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灾害学》2005,20(4):119-120
第一期“十一·五”期间中国重大地震灾害预测预警和防治对策………………………………………………陈,等(1)地球系统科学提出前我国科学界的某些思维………………………………………………………………郭增建(15)基于遥感信息的沙漠化灾害程度定量提取研究……………………………………………………………牛宝茹(18)基于组件式GIS的滑坡预报系统的研究…刘少军,等(22)水库型滑坡灾害综合灾情评价模型研究…侯东奇,等(26)地震救援能力的一项指标——地震灾害发布时间的研究………………………………………………高建国,等(31)东北区夏季…  相似文献   

2.
《灾害学》2006,21(4):119-120
第一期可视化灾害数字仿真重构理论及实证研究………………………………………………………………冯凯,等(1)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评价研究…………………铁永波,等(8)极端气温对城市人群死亡的影响评估……李青春,等(13)20世纪90年代以来主要气象灾害对我国粮食生产的影响与减灾对策………………………………王道龙,等(18)长三角区域性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张文辉,等(23)甘肃省暴雨洪水灾害分布特征研究………蒲金涌,等(27)山地灾害垂直地带性及其对南水北调西线第一期工程的影响………………………………………汪阳春,等(32)地震荷载作用…  相似文献   

3.
《灾害学》2002,(4)
理论·思路与争鸣 ]干旱灾害问题及其管理措施的探讨……………… 冯 平 王仲珏 (1- 1)…………………………防灾工程投资效益函数与分析模式…于庆东 (1- 5)预测低温冷害的门限回归模型  ……………… 杨晓华 金菊良 魏一鸣 (1- 10 )………………边坡稳定性评价的自适应模拟退火聚类分析法 谢全敏 夏元友 (1- 15)…………………………应用 GIS方法反演洪水最大淹没水深的空间 分布研究陈德清 杨存建 黄诗峰 (2 - 1)………灾害因素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模式研究  … 杨秀春 朱晓华 (2 - 7)……………………………区域性…  相似文献   

4.
《灾害学》2003,(4)
[理论·思路与争鸣 ]卫星云图资料同化中的质量控制及其在暴雨预报中 的应用郑祚芳 沈桐立 张秀丽 (1 - 1 )………洪水多站峰量同时模拟的随机模型 …………… 金菊良 潘金锋 张礼兵 (1 - 9)………………点状灾害现象的分维计算方法及其比较 ……… 杨秀春 朱晓华 (1 - 1 5)………………………旱涝灾害的门限神经网络预报模型………………罗莹 金龙 王业宏 (2 - 1 )…………………泥石流输沙对小江中下游河床演变的影响 游勇 程尊兰 (2 - 7)……………………………大有作为的“绿色化工”——未来的可再生柴油 李永善 于佑…  相似文献   

5.
《自然灾害学报》2006,15(6):200-204
第1期自然灾害风险分析的信息矩阵方法……………………………………………………………………黄崇福(1)四川德昌县典型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价………………………刘希林赵源李秀珍倪化勇苏鹏程(11)巨灾债券与政府灾害救助……………………………………………………………………韩立岩支昱(17)面向社区的全过程风险管理模型的理论和应用………………………毛小苓倪晋仁张菲菲张歆(23)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全面整合的模式与中国的战略选择………张继权冈田宪夫多多纳裕一(29)对中国综合风险管理机构体系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第1期(总第53描)古浪一海原地区滑坡分布规律的模糊综合评判—………………………·邵顺妹 邹 敏 门)严子坪古滑坡的复活进程与稳定性………黄永林 张雪亮 罗国煌 苏顺昌 业成之(7)中期强震预报的 TIP方法原理及其应用—…………………·陆锦花 朱元清 郭 育(14)开拓地震科技信息工作新领域——兼论地震系统开发信息网络建设…………… 周太平(20)灰色马尔可夫预测模型及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 张启明(Zb)南黄海5.3级地震短临前兆特征的研究……………………………………………苏鸳声(30)大同一阳高6二l级地震前…  相似文献   

