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如今,安全规章、规程、制度及法令无处不在。虽然内容不一、标准各异,但对规范社会成员的安全责任、安全观念与安全行为确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何况,凡属于安全检查之类的团、组,亦无不要求被检企业一律将有关内容张贴或悬挂在墙上,以便随时对照检查,按章执行。...  相似文献   

2.
进行作业场所危害因素辩识时,应先了解相关法令、法规、标准,以确保工厂进行安全评估时,能符合法令的基本要求.有关职工安全与健康保护事项在《安全生产法》《劳动保护法》《OSHAS18000》中都有详尽的介绍.执行安全评估工作,第一步应先辩识作业环境中的危害因子是否存在,并在确认危害因子的种类后,才能决定应该使用何种设备或装置来评估作业环境有害物质的暴露状况,测定结果及其目的是要了解职工接触有害物质的情况、程度,若结果显示危害物质暴露程度过大,欲进一步采取必要的控制与管理,则必须依照相关法令中的规定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搞好伤亡事故统计工作,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在原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办法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制定了新的《伤亡事故统计报表制度》,国家统计局去年11月20日批准执行。 这个新批准执行的制度规定了伤亡事故的统计范围、统计内容等。规  相似文献   

4.
历史上,澳大利亚各州都采纳19世纪英国的职业安全与健康法(特别如1878年工厂法,以及后来的1901年工厂法),因此,直到1970年,每个州都有一部执行英国职业安全与健康法规模式的法令。这个传统法规模式主要依靠一套详细而繁琐的具体标准。它由独立的州监察员负责执法监察,监察员被赋予广泛的监察权力,依靠警告、教育和劝告等执法手段劝戒守法,最后的手段是按刑法起诉。这种传统的标准法规优势在于责任人明确知道自己做些什么,职业安全与健康监察人员也比较容易执法。  相似文献   

5.
1 职业安全与卫生法律、法规概况马来西亚的新《职业安全与卫生法》是在 1994年公布的。该法令修订了 196 7年颂布的《工厂与机器法》。《工厂与机器法》是前期制订颁布的《职业安全与卫生法》的一个主要的篇章 ,而且这个法令因为它不适用于工厂以外的工作环境 ,所以已经被认为是不充分、不完善的。 196 7年的《工厂与机器法》在一些特定的机械作业、建筑以及工程的一些特定的伤害细节上没有规定提供充分的防护。因此 1994年的《职业安全与卫生法》明确体现了全面关联全国劳工安全、卫生与福利的立法意图。1994年的法令保护工人不受到伤害并…  相似文献   

6.
5、火灾 1666年英国伦敦大火:17世纪中叶的伦敦是中世纪的大城市,城市又脏又乱,住房十分拥挤。街巷狭窄,木板结构的房屋鳞次栉比。查理二世曾亲自写信给伦敦市长,埋怨城市的脏乱,提醒发生火灾的严重性。早在12世纪,英国就颁布了建筑法令,要求任何房屋的外墙都必须用砖或石块筑成。然而该法令却一直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国王在信中命令市政府严格执行建筑法令并严惩违犯者。将近1年过去了,国王的警告未产生任何效果。1666年夏末,气候炎热干燥,到了9月份,整个伦郭如同一堆地干柴,一颗火星就会引起熊熊大火。果不…  相似文献   

7.
宜春市法院设立劳动法规执行室为了加强劳动保护法规的执法,维护劳动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确保国家劳动保护监察工作的顺利进行,最近,宜春市人民法院在市劳动人事局设立市人民法院劳动法规执行室。这个室由市法院和市劳动人事局抽调有关专业人员组成,每月中旬在市劳...  相似文献   

8.
如今,安全规章、规程、制度及法令无处不在。虽然内容不一、标准各异,但对规范员工的安全责任、安全观念与安全行为确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近年来,已为各级领导重视。为了进一步理解、执行、坚持这个方针,本刊从今年第1期起在“安全管理”栏刊登探讨这个问题的文章,内容包括:(1)如何正确理解这个方针?(2)在实际工作中执行和坚持这个方针的体会与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0.
根据澳大利亚最近发表的一份报告披露,澳洲每年有数以千计的童工在工作中受重伤。报告说,从事隐秘行业的儿童多达7万之众。 有影响力的《悉尼先驱晨报》说,这种勾当之所以会猖獗,乃法令不足和执行不力,导致未能阻止刚适学龄的儿童被剥削。 据官方统计,平均每天有4个孩子在工伤中受重伤变残废。工伤包括手指和四肢被切断,丧失眼球,被烧伤毁容和折骨,而没有报告和没有要求保险赔偿在内的实际数目更高。 多数行业中都有童工,其中包括零售业、快餐店和制造业等。不少童工是到制衣工厂出卖劳力。在卡布拉马塔的越南人聚居地,一家电…  相似文献   

