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8 毫秒
1.
一、前言 煤炭在装卸、储存、运输过程中产生大量煤尘,为了减少环境污染,湿法除尘广泛用于作业现场。由于起尘煤种日益增多,北方港口又缺少淡水,如何提高湿法除尘效果是迫在眉睫的问题。目前,国内外开始研究和应用化学浸润剂抑尘。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煤炭运输港开发除尘用水水源的紧迫性、必要性、可能性和综合效益的分析,阐述了煤炭运输港污水资源化问题。 近年来由于许多沿海城市缺水,使各煤炭运输港对防尘用水的来源问题十分重视。交通部于1990年7月1日颁发实施的“港口煤炭作业除尘(防尘)用水水质标准”,为煤炭运输港利用污水除尘,指出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港口粉尘污染类型,港口粉尘污染包括静态污染和动态污染,容易产生粉尘污染的常见固体散货码头有煤炭码头、矿石码头和水泥码头等,对煤炭、矿石等固体散货码头的起尘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不同货物的种类和粒径、含水率、风力及储存方式等均对港口起尘产生影响,从码头和堆场装卸过程、港口物料输送过程、堆场和港区内道路等角度分别介绍了粉尘污染控制措施,对前沿的防尘方式,如防风网和筒仓的抑尘机理及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并从港口选址、平面布置、管理、监测和科研等角度对港口污染防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概述了我国煤炭运输状况,指出发展水陆联运和完善港口配套设施是解决北煤南运的重要环节。由于港口装卸运输煤炭时存在煤尘污染问题,作者结合多年参加秦皇岛港煤码头生产中有关防尘技术工作的实践,也综述了有关防治煤尘的条件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毕经宝 《环境保护》1992,(5):44-45,9
目前,国内外港口煤尘控制均以湿法除尘为主要手段.但由于近年来城市用水日趋紧张,缺水问题愈来愈严重,因而各煤炭运输港口对防尘水源开发问题十分重视.一、煤炭运输港口概况煤炭运输港,分为输出港、输入港和中转港,为比较详细的分析港口情况,这里以全世界最大的煤炭输出港——秦皇岛港为例,来阐述港口煤炭运输概况.1. 港口装卸工艺一般煤炭输出港采用车-船直取线和取-装线两条生产线,火车重车经过翻车机(铰笼卸车机)卸煤后经过皮带机可直接上船,也可进入煤堆堆垛,煤垛煤炭经过取料系统装船.其装卸工艺为:  相似文献   

6.
前言     
我国煤炭储量丰富,是世界上主要产煤国之一,每年有大量煤炭出口,北煤南运的数量也相当可观。 煤炭在运输、装卸和堆放过程中,受风力和机械的扰动极易起尘,使周围大气环境遭受污染,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并对植物生长、文物古迹和景观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煤粉尘的防治已成为我国煤炭码头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也是开展港口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 化学浸润剂是化学助剂的一种,化学助剂已被广泛应用在许多生产领域中。应用化学浸润剂防尘是港口在采取许多防治措施的基础上,进行综合防治中的一种防治途径。化学浸润剂防尘也是湿法防尘。它是利用化学浸润剂具有的表面活性,在进行湿法防尘时,加入适量的化学浸润剂,可以减少水的表面张力,使水均匀分散并附着在煤的表面,抑制煤炭起尘,或扑集空气中的煤尘,降落到煤堆上,因而达到防尘除尘的目的。由于  相似文献   

8.
关于我国港口煤炭矿石粉尘防治现状与技术政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重点阐述了我国港口煤炭,矿石粉尘防治现状与部分政策法规,对煤炭、矿石粉尘的特性.产尘规律和防尘机理进行了剖析,对港口现行各类主要防尘措施的适用性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技术分析和探讨.就上述领域技术政策的制订和急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笔者的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9.
防风网是控制煤炭起尘与扩散的一种有效手段,其防尘效果主要与防风网的结构、设置方式有关.虽然防风网的防尘效果已得到广泛认可,但防风网并未广泛应用于我国大型煤炭港口,其原因主要在于:①我国煤堆场规模较大,而防风网的有效庇护区范围有限,仅在其下风向、约20倍网高距离的范围内,因此限制了防风网的应用;②防风网造价较为昂贵,每100 m的造价多在106元以上.为推动防风网防尘技术在我国大型煤炭港口的应用,应加强对适宜煤堆场规模、防风网的有效庇护距离、新型防风网材料等技术问题的研究,并选择我国北方沿海大型煤码头开展防尘示范工程.   相似文献   