7.
《灾害学》2004,(4)
[理论·思路与争鸣 ]重庆库区松散土体滑坡危险性分区及评价………唐红梅陈洪凯唐芬 ,等 (1- 1)………………鲜水河断裂带活动期次和滑移特性微观标志的  识别姚大全 (1- 7)……………………………地震应急期的分期高建国 (1- 11)…………………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在泥石流评价中的应用王学武石豫川黄润秋 ,等 (2 - 1)……………一次局地灾害性强降水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郑祚芳王迎春 (2 - 7)…………………………水体富营养化的渐进性和灾难性…………………吴生才陈伟民 (2 - 13)…………………………煤矿安全预评价的未确知测度模型及…  相似文献   

8.
第1期制定国家综合减灾战略提高巨灾风险防范能力………………………………………………………史培军(1)中国大型企业综合风险管理战略与模式…………………………………史培军邵利铎赵智国方伟华(9)中国北方沙区城市风沙灾害危险度评价———基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模型的研  相似文献   

9.
第 1期近 5 0年来中国沙尘暴空间分异格局及季相分布———初步研究潘耀忠 范一大 史培军等  (1)………自然灾害风险的行为主体特性与时间尺度问题苏桂武 高庆华  (9)………………………………………西藏荒漠化及其防治战略邹学勇 董光荣 李 森等  (17)………………………………………………洪水的灾害与资源效应及其转化模式张欧阳 许炯心 张红武等  (2 5 )…………………………………195 0~ 1997年我国洪涝灾害成灾面积的分形特征研究赵 晶 徐建华  (31)……………………………全国洪涝灾害警戒水域遥感数据库的研制刘亚…  相似文献   

10.
《自然灾害学报》2004,13(6):155-158
第 1期防洪减灾观念的理论进展———灾害双重属性概念及其科学哲学基础周魁一 ( 1)…………………………………中国城市地震灾害危险度评价徐 伟 王静爱 史培军等 ( 9)……………………………………………………初议防疫 -减灾综合体制高庆华 刘惠敏 苏桂武 ( 16 )…………………………………………………………长江中下游地区 2 1世纪气候变化情景预测徐 影 丁一汇 赵宗慈 ( 2 5)………………………………………太湖流域水灾演变与环境变迁的相关分析史 威 朱 诚 ( 32 )…………………………………………………温室效应对我国…  相似文献   

11.
第 1期我国重大气候灾害特征、形成机理和预测研究黄荣辉 周连童  (1 )………………………………………“历史模型”与灾害研究周魁一  (1 0 )…………………………………………………………………………2 0 0 0年全球重大自然灾害概述姜 彤 王 润 LorenzKING  相似文献   

12.
《灾害学》1992,(4)
〔理论·思路与争鸣〕气象灾害评定的一种模糊数学方法·······,·······…… ··············4……詹兆偷余勇胡雪(1一1)农化灾情与抗灾能力的定量指标探讨············…… ....……,.................·.···……梁留科(1一6)1556年关中大地震的震级···……谢毓寿(1一10)补会需要两极的保障与社会的稳定发展···,·····…… .......................·······……王子平(1一14)论灾害的生态经济性质…申曙光叶谦吉(1一18)咬西省自然灾害损失年景和评价指标研究······…… ·…  相似文献   

13.
着重比选确定性模型(CF)和逻辑回归模型(LR)的组合评价模型(CFLR组合模型)与国际地质灾害减灾联合会的评价模型(ICG模型),应用于我国大尺度区域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结果的合理性和准确性。评价指标均为7个:坡度、岩性、地质年代、距断层距离、月降雨量变差系数、年平均≥50 mm暴雨日数和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评价单元为1km×1km栅格。评价区域为中国和广东省。合理性检验结果表明,虽然ICG模型应用于中国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危险度评价基本合理,但CFLR组合模型对中国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危险度的评价结果更为合理。准确性检验结果表明,无论从中国范围还是广东省范围来看,CFLR组合模型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均高于ICG模型。由此可见,适用于欧洲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ICG模型,在中国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应用中并没有优势。CFLR组合模型则可以较为准确地对中国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价,可推荐为中国区域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从泥沙研究的角度概述了与河流泥沙有关的灾害及其分类,将黄河下游的泥沙灾害分成侵蚀型泥沙灾害与堆积型泥沙灾害两种情况,讨论了侵蚀型泥沙灾害,包括滩岸坍塌、河道整治工程出险,初步提出了侵蚀型泥沙灾害的减灾方略。  相似文献   

