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各国都加大了对科学技术的投资力度,试图用科学技术解决当今人类面临的大量环境问题.美国克林顿执政后,推出了国家环境技术计划,提出了促进环境技术出口的战略,发表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的技术”报告,在环境保护上迈出了新步子.  相似文献   

2.
950147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的环境保护职能探析/朱德明(江苏省环保局)//上海环境科学/上海市环保局一1994.13(9)一3~5 环信X一100 分析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提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强化政府的环境保护的职能是人类和平、发展与环境的永恒主题。发达国家“经济靠市场,环保靠政府”的经验值得借鉴文章探讨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应作承担的6项环境保护职能:1.市场失灵的补偿者和市场缺损的填补者;2.创造环境市场发育的外部条件和有效的制度;3.积极参与环境及自然资源等的优化配置,4.制定环保发展计划…  相似文献   

3.
试论中国环境执政能力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环境执政理论进行了初步探讨,给出了环境执政能力的定义和内涵,提出了环境执政能力建设的五大要素和基本构架,确定了环境决策能力、环境行政执行能力、环境管理能力、环境应急能力以及环境技术能力的建设目标,并从环境执政的法律体系、执政体制、执政主体和扶政方式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前言 1992年11月3日,美国进行了总统选举。结果原阿肯色州州长克林顿取得了胜利。经过12年民主党又重新执政了。这展示了美国国民为寻求变化的决心。当然也包括寻求环境政策的变化。从历史上看,民主党是执行推进环境保护政策的。另外,克林顿的副总统,参议院戈尔议员是个热心的环境保护派。由于克林顿执政,美国的环境政策将发生变化,必将在国际间引起不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要想真正改善中国的环境条件,需要中国领导人和整个社会齐心合作,加强环境执政.在欧洲、日本和美国,环境执政手段正在发生变化.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国家政府开始积极致力于环境保护工作,是政策形成的初期阶段,而环境执政的主要特点是命令与控制的环境法规规范.这些法规一般技术性很强,关注特定污染物;虽然其过去在改善西方环境条件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人们还是日益认识到这种方式的局限性.因此,现在已开始采纳新的环境执政模式,其特点是多方利益相关者参与、决策过程更透明,重点从处理已发生的污染问题,向源头控制和更具预防性质的计划方式转变,也越来越重视以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的保护为目标的途径,而不再是简单减少某种污染物的排放水平.政府的成功取决于政府强化环境执政的种种步骤.  相似文献   

6.
作为联邦制国家,澳大利亚联邦层面环境保护措施旨在实现全国的一致性,而各州的环境保护措施保留了较大的自主权。澳大利亚的环境法实施手段体现了联邦和州政府对于环境管理的协调。  相似文献   

7.
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环境保护参与国民经济决策提出新的要求.市场经济体制产生“市场失灵”,应加强宏观调控机制,保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探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环境与发展宏观调控机制的思路与设想.  相似文献   

8.
环境执政能力建设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环节.分析了当前中国环境行政执法中普遍存在的法律法规不完善不配套、环境执法氛围不佳、环境执法成本倒挂和环境执法队伍本身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环境执政能力建设的建议与对策.指出必须尽早完善环保法律法规,适应市场经济的新要求;实施环境责任追究制,提高全社会公众参与程度;制定严厉的环境新政策,解决环境执法成本倒挂问题;加强环保机构基层队伍建设,增强地方环境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9.
正1970年12月,美国环保局正式成立,这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环境管理体制改革。在这之前,联邦没有专门的环境管理部门,也没有强硬的联邦环境法律法规,环境管理的职责主要在各州。20世纪初期到中期,美国重视经济发展,对环境的保护力度不够,环境质量急剧恶化,出现了拉夫运河和洛杉矶烟雾等严重的污染事件;而且各州的环境标准不一样,严重影响了各州之间的贸易公平。为满足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  相似文献   

10.
《环境保护》2012,(9):2
新时期的环境保护工作,不仅需要政府的努力、政策的支持,更离不开公众的参与和社会的响应.众志成城,国家的环境政策方能自上而下得以落实,公众的环境诉求也才能自下而上得以实现.新时期,需要进一步引导环保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环境保护工作,推动国家环境保护工作真正走向政府、民众、企业的同台大合唱. 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环保社会组织积极进行环保宣传、主动参与公共事务、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提升民众环保素质、树立良好国际形象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技术强制作为环境管理的有效手段,兼顾了法律强制性与市场调节机制,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研讨价值。市场经济要求政府不只依靠行政强制而更多地运用宏观调控机制。为环境科技的应用与推广作好基础性工作;企业则应积极采取措施,运用环境科学技术控制和消除污染。  相似文献   

