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活性炭纤维吸附回收废气中的苯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采用活性炭纤维吸附回收装置处理含苯废气。对处理系统、工艺流程、系统运行参数以及运行安全保障作了具体的叙述。运行实践表明,采用该装置处理含苯废气,苯的吸附效率大于97%,每年可回收苯270t,企业可得净收益58.4万元。  相似文献   

2.
在采用氧氯化法生产氯乙烯的过程中 ,常常有大量的高浓度二氯乙烷废气排出 ,有些场合其质量浓度高达数十万毫克每立方米。由于二氯乙烷是生产氯乙烯的原料 ,它的排放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提高生产成本 ,而且会严重污染环境。因此 ,采取有效措施回收净化高浓度二氯乙烷废气 ,不仅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 ,而且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本文结合对某厂高浓度二氯乙烷废气的治理实践 ,介绍一种利用活性炭纤维吸附回收装置处理高浓度二氯乙烷废气的工艺。1 废气的性质及处理要求废气流量为 2 0 0 0m3/h ;废气中二氯乙烷质量浓度为 2 0 0 0 0 0mg/…  相似文献   

3.
工业废气净化技术种类繁多,吸附技术由于效率高且操作简便,应用广泛,尤其适用于大风量、中低浓度有机废气的治理。而吸附技术的关键在于高效吸附材料的选择,目前,存在对吸附材料性能了解不清的情况下,盲目使用到项目上后,发生吸附效率较低且易起火等安全隐患,因此,在吸附材料用到项目现场前,应对其进行吸附及脱附性能研究,最大限度减小项目成本并维护项目安全。  相似文献   

4.
《化工环保》2008,28(3)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废气吸收液及其应用。该有机废气吸收液包括水、柠檬酸钠、乙酸钠或柠檬酸钠+乙酸钠、助剂。这种有机废气吸收液对挥发性有机物溶解度大,适合治理有机废气,且不需要对废气进行预处理,有机废气的去除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徐根良  卢景 《化工环保》1994,14(6):325-331
采用吸附法对含醋酸乙酯的有机废气进行吸附回收净化处理,考察了活性炭对EA的静态和动态吸附特性,结果表明:采用AC固定床吸附回收废气中的EA具有良好效果,EA的回收率可达到95%以上,出口气中EA的浓度低于1mg/m^3,有明显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6.
《化工环保》2008,28(4)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苯腈类化合物合成废气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利用该装置可低温催化处理苯腈类化合物合成工艺所产生的废气。制备用γ-Al2O3作为载体的Mn3O4蜂窝状氧化催化剂,并将其填充于处理装置的电加热催化还原管中,控制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使废气中的氢氰酸吸附在蜂窝状γ-Al2O3载体上,在负载于载体上的MgO催化触媒作用下与废气中的水蒸气发生催化反应产生氨,实现废气的无害化处理。  相似文献   

7.
《化工环保》2008,28(5)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含低沸点、非水溶性有机溶剂废气(简称废气)的处理方法。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将待处理的废气经过含吸收剂a的吸附塔Ⅰ,以去除废气中的有机溶剂,再经过含吸收剂b的吸附塔Ⅱ,吸收剂b可吸收溶解经过吸附塔Ⅰ处理的气体中携带出来的余量吸收剂a,使气体成为达标的排放气体,同时从吸附塔Ⅱ排出的由吸收剂a和吸收剂b形成的乳化液再经过分离处理,分离出吸收剂a和吸收剂b,使其再回收重复利用。该方法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既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8.
在乙炔法生产氯乙烯合成工段水洗塔下水的处理中需要从酸性废水中脱除微量氯化汞。活性炭吸附是一种适用、方便、常用的含汞废水处理方法。为了解活性炭吸附法的基本规律,我们用太原新华厂生产的22-30活性炭,对配制的含盐酸1%的 HgCl_2溶液进行吸附脱汞研究,浓度用双硫腙比色法测定。  相似文献   

9.
《化工环保》2007,27(5):448-448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和粉末去除设备。废气处理装置包括燃烧反应机、粉末去除设备及废水处理槽。粉末去除设备包括主腔体、第一废气排出管、洒水组件、废水排放管及废气排人管;主腔体包括废气人口、第一废气出口、叶片阻泥板(为多个叶片)和压力表。第一废气排出管的一端与第一废气出口相连,其另一端连接至废气处理装置的外部。洒水组件包括第一洒水构件,第一洒水构件位于叶片阻泥板的上方。  相似文献   

10.
采用自行研制的WSH-2N型蜂窝状Pt-Pd-Ce催化剂,对某企业苯胺、硝基苯等生产装置和罐区的含氮挥发性有机物(NVOCs)废气进行集中处理,考察了废气处理工业装置的运行效果。在小型装置上处理后总烃去除率大于97%,净化气总烃质量浓度小于20 mg/m~3,NO_x质量浓度小于30 mg/m~3,苯胺、硝基苯中氮转化为N2的选择性大于95%。20 000 Nm~3/h催化氧化处理装置生产运行和性能考核表明,苯化工装置和罐区VOCs废气经过催化氧化处理,非甲烷总烃去除率大于99%;净化气中非甲烷总烃质量浓度小于10 mg/m~3,苯、苯胺、硝基苯、环己烷等有机特征污染物均低于检出限,NO_x的质量浓度小于10 mg/m~3。  相似文献   

