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酸碱中和是化工废水处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pH值控制系统采用PID控制和模糊控制并列转换形式,当系统的偏差较小时,采用PID法进行流程控制;而当系统的偏差较大时,采用计算机模糊控制。介绍pH值计算机模糊控制系统设计原理与模糊控制器的实现,包括模糊化处理、模糊规则库的建立、模糊计算和反模糊化处理。在废水处理工艺流程中采用该控制方法可获得高效、稳定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2.
溶液pH对红壤吸持磷机理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铭  刘更另 《环境化学》1995,14(4):306-310
本文研究了湘南红壤对磷酸盐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在通常pH范围内,第四纪红粘土母质对H2P04^-的吸附等温式以Langmuir方程式最好;而且吸附量远远大于旱地红壤。当介质pH很低时,红壤磷酸盐吸附量随pH的升高而增加,至pH2.9附近时出现最大吸附值,然后随介质pH的升高,吸附量逐渐减少。说明磷酸盐最大吸附pH的产生是由土壤交换性铝的含量及水解、土壤电荷零点及磷酸盐水解常数等因素决定。  相似文献   

3.
化学混凝法处理高浓度含氟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对华北某铝加工工厂的高浓度含氟废水进行了小处理研究,此种废水平均含氟浓度190mg/L、pH值7。5,经过几种方案的实验比较,投加石灰,硫酸铝和PAM的方法来处理此种废水效果最好,并据此提出了该厂污水处理站的工艺设计。  相似文献   

4.
不同形态铝对小麦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研究了铝在不同pH条件下的形态分布,测定了单核铝和多核铝对小麦根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Ala和Alb激发了小麦根SOD活性;POD活性在pH≤5.0时被显著激活,而当 pH≥5,5,Ala与Alb浓度较低时PDD被显著地抑制;SOD与POD活性均在pH4.5,75μmol·l-1[Al]时达到本实验最高值,与Alb浓度的增加相关.本实验结果显示两种形态的铝对植物的致毒机理可能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5.
同位素稀释质谱法测定IMEP-6水样品中的痕量镉和铅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军  赵墨田 《环境化学》2000,19(4):369-372
采用国际公认的具有绝对测量性质的同位素稀释质谱法(IDMS)为国际测量评估计划(IMEP-6)所用比对样品定值,准确测定了该样品中痕量镉和铅,提供的测定值与事后组织者公布的标准值附和较好。  相似文献   

6.
阳离子染料废水的脱色方法及其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陈润铭  何炜光 《环境化学》1994,13(2):163-169
本文以阳离子染料碱性品红为代表,采用PFAS混凝剂对其水溶液进行脱色处理,在处理过程加入适量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做助剂,脱色率最高可达99%以上。本文还研究pH值及盐效应对脱色率的影响。脱色机理的研究结果表明:阳离子染料在水溶液中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之间发生化学作用,靠氢键及静电键结合,使原来带正电荷的阳离子染料粒子转变为带负电荷的粒子,再与带正电荷的PFAS混凝剂的胶体作用产生絮凝沉淀。  相似文献   

7.
水溶性磺化聚苯乙烯在阳离子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润铭  招琳樱 《环境化学》1999,18(5):471-475
本文采用水溶性磺化聚苯乙烯(PSSA)的助剂,用硫酸铝作混凝剂,对系列含典型阳离子染料垢模拟废水进行脱色试验。试验结果表明:PSSA分子具有较强的助凝作用,令带正电荷的染料离子大量集结于PSSA分子链周围而形成新的聚集体,这些聚集在硫酸铝或碱式氯化铝的作用下会进一步发生凝聚,在控制水溶液中的pH值接近于7的情况下,硫酸铝絮凝作用使含有染料离子的凝聚体形成钒花,该矾花可经静置沉淀或离心分离而被除去。  相似文献   

8.
电解制备高效聚合铝的溶液化学因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曲久辉  路光杰 《环境化学》1997,16(6):522-527
采用电化学方法合成聚合氯化铝,通过在线有效控制电解过程的关键参数,可以年鉴轩出高碱化度,高Alb含量的PAC液体产品,本文研究了PAC电合成的重要溶液化学因素,如电解液的性质、浓度、组成、pH、离子迁移,形态转化等,从而提出了制备设定浓度和碱化度的PAC的最佳溶液化学条件,并证明溶液化学因素与电量参数之间具有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9.
苯丙氨酸解氨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苯丙氨酸解氨酶 (Phenylalanineammonialyase ,PALE .C .4.3 .1.5 )是一种只存在于植物及微生物细胞内的酶 ,主要分布于高等植物如小麦、大豆、玉米、土豆及酵母[1] 、真菌[2 ] 、链霉菌[3]中 .在 pH 8.8时 ,PAL催化苯丙氨酸脱氨生成肉桂酸和氨 ,当过量的氨存在 ,如 pH 10时 ,PAL催化肉桂酸和氨 ,氨化加成生成L 苯丙氨酸 (L phenylalanine) .利用PAL这种逆向催化特性转化肉桂酸生产L Phe ,已在国内外投入商业规模开发 ,成为当前生物化工领域研究与开发的热点 .L Phe是人…  相似文献   

10.
应用国家《水质-微型生物群落监测-PFU法》对位 的凡口铅锌尾矿废水处理系统中的原生动物群落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在该处理系统中原生动物群落的结构和群集过程的特征,并结合水质的理化参数对该处理系统的效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该处理系统中,以动物性鞭毛虫和腐生性纤毛虫为原生动物群落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采样点距排污口的距离延长,原生动物群落的种类数和密度明显增加;群落多样性也随之上升,通过对原生动物群东  相似文献   

