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回顾国内外城市旅游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对国外城市旅游产品这一专项内容进行了文献述评,内容集中于城市旅游产品类型包括城市文化旅游产品、城市遗产旅游产品、城市事件旅游产品、城市夜间旅游产品和城市旅游产品,要素包括城市旅游吸引物、城市旅游设施、城市旅游服务、城市可进人性。  相似文献   

2.
从可持续城市概念入手,根据可持续城市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从生态城市、紧凑城市、低碳城市和城市可持续性评价四个方面系统分析了我国可持续城市的研究进展与存在问题,探讨可持续城市研究的未来趋势,认为加强方法论研究、不同城市的实证研究、关注中小城市、跟踪调研建设中的可持续城市等是保障我国可持续城市理论研究取得实效的必要基础。  相似文献   

3.
城市森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森林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巨大的效益。正确认识城市森林的价值是搞好城市森林建设的基础。综合分析了国内外有关城市森林的概念、研究内容、方法,展望了未来城市森林的研究方向,论述了城市森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城市的建设与发展都以特定的地貌体为基础,城市地貌环境与城市规划关系密切。简述了在城市规划和城市土地利用条件下,国内外城市地质、城市地貌、城市地貌灾害与城市地貌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历史与发展,讨论了当前城市地貌环境研究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恩秀 《环境教育》2008,(10):80-81
让城市安静,不仅是市民生活的需要,也是现代化城市发展的需要。构建和谐的社会,首先要构建和谐城市,虽然城市的安静问题不像经济发展和市政建设那样引人注目,但同样是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城市的“安静”与否,既彰显城市的文化品位,也检验着一个城市绿色环保和人文关怀,更反映出一个城市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城市建筑存量研究是为适应当前城市管理的需要而出现的理论研究,与国家制定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内在一致性。本文对城市建筑存量的概念进行解析,全面阐述了城市建筑存量研究的意义,概述了城市建筑存量研究的系统边界、内涵和研究方法等,总结了城市建筑存量研究的三大领域:城市建筑存量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城市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开发潜力分析研究和城市可持续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开发的研究现状。目前城市建筑存量理论体系尚不够完善、定量工具和基础数据库严重缺乏,对于城市决策支持不足,未来应在城市建筑存量时空演变及环境影响分析、开发融合多学科交叉及新技术应用的分析方法和辅助城市可持续管理决策三个领域加强和深化研究。  相似文献   

7.
城市群落是若干城市在共同的生境条件下通过竞争、共生等生态行为所形成,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城市群体,是具有协同进化、演替等生态功能的有机体.运用群落生态学的理论、方法对群落中城市种群间的关系、城市群落的结构特征及城市群落演替等方面进行研究,试图探求促进城市群落持续发展的规律.首先界定城市群落、城市群落学等相关概念,构建城市群落学理论框架;其次对比分析了生物群落与城市群落的特征和生态功能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最后阐述了有关城市群落的种群组成、种间关联、群落结构及群落演替的研究内容,并提出了相应的城市群落研究方法.从生态学角度来看城市问题,借鉴群落生态学的原理和研究方法来认识城市群的发展,是"回归自然"的城市发展观点,有利于促进城市群落功能的发挥,推动城市群落向特定的方向演替.  相似文献   

