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无废城市"的本质从《"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关于"无废城市"含义的详细阐述中,可以看到无废城市的关键在于固体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三条第一款中提到"国家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要实行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和危害性、充分合理利用固体废物和无  相似文献   

2.
工业污染废润滑油再生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润滑油是仅次于燃油的第二大石油制品,机械润滑油在长期使用后将变为废润滑油,成为污染源。对废润滑油的回收再生利用,不仅可以防止废油污染,保护环境,同时可以节约人类有限的石油资源。文章在对当前国内外污染废油再生工艺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污染废润滑油再生处理关键技术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3.
废铅蓄电池的综合回收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火法冶炼回收废铅蓄电池能耗高、污染严重,回收利用率一般只有80%左右。用火法和湿法相结合回收铅蓄电池的方法,回收利用率可以提高10%以上,并且减少了污染。废铅蓄电池的综合回收利用工艺可以从废铅蓄电池一次回收铅-锑合金和三盐基硫酸铅、铬黄系列产品。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国内外的废润滑油再生工艺的研究现状,探讨了各种工艺技术的优缺点和应用前景.无机膜具有化学稳定性好、温度适用范围广、耐污染能力强、机械强度高、分离效率高等特点,可以在高温下使用,并可以通过清刷或焙烧再生,而且在操作过程中不需要添加任何物质,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是废润滑油再生比较好的一种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5.
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发展生产,消除污染,保护环境是现代化工业发展必须遵循的方针,发展低废无废生产技术则是实现这一方针的重要措施。因此,许多国家都在大力发屍低废无废生产技术。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人口众多,人均资源拥有量并不丰裕。因此,在我国工业发展中也必须大力发展低废无废生产技术。钢铁工业是资源、能源的消耗大户,在钢铁工业发展中更应大力发展低废无废生产技术,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1.发展我国钢铁工业低废无废技术的出发点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低废无废生产技术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这就是我国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必须充分发挥各种  相似文献   

6.
正违反《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简称"固废法")的行为可能同时造成其他环境污染,防治固体废物污染,与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密切相关。当一个违法行为同时违反了固废法和其他环境保护单行法时,考虑到《行政处罚法》规定的"一事不再罚"原则,适用哪部法律对行政相对  相似文献   

7.
阜阳酒精厂是安徽第二大酒精厂,年产酒精2.5万t,每日排放近千m~3废糟液,通过支流间接排向淮河,严重污染淮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面对严峻的形势,我厂从原料、能源投入抓起,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实行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的工艺系统,把治理污染融入生产全过程,形成酒精生产无废工艺,见工艺流程图.  相似文献   

8.
1.中国低废无废工艺现状中国的工业污染同其他国家一样,主要是由于资源、能源的浪费造成的,因此,中国政府一贯重视资源的综合利用工作。早在50年代就明确指出综合利用大有文章可做。70年代周恩来总理首先提出,在发展工业生产的同时,要解决好“三废”的污染问题,并且明确指出,开展综合利用除害兴利是防治污  相似文献   

9.
<正>"无废城市"是一种绿色发展潮流,也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旨在最终实现整个城市固体废物最小化、资源化、处置安全的目标。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是从城市整体层面深化固体废物综合管理改革和推动"无废社会"建设的有力抓手,是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工业是全社会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重点领域,也是"无废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加快  相似文献   