10.
煤堆垛起尘风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露天堆场煤堆垛表面的风蚀起尘,是煤炭转运港口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引起煤堆垛起尘的主要因素是风速和煤颗粒粒径的大小。只有当风速超过某一阈值时,煤堆垛表面的煤尘才连续不断地起尘。本文论述煤颗粒粒径及煤堆垛表面温度对起尘风速的影响。根据风洞试验数据,给出了回归方程,以预测煤堆在不同含水量条件下一定粒径煤颗粒的起尘风速。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 近十年内,我国港口煤炭运输迅速发展,1987年主要港口煤炭吞吐总量达1.75亿吨,“七·五”期间港口煤炭吞吐量目标2亿吨,预计2000年将达到3.1亿吨。港口煤运发展的同时,煤运过程中煤粉尘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据国外监测资料报告,一般装卸煤炭作业中,每装卸一百万吨煤炭,煤尘的逸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美国环境保护专家一九八五年五月在秦皇岛就控制港口煤尘污染进行技术咨询时所作报告的一部分。 一、美国环境保护条例对颗粒物排放控制的要求 在美国,不同的煤码头采用不同的环保条例。对不同时期建成的煤炭运输港口,颗粒物排放控制要求不一样。输入港口和输出港、采用不同的颗粒物排放控制设备。输出港通常采用集尘设备,集尘效益较高,但价格昂贵。考虑节约费用、降低成本,对于用电量及尘发生量较大的设备,采用防尘和集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来,镇江建港指挥部环保人员配合建港主体工程,在大港港区,开展了如下环境保护工作。 一、消烟除尘方面 1.镇江建港指挥部一期工程共建四个二万五千吨级的泊位。其中1~#泊位是煤炭专用泊位。煤尘污染是该港口的主要污染之一。为了减少煤尘飞扬,在煤码头和煤堆场采用湿法防尘。其一,在10000多M~2的煤堆场上安装了17只环境保护专用防尘喷头PYDH40;并且在每只防尘喷头的防尘管路上装上了DF型电磁阀,能根据每天煤堆起尘量的多少、定期、自动向煤堆场喷水,使煤炭保持一定的温度,从而使煤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水陆运输中,煤炭的运量占有较大的比重,散装煤炭在港口的装、卸、储、运过程中,由于机械的搅动,货物的位移和自然条件的作用,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煤尘污染。严重地影响环境质量,危害人的身体。煤炭扩散还造成煤炭散失,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一定损失。 近几年来,由于国家对尘毒工作的重视,各项管理法规的健立建全,国外先进防尘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解决秦皇岛港煤炭除尘问题,秦皇岛港务局科协于1988年7月4日召开了煤炭除尘研讨会。与会同志研讨了秦皇岛港新、老考煤码头的除尘问题后认为,解决港口煤炭装卸的起尘问题,靠单一的技术和管理措  相似文献   

16.
翻斗汽车是煤碳运输及露天开采中的主要运输工具,它在卸煤及矸石过程中,由于卸车过程本身的动力作用及自然风力的作用将产生大量粉尘。我们对平均露天矿载重量为190吨大型翻斗汽车在水洞中进行了卸车模拟试验。本文分别给出了通过试验结果得出的翻斗汽车卸煤及矸石起尘量计算公式,这对于煤炭露天开采,港口的管理及环境影响的评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港口防尘及码头道路冲洗喷头是港口防止散货堆场粉尘污染,冲洗码头道路的设备。 港口进行散货装卸、运输,贮存都产生大量的粉尘,既污染环境、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又造成物料的大量损失。煤和矿石在港口的中转量大,粉尘污染严重。因而,防止煤和矿石粉尘污染是港口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环节。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水力法防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环渤海地区港口煤炭运输格局演变和动力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伟  王成金 《自然资源学报》2014,29(11):1916-1929
煤炭供销与调拨一直是我国经济社会系统运行的关键问题,其中,港口是煤炭运输中最为重要的中转节点,尤其是作为 "北煤南运" 和煤炭出口的主要下水地区,环渤海港口在煤炭运输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论文以环渤海港口作为研究对象,以20 世纪70 年代以来的40 a 为时间尺度,分析了该地区港口煤炭运输的格局演变,归纳总结了主要特征和演变规律,并探讨了格局演变的动力机制。首先,将环渤海港口作为一个整体,分析总体区域的演变特征;然后,着眼于各个港口,分析煤炭进出港格局和进出口格局的演变特征;最后,从煤炭基地分布与消费市场空间错位、铁海联运的组织模式、进出口政策和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分析了环渤海港口煤炭运输格局演变的动力机制。以此为环渤海地区的港口建设及煤炭运输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风洞模拟实验是研究起、降尘过程最有效的手段。前人只研究了低湍流度气流中,平坦表面的实际起尘过程。作者提出一组扩展的相似性原则,用于模拟大气边界层湍流及复杂地形对趋、降尘过程的影响及防尘风障在此条件下的减尘效率,并得到一系列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以木质素磺酸盐为主要原料,在50℃的反应条件下,与丙烯酸、氯化钙、四硼酸钠、甲基硅酸钠等发生化学反应,制备了一种铁路煤炭运输抑尘剂,并分别对抑尘剂的部分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产品所能承受的平均压力为7.105 N,2 min的水蚀率为2.1%,初始侵蚀风速为130 km/h,完全能够满足铁路煤炭运输的需求,避免煤炭在运输过程中的扬尘污染和损失;且制作过程简单便捷、无刺激性、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