8.
卢军  陈金花 《四川环境》2007,26(1):95-99
城市热污染给人们带来的众多危害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山地城市由于其特殊的地理因素,城市热污染也呈现特殊性。本文详细分析了山地城市的热环境特征以及热污染成因,并从治理城市热污染角度提出了部分有效的治理对策。通过合理的城市规划、城市绿化、城市风道、城市下垫面及其他措施,以达到减少山地城市热污染,改善城市热环境,保障城市居民健康,最终实现山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城市的全部经济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部分和非基本活动部分.城市的基本活动部分是城市对外服务部分,也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内部驱动力.以安庆市为例,以2001-2007年城市经济活动基本部分的扩展为切入点,用城市经济活动基本部门从业人数的扩展描述城市外向功能量的发展,再用城市流强度量化城市对外服务功能.结果表明,安庆市近几年对外服务能力呈明显增长态势,城市经济活动基本部分的扩展决定了城市对外服务能力的增长,并且城市第二产业的对外服务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0.
对环渤海城市旅游与城市发展的协调关系进行定量评价,发现城市旅游与城市发展的协调发展度差异明显,总体协调发展水平不高;环渤海城市旅游与城市发展相对发展以滞后发展居多;城市旅游协调水平空间分布存在高值分散、低值集聚的现象,空间集聚格局稳定.可见,环渤海城市旅游与城市发展关系不和谐,总体协调水平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11.
运用城市流强模型,对不同年份内蒙古城市的外向功能量、城市流强度进行测度并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进一步分析城市间联系特征和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①内蒙古各城市的外向功能量、城市流强度年际间变化显著;外向功能量高值与城市流强高值城市不完全匹配.②内蒙古区域空间呈现出“西强东弱”的空间分异特征,且各城市的城市流呈现明显的梯度差异.③“呼包鄂”城市间要素流动最显著,互补协作明显;城市流低值城市存在产业结构同质化现象,阻碍了城市间要素流动.④资源禀赋、资本逐利性、市场作用和区域发展政策是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建设生态城市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本文运用生态学理论分析了生态城市建设的内涵,阐述了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生态城市系统的构架和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城市化背景下大连市可持续发展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颖  任学慧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26(10):892-894,916
在城市化背景下,选择大连市的城市建设水平、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社会发展水平3类共30个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模型,根据3类发展的速度快慢可判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阶段。由于大连市城市建设水平的发展速度远快于城市经济和城市社会发展水平,因此得出大连市目前还处于未实现可持续发展阶段。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应协调三者之间的关系,提高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速度,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通过采用相关年份有关城市方面的资料,从城市化水平,城市数量、体系和空间分布,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城市设施水平和城市经济效益5个方面,比较分析了我国三大地区城市发展现状,总结了我国三大地区的特征和城市发展差异,指出今后要积极缩小三大地区间的城市发展差距,推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2012年起全国74个城市(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城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城市)按照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检测和评价空气质量。今后,环保部将在第二个月上旬公布上月污染最重的10个城市与污染较轻的10个城市名单。  相似文献   

16.
论体育与城市的整体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城市的发展中起着自己特殊的作用,体育与城市文化、城市人口素质、城市环境建设、城市经济存在共融和协调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从城市体系规模结构方面,计算了山东省城市体系的首位度指数及城市规模分布的分形维数,讨论了山东省城市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的特点.从城市体系的空间结构角度,计算了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的关联维数,分析了空间结构的分形特征,最后提出了山东省城市体系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8.
基于构建的常德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城市生态指数、城市协调度指数、生态城市综合指数对常德市生态城市建设水平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常德生态城市建设发展趋势较好,2006—2018年,城市生态指数、城市协调度指数、生态城市综合指数数值总体上不断增加,至2018年时分别达到0.826,0.832,0.687,表征常德市的生态化程度、城市协调程度、生态城市建设程度,分别达很高、较好、较好的水平。常德市经济生态、环境生态、社会生态系统的生态指数值也在2006—2018年呈显著增加趋势,尤以经济生态系统的生态指数值增加更为明显,其对2006—2018年城市生态指数值增加的贡献率亦呈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19.
郭文英 《青海环境》2007,17(3):132-134,142
文章在分析中国城市环境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环境承载力的新内涵。强调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城市环境负荷必须处在环境承载力极限范围内,并提出了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对策。  相似文献   

20.
长江三角洲16城市旅游竞争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旅游竞争力是国内外城市旅游研究的热点。选取28个旅游经济与人文指标构建城市旅游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定量评价长江三角洲16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综合实力,在此基础上按照旅游竞争力强度将16城市划分为最强型、较强型和一般型3个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分析评价,并针对不同城市旅游竞争力特点提出了相应增强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建议。研究创新点主要表现在:构建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定量评价旅游竞争力;揭示16城市旅游竞争力差异化表现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