12.
农村污水排放所导致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各地均大力推动污水处理模式的建立与优化.但农村污水处理模式综合效能评价体系匮乏,且多以处理工艺为主,少量考虑了管网收集系统的环境经济影响.另外,河口岛屿因其独特的自然区位,生态更加脆弱敏感,研究其污水处理问题更具有价值与意义.因此,本研究选取河口岛屿为研究对象,以崇明为例,运用生命周期评价和经济性分析理论,对比分析了分散与原位两种生活污水处理模式,包含收集和处理系统两个子系统,以及建设和运行两个阶段的环境影响与经济性.结果表明:原位和分散模式环境影响总值分别为1.75×10-11和0.66,分散模式更具环境优势;户均成本分别为1.80万元和1.66万元,相比原位模式而言,在相同去除效果条件下,分散模式处理更有利于节约单位投资费用;处理系统为污水处理模式主要环境影响贡献子系统,其运行阶段为主要贡献阶段,且收集系统更有环境无害化和经济优势;海洋生态毒性潜值和人体毒性潜值为主要环境影响类型.  相似文献   

13.
陈一安 《福建环境》2003,20(5):24-26
探讨开发基于新一代B/S计算模式的环保信息管理系统,增强信息技术在环保中的应用,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为环保管理与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与服务。  相似文献   

14.
环保投资和环保产业的国民经济影响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联合国SEEA中关于环保核算的基本理论及方法构建了环保产业外部化的投入产出表,并采用投入产出模型定量分析环保投资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作用以及环保产业的波及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环保投资对GDP有较好带动作用,单位投资的拉动系数为1.41,占当年GDP的2.29%;环保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均大于感应度系数,说明环保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大于同比例国民经济对环保产业的推动作用,环保产业已从收入导向型和经济拉动模式逐渐向经济带动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concisely introduced the eco-environmental survey in China and the Chinese scientific programme for environmental research which is being practiced or being planned. China has established a nation-wide system relating to environmental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environmental administration and has taken the following strategies for solving the environment problems: (1) a series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as been promulgated so as to strengthen the legal administration and economic punishment. (2) the idea of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has been proposed for the purpose of taking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ork into the consideration of the national and provincial (or region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planning. (3) spreading ecological engineering and ecological technologies have reduced the pollutant sources and have increased the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economic profit.  相似文献   

16.
10年来,我国引进环境保护技术近万项,总金额近千亿元。如何充分发挥引进环境保护技术的作用,推动我国环境科学技术的进步,必须对我国引进环境保护技术进行宏观调控,本文对建立和完善我国引进环境保护技术运行机制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城市环境地理信息系统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分支,是将计算机硬件、网络产品,应用开发和用户需求结合起来,形成完善的应用工程,它既是经验技术的结合,同时也代表着一种系统、现实、面向应用的思想。本文以汕头市为例,详细介绍了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建立方法及在系统建设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以使地理信息系统更好地为环境保护服务。  相似文献   

18.
“Lead-markets”,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s”, and “low-carbon technologies” are some of the modern buzz-words surrounding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But how can governments set the stage for industrial innovation, new and improved product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new, cleaner processes, products and services? The article explores this question with reference to sustainable water technologies, specifically the purchase of decentralized rainwater facilities. It is more ecologically sustainable to process rainwater locally than expanding drainage into the centralized system. However, the market for decentralized water technologies is still a niche one compared to centralized infrastructure. The article therefore evaluates regulative instruments in “smart” support of decentralized technologies.  相似文献   

19.
The concept of common interests of mankind in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purred -by the internationalized and globalize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While making challenges for many principles and rules of international law and the traditional conception of national security, the concept does play its role in strengthening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owever, it cannot be neglected that diflerent national interests pose an obstacle to the realization of the common interests of mankind in the envirormental protection. The article concludes that whether the concept plays its greater role in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ill depend on many factors, such as the spread of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the revision of the traditional conception and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economy.  相似文献   

20.
上海市突发环境污染事故风险区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薛鹏丽  曾维华 《中国环境科学》2011,31(10):1743-1750
环境风险区划是区域布局型环境风险管理及环境风险分区管理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在环境风险系统理论的指导下,借鉴“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传统区划方对上海市突发环境风险进行区划研究.上海市突发环境风险区划中“自上而下”环境风险一级区的划分是依据上海市1990~2008年突发污染事故历史时空格局获得;而“自下而上”是通过构建上海市风险区划指标体系,在对指标进行概念模型量化的基础上,运用基于遗传算法的K均值聚类在最小区划单元进行聚类区划,并依据上海市政府宏观规划对聚类后的图斑碎块进行科学性和实用性调整,获得上海市突发环境污染事故风险亚区和小区;将上海市突发环境风险一级区及亚区和小区集成分析,实现上海市突发环境污染事故风险综合区划.结果表明:上海市突发环境污染事故风险区划包含2个风险一级区,5个风险亚区和21个风险小区,客观揭示了上海市突发环境污染事故风险的空间分布规律.针对上海市布局型环境风险和不同风险区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为上海市综合减灾降险和风险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