11.
运用ERIC-PCR技术,分析研究了炼油废水处理菌剂的组成,以及炼油废水处理系统在受到高负荷冲击时,投加高效炼油废水处理菌剂的生物强化系统和对照系统中污泥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投加高效菌剂的处理系统抗高负荷冲击和恢复系统稳定的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系统;并且,投加高效菌剂的处理系统在受到高负荷冲击时污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甚微,在短时间内污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即能够恢复正常.图5表2参14  相似文献   

12.
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变性淀粉废水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天津开发区某食品厂的变性淀粉废水的工艺试验,研究了停留时间、进水浓度、温度和调节pH值对变性淀粉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并观察了微生物的生长和发展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本法能有效地处理变性淀粉废水,其CODCr去除率在95%以上,在处理废水过程的同时还可获得蛋白饲料,既有环境效益又有经济效益,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以热带亚热带土壤为研究对象,用连续分级浸提法探讨了土壤中锰赋存形态与pH值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中的锰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各形态锰的含量及其占全锰的比例随pH的变化而变化,其中代换态锰和有机态锰随pH值升高而减少,氧化态锰、无定形铁结合态锰和晶形铁结合态锰则随pH值升高而增加,土壤中锰的生物有效性则随pH值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14.
天津市大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允许排放量实施方案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采用环境质量总量控制技术路线。在天津市建立了18个总量控制区,利用箱扩散模型(A值法)测算了各总控区二氧化硫的允许排放量。利用P值法将区域允排量分配到源。本文还将化学质量受体平衡(CMB)模型纳入A-P值模型,形成AP-CMB模型,用以测算烟尘和工业粉尘的区域允排量将将分配到源。由此构成天津市大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允排量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5.
孔雀绿染料的微生物脱色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从印染废水处理池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到五株对孔雀绿染料有脱色能力的细菌,其中编号为3#的菌株人苍白杆菌(Ochrobactrum anthropi)的脱色能力较强。对3#菌株的脱色反应条件进行初步研究表明,3#细菌的脱色反应的pH为5-11,最佳范围pH6-7;温度10-30℃,最佳温度30℃;有氧气民政部下的脱色效果较缺氧情况下好;在最佳条件下该菌对孔雀绿染料的脱色作用较强,处理4、12、24h后,  相似文献   

16.
应用国家标准《水质—微型生物群落监测—PFU法》对位于广东省韶关的凡口铅锌尾矿废水处理系统中的原生动物群落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在该处理系统中原生动物群落的结构和群集过程的特征,并结合水质的理化参数对该处理系统的效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该处理系统中,以动物性鞭毛虫和腐生性纤毛虫为原生动物群落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采样点距排污口的距离延长,原生动物群落的种类数和密度明显增加;群落多样性指数也随之上升.通过对原生动物群落组成与污染物浓度的统计学处理,显示出群落的种类数与各污染物的浓度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线性相关.各采样点PFU原生动物群落群集过程也可以反映出各样点环境间的差异.各采样点数据间的差异说明由于该处理系统中香蒲植物的作用,使得废水中大量的颗粒性悬浮物得到沉降,重金属浓度也明显降低,从而促进了原生动物群落在一定程度上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邯郸西污水厂处理工艺的优化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实际进水水质与设计值有偏差,造成采用改良氧化沟工艺的邯郸市西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困难且费用较高。针对该厂的实际运行情况,探讨了曝气系统的溶解氧(DO)、混合液污泥浓度(MLSS)、泥龄等运行参数的控制问题,并对各参数进行了分析、优化调整。结果显示:该厂好氧区出水DO控制在2.5~3.5 mg/L,缺氧区DO控制在0.3~0.7 mg/L时,可保证良好的除磷效果;将MLSS控制在5000 mg/L左右,并通过排泥将泥龄控制在16~19 d时,氧化沟系统可在最低运行能耗下获得最优硝化、脱氮效果;避免过多的硝酸盐随回流污泥进入厌氧选择池也是该系统工艺控制的关键,适宜的进水BOD5/TN比值以及稳定可靠的反硝化控制,可进一步提高该系统的处理效果,尤其是脱氮效果。  相似文献   

18.
GUS基因在诸葛菜子叶原生质体中的瞬间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诸葛菜无菌苗子叶组织为材料,采用原生质体培养获得成功,建立了原生质体培养高频再生体系,植板率3%,植株再生频率100%。在此基础上,本文首次研究了PEG介导转化诸葛菜原生质体的影响因素,系统地试验了PEG法转化子叶原生质体的过程,发现:最适质粒量为25-30μg;PEG终浓度为15%,pH8.0;另外,表达效率还与质粒的大小有关,较小的质粒具有相对较高的转化效率;而CT-DNA以及热击处理未  相似文献   

19.
絮凝剂PAN-DCD的结构和性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聚丙烯腈(PAN)和双腈双胺(DCD)为原料,合成了有机絮凝剂PAN-DCD。用IR、1HNMR和13CNMR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PAN-DCD溶解度随pH值变化的规律,研究了PAN-DCD对活性染料的絮凝脱色和去除CODCr的性能。结果表明,PAN-DCD是侧链带有多种极性基团的聚合物;在酸性条件下溶解度较小,碱性条件下溶解度较大;在加入量较少的情况下使活性染料的脱色率接近100%,并对CODCr的去除有较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甲胺磷农药废水包括氯化废水和胺化废水,含有少量三氯硫磷、有机磷中间体、甲醇、氨、甲基氯化物和粗胺化合物。废水处理工艺条件的实验研究表明,在温度100℃、压力74.66kPa、酸度pH1左右的条件下废水中的有机磷能有效地被酸解为无机磷化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