11.
加拿大政府通过立法,自1988年10月31日起,在全国实施“工作场所有害物质信息系统”,简称WHMIS。WHMIS包括三个要素:1.危险化学品安全标签;2.危险物质安全信息单;3.劳工安全卫生教育和培训。加拿大法令体系加拿大化学品安全管理法令体系由联邦和省的法令组成。联邦法律主要有以下5部:危害物品法令;危害物品管理条例;  相似文献   

12.
郑州铁路局地处中原,跨越豫、鄂、陕三省,延伸川、甘、晋、鲁部分地区,点多线长、分散、自然条件差,运输生产繁忙。多年来认真执行国家和铁道部的政策、法令,充分认识到搞好劳动保护工作,保护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是搞好安全运输生产的保证。结合运输生产的客观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劳动保护用品的管理,发放制度,积极探索,采用先进材料,改革护品样式,以满足生产一线需要,减少职业危害,保障职工的安全与健康,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按《安全评价导则》的要求,从评价的前期准备、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评价单元划分,到通过分析评价,提出对策措施和做出评价结论,评价过程的各个阶段都可能存在问题,有些问题各自独立,有些还会相互关联。从提高评价报告的质量的角度看,工作基础是对工程项目情况,包括与国家法律和政府法令符合性的掌握。而从安全评价过程角度分析,最常见的问题归纳起来还是针对性问题、整体性问题、覆盖性问题、客观和准确性问题等。不管是哪类安全评价,其中最大的问题还是针对性问题,这个问题几乎渗透到评价报告的每一个环节.因为安全评价报告也存在质量不断提高的要求,更需要认识上的不断总结,相关科学技术的不断改进,以及理论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4.
石棉在建筑、制动等行业应用的弊端早已得到重视,由此引起的国际性的环境及制品污染事故均以无法弥补的生命、健康损失和天价赔偿为最终代价。根据当前各国针对含石棉物质的限量要求、检测方法和法令,提出中国应采取的积极应对措施,重点在法令、标准的宣贯、新产品的开发以及检测方法的普及。  相似文献   

15.
国家劳动总局已于今年一月一日正式设立矿山安全监察局,并开始办公。 矿山安全监察局在国家劳动总局领导下,代表政府对矿山安全卫生工作执行国家监督,保护矿山职工在生产中的安全健康。其主要任务是:督促并配合有关部门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令;组织起草、审查有关矿山的安全卫生法规;参与对重点矿山的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参加对有关矿山安全卫生新产品、新技术、科研成果的鉴定;总结推广矿山安全监察和矿山安全技术方面的工作经验;统计分析矿山职工伤亡事故;与忽视安全生产、不关心矿山职工安全健康的现象作斗争,对矿山…  相似文献   

16.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续)第四章车间干部和职工安全职责第三十四条车间主任安全职责1.车间主任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全面负责。2.保证国家和企业安全生产法令、规定、指示和有关规章制度在本车间贯彻执行,把职业安全卫生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做到“五同时”...  相似文献   

17.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在一个抄送给保监会的文件中首次明确,今年7月1日以前的第三者责任险性质为商业保险,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发生后,各地法院应当依照保险合同的约定,确定保险公司承担的赔偿责任。也即是说,在旧商业三责险保单与交强险保单并存的这个时期,一旦被保险车辆出险,应分别执行各自合同约定的赔偿原则、赔偿标准,互不排斥。  相似文献   

18.
石棉在建筑、制动等行业应用的弊端早已得到重视,由此引起的国际性的环境及制品污染事故均以无法弥补的生命、健康损失和天价赔偿为最终代价.根据当前各国针对含石棉物质的限量要求、检测方法和法令,提出中国应采取的积极应对措施,重点在法令、标准的宣贯、新产品的开发以及检测方法的普及.  相似文献   

19.
《美国职业安全与卫生法(1970年)》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法目的通过授权执行本地法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各种标准 ,帮助并鼓励各州作出努力以保证劳动条件的安全与卫生 ;为职业安全与卫生领域提供科学研究、情报资料和教育训练。法律适用范围该法用以管理几个州之间和与外国的经济活动 ,保证劳动者工作条件尽可能地安全与卫生 ,提供全面福利设施 ,保护人力资源。涉及国会、劳工部、各州职业安全卫生复查委员会、咨询委员会、工人补偿全国委员会、卫生教育和福利部长、雇主、雇员等各方面在职业安全与卫生事业上的责任与权利分配关系。各方权利及义务1 国会 :制定或修改职业安全与卫生方案 ,颁…  相似文献   

20.
安徽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 会常务委员会在去年12月19日 讨论通过了《安徽省劳动保护 监察暂行条例》,已于12月24 日公布,将于1986年5月1日 起作为正式法令在全省施行。 这个条例共分六章四十七 条,包括总则、安全与卫生、 劳动保护责任制、监察机构与监察员、奖励与惩罚等内容。颁发这个条例,对于加强劳动保护立法工作,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相结合,加强劳动保护工作的管理和监察,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在条例起草过程中,有关部门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先后两次向一百多个单位征求意见,多次邀集各方面代表举行座谈会。送审稿报省政府后,有关部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