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文章阐述了我国现行饮用水除氟技术方法,并分析了现有饮用水除氟技术的优缺点,提出开发高效、低成本、易操作和安全的饮用水除氟技术是目前农村分散式供水除氟技术的研究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有集中供水或散居农家饮水的除氟方法、应用实例及药物成本。为高氟水区的农民摆脱氟害之苦,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3.
木文介绍了常用的离子交换和选择性除氟方法和6210除氟剂处理废氢氟酸的工艺和设备.从试验和监测结果表明,它为处理高氟废水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简便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永夏矿区陈四楼矿井位于豫东地方性氟病高发区,地下水中含氟量为2.53mg/L,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1mg/L。为了职工身体健康,该矿采用了分质供水的系统:对一般生产、生活用水不经除氟处理;而饮用水经过除氟处理,该方案实施两年多来,运行正常,出水含氟量小于1.0mg/L。1 除氟方法与工艺流程 陈四楼矿井饮用水除氟采用吸附过滤法,吸附剂为活性氧化铝,含氟地下水通过过滤,氟被吸附在吸附剂表面,生成难溶氟化物。出水含氟量  相似文献   

5.
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中国是典型的大面积高氟地区,因此对水体中氟离子的去除研究十分必要.目前,水体除氟方法主要有离子交换法、吸附法、化学沉淀法等,其中吸附法是应用最广的除氟方法.本文主要综述了当前水体中常用的除氟方法及水体除氟方法最新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各种方法所存在的各种优势和缺陷,并探究在实际除氟应用中的可行性,指出了今后水体除氟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煤层气开采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高氟废水,对区域水环境和水生态安全造成了巨大风险。为解决煤层气气井含氟废水超标排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有必要选择一种成本低、效果好且易操作的煤层气气井排水脱氟方法。分别采用工程实践中最常用的几种除氟方法,即化学沉淀法(钙盐、钙盐-磷酸盐)、絮凝沉淀法(活性铝盐)、絮凝-化学沉淀法(钙盐-磷酸盐-活性铝盐)和吸附法(树脂),开展了煤层气气井排水中氟的去除试验,对比研究了不同除氟方法对煤层气气井排水中氟的去除效率和脱氟机理。结果表明:铝盐絮凝沉淀法脱氟技术能使气井排水中氟浓度达到农田灌溉用水标准;絮凝-化学沉淀法脱氟技术能使气井排水中氟浓度达到地下水Ⅲ类水质标准;树脂吸附法脱氟技术对气井排水中氟具有最高的去除效率,氟的去除率达到了97.5%,但存在吸附穿透时间短的缺点。  相似文献   

7.
饮水除氟及除氟剂的再生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饮用高氟水危害人类健康是个世界性问题。除氟方法主要有换水法、处理法和其他方法。在无低氟水源区需用处理法除氟,效果好,但成本高。本试验在研究除氟同时,注意研究降低药物成本。在原水氟4ppm下,本试验药物成本为0.11元/m~3,比国内现用处理药物成本最低的0.19元/m~3降低近42%,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环境、社会效益。试验使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氟的浓度。  相似文献   

8.
壳聚糖混凝剂除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壳聚糖和丙烯酰胺改性壳聚糖两种高分子混凝剂,并以NaF溶液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两种壳聚糖混凝剂投加量、pH值、接触时间及温度对除氟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丙烯酰胺改性壳聚糖的除氟效果优于未改性的壳聚糖;随着两种混凝剂投量的增加,除氟效率增大,当剂量分别大于50 mg/L和60 mg/L时,除氟效率趋于稳定;壳聚糖与改性壳聚糖混凝剂分别在pH值为6.2和5.4时,获得了最佳的除氟效果;接触时间小于12 min时,随着接触时间延长,除氟效率快速增加,大于20 min时,除氟率趋于稳定;混凝温度升高有利于提高除氟率,两种混凝剂在25℃即达到最大除氟率.  相似文献   

9.
聚合硫酸铁和钙盐除氟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试验研究了单独投加聚合硫酸铁(PFS)去除氟的最佳反应pH值、最佳振荡时间、投加量,以及钙盐(CaCl2)与聚合硫酸铁联合投加对除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单独投加聚合硫酸铁絮凝沉降法除氟时,pH值为5.5~6.5,有利于氟的吸附,最佳振荡时间为120 min;先投加氯化钙后投加聚合硫酸铁的方法除氟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ENS半干法除氟脱硫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烟气SO2分离技术,处理烟气中SO2体积分数为0.1%~5%,净化气SO2的含量可达到15×10-6左右。阐述了ENS半干法除氟脱硫技术的化学原理、工艺流程、与湿法比较的优缺点,并提出了ENS半干法除氟脱硫技术在烧结机头烟气净化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生产运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了促进活性氧化铝在矿井水除氟工艺中的有效应用,分析了活性氧化铝粒径、pH、吸附时间、填充量、流速和再生次数对除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1~2 mm,2~3 mm、3~5 mm三种粒径的活性氧化铝,粒径1~2 mm的活性氧化铝除氟率最高,可以达到85%;选用1~2 mm活性氧化铝进行连续吸附试验,在pH 5~6的条件下,除氟率达到最大值88%;除氟率随吸附时间的延长而呈下降趋势,当吸附时间达到48 h后,除氟率下降显著;填充量的提高可以在较长吸附时间内保持较高的除氟效果,而滤速的提高会导致除氟率的下降;活性氧化铝的除氟能力会随着再生次数的增加而降低,经过5次再生后连续吸附60 h的除氟率相比未再生的活性氧化铝下降5%。  相似文献   

