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厦门海域属开放性海域,潮汐属半月潮型,一般大潮升5.65米,小潮升4.69米。年降雨量约1260毫米,流入厦门港湾的最大河流为九龙江,年迳流量达117.48亿立方米。厦门岛周围还有独居石矿床。由于海水的运动、河水的注入,厦门海域以外的放射性有可能到达近岸水域,同时随着厦门经济特区的发展,核能的开发利用以及放射性同位素在医疗、科研,教学上的普及应用,有可能给厦门海域增加放射性的强度。为了发展国民经济,保护环境,造福人类,我们选择了天然放射性的代表核素之一铀和能反映天然本底及人工放射性污染水平的总β做为检测项目,于1982年8-12月对厦门海域的放射性现状进行三次调查,为评价海域环境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我们对多年来存放的放射性废液(近200瓶,约1250升)进行了处理,其放射性浓度都在微居里以下,其中铀、钍废液600升,人工放射性废液有650升。在人工放射性废液中有380升是种类不明的放射性核素混合废液,这些废液难以处理。为了研究起见,处理的废水在排入长江前经过了鉴定。  相似文献   

3.
在Arcview 3.3软件的支持下,以厦门市1989年、1997年和2007年三个时期的遥感影像图为数据源,研究厦门的海岸变迁;通过搜集整理文献资料,总结围填海面积增长情况,研究表明:1980年以前,厦门的围填海以西海域和同安湾居多,西海域围填海面积达5 605 hm2,同安湾围填海面积2 796 hm2;1980年-1999年,整个厦门海域的围填海面积为982.05 hm2;2000年-2006年,整个厦门海域的围填海面积为762.44 hm2。长期多项海岸工程建设提升了厦门海洋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但也使得海洋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如海岸地形地貌改变、纳潮量大量减少、生物多样性被破坏、水质恶化等。  相似文献   

4.
X55200701725厦门西海域综合整治后表层沉积物污染状况/胡忠(汕头大学生物学系)…∥海洋环境科学/国家海洋局海洋环保所.-2006,25(4).-4~6环图X-14根据2003年11月的厦门西海域表层沉积物污染状况的现场调查资料,对2002年综合整治后厦门西海域重金属含量及异养细菌、粪大肠肝菌等的分布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厦门西海域表层沉积物中Cu、Zn、As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67.4、283.8、9.8×10-6(干重),各站位沉积物中的Cu、Zn离子含量都超标.员当湖排污口附近的污染最为严重,粪大肠杆菌、弧菌、多环芳烃降解菌和油脂降解菌数都为最高值,在沉积…  相似文献   

5.
厦门港是我国东南沿海的天然良港。本文报道我们在1982年6月至1982年12月对厦门港海域36个测站水体、底质、生物体中重金属等污染物含量的调查研究结果。从调查结果看来水体和生物体中各测站污染物含量差别较小,质量良好。底质中污染物的含量也不超标,但各测站有较明显的差别。厦门港根据海域的自然地理分为三个区(见图1),Ⅰ区为集美海堤以东海域包括01-10站,处于较开阔环境,简称东港区。Ⅱ区为集美海堤以西海域包括11-21站,处于较封闭环境,亦称西港区。Ⅲ区包括22-36站为九龙江河口区和外港区。我们用前文[1]所述的因子分析法处理水质中污染物含量的数据,发现水质因流动性大,各站位污染物含量变化不大,统计处理的结果无明显的规律性。上文已指出底质中污染物含量用Q型因子分析法进行统计处理,结果表明36个测站表层沉积物大体可分成二类,一类沉积物粒度较细,有机质、硫化物,重金属含量较大,以西港区较封闭环境为代表。另一类沉积  相似文献   

6.
濑户内海是一条长约500公里,宽约50公里的狭长水域,周围被三个大岛所包围,整个海域面积约为21400平方公里,水浅,大部分在60米以内,海峡部分水深约60-100米。内海基本上是个闭锁性海域,只有三个出口与外海相连。内海地形变化多端,既有海湾又有海滩,还有不少港口,另有大小岛屿5000多个。濑户内海沿岸有十一个县府,总面积约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5.8%,人口却超过全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一,约3千万人。由于海湾具备天然港湾的优越条件,水运交通十分发达,每天大约有5000多只船舶穿梭往来,运输量超过全国运输量的一半,  相似文献   

7.
春季厦门海域表层海水中二甲基硫的含量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 气相色谱法(GC)测定了厦门海域20个站位表层海水中DMS二甲基硫的含量,并对其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厦门海域DMS含量在0 65~40 69nmol·L-1,平均浓度为12 83nmol·L-1。其中,西海域的含量最高,东海域次之,同安湾最低。与其它海域海水中DMS浓度比较,厦门海域DMS含量较高,浓度变化范围大,与叶绿素a浓度及表层水温、盐度之间无明显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 厦门本是个消费的海港城市,解放后才发展一些中小型工厂。工厂废水及城市生活污水未经处理通过下水道直接排入海中及杏林工业区工厂废水的排放,对厦门港海域,特别是对筼筜(Yuan Dang,简称.Y.D)港及几个鱼池带来严重污染和危害。研究人为活动对微量金属元素天然地球循环的影响,国内外已有大量报导。1975年6月至1976年11月及1982年6月至12月曾二次对厦门港海域进行较系统的污染调查。本文利用首次对厦门港海域的污染调  相似文献   

