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微博     
<正>@生态环境部:【习近平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8日上午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要发扬中华民族爱树植树护树好传统,全国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共同参与,深入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推动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天津市环境宣传教育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宣传教育效果显著,社会公众环境意识不断增强。在这当中,美中环境基金会给予我们很多支持和帮助。美中环境基金会是美国的民间环保组织,马克·布罗狄会长,做为一名义务国际环保志愿者,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开始了并不轻松的“环保事业”。“探索未来之路”1998年天津市青少年开展的“地球生命工程起动仪式”,在汉沽区拉开帷幕。汉沽一中及上海道小学、岳阳道小学率先实施,走在了全市各学校的前列,爱鸟、爱树、爱花、爱草尉然成风,师生自己动手精心制作鸟巢,挂在校园及…  相似文献   

3.
读书是学习,读树也是学习,是一种在户外感受自然、师法自然的学习,若能读出树的沧桑,听懂树的倾诉,那你的爱便是到了超凡脱俗的境界。   在北京麋鹿苑的户外生态教育活动中,有一个由二人进行的“读树”游戏,十分引人入胜。蒙面者在同伴的带领下,来到某棵大树前,通过用手触摸、用耳聆听、用心阅读,引发你对树木的亲和力,提高你对自然的感受力。做完游戏,你一定颇有感慨,那就请你一吐为快,与大家共享吧。   最近,美国自然教育家柯内尔来京教授了许多游戏,其中有一个叫“我的树”,是以人扮树,通过角色的转换,体验树的…  相似文献   

4.
“天下没有不吵架的夫妻”。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罗伯特·博利和唐纳德·沃尔夫的调查证实了日本学者这一论断的正确性。据他们调查,对婚后生活感到满意的夫妻中,有90%吵过架;而对婚后生活不满意者,有的宁可诉诸于第三者,也不愿意彼此怄气。可见,夫妻吵架也关情,何以如此?这是因为——爱的呼唤有道是舌头与牙齿总有磕碰的时候,何况是两个有思想、有个性的不同性别、不同生理特点的男女组合。夫妻间的“真”吵,无非是为了家庭的美好、婚姻的巩固、目标的一致等一系列爱心引发的。假若一对夫妻感情已到了水火不容的程度,相信任何一方也无心为“求大同,存小异”而争吵。从生理角度而言,夫妻之间的“争”本来就是根据性本质——占有欲与支配欲而结合的矛盾统一体。双方都希望能够独自完整地占有对方,渴望其俯首听命,唯我是从。由于双方有着共同的执着、深切的情意,于是,双方往往会“爱之心切,责之心苛”。爱的渲泄夫妻生活不可能始终像  相似文献   

5.
<正>等我赶来,站成右玉的一棵树时,却只能在书本上寻找这些历史,万千棵树木早已变成右玉的卫士,代代辈辈的右玉人种下一棵树,也是种下自己……不入右玉,怎知春色如许?怎知绿色如许?从东西南北各处潜入右玉,人,瞬间消失人的形体,而成为树的造型、树的倒影、树的绿意葱茏,倔傲地站立。这是右玉后天修炼的功能,绝妙如磐且无可替代。若在地图上寻找右玉,它很小,小到用铅笔  相似文献   

6.
每年的3月12日是我国植树节,不但是植树的大好季节,也是对幼儿进行热爱大自然,爱护树木教育的极好机会。我们组织幼儿和家长共同在小区内种植树木,以一家人领养一棵树的方式;促使大家经常去关心小树,培护小树,并通过领养牌上的内容教育影响小区内的其它居民,从而形成全社会都来爱树、护树的良好风气。活动目标:·认识几种常见的树种,知道树对环境的作用。·学习种树的方法,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能主动关注树木的生活情况,培养幼儿爱护树木的情感。活动一:认识小树苗准备:用于种植的树苗、图片。过程:(1)教师让每个孩子领…  相似文献   

