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存在于水溶液中的物质(离子、分子、胶体、悬浮物等)吸附在气泡上而选择性地浮选到溶液的表面的过程称作浮选.众所周知,用浮选法从矿石中富集有价值的矿物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用作为无机痕量元素的分离和富集却是从1959年Sebba开始.目前已成功地用于污水处理、环境监测、水样中痕量元素的富集等.在分析化学上可分  相似文献   

2.
在装有Ti/RuO2-IrOz-TiO2阳极、Ti阴极的电解浮选槽中进行了活性污泥固液分离的研究.考察了水力停留时间对浮选效果的影响,研究了电解产生的微气泡对悬浮物浮选的动力学.研究表明,电解浮选是高效的固液分离单元,悬浮物的去除遵循一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 铬存在于电镀、冶炼、制革、纺织、制药等工业废水污染的水体中.天然水中也常含有微量的铬.在环境监测分析方法中,通常推荐用二苯卡巴肼比色法测定六价铬.为了测定天然水中浓度更低的Cr(Ⅵ)含量,就要采用离子交换、液一液萃取或共沉淀法进行富集.但这些方法费时较长或操作麻烦.1981年,青山卫等人以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为发泡剂,对泡沫浮选分光光度法测定Cr(Ⅵ)进行了研究。此法可测出3μg/ι的Cr(Ⅵ),但较大量硫酸根存在时有干扰,而天然水中一般都含有SO_4~(2-)离子.后来他们又改用十二烷基磺酸钠为发泡剂,  相似文献   

4.
湖泊、水库等水源的富营养化,使藻类去除成为饮用水生产的重要任务.本研究采用高气泡表面积通量浮选柱气浮除藻,考察了混凝剂、气泡表面积通量和浮选柱高度等因素的影响.试验表明,高气泡表面积通量浮选柱气浮可高效地去除绿藻、硅藻和蓝藻,叶绿素a和藻类去除率达95%以上,比传统浮选柱气浮和沉降作业有较大幅度提高.与普通气浮柱比较,高气泡表面积通量浮选柱增加了气泡与藻的碰撞几率,防止因大表观充气速率造成的紊流和扰动,使气泡/藻结合体有相对静态的浮升环境,避免了气泡/藻结合体在浮升过程中的脱落,实现对藻类的迅速捕集和转移.  相似文献   

5.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铅和镉,常用甲基异丁基酮萃取后再在有机相中进行的。但由于甲基异丁基酮的易挥发,且有难闻的气味,所以在使用中感到不便。文献用泡塑静态吸附法富集原子吸收测定了矿石中铅和银,结果令人满意,但需以小体积(3~5毫升)进行操作,因此对于取样体积大的水样分析时应用不便。本文用动态吸附法快速富集水中铅和镉,以原子吸收直接在水相中完成测定。文中对富集分离、解吸等条件进行了详细的试验研究,拟定了一个快速测定水中铅和镉的火焰原子吸收法。所拟方法样品铅和镉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5~102%、96~105%;可测定水中20PPb以上的铅、5PPb以上的镉。  相似文献   

6.
高气泡表面积通量浮选柱气浮除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泊、水库等水源的富营养化,使藻类去除成为饮用水生产的重要任务。本研究采用高气泡表面积通量浮选柱气浮除藻,考察了混凝剂、气泡表面积通量和浮选柱高度等因素的影响。试验表明,高气泡表面积通量浮选柱气浮可高效地去除绿藻、硅藻和蓝藻,叶绿素a和藻类去除率达95%以上,比传统浮选柱气浮和沉降作业有较大幅度提高。与普通气浮柱比较,高气泡表面积通量浮选柱增加了气泡与藻的碰撞几率,防止因大表观充气速率造成的紊流和扰动,使气泡/藻结合体有相对静态的浮升环境,避免了气泡/藻结合体在浮升过程中的脱落,实现对藻类的迅速捕集和转移。  相似文献   

7.
从废弃印刷电路板微细颗粒中富集有用金属是目前环境污染防治领域中的前沿课题,采用浮选方法对废弃印刷电路板破碎后的微细物料进行探索性浮选试验研究.借助Design-Expert7.0软件进行了废弃印刷电路板金属回收的4因素3水平浮选试验设计和结果分析,讨论了搅拌速度、充气量、矿浆温度及矿浆质量浓度对浮选效果的影响,给出了金...  相似文献   

8.
液体吸收法进行废气中有害组分的去除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方法,它具有工艺成熟,适应性强,又较经济等优点。吸收法净化废气的关键是吸收剂的选择。吸收剂首要的选择指标是对被吸收组分溶解度要大。因为溶解度越大,吸收剂循环量越小,设备和操作费用就越低,这就要进行溶解度数据的测定。经典的溶解度测定方法(如流动法、饱和吸收法、静态法等)需要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气相色谱法具有样品用量少,分析速度快,分离效能高,操作简便等优点。而大多数的工业废气  相似文献   

9.
吹扫 -捕集法为 2 0世纪 70年代中期推出的痕量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富集方法 ,它具有简便、灵敏度高、富集率高、快速、精密、准确、不使用有机溶剂等特点。 2 0多年以来 ,吹扫 -捕集器和GC、GC/MS等仪器联用测定环境中痕量挥发性有机污染物 ,已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因而吹扫 -捕集法将在有机污染分析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应用固相萃取分离富集分光光度法测定水环境中痕量Fe2 的新方法.水样中的Fe2 首先与1,10-邻二氮菲(1,10-phen)络合剂作用生成有色阳离子络合物, 然后通过Sep-Pak C18柱预富集分离,以乙醇和盐酸混合溶液为洗提液,在509 nm测定痕量Fe2 .同时,以人工海水为对象详细讨论了盐含量对分析测定的影响.该方法灵敏度高, 选择性好,方法的最低检测限2.9 μg/L,相对标准偏差0.93%,可用于测定淡水和海水水样中痕量Fe2 , 回收率为92%~102%.  相似文献   

