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石旭初 《环境》2003,(12):33-33
提起生物之间的关系,人们想得最多的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句俗语。仿佛在生物世界除了相互残杀之外,就不存在别的关系了。其实好些生物也能和睦相处,甚至友好合作。这就是生态学家们常说的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2.
"引水济昆"饮用水源地保护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水济昆”工程是云南省最大的一项城市水源工程,水源地的保护事关重大。应从管理、社会经济发展限制、污染控制、生态保护和水库运行控制等方面采取若干措施,切实保证水源地水库水质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2002年,在建设西部经济强省中,我省的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2003年,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我们认真学习十六大精神,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足“一带两区”,扎实工作,狠抓落实,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努力开拓我省环境保护工作的新局面。12002年的环保工作进展和“十五”以来的重要经验1.1一是创建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和建设重点环保城市工作进展较快。西安、宝鸡、咸阳市和杨凌示范区都已编制完成了创模行动方案。宝鸡、咸阳、西安还召开了声势浩大的创模动员大会。三市市…  相似文献   

4.
"十一五"生态保护工作思路与重点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6月28日至29日,国家环保总局在北京召开了2005年全国自然生态保护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是在“十五”即将结束,“十一五”规划全面编制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会议主要是总结交流各地自然生态保护工作经验和部署近期自然生态保护工作。会议由国家环保总局自然生态司司长万本太主持,总局局长解振华、副局长张力军出席会议并分别在开幕式和闭幕式上做了重要讲话,本刊选编了解振华局长在开幕式上讲话的主要内容在此发表,以指导当前的生态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5.
水兵 《世界环境》2004,(5):46-48
“乔治”一只生活在南太平洋加拉帕戈斯群岛的陆地龟,又叫鞍背龟(Gal a pagos)加拉帕戈斯龟。它是目前世界上最仅存的一只鞍背龟,它一死这个物种就算灭绝了,所以生物学家目前都忙着给它找伴侣…… 乔治是1971年在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平塔岛上被发现的,从那时到现在已经过去30多年了,但再也没有发现另外一只与乔治同种同属的鞍背龟,所以人们为它起了个名字叫“孤独乔治”(Lonesome George),它目前生活在圣克鲁斯岛的“达尔文研究站”里。说起“孤独乔治”这个名字是有来历的,当时美国有一个著名的演员乔治·格贝尔,他有一次做电视节目时一再称自己是“孤独乔治”,由于他是著名的演员,这句话在美国十分流行。当人们发现最后一只鞍背龟时,一致认为“孤独乔治”最适合它,所以后来它就有了这个名字。 加拉帕戈斯群岛位于厄瓜多尔西部的太平洋中,以拥有巨龟等珍奇动植物而闻名,被称为“活的生物进化博物馆”。加拉帕戈斯群岛一度被巨龟所占据,这种被称为加拉帕戈斯的巨型陆地龟,已经在此生存了几百年。成熟的  相似文献   

6.
江镕 《环境》2011,(1):1-1
年终岁尾,几乎听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忙”。  相似文献   

7.
董文茂 《环境》2006,(8):42-45
广州“南肺”,所指的是位于广州海珠区东南部一片占地约1万多亩的果林。作为广州最大的城市湿地,这片万亩果林对于广州城市气候的调节、净化空气涵养水源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它也被誉为广州的“南肾”。  相似文献   

8.
杨平 《环境》2001,(9):22-23
美国是世界上排出废气最多的国家,当我第一次动身旅美时就有几分疑虑:去到一个废气最多的国家岂不令人窒息?可在西雅图入关之际却令我十分惊讶:蓝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沁人肺腑,令人心旷神怡,毫无龌龊不适之感。我两度赴美旅居数载,既住过车水马龙的大都会也住过环境幽雅的中小县城,涉足过乡村,参观过工厂,到处绿树郁郁,碧草茵茵,看不见黑烟,闻不着异味,吸不着粉尘,大气显得那么干干净净。美国是个汽车大国,两亿多人口有1.2亿辆汽车,平均两人一部,以车代步是其生活特征,而汽车尾气会产生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其中许多是致癌物。1971年环境保护署对汽车制造商确立了汽车排除物控制标  相似文献   

9.
别涛 《环境保护》2003,(12):4-11
本文概述了WTO规则中允许“环境例外”的基本内容、规则和适用范围,以及环境例外措施在中国的初步实践情况,指明了发展中国家准确理解“环境例外”规则的必要性和用以抵制其他国家的“环境保护”之名而行贸易保护之实的行为以及维护自身权益和国家利益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朱琳 《世界环境》2007,(3):90-90
人是天生就有消费欲望的。如今,中国13亿人拥有一项世界其他国家人都可能无法企及的比较优势——强烈的求富心理。中国极其富裕而不想再富的人有,但数量极少;中国富裕的人很多,但还想富;中国不富裕的人更多,也更想富;最后,中国贫穷的最多人,也最想富。可以说,中国人正处于求富心理的最高位。这个最高位即使不“绝后”,那也一定是“空前”的。  相似文献   