9.
首钢是一个年产粗钢120万吨规模的中型钢铁联合企业。每天生产用水量为127.87万米~3,其中补充水19.13万米~3。目前工业水的循环率约为84.63%,每天外排水量10.55万米~3.总排口的水质(1980年1—8月生产实际)固体悬浮物平均53.8毫克/升,化学需氧量平均46.87毫克/升,挥发酚平均0.08毫克/升,氰化物平均0.03毫克/升,全部符合国家排放标准。排水处理技术 1.合酚废水处理(焦化厂) 合酚废水为煤乾馏生产焦炭过程中所生成的氨水及化工产品加工精制过程中分离出来的分离水及洗涤水。水中除含酚外还含有氰化  相似文献   

10.
厦门西海域、同安湾入海污染负荷估算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主要利用采用GIS、经验排污系数法和经验模型法,对厦门湾的西海域和同安湾两个海域的陆源、海上水产养殖和大气输入源的入海污染负荷进行估算,得出这两个海域的CODMn、总氮(TN)和总磷(TP)年入海污染通量和入海污染负荷.估算结果显示,厦门湾的入海污染负荷主要来自于陆源污染源,所占比例在75.2%以上,大气沉降污染源次之...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厦门海域水体及表层沉积物的正构烷烃含量及水体中的石油烃含量进行检测,通过正构烷烃的组成特征和特征比值分析其来源,并对石油烃污染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厦门海域水体中石油烃含量符合国家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正构烷烃含量与1995年厦门海域的水体正构烷烃含量相比有较明显的升高,石油烃污染有加重的可能性。沉积物正构烷烃含量为1.80~4.27 μg/g,对姥鲛烷和植烷比值(Pr/Ph)、长短链比值(L/H)、碳优势指数(CPI)和主峰碳数等特征比值的分析,表明厦门海域沉积物环境为还原性,厦门西海域、同安湾和九龙江口海域正构烷烃组成为双峰型,陆源贡献大于海洋贡献且有受到石油烃污染的可能性;东海域和大嶝海域正构烷烃组成表现为单峰型,主要体现为海洋生物贡献,但是无法排除石油烃污染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一)存在与毒性砷在地壳中含量较少,其丰度为1.8ppm。天然存在的单质态砷也很少,多以非风化的硫化物矿物形式存在或以混合物形式含于各种金属的矿石中。在页岩,火成岩,砂石中的浓度分别为13ppm,1.8ppm和1.0ppm;在土壤中约为0.1~42ppm;天然水中有时亦发现有微量砷,在淡水中其浓度平均为0.5微克/升,海水中平均为3.7微克/升;大气中约为1.5~53纳克/米~3。在所有动植物体内也都含有极微量砷,其量少时会刺激生命过程,较多则有剧毒。  相似文献   

13.
<正> 多布伦地区前寒武纪流纹熔接凝灰岩(图1,2),几年以前 Einarsson(1979)和 Lindroos 及 Smellie(1979)作过描述,它是由熔接的或部分熔接的流纹岩和火山灰落或火山灰流成因的凝灰岩组成。熔接凝灰岩单元约有60米厚,延伸长度达4到5公里,包括三个主岩流,各岩流均被1到10米厚的砾岩层隔开。底部岩流分布范围最广。而整个单元在横向上向东尖灭。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厦门近岸海域挥发性有机硫化物(volatile organic sulfur compounds,VOSCs)的季节性变化特征,于2013年采集了厦门近海域4个季节典型时段的大气样品,并利用三段预浓缩和GC-MS联用技术的方法对挥发性有机硫化物的浓度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大气中VOSCs浓度季节变化显著,其中冬季最高(2 643.04 ng/m3),而夏季最低(829.08 ng/m3),主要受到夏季风速高和台风雨的吸收和稀释作用影响。对比不同采样点各种硫化物组分可知,羰基硫(COS)是厦门近海域大气中有机硫化物的最主要组分,浓度范围在757.14~1 373.50 ng/m3,占总VOSCs的58.1%~75.8%。二甲基硫(DMS)和二甲基二硫醚(C2H6S2)在会展中心采样点的浓度最高,分别为143.54 ng/m3(秋季)和406.10 ng/m3(冬季);甲硫醇(CH4S)和乙硫醚(C4H10S)在珍珠湾采样点的浓度最高,分别为439.14 ng/m3(冬季)和411.61 ng/m3(春季)。厦门近岸海域各站位点有机硫化物组分的浓度变化主要受到季节性差异、人为因素和气象因素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环境地学     
X 142 9400074厦门西海域磷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和环境容量/陈慈美…(厦门大学海洋系)lj海洋学报/中国海洋学会一1993,15(3)厂43~48环情P一38 基于作者近年来海域的现场观测和有关:(l)磷各种形态的含量;(2)不同形态之间的迁移、转化和贮藏;(3)再生、矿化的动力学过程的实验室模拟研究等方面的_「作,得出的结果表明半封闭厦门港湾水体中磷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其水环境容量,主要由悬浮颗粒物的吸附/解吸及生物碎屑的生物一化学分解过程所控制。提出了厦门港湾磷环境容量的模式。图3表I参7X 142 9400075渤海西岸微量元素表生地球化学特征/乔…  相似文献   

