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天然气应用对兰州大气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煤烟型污染是兰州市大气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西气东输工程对改变兰州市能源结构,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根据兰州市大气污染现状和特性,以2000年为基准,分析研究了兰州市利用天然气前后能源结构,主要污染源及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变化。针对污染源状况和兰州市天然气用气规划,选用适宜模式预测了兰州市利用天然气后的各主要污染物的年平均浓度,计算了空气质量的改善程度。  相似文献   

2.
兰州市城区大气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兰州市2002~2009年的城区大气污染物监测结果,分别对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和二氧化氮(NO2)3种主要大气污染物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其现状特征和变化规律,揭示了兰州市城区大气污染的现状及时间分布特征,并对兰州市城区大气污染的成因及防治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兰州市大气主要污染物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了解兰州市大气污染现状,评价其环境质量和健康风险,选择兰州市污染较重的西固区和污染较轻的榆中县为研究区域,定位监测并分析颗粒物、SO2和NOx等大气主要污染物的分布特征,采用环境空气质量指数法评价兰州市大气污染现状,重点分析颗粒物的构成特征和健康风险. 结果表明:兰州市大气污染物分布呈明显的季节性、区域性特点;大气颗粒物MMD(质量中值直径)在3.2~7.9 μm之间,属细颗粒型;西固区环境空气质量指数及污染水平普遍高于榆中县,其中位于西固区的西固第二小学采样点污染较为严重,污染水平为五级,需要采取控制措施;兰州市15 m大气高度PM10的健康风险高于30和1.5 m,兰州市PM2.5和PM10的健康风险属于可接受风险范围.   相似文献   

4.
燃气替代燃煤对改善兰州市空气质量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兰州市自然环境条件的介绍,分析了兰州市大气污染主要是由于燃煤造成的.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能够减少燃煤造成的大气污染.通过燃气替代燃煤,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改善兰州市空气质量状况.运用环境经济政策的理论,分析了"煤改气"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SO_2对兰州市主要绿化树种形态症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气污染是兰州市面临的最严峻环境问题之一,依据植物对大气污染的反应特性来选择城市绿化树种是减轻大气污染的重要途径。对兰州市6种常见的绿化树种进行SO2静态人工熏气实验,观察其形态症状变化。结果表明:臭椿、大叶黄杨、毛白杨对SO2具有很好的抗性,国槐对SO2具有中等抗性,圆柏、雪松可作为SO2污染的指示性植物。研究结果可为兰州市的大气污染治理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碳排放权交易作为《京都议定书》认定的碳交易机制,在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分析配额型碳交易在美国的成功应用的基础上,针对兰州市的污染现状,构建兰州市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来治理大气污染:核定兰州市大气环境容量,确定总量控制目标;确定交易单位;确立碳排放权初始分配机制;制定交易规则,建立监管机构;政府监管并进行相应的惩罚。  相似文献   

7.
不同污染区对绿化树种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兰州市大气污染的情况,选择兰州市的主要绿化树种为研究对象,对叶片中的脯氨酸含量进行了测定,并且运用Statistica6.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同一树种在不同污染区的脯氨酸含量不同,存在极显著性的差异,同一污染区的各种绿化植物的脯氨酸含量也存在显著性的差异.5种绿化树种的抗污染能力为杨树>小叶黄杨>椿树>国槐>圆柏,兰州市7个污染区的污染程度为兰炼厂区>兰化厂区>橡胶厂>西关>西站>交大>兴隆山.研究结果可以为兰州市的大气污染治理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8.
针对近年来兰州市机动车保有量增加迅速,道路交通拥挤,由机动车排放的污染物在兰州市大气污染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的状况,从法律法规及政策、交通管理、道路建设、清洁汽车行动、生态调节、环境教育、科学研究等7个方面提出了兰州市机动车尾气排放治理对策,为有关部门的管理和决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兰州城市大气污染和可能的技术控制措施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大气污染源和环境监测等资料,计算分析了兰州市区大气污染及其治理现状。结果表明,在兰州市区,燃煤占全部能源的71 %; S02年排放量为5. 96万t,烟尘为6. 54万t ;汽车尾气己成为主要大气污染源之一。市区S02浓度日均值在采暖期超标,而TSP一年四季都超 标。指出采用以集中供热、煤气、型煤和控制汽车尾气为主要措施,兼顾绿化和太阳能利用,制定市区大气污染治理方案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10.
在对兰州市主城区机动车保有量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就兰州市机动车尾气排放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评估,并对汽车尾气排放污染物进行了对比;阐述了机动车尾气是造成兰州市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同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预防、控制和处理机动车尾气污染的方法,对机动车尾气排放污染控制措施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合理减缓、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等措施。  相似文献   

11.
西宁市大气环境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1998年西宁市大气污染的主要监测指标为依据,分析了西宁市大气污染的现状、特征及原因,并根据近5a的监测数据对大气污染趋势进行了分析,结论是:西宁市大气污染为煤烟型污染,主要污染物为总悬浮颗粒物(TSP) ,并且在近5a来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2.
社区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达  蒋家文  陈波洋  钱枫 《环境科学》1999,20(5):97-101
为了寻求社区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方法和可行途径,在污染源调查的基础上,以城市多源大气扩散模式(ISCST)为建模工具,采用以“总量控制线性方程组”作为约束条件的线性规划方法,对控制北京市西城区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达到环境目标的几种方案作了分析,如燃烧优质煤和天然气等。同时,给出了总量控制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图和功能图。  相似文献   

