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全与环境工程》2006,13(4):38-38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2006年10月26日宣布,启动《京都议定书》中确立的“联合国执行机制”,以减少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温室气体的排放。  相似文献   

2.
李清治 《环境》2002,(4):35-35
3月4-8日,亚太地区生物安全和生物安全信息交换所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是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和中国国家环保总局联合举办的。参加会议的是来自亚太地区45个国家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全球环境基金、世  相似文献   

3.
劳辉 《交通环保》1996,17(2):42-44
《1969年油污责任公约的1992年议定书》和《1971年油污基金公约的1992年议定书》定于1996年5月30日生效,这将对我国船舶油污赔偿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资讯快递     
<正>要闻7月2日,环保部张力军副部长在京会见了斯德哥尔摩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唐纳德·库珀先生。双方就斯德哥尔摩公约的履约进展交换了意见。  相似文献   

5.
《海洋污染的防止和处理》(适用于两年制“海事管理专业”) 防止由于船舶造成海洋污染。1973年防污染公约及1978年议定书的主要条文。1969年海上油污染公约及赔偿基金公约。伦敦倾废公约。装运油、气、化学品的船舶的基本知识。非政府组织,如国际海运协会、石油公司国际海运座谈会、国际油轮船东防污染联盟等、在防止海洋污染方面起的作用。国家和地区性的紧急防止海洋污染的计划。国际海事组织在建立防止油污染中心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73/78防污公约被认为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为重要的一个防止海洋污染的国际公约,它由国际海事组织(即原来的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于一九七三年制订、一九七八年修订。该公约有二个议定书和五个附则,目前共有三十五个会员国和一个准会员参加了该公约。公约五个附则中,附则Ⅰ——防止油污规则和附则Ⅱ——防止散装有毒液体物质污染规则已于一九八三年十月二日生效,但后者的执行日期较前者推迟了三年。其它三个附则,即:防止包装有害物质污染规则、防止生活污水污染规则以及防止船舶垃圾规则为任选附则(即可参加亦可暂不参加),目前尚未生效。  相似文献   

7.
伦敦倾废公约20年的进展背景伦敦倾废公约(LC)是1972年11月13B在英国首都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上签署的题为“防止倾倒废弃物和其它物质污染海洋公约”,到1992年底已经历了20个年头了。七十年初期,人们意识到海洋污染正在迅速扩大,必须尽力保护海洋...  相似文献   

8.
<正>2010年7月1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以下简称《公约》)秘书处在瑞士举办了庆祝其生效35周年的活动.《公约》指出,从药品到乐器,从时装到美味佳肴,都可见野生动植物的身影.为了保护野生物种,制定政策来规范野生动物贸易迫在眉睫.2010年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生物多样性年",在这一背景下,野生物种保护问题再次进入了全球视野.  相似文献   

9.
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都认识到了在世界范围内防止环境进一步恶化的斗争中船舶所具有的作用。从1954年起国际社会就对船舶排污提出法律控制的要求。1954年,第一个公约即OILPOL公约问世,该公约问世后  相似文献   

10.
MARPOL73/78公约现状便览据国际海事组织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MEPC)第35届会议(94年3月7日至11日在伦敦总部举行)秘书处提交的有关MARPOL73/78公约五个附则An入和生效的现状的报告,73卢8防污公约已生效的附则I、B、见和V的...  相似文献   

11.
石油作为世界上的主要能源之一,有相当一部分是用船舶运输的。船舶的运油活动带来了船舶排油或溢油造成海洋污染的问题。为了解决此问题,国际海事组织通过了一系列的公约。这些公约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目的是防止或减少船舶排污和油污事件的发生。如1969年国际干预公海油污事件公约、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及1978年议定书。第二类,目的是赔偿油污事件所引起的清污费用和油污损害。如1969年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简称69年责任公约)。但是,69年责任公约并不能在所有情况  相似文献   