16.
参考美国EPA标准方法对厦门西港和闽江口的表层沉积物样品中持续性有机污染物PAHs、PCBs和DDTs的含量及分布进行分析和考察,并对若干污染特征及成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厦门西港沉积物样品中总PAHs含量(ng/g(干重))较闽江口海域为高,其中厦门样品测值范围是425.3-1522.4,大多高于1000,推断主要来源于石油类污染;闽江口为316.8-1260.7,大多低于1000,化石燃料燃烧可能是其主要来源。PCBs和DDT的分析结果表明,PCBs并非两海域的主要污染物,其含量(ng/g(干重))测值范围是厦门西港9.72-33.72 ,闽江口8.71-30.55;DDT类含量测值(ng/g(干重))厦门西港高于闽江口,范围分别为8.61-73.70和6.17-30.70(河口高值站位为63.88,空间分布呈0近岩高于远岸趋势,同时表明,在厦门海域表层沉积物中DDD是主要降解产物,而在闽江口DDE为主要降解产物。  相似文献   

17.
以厦门海域为研究对象,调查总结出厦门海域生态所面临的7项自然生态安全压力和10项人为生态安全压力。在对所有生态安全压力的危害强度、范围和频次进行对比赋值的基础上,使用模型:生态安全压力值(S)=危害强度(I).危害范围(E).危害频次(F),和海域承受压力状态(SS)=承受生态安全压力值(Si).承受比重(wi),对各项生态安全压力的大小及厦门6个主要海域承受的生态安全压力大小进行评价。研究结果发现:厦门海岸带总体面临较为严重的生态压力,其中西海域和同安湾最为严重;生态安全压力主要来自海岸带工程建设和围垦造地,九龙江河口输入,台风、风暴潮。  相似文献   

18.
墨水生产所排放的废水,含 COD(Cr)约2000毫克/升、砷70毫克/升、酚150毫克/升、色度约10~5度,是一种组份复杂的废水。如任意排放,必将严重污染环境。墨水废水的处理技术,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我们采用煤渣吸附—化学混凝,作为初级处理的试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于2010年分三个航次对厦门湾海域海水水质状况进行调查,综合运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厦门湾海域水体污染的空间变异特征和污染来源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污染控制措施。结果如下:(1)聚类分析将站位分为两类;第一类主要分布于九龙江口海域、东部海域和大嶝海域,第二类分布于西海域、同安湾海域;第二类水体的氮磷浓度高于第一类,悬浮物含量则要低于第一类水体;(2)主成分分析分别可以解释87.34%(第一类)和90.14%(第二类)的方差。第一类和第二类分别可提取3个和2个主成分,第一类的三个主成分分别解释了44.77%、21.62%和20.95%的总方差,第二类的两个主成分分别解释了74.32%和15.82%的总方差;(3)第一类水体的第一主成分主要来源于河流输入和农业面源污染,第二主成分主来来自流域畜禽养殖带来的污染;第三主成分源于生活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第二类水体的第一主成分主要来源于陆源排污口和农业面源污染。(4)厦门湾海域水污染控制的重点是陆源污染的控制,要加强陆源排污口的排污管理,同时进行九龙江和同安东、西溪等流域综合整治;另外要减少人类活动对河流和海域的生态系统的干扰。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厦门近海海域表层沉积物的结构特征、组成及来源,于2010年7月采集厦门湾表层沉积物,综合粒径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方法对沉积物进行表征。粒径分析的结果表明,沉积物的主体粒径在80μm附近,且有明显的次粒级峰,并以粗颗粒的主体粒级峰占有优势。研究的沉积物类型主要有三种,砂质粉砂、粉砂质砂和砂-粉砂,其中砂质粉砂是分布最广泛的沉积物类型区域沉积物,其含量达90%以上;而粘土含量以背景点鸡屿岛为最高,达到11.97%。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沉积物中优势轻矿物为石英、高岭石,部分区域含有石墨及一些零星分布的伊利石、海绿石和斜绿泥石。这些矿物组成显示了厦门湾海域表层沉积物具有较好的亲陆性,同时,其组成也受到了涨潮流的较大影响。沉积物形貌形态的研究发现,厦门湾沉积物组分较为复杂,其中含有多种藻类及其碎片(主要为硅藻)、矿物颗粒(高岭石)及未知名碎片;形状主要有孔状结构、层叠状结构、长条片状和不规则的六边形块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