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文章介绍硅炉烟气净化中,采用增湿塔降烟尘比电阻,选择合适的增湿塔喷咀,以图提高静电除尘器的净化效率的技术。  相似文献   

2.
聚丙烯填料塔应用于PCB废气净化的工程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填料塔洗涤吸收净化工艺不单应用在化工领域 ,在低浓度工业废气净化方面也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工程实践表明 ,合理的系统工艺和塔体设计 ,是保证净化效果的前提。在此浅述聚丙烯填料塔应用于PCB废气净化的工艺设计以及工程问题  相似文献   

3.
用生物膜填料塔对实际工业低浓度甲苯废气的净化处理进行可行性验证。结果表明;用生物膜填料塔对实际工业低浓度甲苯废气净化是可行的,净化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生物膜填料塔净化低浓度硫化氢恶臭气体研究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本文研究用生物膜填料塔净化低浓度硫化氢恶臭气体。实验结果表明:用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驯化培养的脱硫菌对硫化物具有较好的降解性。用该菌液挂膜的生物膜填料塔对低浓度硫化氢恶臭气体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最大生化去除量为190m g/l·h,控制适宜的液体喷淋量和增加气体在塔内的停留时间可提高生物膜填料塔对硫化氢的生化去除量和净化效率,同时,该塔对二氧化硫废气也有较好的净化效率。在光照有氧的条件下,硫化氢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被氧化为单质硫和硫酸,但以硫酸为主。  相似文献   

5.
生化法净化低浓度挥发性有机废气的动力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3  
针对目前国际上常用的吸收-生物膜理论,在描述生化法净化低浓度挥发性有机废气机理过程中的存在问题,提出了吸附-生物膜的新理论,并依据这一新理论建立了生物膜填料塔净化低浓度甲苯废气的动力学模式。实验结果表明,其模拟计算值与实验值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P〉0.93,利用这一新理论及模式,可由已知操作参数对生物膜填料塔的净化效果进行预测计算,也能为有关的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生物膜填料塔处理浓度有机废气的工业应用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业应用试验研究表明,生物膜填料塔处理工业有机废气是可行的,当运行条件控制适当时,净化效率可保持在90%以上,能够实现达标排放,这一成果填补了我国环保工业技术领域的空白,工程技术上接近现阶段国外的技术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7.
生物膜填料塔净化低浓度甲苯废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改变甲苯气体人口浓度、气体流量、液体流量、操作方式,研究菌种接种挂膜的生物膜填料塔对低浓度甲苯气体的净化性能。其目的是为生物化学法净化低浓度有机废气的工业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综述目前国内外净化甲醛有机废气方法的基础上 ,着重对生物膜填料塔净化甲醛有机废气进行了研究。初步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在入口气体甲醛浓度为 5~2 5mg/m3、气体流量为 0 .1 0~ 0 .6 0 m3/h、循环液体喷淋量为 1 0~ 4 0 L /h的实验范围内 ,生物膜填料塔对气体中甲醛的净化效率可达到 75%左右。这表明采用国内现有微生物菌种挂膜的生物膜填料塔净化有机废气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挥发性有机废气生物净化过程中生物膜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依据对生物膜填料塔净化低浓度甲苯废气过程的动力学机理问题的分析探讨,从“吸附--生化降解”的新角度,对生物膜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生物膜的生长,甲苯的生物净化过程有一个从液膜传质控制向气膜传质控制的转变。因此,可以定义其为一个以生物膜为有效吸附表面,以活菌体为生物反应活化中心的吸队附--生物化学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10.
生物膜填料塔净化甲醛有机废气实验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综述目前国内外净化甲醛有机废气方法的基础上,着重对生物膜填料塔净化甲醛有机废气进行了研究。初步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入口气体甲醛浓度为5~25mg/m^3、气体流量为0.10~0.60m^3/h、循环液体喷淋量为10~40L/h的实验范围内,生物膜填料塔对气体中甲醛的净化效率可达到75%左右。这表明采用国内现  相似文献   