7.
清人张潮的《幽梦影》,清谈花鸟虫鱼,品其味,悟其趣,心读怡然。譬如花,凡花色之娇媚者,多不甚香;瓣之千层者,多不结实;譬如树,松令人逸,桐令人清,柳令人感。然而,令我疑惑的是,张老前辈为何对一种在自己家乡徽州遍地生长且到春季繁花满枝的树只字不提?是不屑那树浓郁的香气,还是不喜那大大咧咧的花?我指的树是槐树,那花自然就是槐花。槐树香气浓重,千年不改,是执著也好,固执也罢,它仿佛并不在乎人们的褒贬。一年中,槐树最露脸要算四月,大大咧咧地说开就开了。莹白的花穗垂挂下来,任凭成群的蜜蜂轮番采粉酿蜜。上等的槐花蜜运到都市,人们品咂…  相似文献   

8.
时光中的树     
《绿叶》2020,(7)
正我曾经这样描述我老家杏儿岔的树:30棵杏树加上50棵柳树,再加上100棵杨树和12棵榆树,还有41棵梨树和58棵苹果树,再加上前年二叔在门口种的3棵椿树。这就是杏儿岔全部的树了。反正岔里都是一些平常人家,都是一些好种好活的树。有时觉得树太少了,岔里人就把一棵扁豆叫作扁豆树,把一棵枸杞刺叫作红刺树,还有麻秆树、苦荞树。远远看去,是一团树包围着杏儿岔;走进岔里才看清树散落在各处,就像那些门口蹲着、地埂  相似文献   

9.
鱼湖     
孙俊龙  邵华 《环境教育》2004,(12):27-27
我是一条湖里的小鱼。我爱湖,我爱我的家园,因为她很美。蓝蓝的天,绿绿的树,白白的云,红红的花都把她们的倩影留在了湖的怀抱里。湖像条变幻不定的绿绸。那样的纯,那样的美。阳光映照下,到处粼粼波光。“水暖先知”的小鸭子在水中自由地游弋,湖是他们的乐园。整个湖里的生物和睦相处,到处充满着生机与活力。我爱我的家园。  相似文献   

10.
生命之源     
正树因水而变得粗壮、茂盛;花因水而变得鲜艳、芳香;草因水而变得碧绿、娇嫩。水是生命之源,所以,我们必须用实际行动去节约每一滴水。当你看见水龙头正哗哗流着水而不屑一顾时,你可曾知道,有许多鲜活的生命正因缺水而消逝?大家都知道水是生命之源,然而,懂得珍惜水的人却并不多。每天下午,在打扫卫生时,大家用水洗抹布、洗拖布时,打开的水龙头不停喷涌出清澈甘凉的水来,半桶水就可以洗干净的抹布、拖布却用了两桶水。甚至有的同学直接在水龙头下冲洗,洗完之后,一走了之,任由水龙  相似文献   

11.
羽佳 《绿叶》2005,(11)
杨若兮出道较早,因与张国立、织田裕二等国内外著名影星多次合作而成为一颗影视界的新星。和其他演艺明星一样,杨若兮每天都忙得“昏天黑地”,即便这样,有两件事也是她无论如何都要安排出时间去做的——养猫和旅游。家成了“猫的世界”杨若兮喜爱猫是出了名的。“她爱猫爱到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她的一位朋友这样评价她。一和杨若兮聊起她宠爱的猫,她立刻兴致大增,“每天早上我都要和它在床上亲昵一个小时再起床,因为它实在太可爱了。”待在家里时,她每天都要和猫说好多话。“告诉它我有多么爱它!”“为了随时能看到它,从前我连拍戏都带着它…  相似文献   

12.
逸柳仁心     
<正>每个人的喜好是独一无二的,就如同陶渊明爱菊、王羲之爱鹅、周敦颐爱莲……而我却对一种植物有着独特的钟爱,那便是柳。谈起柳,我有抒不完的情。早春之时,我们还没有欣赏到朱自清笔下那细如牛毛,韩愈笔下那润如酥的春雨时,另一种植物已在潜滋暗长,那便是柳。当微风亲吻着大地,许多植物才苏醒时,柳枝已挂上了许多毛茸茸的柳絮。这时你站在柳树下一定会  相似文献   