13.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在经济持续增长、能源消耗不断增加的同时,及时缓解了各类主要的大气环境问题,有效避免了欧美发达国家曾经出现的严重大气污染灾害.然而,目前我国仍然面临着大气污染尤其是二次污染的严峻挑战.为此,非常有必要全面梳理与分析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特别是自20世纪70年代至今,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历程、成就与经验.结果表明:我国在各阶段的大气污染防治过程中均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成就与较为丰富的污染防控经验,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大气污染防治理论与管理模式,构建了系统科学的大气污染综合防控体系.今后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应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主体责任,强化重点污染源治理,继续调整优化四大结构,统筹兼顾,强化区域联防联控,强化科技能力建设,注重大气环境问题预测,加强环境科学与技术研究,共同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打赢蓝天保卫战.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大气环境点污染源治理技术开发研究,文章提出大气环境污染源治理的意义,介绍了大气环境污染源治理技术发展趋势,提出了大气环境污染源治理的研究内容,探讨了大气环境污染源治理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生物过滤技术、联用技术集成及成套设备研制、成套装置批量生产及产业化应用,大气环境污染源治理的技术水平和大气环境污染源治理的项目的创新性,最后提出大气环境点污染源治理技术开发项目的预期目标,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了大气环境污染源治理产业化的实施方法,这种方法介绍了大气环境污染源治理产业化管理,探讨了大气环境污染源治理项的投资,主要包括资金筹措方案,项目计划进度包括项目的总体目标、计划安排与阶段目标、企业的参与程度、产学研联合机制和其他必要的支撑和配套条件落实情况,只有在大气环境污染源治理产业化的过程中,各方面积极努力,各负其责,就一定能够做好大气环境污染源治理产业化的工作,保卫我们国家的大气环境.  相似文献   

16.
中国大气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与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气重金属污染是当前环保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热点以及突发性环境事件的高发领域。简要介绍了大气重金属污染的特征、危害及来源,综述了近年来中国大气重金属污染研究方面的进展。当前,中国大气重金属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1)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分析检测方法的研究,(2)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的污染行为特征研究,(3)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的化学形态分析与生物危害性研究,(4)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的来源解析,(5)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研究等,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最后,对今后的主要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选取2015年和2019年不同代表年份,结合外场观测和数值模拟,分析了天津地区不同季节不同天气(晴天、多云、霾)下,气溶胶辐射效应对整层大气透过率和地表入射太阳辐射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不同年份的差异.借助WRF-Chem模式模拟分析了重污染期间气溶胶辐射效应对垂直方向上气象要素廓线、边界层结构以及PM2.5浓度的反馈机制.结果表明:霾污染可导致大气透过率明显下降,春、秋、冬不同季节,霾污染导致中午大气透过率分别下降0.09,0.11和0.09.全年平均霾污染可导致大气透过率降低约15.5%.云量的增多也可导致大气透过率明显下降,多云天气下大气透过率相比晴天减小约22.4%.霾和云对大气透过率的影响还与太阳高度角有关,当太阳高度角>60°时,霾污染导致大气透过率下降8.6%.随污染等级提高,气溶胶对太阳辐射的衰减作用也越强,天津地区空气质量分别为Ⅰ~Ⅰ级时,中午地表入射短波辐射呈稳定下降趋势,依次为484,446,439,342,328和253W/m2.重污染期间,气溶胶辐射效应导致大气低层(250m以下)降温(0.8℃)增湿(3.8%...  相似文献   

18.
大气降水中重金属离子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气降水中重金属离子的研究可以反映大气污染、地表水污染的信息.通过对国内外大气降水中重金属研究现状的阐述和大气降水中重金属的来源进行理论分析,并利用实地大气降水采样分析,归纳出其中重金属的特征,监测当前大气的污染状况,从而为区域性的大气中重金属的污染评价及污染治理提供理论依据.降水中的重金属元素主要包括Pb、Mn、Zn、Cu、Cd、Cr等,通过分析测定可以为利用大气降水作为重要饮用水补给源的区域提供饮水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9.
近地面大气污染模拟模型的建立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以往把整个混合层作为大气扩散研究对象的问题,研究了近地面大气污染带概念,建立了大气污染模拟模型。又考虑到目前大气污染模型仅注重研究铅直面上的二维扩散变化,而较少研究平面二维扩散问题,运用有限差分方法建立了近地面大气污染带的平面二维数值模型。通过应用证实,该大气污染模拟模型能够真实反映近地面大气中污染物的扩散趋势及空间分布特征,对城市大气环境污染预测和防治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大气污染对运动员室外高强度训练时段体能的影响显著,长期污染环境下进行室外高强度训练会导致运动员体能下降,为了缓解大气污染对运动员体能的影响,进行相关性统计分析评估;对室外训练环境中大气污染的来源进行分析,探讨大气污染对运动员高强度训练时段体能的影响。不同大气污染程度对运动员体能有梯度影响效能,导致运动员的体育训练水平下降,影响运动员的体能指标。通过大气污染防治,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缓解大气污染对运动员室外高强度训练时段体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