11.
汪德进  崔正 《环境工程学报》2014,8(4):1515-1520
为强化气液传质,提出了泡沫塔对泡沫分离性能影响的研究,并为此设计了在泡沫塔内加内循环套筒的泡沫分离塔。结果表明,与没有加内循环套管的常规塔相比,通过FT-IR检测分析,内循环塔性能明显优于常规塔。在间歇分离条件下,研究在内循环塔内处理含镉废水,探讨pH、LAS、停留时间、气泡大小等因素对镉去除率的影响。确定最佳处理条件为:pH=4.0,LAS=65 mg/L,塔内停留时间大于20 min,气体流量为250 mL/min,在此最佳实验条件下,镉的去除率可达99.9%以上,此时的镉质量浓度为10 mg/L。表面活性剂协同效应实验结果表明,在加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溴化铵时,会形成一个二元表面活性剂协同效应区。  相似文献   

12.
吹扫—捕集法在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吹扫-捕集法为20世纪70年代中期推出的痕量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富集方法,它具有简便,灵敏度高,富集率高,快速,精密,准确,不使用有机溶剂等特点,20多年以来,吹扫-捕集器和GC、GC/MS等仪器联用测定环境中痕量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已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因而吹扫-捕集法将在有机污染分析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用巯基棉富集分离溶液中各种重金属离子,采用气相色谱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极谱法、荧光分光光度法等进行测定的分析方法,已有较多报道。但巯基棉富  相似文献   

14.
离子交换树脂在一定条件下能自很稀的试液中分离并富集待测成份,且具有分离完全、快速等特点。这些特点很早就被人们所利用,近几年来,又有人介绍利用离子交换树脂作为显色物质的载体直接用来进行比色测定的方法,这一新的比色方法目前已受到人们的重视。 一般获得显色树脂能用来直接进行比色的途径有三:(1)离子交换树脂与金属离子  相似文献   

15.
有机汞形态分析检测仪器的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报道了流动注射固相萃取预富集,液相色谱分离,冷原子吸收检测的联用技术,并对有机汞的各形态进行了富集,分离和测定。由于采用在线排气技术和冷原子吸收测定,方法有很好的选择性,有机汞混合物经一次进样即可连续获得各形态的含量,操作简便,快速,可用于污染水体中各形态有机汞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巯基棉粳集分离技术已在我国环境监测、冶金地质、海洋调查、食品检验等方面的二十余种痕量和超痕量元素分析中采用.显示了它富集倍数大、吸附效率高、分离效果好、应用范围广,且制备简  相似文献   

17.
挥发性有机物广泛存在于地面水及饮用水中,它们一些已公认为致癌物质(如氯乙烯、苯等),另一些是可疑致癌物质,因此分析和鉴定它们是水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气提热脱附是富集倍数极高的水样预浓缩方法。惰性气体以一定速度在水样中鼓泡,使挥发性有机物在气液两相多次平衡中而被逐出,吸附在吸附剂上(通常用Tenax);然后高温热脱附至色谱柱顶进行色谱分离。结合毛细管色谱的分离能力及质谱定性手段,这一方法是一种高灵敏度、高分辨、有很强生命力的水分析方法,可以广泛用于饮用水及地面水分析和探查中。从Bellar及Lichtenberg提出一种很有效的气提装置以来,这一方法在国外已被广泛应用,并已被美国EPA做为标准方法推荐。但国内目前应用尚不广泛。近年来我们开展了这一方法的研究工作,并已应用于地面水及饮用水分析。  相似文献   

18.
分别采用两种前处理方法分离富集加硫酸化污泥中的有机酸.方法一,利用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富集有机酸,在不洗脱的情况下直接和乙醇进行酯化反应,然后进行气质联用分析;方法二,利用活性炭纤维吸附型固相微萃取(ACF-SPME)的方法,顶空萃取分离后进行气质联用分析.两种方法的分析结果都未检测到酸化污泥中存在短链的有机酸,只检测到个别长链的和带苯环结构的有机酸.  相似文献   

19.
离子浮选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痕量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水中痕量硫的离子浮选—分光光度测定法。应用硫离子在高铁离子存在下,与对氨基二甲基苯胺生成的次甲基蓝,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缔合浮选的机理,快速而选择性地富集于气液界面,在最佳的体系条件下,取样1000毫升,检测限可低至1微克,相对标准偏差为3.6%,标准加入回收率达91~99%,分析一次试样仅需60分钟。这一方法现已成功地应用于天然淡水,饮用水中ppb数量级硫的测定。  相似文献   

20.
固相微萃取-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快速分析水中酞酸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固相微萃取富集水中酞酸酯,毛细管气相色谱分离分析,整个分析过程只需50min,检出限可达0.01-40.0μg/L,实验表明,固相微萃取是一种快速、简便、集萃取浓缩进样于一体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具有分析时间短、灵敏度高、无需有机溶剂的优点,已用于地面水源、海水、饮用水中酞酸酯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