11.
吸附回收法处理甲硫醚废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平树水 《化工环保》2003,23(1):22-24
采用吸附回收法处理高浓度小排放量的甲硫醚废气,以活性炭不吸附剂,废气中甲硫醚的质量浓度可从处理前的151g/m^3降至0.06g/m^3,甲硫醚的去除率大于99%,处理后的废气可达标排放,将吸附饱和后的活性炭用水蒸气解吸再生,解吸得到的甲硫醚回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WSH-2型催化剂在环氧丙烷(PO)/苯乙烯(SM)装置废气处理中的应用。工业化装置的运行结果表明,在废气处理量86 000 Nm3/h、设定反应器进口温度250~300 ℃、设定进口非甲烷总烃(NMHC)质量浓度1 000~2 200 mg/m3的条件下,无论单系列还是双系列运转,采用WSH-2型催化剂均可对废气进行有效处理。处理后气体中的NMHC、苯、甲苯、乙醛、SM等的含量均符合GB 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和GB 14554—19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相关规定。NMHC去除率达到92.9%以上,装置运行稳定。按照目前的废气排放工况推算,预计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可达5 a。  相似文献   

13.
采用活性炭纤维吸附装置回收VOC的优点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介绍了采用活性炭纤维有机废气吸附回收装置治理回收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废气的工艺,阐述了新工艺所具有的优点,与传统工艺相比,回收效率由80%左右提高到92%~98%,提高了回收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同时,从机理上阐述了新工艺优越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玻璃纸生产中CS2和H2S废气产生的原理,介绍了该废气处理的现状,总结了目前普遍采用的冷凝法、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碳纤维吸附法、改性活性炭吸附法、螯合铁氧化法、吸收-吸附法等处理方法的特点和效果。介绍了一种先采用螯合铁氧化法、再采用冷凝法、最后采用活性炭吸附法的综合处理工艺,可使废气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玻璃纸生产中CS2和H2S废气产生的原理,介绍了该废气处理的现状,总结了目前普遍采用的冷凝法、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碳纤维吸附法、改性活性炭吸附法、螯合铁氧化法、吸收—吸附法等处理方法的特点和效果。介绍了一种先采用螯合铁氧化法、再采用冷凝法、最后采用活性炭吸附法的综合处理工艺,可使废气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6.
国内简讯     
有机废气净化装置  中国石化集团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发明了一种有机废气净化装置。这种净化装置的特点是 :在内滤芯外侧有一层或多层外滤芯 ,各滤芯之间留有空隙 ,能有效地减小气流阻力、降低能耗 ;多层化结构可提高吸附过程和解吸过程的均衡性 ,使装置的净化处理性能得到提高 ;可提高吸附材料的利用率 ,同时可减少过滤材料的填充量 ;因留有间隙 ,所以有利于散热、提高安全性 ;在一般情况下 ,在更换滤芯时只需更换外层滤芯 ,从而可降低过滤材料的消耗和使用成本。酸性气体的净化方法  中国石化集团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发明了一种酸性气体…  相似文献   

17.
一、概述氯乙烯单体合成精馏排出的尾气中含氯乙烯8-12%。按年产一万吨聚氯乙烯计,排出氯乙烯约125吨左右。因此,对空气的污染程度是很严重的。我厂于1980年7月建立了N-甲基吡咯烷酮(以下简称NMP)吸收法回收氯乙烯的工业装置,至今已投产17个月。实践证明,NMP  相似文献   

18.
采用动态吸附法探讨了在活性碳纤维对模拟废气中丙烯酸和甲苯的吸附过程中,各因素对活性碳纤维穿透吸附量和饱和吸附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模拟废气中丙烯酸质量分数为0.2%、双柱塞泵流量为6.1mL/h、载气流量为1.60L/min的条件下,穿透时间为10min,活性碳纤维的穿透吸附量为227.5mg/g,饱和吸附时间为40min,活性碳纤维的饱和吸附量为460.0m g/g。  相似文献   

19.
1.前言我厂氯乙烯蒸馏低沸塔尾气,直接排入大气,因而,每年损失氯乙烯约200余吨,价值20多万元,而且严重地污染了周围环境,危害人体健康,急需解决这一问题。工业上回收氯乙烯的方法主要有活性炭吸附法和溶剂吸收法。根据我厂生产的  相似文献   

20.
吸附技术是利用吸附剂对废气成分的吸附作用达到净化的目的,广泛应用于大风量、中低浓度有机废气的治理,具有操作简便、效率高等优点。催化燃烧技术是将有机废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低温无焰燃烧,转变为无毒无害物质达标排放。将吸附浓缩技术与催化燃烧技术进行有效地结合,大大降低了治理费用,并提高了效率。通过对吸附-催化燃烧工艺的详细介绍和分析,包括吸附剂的选择、结构的优化、工业应用情况等,以期达到净化效率、设备成本及安全性等综合性能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