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资金机制完善与否是多边环境公约目标能否实现以及国内环境履约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当前,中国环境履约的形势发生了重要变化,面临着新的难题。本文基于我国环境履约现状,提出了强化我国多边环境公约履约资金机制的未来途径。  相似文献   

2.
《关于就某些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采取国际行动的斯德哥尔摩公约》政府间谈判经过三年五次谈判,于2000年12月通过了公约最后文本。本文分析了谈判中所涉及的 与公约主要内容有关的情况,介绍了公约的主要之点和基本框架,旨在协助有关人员对公约进行更全面、深入的了解,以便于后续谈判和今后国内履约工作。  相似文献   

3.
全球环境基金(GEF)作为多个国际环境公约的资金机制,在推动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履行国际环境公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GEF已艰难完成第8增资期谈判,正积极推动设立新的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基金,但是GEF仍面临履约目标增加、资助领域扩大、资金分配难度加大等挑战。广大发展中国家面临履约任务加重、履约资金难以获得、GEF项目配套资金比例高等难题。为应对上述挑战,中国应推动设立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基金;提早研究履约资金需求,完善履约资金机制;借鉴GEF管理模式,推动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发挥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4.
我国作为《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的首批签约国,自2001年以来,严格落实《公约》的要求和义务,在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防治管控上取得了成就和经验。2022年我国颁布了《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公约》管控的POPs是《方案》明确的新污染物中的一类。《公约》所建立的POPs评估机制,以及通过履约获得的POPs污染防治、成效评估等管理经验可在新污染物治理领域复制和推广,并促进新污染物治理和履约工作相互协同。基于履约成果和经验,本文提出统筹新污染物治理清单研究,加强筛查和评估能力建设;制定合理可行的新污染物防治措施,强化管控试点示范;推动新污染物监测能力建设,建立实施效果评估机制三条建议,以进一步强化我国新污染物治理。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包括《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生物多样性公约》《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关于汞的水俣公约》等在内的全球主要多边环境协定的2016年发展动态.总结并分析了2016年全球主要多边环境协定发展趋势与特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取得突破性进展:公约之间的协同趋势加速显现;大国之间的合作显著增加,环境外交开始发挥积极作用.提出对我国2017年履约工作的建议:重视环境公约履约,以此为契机,提升我国国际地位;强化多边环境协定覆约统一管理机制;积极推动国际环境公约谈判;细化执行细则,加强履约能力.  相似文献   

6.
正一、项目背景2001年5月23日,中国政府签署了《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斯德哥尔摩公约》(以下简称公约),2004年11月11日,公约正式对中国生效。首批列入公约名单的POPs就包括多氯联苯(以下简称PCBs)。公约明确规定于2028年前完成含PCBs液体和被PCBs污染设备的环境无害化管理。为了尽快查明PCBs污染物,推进履约的进程,提高我们国家PCBs管理和处  相似文献   

7.
中国于2004年11月11日成为《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以下简称"《斯德哥尔摩公约》"或"公约")的缔约方.  相似文献   

8.
《环境》2017,(12)
<正>11月10日~11日,中国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2017年度技术协调会在惠州召开,来自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世界银行、我国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工作协调组相关部委、环境保护部相关司局、地方环保部门、相关项目实施单位、有关科研机构和行业企业等13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在两天的会议期间,履约各相关单位分别展示各自在履约工作中的进展、成绩和经验,并且共同探讨履约工作面临的  相似文献   

9.
资讯快递     
<正>要闻7月2日,环保部张力军副部长在京会见了斯德哥尔摩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唐纳德·库珀先生。双方就斯德哥尔摩公约的履约进展交换了意见。  相似文献   

10.
中国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基本义务和障碍的初步识别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污染已日益成为重要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国际社会于2001年5月签署了一项旨在消除和控制POPs的国际公约-《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本文在综述POPs基本知识和POPs公约相关国际背景,以及系统分析斯德哥尔摩公约规定和中国现状的基础上,对中国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的基本义务和障碍进行了初步识别。  相似文献   

