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南京青奥会空气质量监测保障的经验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空气质量保障目标、监测网络、预测预报、信息发布、科研课题等角度,对比分析了南京青奥会、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4大赛事/活动的空气质量监测保障体系,总结了南京青奥会在空气流动监测车布设、空气质量专家会商与信息发布等方面的经验得失,并提出了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2.
3.
南京青奥会空气质量保障管控措施效果评估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2014年青奥会期间,长三角地区低温高湿静稳的不利气象条件增加了空气质量保障难度。在环境保护部统一协调和江苏省委省政府的有力指挥下,南京市及周边城市通过控电、控煤、控车、控尘及部分重点企业限产停产等措施,实现了赛事期间南京市空气质量100%达标。联合观测结果显示,南京市空气中SO_2、NO_2,硫酸盐、钙离子、EC等浓度明显下降,说明管控措施得力有效。评估分析表明,燃煤和工业排放是PM2.5的主要来源,控制扬尘是降低PM_(2.5)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机动车污染不容忽视,强力管控措施可以有效改善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4.
5.
南京亚青会空气质量保障回顾性评价及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评价了2013年南京亚青会期间环境质量临时管控措施落实及绩效情况,分析了对改善空气质量产生的影响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表明:南京亚青会空气质量保障临时管控措施落实情况较好,空气质量保持良好。环比7月份,8月份减排 SO2、NOx、颗粒物分别达到715,528与2029 t。环比上年同期,2013年8月份 SO2、NO2、PM10与 PM2.5浓度分别下降22.2%,26.8%,18%与11.6%。企业停、限产优势在于能协同控制多种污染物,但成本较高,操作难度大;工地停工控制一次颗粒物非常有效,且易于操作。最后总结了亚青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及成功经验,并提出青奥会空气质量保障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2013年8月,为了解亚青会期间南京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物的来源、时空分布和输送规律,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联合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等15家单位,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夏季联合观测,监测区域覆盖江苏沿江8市以及安徽部分地区。该次联合观测,江苏首次利用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模式指导开展走航观测,实现了动静、水平与垂直相结合的立体式巡航观测,并初步揭示了现阶段江苏省大气污染主要特征,观测结果直接服务于亚青空气质量会商,为保障南京市空气质量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为2014青奥会空气质量保障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7.
《环境监控与预警》2014,(2):54-54
2014年青奥会期间,南京将采取特殊综合措施保证环境质量:一是严控燃煤污染。6月30日前,关停一批燃煤机组,淘汰所有分散燃煤锅炉。停用部分燃煤电厂机组或降低生产负荷,力争8月份燃煤电厂发电量同比下降15%。所有燃煤电厂8月份必须使用含硫量低于0.6%的优质煤。二是停产限产。扬子、金陵石化等重点化工企业停用部分生产装置,压缩产能20%以上。南钢、梅钢等主要钢铁企业的烧结、球团、焦化等生产减产30%。水泥行业熟料生产线、小化工、铸造行业全面停产。此外,比赛场馆、驻地周边及上风向的企业全面停产。三是强化扬尘管控。土石方、拆迁等施工作业从7月15日起停工,所有在建工地从8月起全部停工,停止物料运输和混凝土生产。8月,禁止煤炭、矿石、渣土、沙石等物料的道路运输,混凝土、沥青搅拌企业停止生产。四是加强车辆管制。6月底前,完成全市黄标车淘汰任务,禁止“冒黑烟”公交车、货车、工程车等上路行驶。8月,在入城主要路口设卡分流,禁止外地黄标车、无标车、超标车和危化品运输车进入主城和绕城公路。 相似文献
8.
9.
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期间空气质量预报保障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做好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期间的空气质量保障工作,通过综合分析2015-2017年同期的监测数据及其气象条件,依托空气质量多模式数值预报系统,以专家组现场会商研判的方式开展了空气质量预报保障工作。结果显示,海口市、三亚市和博鳌镇在会议期间空气质量保持优良,每日AQI预报结果在±10的准确率为72. 2%,有效支撑了博论坛期间空气质量保障工作。会议期间文昌区域站和五指山背景站出现超标现象,超标污染物均为O3,外来污染传输是今后博鳌论坛保障中需重点关注的关键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大气气溶胶在气候变化、大气环境和人体健康等多个方面产生重要影响。遥感是获得气溶胶时空分布信息的重要手段,并且具有非破坏性、观测瞬时性、可获取整层大气信息等特点,因此在环保、气象等行业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研究介绍了由多种监测仪器构成的中国科学院(北京)大气气溶胶遥感研究超级站的仪器配置、观测指标和相关研究方向,并阐述了其在4方面的具体应用:(1)针对沙尘、灰霾等典型过程的多仪器遥感联合观测;(2)将光学遥感拓展到气溶胶成分信息等前沿应用;(3)遥感获得近地面PM_(2.5)等环境关键参数的方法;(4)主被动结合的大气颗粒物垂直分布特性研究。通过超级站多仪器联合观测,可加强对大气气溶胶的全方位观测和分析,为环境研究提供综合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1.
利用2015年10月福州市国控点位空气质量常规6项参数(SO_2、NO_2、CO、O_3、PM_(10)、PM_(2.5))、NCEP/NCAR再分析逐日高度场、风场资料、温度场资料(垂直方向为17层,分辨率为2.5°×2.5°),对10月及福州第一届青年运动会(以下简称\"青运会\")期间空气质量进行分析与评价,并结合采取的相关管控措施和气象条件情况,分析福州市空气质量变化原因。结果表明,2015年10月福州市空气质量达到优良水平,各项污染物指标均达到一级标准,浓度较2014年同期明显下降,同时青运会期间污染物浓度较10月显著降低,这与对重点工业源、流动源、扬尘源等采取的管控措施密不可分,而且青运会前期受台风\"巨爵\"外围气流影响,福州温度较常年偏高,有利于空气垂直湍流运动,青运会后期的降水清洁过程,易于污染物清除。 相似文献
12.
利用南京市空气质量监测结果,对2013年8月及亚青会期间空气质量状况进行评价与分析,并结合采取的临时管控措施及气象条件状况,分析空气质量变化的相关原因。结果表明,8月份南京市空气质量均达到良的等级,亚青会期间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多项污染物浓度达到一级标准,且同比上年明显下降,这一方面与针对工业点源、机动车流动源及扬尘面源采取了临时管控措施,一定程度降低污染排放有关;另一方面与亚青会期间的气象条件有利于污染物扩散有关。 相似文献
13.
14.
液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酞酸酯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作了半挥发性有机物中流量采样装置,使用超细玻璃纤维滤膜采样,反相液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酞酸酯类,并对样品净化方式、目标化合物在气相和颗粒物上的分布规律及采样器的捕集效率进行了试验.方法在0.50 mg/L~50.0 mg/L之间线性关系良好,当浓缩体积为1.0 mL、采样体积为144 m3时,目标化合物的检出限为0.4×10-3 μg/m3~6.0×10-3 μg/m3;当采样体积为6 m3时,检出限为0.008 μg/m3~0.145 μg/m3. 相似文献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