15.
《灾害学》1993,(4)
仁理论·思路与争鸣〕 关于防灾工程的投资决策问题············…… .......……,.············……刘季阎维明(1一1) 模糊聚类分析在区域自然灾害区划的应用… .................·..·.·····……王汝正王正新(1一6) 沙漠化灾害现状与损失评估·一董玉祥(1一13) 干旱定义述评··················……耿鸿江(1一19) 沦灾害行为··········,············,··…郭强(1一23) 山国山区沟谷泥石流危险度的定量判定法 ······,········……刘希林唐川张松林(2…  相似文献   

16.
泥沙灾害链及其在灾害过程规律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泥沙灾害是地球表层的主要灾害之一.泥沙灾害具有链锁式反应机制,在一定条件下构成泥沙灾害链.阐述了泥沙灾害链的概念、特点及类型,并以黄河与长江流域的泥沙灾害为例,对其链式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表明,泥沙灾害链是泥沙灾害过程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反映了泥沙灾害中隐含的渐发特征和强次生灾害特征,泥沙灾害链是研究泥沙灾害过程规律和特征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7.
第1期论保险业在减灾中的作用……………………¨…………………………………许厚德 (1)自然灾害风险评价初步研究………………………………………………………周寅康 (6)灾害中人员死亡的货币损失估算方法…………………………张力陈丙成施畦芬 (12)城市地震灾害预测的基本内容和减灾决策过程…………………………………尹之潜 (17)中国经济系统地震易损性分析………………………………王中字陈颞陈鑫连等 (26)中国地震灾害与人文要素的相关性分析………………………………谢广林谢觉民(34)震害评估软件EDEP一93及其在普洱地震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4·25"尼泊尔地震诱发西藏聂拉木县大量的次生山地灾害,灾害主要类型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和不稳定斜坡等。这些次生灾害不仅造成了人员伤亡,对中尼公路(G318线)的安全运营及沿线主要城镇居民点聂拉木镇、樟木镇(口岸)也造成了严重影响。地震诱发的大量崩塌、滑坡为泥石流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物源,将促进泥石流活跃,在后期暴雨作用下产生严重的泥石流灾害。通过初步分析得出:(1)聂拉木"4·25"地震次生山地灾害点计221处,分布于聂拉木县5个乡镇,其中有滑坡10处、崩塌159处、泥石流沟26条、不稳定斜坡26处。(2)聂拉木(边检站以下)—樟木—友谊桥—带以滑坡、崩塌灾害为主;聂拉木(边检站以上)—亚来乡—达弟以崩塌、泥石流为主、滑坡为次;希夏邦马峰东侧以冰川泥石流为主。最后,结合区域的地形、地质构造、气象条件提出了地震区恢复重建中的防灾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19.
2000年与2010年广东省泥石流和滑坡灾害风险等级的对比结果表明,其中10个县(市、区)的风险等级由中度风险上升为高度风险。该文以此10个风险等级升高的县(市、区)为研究案例,通过对2000-2010年10年间影响灾害易损性的物质、经济、环境和社会4个方面评价指标的分析,阐明各评价指标对广东省泥石流和滑坡灾害风险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累计15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国内生产总值对广东省泥石流和滑坡灾害风险等级升高有驱动作用。土地资源总价值对广东省泥石流和滑坡灾害风险等级变化无显著影响。人口密度增加与广东省泥石流和滑坡灾害风险等级升高呈正向关系,但并非风险等级升高的主要因素。人口质量的提高对广东省泥石流和滑坡灾害风险的调控作用有待于今后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泥沙灾害与泥沙灾害链的分类分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泥沙灾害是泥沙在其侵蚀、输移和沉积运动发生变异时产生的特殊灾害过程,在本质上不同于通常的气象灾害、水灾害、生物灾害和地质灾害.泥沙灾害有着自身的分类系统和分级规则.泥沙灾害可以按照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类,从而获得不同的分类结果.泥沙灾害链是泥沙灾害过程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基于泥沙灾害特征及泥沙圈与其他圈层相互关系的考虑,从强度和破坏程度两个方面提出了泥沙灾害系统的分类方法,获得了较为完备的泥沙灾害分类.在泥沙灾害分类分级的基础上,还研究了泥沙灾害链的分类分级.泥沙灾害链的分类可以从受灾体和致灾体两个角度采用单指标和分级分类两种方法进行划分,但采用分级分类法更能体现出泥沙灾害链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