11.
2009年和2011年斯德哥尔摩公约新纳入的9种和1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研究是目前国际上环境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所引起的环境污染和人体健康问题也逐步得到中国环保部门的关注.随着国际斯德哥尔摩公约履约活动的不断深入,中国正面临着履行公约以及削减与控制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巨大挑战.本文总结了广东省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监测防控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阐述了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以及对解决新型POPs问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美国《1990年油污水》及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家慧 《交通环保》1999,20(3):21-23
美国没有加入《1969年责任公约》和《1971年基金公约》,而是通过制定《1990年油污法》而建立了国内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笔者曾于1993年前往美国就此问题专门进行了考察。在中国正在研究建立国内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之际,将的经验作一总结,希望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美国<1990年油污法>及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概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美国没有加入《1969年责任公约》和《1971年基金公约》,而是通过制定《1990年油污法》而建立了国内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笔者曾于1993年前往美国就此问题专门进行了考察。在中国正在研究建立国内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之际,将美国的经验作一总结,希望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杨伟利 《环境》2006,(10):67-69
经过国际社会共同努力,《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国签订的《京都议定书》在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而《京都议定书》所引入的清洁发展机制(CDM)、排放贸易(ET)和联合履约(JI)3个灵活机制也随之进入了公众视线。  相似文献   

15.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斯德哥尔摩公约》履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是全球化学品污染控制的重要对象之一,以减少、消除和防范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危害为目的的《斯德哥尔摩公约》是全球参与程度最高的国际环境公约之一。随着我国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进程的加快,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也逐渐被我国公众认识。  相似文献   

16.
要闻     
国务院公布《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三届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全体会议在广西召开;《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正式生效;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开展第三轮安全督查工作;  相似文献   

17.
焚烧是常用的废物处置方法,中国每年需要处量理的废物随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不断增加,由此产生的二噁英排放问题已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选择性催化氧化(SCO)技术可降解烟气中二噁英,在国外已有广泛工业应用,是最佳可行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斯德哥尔摩公约履约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为落实我国斯德哥尔摩公约履约责任,减少废物焚烧过程中二噁英类污染物的排放,促进行业全面推广应用以选择性催化氧化为代表的最佳可行技术,文章主要从SCO技术的发展、原理和影响因素出发选择合适的催化剂,结合国内工程案例验证分析了SCO技术对二噁英的去除效果,讨论了SCO技术应用的现状和前景,进一步说明在国内的废物焚烧领域推广和普及SCO技术的紧迫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国际合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扼要介绍了中国丰富和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及其面临的威胁,重点阐述了中国政府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所采取的一系列战略、法规、政策、能力建设、财政措施。文章还概述了中国自1992年加入《生物多样性公约》后,成立了20个部委组成的履约协调工作组,并在其领导下积极参加缔约国大会及其相关会议,完成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开展了全国自然保护区现状调研等,为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做出了积极贡献。文章最后还表明了中国政府履约的积极态度和政策立场。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环境国际公约履约成效以及“十三五”履约重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环境国际公约缔约进程后,全面完成了发展中国家中最为繁重的履约任务,兑现了对国际社会的承诺,树立和维护了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当前,环境公约呈现总体任务繁重、压力持续增大、公约协同日显、履约条件多变、资源约束趋紧、目标任务硬化的新特征。本文通过研究环保部牵头的多边环境条约实施进展,评估了我国环境国际公约履约成效,查找识别"十三五"履约重点任务。其中,特别针对2013年新缔结的《关于汞的水俣公约》,研究中国的责任和义务,分析该公约对我国相关行业产业的影响,提出"十三五"期间履约的重点任务以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中国保护臭氧层工作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环境》1999,(4):4-4
中国政府一贯重视环境保护,在努力解决国内环境问题的同时,关注全球环境问题的发展,倡导在公平、公正、合理的基础上解决全球环境问题,努力推进环境保护领域的国际合作,认真履行所应承担的国际义务。对臭氧层破坏问题,中国同样持积极的态度参与国际合作,并首先倡议建立实施《议定书》多边基金机制,在此基础上,于1989年和1991年分别签定了《公约》和《议定书》伦敦修正案。在十多年的工作中,中国积极参加历次缔约方会议和有关国际会议,努力推动国际履约谈判,并向国际社会派送了多名国内专家,参与有关工作,维护发展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