13.
阿友 《环境教育》2015,(4):40-42
<正>很多国人知道法国的普罗旺斯是世界著名的薰衣草故乡,但很多人不了解,我国安徽合肥东郊50公里外的肥西县铭传乡小团山,是并不逊色于普罗旺斯的薰衣草天堂。小团山原本平淡无奇,海拔仅130米。这座沉寂的小山,因一对回归故里的台湾教授夫妇之故,这里出现了一段传奇。台湾教授回乡垦山安徽小团山与台湾的宿缘,可从晚清说起。晚清著名爱国将领、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的练兵之地,  相似文献   

14.
寻找一棵树     
李鹏生 《绿叶》2023,(7):49-52
<正>园区很大,占地几百亩,仔细转一圈需要小半天;风景很美,亭台楼榭,曲径通幽,花草树木,正吐芬芳;天气也不错,雨后,空气湿润,阳光和煦,清风拂面。这些,都勾不起我欣赏的心情,我在焦急地寻找一棵树,寻找一棵被盗八年的树。她不是一棵普通的树。录中有记载,铭牌有身份,亭亭玉立,身姿舒展,传闻夏季繁花满枝时,似一只展翅欲飞的火凤凰。  相似文献   

15.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桃花作为春天的使者是当之无愧的,每年开春时节,她都早早绽放,给我们捎来了春的信息。习习春风中,面对热力四射、青春洋溢的灼灼桃花,我们精神为之振奋。看一树一树桃花,仿佛不是一个春天迎面而来,而是无数个春天蜂拥而至。唐朝诗人白敏中有  相似文献   

16.
<正>水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而我们总是认识不到它的重要性,从而浪费它,不节约它。一个著名的沙漠考察队,在进行一次沙漠考察时缺  相似文献   

17.
<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和长远之计是化育人心,培养具有生态文明素质的一代新人。面向生态文明的未来,教育者必须担起生态文明教育的历史责任。2018年5月28日,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三所高校发起的中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联盟在天津成立,吸引了国内150余所高校"加盟"。在联盟成立大会  相似文献   

18.
《环境教育》2003,(5):22-24
教育是一首动人的诗。人类文明薪火相传,正是教育的火炬照彻千古。撷取满树繁花中的一朵,装饰在你的案头。教育诗篇栏目将选刊优秀的环境教育课程教案,这些精心编织的艺术品常常让我们感动不已!江南绿如蓝,总有第一茎小草先绿;原野花烂漫,总有那东风第一枝。独自缀英咀华,不如以飨天下!欣赏和借鉴,资源共享,是本栏目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19.
正为实现少时梦想,他成了第一个徒步走完中国明长城的外国人。因为爱长城,他到长城上捡垃圾并成立"国际长城之友协会"。他用笔追踪长城悠久历史,出版过五本关于长城的专著。他从亲身经历出发,用翔实准确的史实,讲述了一个个生动有趣的长城故事;他用镜头展示长城的雄伟和沧桑,多次举办长城今昔对比图片展与长城文物虚拟展,并计划将长城课程开进大学。30年专攻终成最具影响力的长城学者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倡导者,发现传播长城、展示保护长城成了他毕生使命。他叫威廉·林赛,一个可爱的60岁英国老头儿。  相似文献   

20.
清明专题     
《环境技术》2017,35(2)
<正>清明时节,虽是万物萌发之季,但冷雨纷飞,也不由得让我们想起近半年来环境试验行业先后痛失的两位大师。他们一生兢兢业业,为环境试验行业付出了毕生的心血。斯人已逝,感念长存,重温他们的故事,体会他们的精神气质,铭记教诲、传递信念,才是对他们最好的祭奠和缅怀。为此,我们推出祝耀昌教授和李传日教授的专题文章,以此纪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