11.
生物膜法处理低浓度石油化工VOCs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质彬 《广州环境科学》2009,24(4):22-24,31
生物膜法处理低浓度石油化工类复杂成分挥发性有机废气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是行之有效的。生物膜填料塔净化该类有机废气具有较高的净化效率,并且出口浓度达到国家现行排放标准的要求。文章对实验结果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生物法净化低浓度硫化氢废气的动力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生物膜填料塔净化低浓度硫化氢废气的生化处理过程,依据“吸附-生物膜”理论,研究建立了相关动力学模型。对比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的计算值与实测值之间均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0.98)。可用于对实际过程的模拟计算。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许多大中型锅炉采用麻石水膜除尘塔进行烟道气净化,并且取得了明显的除尘效果;但是随着全民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国家环保标准的提高,原来的麻石水膜除尘塔已不能满足脱硫标准的要求。因此,对麻石水膜除尘塔进行治理改造,使之不但保留原来的除尘功能,而且还赋予较好的脱硫效果。本文将以某碱厂130t/h锅炉为例,论述对麻石水膜除尘塔脱硫改造的体会。  相似文献   

14.
选用榛子壳作为反应器的填料,利用沈阳北部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对填料进行挂膜,由低到高通入甲醛气体进行驯化。在系统稳定后进行了生物过滤塔净化甲醛气体的实验研究,并建立了生物过滤塔降解甲醛气体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入口气体浓度在低于25mg/m3时,甲醛废气的净化效率可保持在97%以上,超过此浓度值时,效率明显下降。随着进口气体流量的增加,净化率逐渐下降,由入口流量为0.2m3/h时的97.25%下降到入口流量为0.8m弧时的57.2%。根据现有动力学模型及本实验得出数据所建立的生物过滤塔净化甲醛气体的动力学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系统处理甲醛废气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以轻质陶块为填料,探讨了生物膜填料塔净化处理低浓度甲苯废气的生物净化过程,并依据“吸附一生物膜”理论建立相关的动力学模型。经采用实验室数据对影响过程进行模拟,对比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的模拟计算值和实验值之间均有很好的拟合性,从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城市生活污水厂活性污泥中的硝化细菌直接动态培养、挂膜的生物膜填料塔,进行硝化净化NOx废气的实验研究。重点考察了气体浓度、停留时间、循环液流速以及pH值对硝化法净化NO和NO2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停留时间为90s,入口NO、NO2浓度分别为144~1630mg/m3和500~5000mg/m3时,NO、NO2净化效率分别可达75%~89%和85%~97%。  相似文献   

17.
 针对生物法净化低浓度挥发性有机废气的过程机理研究表明,生物膜填料塔净化低浓度甲苯气体是一个以气膜控制为主的传质过程,其中甲苯的生化降解属于瞬时快速化学反应,即甲苯的生化降解反应速率远远超过甲苯在液膜中的扩散速率,甲苯的生化降解在气液相界面处即可发生,其宏观表现即为甲苯气体直接吸附在润湿的生物膜上后迅速被微生物生化降解。因此,可以从气体吸附理论的新角度去解释生物法净化废气中低浓度挥发性有机物的动力学过程。对于低浓度挥发性有机废气的生物法净化装置的设计与操作而言,凡能改善传质条件、减少气膜阻力的措施均能强化这一生物吸收净化过程。  相似文献   

18.
低浓度硫化氢恶臭气体的生化处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生物膜填料塔净化低浓度硫化氢恶臭气体,研究了进气负荷,液体喷淋量,气体流量和PH值等因素对生物净化低浓度硫化氢恶臭气体净化性能的影响,为下一步工业应用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9.
生物法在废气净化过程中的技术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生物法净化废气的原理,以及生物涤气塔、生物滤池、生物滴滤池等主要净化装置的工艺流程,并分析其存在问题和今后的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生物法净化废气中NOx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城市生活污水厂活性污泥中的硝化细菌直接动态培养、挂膜的生物膜填料塔,进行硝化净化NOx废气的实验研究。重点考察了气体浓度、停留时间、循环液流速以及pH值对硝化法净化NO和NO2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停留时间为90s,入口NO、NO2浓度分别为144-1630mg/m^3和500-5000mg/m^3时,NO、NO2净化效率分别可达75%~89%和85%~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