11.
正如来到中国北京的“老外”游客必去故宫一样,造访英国伦敦的外国游人也定会参观白金汉宫。对于游客来说,那些身着华丽古典制服的卫兵及他们“主演”的换防仪式是吸引人们前往的“磁石”。这些皇家卫队所骑之高头大马,红色制服上衣。白色紧腿裤,黑色高筒帽一直都是参观者最喜爱和定格于他们头脑中的经典画面,成为人们争相拍摄的“景色”。  相似文献   

12.
走"生态立县——生态经济强县"的发展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戚才祥 《环境保护》2000,(12):22-24
要走有自己特色的强县之路,浙江省安吉县选择了“生态立县-生态经济强县”的发展之路。本文以宏观形势分析为起点,阐述了安吉的现实环境基础和奋斗目标,明确了“生态立县”必须强化产业支持的四个方面,为我国发展中地区的发展构想了一条求实之路。  相似文献   

13.
林穗 《环境》2005,(1):100-101
“真希望没有一个叫《可可西里》影片的存在,因为某种意义上的提醒更是某种程度上曾经的失去。当她不需要提醒人们去珍惜时,也意味着她的圣洁没有遭到破坏,藏羚羊的生命没有陷入危机……”当我看到死神如时间的流沙一样,从刘栋的脚部上升,最终淹没了乱草般的头发,长镜头捕抓住了他眼神中的挣扎、放弃、绝望……一次人的绝境与动物绝境的对话,深深地撞击着我的灵魂。  相似文献   

14.
"大树进城"反映浮躁心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小溪 《环境》2003,(3):43-43
我国一些城市在绿化中继“草坪热”之后又刮起了一股“大树移植风”。此风从上海刮起,迅速蔓延全国。当时就有许多园林专家呼吁刹住此风,但几年过去,此风反而愈刮愈烈。近几天又听到两则消息,一是大连将耗资2亿元“邀请”50万株大树进城,建设“森林型生态城市”(2002年10月28日《京华时报》);二是浙江余姚从广西、江西、安徽、湖南等地购买了500余株树龄在100—400余年的古树用来装扮城市(2002年12月8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今日中国》报道)。从移植大树发展到搬运古树,这种现象实在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15.
雨佳 《环境》2004,(7):27
夏日来临,许多亲朋好友都觉得有些不适,有的甚至处于生病状态。但归纳起来,基本都属于“暑温病”的范畴。暑温病乃中医名词,指的是夏暑之季感受暑热邪毒所导致的病症。现代临床上的“乙型脑炎”、“钩端螺旋体病”、“暑气感冒”等病,均属“暑温病”的范畴。  相似文献   

16.
靳敏  杨茜 《环境保护》2004,(9):59-62
《买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的协议》确立了WTO成员国运用必要措施保护人类、动物和植物生命和健康的权力,但是同时也要求这些措施不应构成对国际贸易的变相限制。为此,协议制订了旨在把检验检疫措施对贸易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的规则,基于“风险评估”确定“适当SPS保护水平”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本文结合SPS协议与几个争端案例,对两者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三三 《环境》2006,(8):36-38
“城市规划”,对于现代人来说并不是陌生的词语。对于城市来说,好的设计则如繁花缀锦,是一个城市的细节,也是城市的文化积淀;建筑则如绿叶繁密,是城市的“点”,体现的是一座城市的个性。最重要的是规划,好的规划能够起到持续发展和有序扩张的作用,规划是城市的“面”、城市的“骨架”,更是城市的“灵魂”,好的规划能够让城市长盛、有序、美而有张力。因此,住得好、住得舒适的这场“居住绿色革命”,关键就是城市规划。  相似文献   

18.
李将辉 《环境》2004,(11):18-19
王自新,人称“环保狂人”,熟悉他的人介绍他时用的是6个字:“废电池王自新”,老朋友见面时总会问上一句:“还干废电池哪?”  相似文献   

19.
《交通环保》2004,25(6):22-22
2004年10月20日上午,由江苏省水上搜救中心主办,南通市人民政府、江苏海事局承办的军、警、民大联合,水、陆、空全方位的水上搜救综合演习(代号“江海一号”)在长江南通狼山水域取得圆满成功。这是全国演习规模最大和科目最多的一次水上搜救综合演习。演习所模拟的是一艘因机械故障失控的3万t油船与一艘承载400人的汽渡船相撞事故发生后,水上搜救人员进行全方位救援的实战演练。演练设置了险情处置、搜寻救助、消防救火、防污清污、沉船打捞等7个科目,均圆满完成。  相似文献   

20.
李云龙 《环境》2003,(12):20-21
说到热,人们马上会想到广州或海南岛,其实夏天中国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盆地。很多人还不知道,这个神秘的“火洲”,还有着许多鲜为人知的“怪事”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