境容量规划的主要理论困难是大气规划空间的开放性以及由此带来的空间边界定义和规划区外约束缺失问题,指出除一次空气污染物在局地尺度夜间边界层或山谷特殊地形等条件下可获得广义大气容量解以外,其他大部分情形往往并不能获得确定的广义大气环境容量解;指出因臭氧、二次细粒子复合污染存在二次污染物与前体物排放的非一一对应及非线性关系,传统的单物种大气环境容量理论和单目标线性优化规划方法不再适用.空气质量问题,特别是区域尺度空气污染问题并不一定是排放量超出大气容量所致,大气环境容量理论并不是一个普适理论.针对区域性复合空气污染控制问题,建议在全国或大区域尺度,基于排放状况与经济、技术可行性,采用空气质量模式情景分析与影响评估的规划方法,优化确定区域排放总量;长远可探讨建立包含技术、经济、社会变量的多物种和多目标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有关南极臭氧洞形成原因的几种假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极臭氧洞是大气臭氧含量改变的一个典型例子,是大气臭氧层被破坏的重要标志。搞清南极臭氧洞形成的条件和原因,对搞清人类活动对大自然的影响,防止大气臭氧层被进一步破坏,保护地球上的生命,有着重大的意义。因此,自1985年第一次发现南极臭氧洞以来,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把注意力集中到这个题目上来,从大气动力学、大气化学及天  相似文献   

11.
空气污染对气候变化影响与反馈的研究评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气候变化和空气污染都是人类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其影响与反馈已成为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领域的研究热点. 总结了空气污染与气候变化相互作用机理,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有关空气污染对气候变化影响及反馈的研究成果,并且重点评述了黑碳和硫酸盐气溶胶辐射强迫及其气候效应、气候变化对近地面臭氧和颗粒物影响等领域的研究进展. 分析指出,现阶段尚没有一个能够综合考虑气象条件、排放源、下垫面等诸多因子对空气污染的影响机理过程模型,无法定量描述大气组分在不同气象条件作用下的演变过程等. 提出未来研究中应深化对机理机制的认识,减少模式的不确定性,加强在排放清单的编制、立体观测网的构建、互馈机理的试验、模式的集成耦合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世界许多国家对大气臭氧的损耗问题进行了一系列大规模的研究,指出了这一全球性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众所周知,大气臭氧层能够吸收99%由太阳辐射到地球的紫外线,它能对地球形成天然屏障,使地球上的生命免遭紫外线的强烈辐射。然而近年的科学研究发现,地球的臭氧层正在遭受破坏,臭氧层变得稀薄了,甚至出现了“空洞”,这不能不引起全球的关注。一、大气臭氧层破环的程度及其危害据1985年5月英国南极考察队报道,南极上空的臭氧层出现了面积近于美国大陆的  相似文献   

13.
由于社会的不断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的提升,工业生产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也正是由于工业的发展和人们不重视植被的保护,导致大量的污染物排放在空气中,从而导致了很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并且现在的地方都出现的极端的天气,就目前的相关的调查来看,气候的变化和空气污染有很大的关系,基于此本文对于空气污染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与反馈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希望可以通过下面的一些分析,让人们意识到空气对污染对于人类的生存环境的危害,从而增强人们的环境的保护意识,保护我们共同的地球家园。  相似文献   

14.
臭氧层是一种有特殊臭味的无色气体,它可以在地球上空形成"保护伞",用来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这对地球上生存的生命至关重要。可近几年,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大气中的臭氧层正在遭受严重的破坏,给人类的生存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联合国呼吁"保护臭氧层"成为人类一项严峻的使命。  相似文献   

15.
<正> 臭氧,是氧的同素异形体,是由三个氧原子结合而成的一种氧分子,无色,有特殊臭味,溶于水.地球上的臭氧有两层.在靠近地面上的空气里含有少量的臭氧,它是由于工业污染造成的,对人体有害.在距离地球表面30—60公里的大气同温层的底层,由于太阳的辐射产生了大量的臭氧,形成了一层数公里厚的臭氧层.这层高空臭氧层能够阻挡太阳光线中过多的紫外线对地面的辐射.我们平时所说的“臭氧层”就是指这一层.如果地球外围没有这一层臭氧的保护,大量的紫外线辐射就会到达地面,造成气候剧烈的变化、损害农作物和其它生物的生长、破  相似文献   

16.
上海燃煤电厂大气汞排放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燃煤电厂是主要的人为汞排放源之一,也是上海城市范围内最大的大气汞排放点源。耗煤量、煤汞含量、燃烧装置的结构以及空气污染控制装置的协同除汞能力是影响燃煤电厂大气汞排放的主要因素。文章利用历年的统计数据和美国环境保护局的经验值筛选出汞排放的影响因子,粗略估算了上海燃煤电厂的大气汞年排放量,从空气污染控制装置的协同除汞效果.改进颗粒物控制装置、提高烟气脱硫系统的汞捕集能力、投加粉末状活性碳的除汞效果等方面,分析了空气污染控制装置的除汞效果及其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一、温室效应当今,世界上存在三大环境问题:酸雨、臭氧层破坏和温室效应。这三大环境问题均与能源利用和大气污染有关。温室效应还是一个与全球气候相联系的特殊问题。首先,温室效应与大气中的CO_2浓度相关性极大。大气中的CO_2,可使大量的太阳辐射能(可见光谱范围)透过大气层而辐射到地球表面,又能吸收从地球表面反射回来的红外辐射;吸热后的CO_2,再将吸收的辐射能逆辐射到地球表面。多次辐射,使近地面的大气升温。大气中的CO_2好似防止地层热能散射到宇宙的一个  相似文献   

18.
热电厂是现代城市规划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近年来,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让人们把目光集中到了热电厂的废气排放上。热电厂所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颗粒物,又称PM2.5,它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成部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国空气污染指数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1,自引:6,他引:15  
以2001~2010年我国42个城市逐日空气污染指数、主要污染因子、空气质量级别和空气质量状况资料为基础,分析了近10 a我国空气质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大气受燃煤影响较为严重,可吸入颗粒物为主要污染因子,空气质量状况以优、良和轻微污染居多;空气质量季节变化明显,冬季空气污染最严重,夏季最轻;从年际变化看,空气质量表现出逐年好转趋势;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在区域上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由南到北、从沿海到内陆逐渐变差的趋势.对空气污染影响因素的分析表明,局地污染和西北地区沙尘传输造成的自然降尘是我国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源;气象要素对大气污染物有制约关系,空气污染指数与降水量、风速、逆温线性相关;地形的空间差异影响着气象条件的分布,进而对空气质量的空间变化产生影响;人类活动对城市空气质量也存在一定的影响,且具有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大气臭氧层能吸收99%由太阳辐射到地球的紫外线.它对地球形成天然的屏障,使地球上的生灵免遭太阳辐射紫外线的强烈照射.随着人类进步和工业发展,人们合成许多化合物给人类带来灾害.氯氟碳(CFC's)就属于这类化合物.人们大量合成及使用这些化合物,又任其排放到大气中,结果使大气臭氧层遭受破坏,而成为当前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其后果难以估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