12.
高氟饮用水中除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吸附法和混凝沉淀除氟进行实验 ,证明以PAC(聚合铝)作混凝剂的混凝沉淀法除氟非常有效 ,当PAC用量为20mg/L时 ,饮用水中氟可由1 85mg/L降至0 78mg/L ,符合饮用水标准 ,并对除氟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大理洱源县氟中毒区高氟温泉水中氟含量控制方法,文章采用羟基磷酸钙离子交换法和黏土、明矾吸附法进行温泉水中除氟。结果表明,采用羟基磷酸钙离子交换法进行温泉水中除氟,分别在24、79、92℃温泉水样中按照1.67 g/L比例加入羟基磷酸钙,温泉水样中的氟含量由5.28μg/m L到4.55、3.30和2.62μg/m L,将水样温度调节到当地沸点92℃,除氟后水样的含氟量仍高达2.62μg/m L,超过国家饮水氟含量标准(1.0μg/m L,GB 5749-2006)。采用的黏土和明矾吸附法进行温泉水中除氟,在室温稳定的情况下,加入标准量、1.5倍量、2倍量、3倍量除氟剂,温泉水中氟含量由5.28μg/m L分别降至0.95、0.33、0.12、0.08μg/m L;当加入除氟剂量保持不变,在室温(24℃)、50、79℃时氟含量由5.28μg/m L分别降至0.95、0.75、0.73μg/m L;当除氟剂量和作用温度均保持不变,加入标准除氟剂量在室温条件下分别静置30 min和12 h,温泉水中氟含量由5.28μg/m L分别降至0.87、0.91μg/m L。以上采用黏土和明矾去除洱源当地温泉水中氟试验中,改变添加除氟试剂量、温度以及静置时间等条件时,除氟量和除氟率有所变化,但是除氟后的温泉水中氟含量均低于1.0μg/m L,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14.
永城矿区地方性氟病调查与饮用水除氟途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永城矿区地方性氟病的调查和矿区居民饮用水中氟含量的监测,阐明了氟病发病率与饮用水中氟含量有显著的相关性;分析了高氟地下水形成的原因,提出了饮用水除氟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除氟剂—羟基磷酸钙的电解再生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羟基磷酸钙以其良好的除氟效果和可靠的安全性,而被广泛地应用于饮用水的除氟。由于该除氟需要碱再生,使其在小型分散除氟和家族除氟方面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帽。本文通过电解法再生羟基磷钙的试验研究,探讨了采用新型的再生工艺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吸附法和混凝沉淀除氟进行实验,证明以PAC(聚合铝)作混凝剂的混凝沉淀法除氟非常有效,当PAC用量为2mg/L时,饮用水中氟可由1.85mg/L降至0.78mg/L,符合饮用水标准,并对除氟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采用改性灰岩作为除氟材料,通过批实验和柱实验,考察不同条件下的除氟效果,并探讨了其实际应用的可能性。结果表明:FeCl3溶液联合灰岩除氟,可使高氟水中的氟浓度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在含氟水样中加灰岩后,直接加FeCl3会促进灰岩对氟的去除效率。在氟离子浓度为5 mg/L,粒径0.2~0.5 mm的灰岩为1 g的条件下,铁离子含量为0.016 mmol/L时,即可达到去除的最佳效果,除氟率可达95.74%。柱实验说明在FeCl3溶液浓度一定时,除氟率随着总出水量的增加而提高;填充的灰岩总量不变时,随着FeCl3溶液浓度的增加,除氟效果明显增加,说明本实验具有实际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地方性氟中毒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一种地方病。我国这种地方病的分布甚广,几乎各省和自治区都有这方面的报道,估计全国受氟病威胁的人口达4,500万人之多。防治饮水引起的地方性氟中毒的根本措施是控制饮水的含氟量低于1毫克/升。近年来,许多高氟地区进行了大量改水降氟工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在一些高氟地区仍未找到低氟水,居民还是饮用高氟水。这些地区应考虑采用化学除氟法,既可减轻病人痛苦,使之逐渐好转,又可防止新病人的出现,笔者曾在本刊今年11期中撰文介绍了混凝沉淀法除氟的应用,现再简述活性氧化铝除氟方法,供大家  相似文献   

19.
李洁  罗朝晖  李燕妮  王剑 《环境工程》2017,35(10):71-76
利用天然地质材料为电解材料,采用电化学辅助去除水中过量氟离子以使出水的氟浓度达到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通过测定不同电压条件下各时间节点的各离子浓度,考察了电压及电解材料对除氟效果的影响并探讨了其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出水pH稳定在6~10.8,电压为36 V与48 V时,除氟效率高达90%以上,且不会使水体中总硬度超标。电场作用下F-的离子迁移与CaF_2、MgF_2的沉淀反应是阴极出水氟浓度降低的主要原因。在36 V电压下白云岩除氟装置的启动时间最短,经济效益最高。相同电压下灰岩除氟装置的除氟效果略高于白云岩除氟装置。  相似文献   

20.
活性炭纤维电吸附法去除饮用水氟离子方法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氟是人体必需的元素,对人体有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如果人摄入的氟过量,人体将受到较大危害。除氟的方法有很多,电吸附方法是将传统的吸附技术与电化学方法融合,使得电吸附方法与传统的去离子方法相比具有相当的优势:无二次污染,能量利用率高,操作简单,是具有研究和开发价值的清洁型技术。用活性炭纤维做吸附剂对蒸馏水配制成的含氟水去除率显著,为了达到氟离子去除效果,要调节温度、电极电势以及原液浓度,注意电极与吸附材料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