12.
<正>《生物多样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于1992年5月22日通过,1992年6月在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开放签字,1993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这是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21世纪议程》框架下的三个称为"里约公约"的重要多边环境协议之一,目前有194个缔约方,秘书处设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管理。  相似文献   

13.
三、防止船舶污染海洋的国际公约和其它标准 1954年国际防止海洋油污公约的主要目的是保护海洋和海岸不被油污。为此目的,公约规定了离岸至少50浬的海域为不准排放油和油混合物(即含油量在100PPM以上的混合物)的禁区,规定对违法船舶处以罚款,并制定了要求船舶备有的油类记录簿的格式。 海协于1962年召开了一次国际防止海洋油污会议,修正了1954年公约。1962年的修正案提高了公约的要求,主要是扩大了禁区,禁止二万总吨以上的新船排放100PPM以上的油混合物,使公约适用于更小的油轮,即150总吨以  相似文献   

14.
“防止倾倒废弃物及其它物质污染海洋公约”是目前国际范围防止海洋污染方面的主要公约之一,因该公约缔结于伦敦,故简称为“伦敦倾废公约”(London Dumping Convention)。 “伦敦倾废公约”制定于1972年12月29日,并于1975年8月30日正式生效。通常每年召开一次协商会议。1984年2月20日—24日,我国首次派观察员出席了第8届(伦敦)防止海洋倾废污染协商会议,1985年11月14日我国政府批准参加“伦敦倾废公约”,并于同  相似文献   

15.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近日表示,为承建气候技术中心而正式提交建议书的9家机构具有很强的多样性,既有国际组织、政府机构,还有商业和公民社会组织.据了解,《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2011年年初呼吁各国就承建气候技术中心提出建议.此中心的宗旨是促进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技术合作与转让,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目前已有9家机构正式提交了承建建议书,其中包括位于中国上海的南南全球技术产权交易所.  相似文献   

16.
《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1978年议定书》附则Ⅰ“防止油污规则”已于1983年10月2日生效。它对于有效地防止船舶排放油类和其他有害物质污染海洋环境,并对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 我国有的远洋船舶在处理油渣、污油水过程中,未严格按照公约的有关规定有效地处理和正确地在《油类记录簿》记载。以致造成船舶在国外港口被罚款或扣留的事时有  相似文献   

17.
1、引 言 1.1 本指南系根据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污染公约附则Ⅲ(生活污水)第十条的分析拟定而成。基于分析,定出了一组通用参数,以估价港口和码头的生活污水接收设备是否适当满足使用此类设备的船舶的需求。指南中的建议以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污染公约附则Ⅳ第八条,关于船舶不能向海洋排放生活污水的数量为根据。按照1973年防污公约的定义,“船舶”系指在海洋环境中作业的任何类型的船舶。 1.2 按照1973年防污公约,“生活污水”  相似文献   

18.
根据《生物多样性公约》第二次缔约国会议决定,成立生物安全特设工作组。该工作组自1996年以来召开了五次会议,就拟订的生物安全的范围、内容和有关法律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按公约第四次缔约国会议决定,该议定书谈判应于1999年2月结束。目前谈判的近况如何,还存在哪些分歧和焦点问题,本文做简要介绍和分析,以帮助了解国际谈判最新动态,切实作好国内工作。  相似文献   

19.
国际海事组织的MARPOL73/78,全称为《经1978年议定书修订的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或称《关于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的1978年议定书》,简称《73/78防污公约》。按照该公约的1978年议定书第1条第2款规定:“防污公约和本议定书的各项规定,应作为一个整体文件来理解和解释”。这里的“一个整体文件”,应包括:《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的共二十条法律条款,“关于涉及有害物质事故报告的规定”和“仲裁”两个议定书,以及公约附则Ⅰ、  相似文献   

20.
随着1973年防止污染公约的通过,“海协”的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除了陆续制定有关防止海洋污染器械的性能说明书作为建议,以促进公约早期生效外,又在78年2月的“油轮安全和有关防污染国际会议”上对防止海洋污染的有关规定的生效日期等作了进一步强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