10.
正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是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2020年9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以下简称"新固废法")正式生效。这是在固体废物领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成果,也是健全最严格最严密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重要举措。学好用好新固废法对于进一步强化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依法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从废定影液中回收银的一种实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废定影液中含有大量的贵金属银,若不进行必要的处理而直接排放,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同时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对废定影液进行综合利用,不仅可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而且也可以获得明显的环境效益.本文利用Na2S沉淀废定影液中的银,转化成AgCL后,用Na2CO3灼烧还原成单质的银,银的回收率>95%.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主要部件材料组成及液晶环境毒性,分析了废LCD浸出毒性、循环利用途径及污染问题,概括了国内外废TFT-LCD处理技术和回收、管理相关政策,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处理与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环境保护》2014,(18):77
美卓危废焚烧系统为回转窑式焚烧系统.可以用于处理各种固体、固液混合、液体以及气体废物.包括:炼化危废、化学/制药危废、辐射危废、污染泥土和医疗危废等。美卓危废焚烧系统融合了其前身A.C、KVS和Swedala等世界知名公司的技术优势,运用多项专利技术,铸就了其工艺技术的领先地位。该系统能够为您的生产有效节约燃料:实现预期的焚烧效果、拆分去除效率大于等于99.9999%;整个系统工厂符合排放环保标准。迄今为止,美卓已在全球成功设计了500多个危废焚烧处理项目,受到用户的广泛好评。在中国,美卓于2004年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废盐酸——聚合氯化铝法处理废乳化油技术的工艺流程和主要特点,肯定了治理方案在实际应用中的技术,经济先进性并建议推广这种技术.使废乳化油的污染得到较好的控制和解决.乳化油做为机械加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润滑与冷却材料,在目前还不能被其它材料完全代替的情况下,为了适应日益严格的环境保护要求和日趋完善的企业经济核算管理,不断采用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更合理的乳化油处理新技术,新工艺已成为机械行业环保工作者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报废CRT(阴极射线管)中废铅回收的环境效益,基于治理成本法,从实际治理成本与虚拟治理成本两方面,分别对比研究了废铅单向流动模式与循环利用模式的环境影响. 废铅单向流动模式的环境影响被划分为铅矿开采的污染与生态破坏、粗铅冶炼污染、废铅掺混入建材后的污染,该模式中对废铅的实际治理成本与虚拟治理成本分别为329.20与1 322.56元/t,后者是前者的4倍;在废铅循环利用模式的2种典型工艺中,火法回收工艺对废铅的实际治理成本与虚拟治理成本分别为37.80与3.73元/t,湿法回收工艺的实际治理成本与虚拟治理成本分别为135.10与15.06元/t. 与湿法回收工艺对比,火法回收工艺的治理成本更低、环境效益更好,但其需要在粗铅冶炼阶段中将报废CRT锥玻璃与铅精矿按1∶4(质量比)进行搭配回收. 以典型火法回收与湿法回收工艺治理成本的平均值作为循环利用模式的环境治理成本,与单向流动模式相比,其实际治理成本与虚拟治理成本可分别节省242.75与1 313.16元/t,共节省废铅单向流动模式94.2%的环境治理总成本. 铅矿开采固体废物治理成本、铅矿开采生态破坏治理成本与废铅掺混入建材后产生的地下水污染的治理成本位居前三,三者分别占到了废铅单向流动模式环境治理总成本的47%、19%与17%.   相似文献   

16.
中国早期建设的固废填埋场大多以简易填埋场为主.关于黄土高原工业固废简易填埋场的研究略少见报道,本文就山西黄土高原地区某简易固废填埋场的重金属(铜、镉元素)迁移情况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铜、镉元素在黄土层中的垂直和横向扩散能力有限,固废层中的铜、镉元素并没有扩散到下层粉质粘土和周边土壤中.(2)虽然覆土层在固废层之上,但从检测结果中可以看出,覆土层的铜、镉元素含量还是要高于下层粉质黏土层和周边未受污染土层.在实际生产生活中有一定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废盐酸-聚合氯化铝法处理废乳化油技术的工艺流程和主要特点,肯定了治理方案在实际应用中的技术,经济先进技术建议推广这种技术。使废乳化油的污染得到较好的控制和解决。  相似文献   

18.
正"无废城市"是建设美丽中国的细胞工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无废城市"建设。2018年1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了《"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近日由国办印发。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阶段作出的重大改革部署,是深入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的具体行动。  相似文献   

19.
开发和采用少废无废技术是发达国家遭受工业污染之害后,通过治理污染的实践总结出来的一条控制工业污染的主要途径。治理污染的实践使他们认识到工业污染的防治,不能只靠治理,只依靠治理是不能解决工业污染问题的。要想根本解决工业污染问题,必须以预防为主,从工艺技术着手,将  相似文献   

20.
针对废润滑油再生过程中的工艺选择,将决策支持系统引入废润滑油再生领域。提出了废润滑油再生工艺决策支持系统的理论框架。构建出基于数据库、模型库的废润滑油再生工艺选择决策系统。用户可通过良好的人机对话界面,根据润滑油污染程度和再生要求,确定满足需要的废润滑油再生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