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环渤海地区500年来的旱涝变化及其区域分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研究区1470~1985年的旱涝等级资料,划分了该地区500年来旱涝变化的7个阶段,讨论了不同阶段间旱涝型的变化及其旱涝型区域分异意义。结果表明,500年来研究区有4类主要旱涝型,各型旱涝在不同阶段的重要程度及场型特征有较大差异,深刻反映了该地区500年来旱涝区域分异特征的变化。通过对500年来旱涝变化与温度变化的对比发现,较温暖期,研究区的旱涝型及旱涝区域分异格局较多变,旱涝变化的区域差异性较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王重建的2232a降水长序列运用Markov过程理论分析了中原各地区旱涝等级的概率特征;定义了净旱涝历时、净旱涝烈度、平均净旱涝烈度参量,并用之建立了中原中心区降水的丰枯段等级预测模式。为中原地区旱涝分析和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境内淮河流域历史时期旱涝等级序列的重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钟兆站  赵聚宝 《灾害学》1994,9(3):67-71
本文根据旱涝史料,运用旱涝等级评定法,对河南省境内淮河流域1470~1949年逐年的旱涝状况进行了评定;并采用“区域综合法”,重建了河南省境内淮河流域1470~1949年的旱涝等级序列。  相似文献   

4.
东北地区夏季旱涝的区域特征及水汽异常输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东北地区91个站46a的夏季逐日降水资料和相应的NCEP/NCAR逐日水汽输送资料,通过旋转正交经验分解法分析了该区夏季旱涝的区域特征,并进一步研究了各分区旱涝年的水汽异常输送特征。结果表明,东北地区的夏季降水异常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大致可分为6个独立的区域。分别分析了各区域旱涝年与降水正常年水汽输送的差异,发现各区域旱涝年的异常水汽输送路径和关键区均存在明显的不同,且旱涝年异常水汽输送并不是简单的反位相。  相似文献   

5.
我国旱涝空间型的马尔科夫概型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旱涝灾害在我国是影响最大、也最为频繁的气候灾害。本文利用马尔科夫概型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在验证了我国旱涝空间型序列具有马尔科夫性质的基础上,计算出各状态的转移概率,进而分析了旱涝空间型序列的静态和动态结构,并揭示出旱涝空间型各状态演化的优势倾向。  相似文献   

6.
根据全省各自然片降水标准化资料确定旱涝指数。用旱涝指数将旱涝分为5级。通过旱涝年雨情灾情对比分析,说明安微旱涝有出现频繁,旱多于涝,涝重于旱并有范围广,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危害重的特点。西风带环流调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相互配置是形成旱涝的直接原因。夏季副高脊线的位置对江淮汛期的降水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全球不同区域火山爆发与中国夏季旱涝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近500年来火山活动和中国旱涝资料,研究了中国旱涝型和各主要地区旱涝指数与不同火山区和不同季节火山爆发的统计关系,探讨了1991年江淮洪涝与该年6月火山爆发的可能联系。发现不同区域火山爆发对中国不同地区的旱涝影响不同,有的甚至截然相反。由统计检验表明,分区研究比不分区研究其信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气候旱涝指标方法及其分析   总被引:52,自引:5,他引:52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计算单站旱涝指标和区域旱涝指标的方法。并根据1951~1996年各月降水资料,对华北地区和长江流域地区的旱涝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我国北方旱涝指标的确定及旱涝分布状况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根据1951~1995年各月总降水量、月平均温度等资料,在我国北方(34°N以北)选取了34个代表站,计算了春夏秋三季月总需水量和二种单站旱涝指标并作了比较,结果表明,K指标优于Z指标;并对我国北方旱涝状况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近五百年的旱涝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兆站 《灾害学》1995,10(4):49-54
本文根据旱涝史料及现代观测资料,运用旱涝等级评定法和农田水分平衡法,对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自1470 ̄1980年逐年的旱涝状况进行了评定,重建了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1470 ̄1980年近500a的旱涝等级序列,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旱涝发生的基本规律。运用山地-平原交界带气候边际效应的观点,探讨了山地-平原交界带气候边际效应与旱涝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广西旱涝特征及减灾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广西30年来旱涝发生规律的分析,指出广西旱涝灾害是严重的,具有明显的灾害特征,并根据广西旱涝灾害特征及具体情况,提出了减灾对策,对治旱和治涝分别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中国南部沿海地区雨涝灾害时空特征及趋势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插补完整的近500年旱涝等级序列和近40年实测降水资料,分别制定了历史时期和观测时期雨涝分级标准。建立了五省一市18个站的雨涝序列。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国南部沿海地区雨涝分布时空特征,并对典型雨涝年的成因及灾情进行了分析和评估,最后作出90年代雨涝趋势预测,为沿海的减灾、防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河南旱涝灾害的演变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利用河南1949~2003年的逐年旱涝灾害成灾面积的统计数据,采用年旱涝成灾面积的相对大小进行了旱涝年型等级划分,分析了旱涝灾害演变的基本特征;同时运用小波分析的方法探讨了旱涝灾害的转折突变特征,结果表明:河南干旱灾害发生的频率与影响高于雨涝灾害,并具有日益严重的趋势;旱、涝阶段的转折突变具有12年左右的周期,下一个旱、涝转折突变点可能出现在2015年左右。  相似文献   

14.
区域性旱涝灾害序列的信息量及分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德  王昉 《灾害学》2002,17(2):11-16
本文依据 C· E· Shannon的信息量概念 ,定义了旱涝灾害序列的信息量公式。以安徽省长江、淮河流域的旱 (涝 )灾害序列为例进行了研究 ,初步计算出相应的信息量、信息维 ,并得出如下结论 :1旱 (涝 )序列的信息量随时间是波动的、衰减的 ;2大旱 (大涝 )前信息量增加 ,信息维降低 ;3区域性旱 (涝 )序列的信息维一般在 0 .70~ 0 .90之间  相似文献   

15.
40年来本溪地区的旱涝变化特征及其评估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本溪地区40年(1961-2000年)来的气象和水文资料,对大气和农业两方面的干旱,采用降水Z指数变化方法和彭曼综合法,分析了该地区的旱涝变化规律,探讨了相关的旱涝评估方法和标准。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梅雨及其灾害影响评估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田心如  姜爱军  高苹  张章 《灾害学》2004,19(1):40-45
根据江苏省近50年来的梅雨资料,用数学统计方法对入、出梅的迟早作了定义,考虑到梅期的长短、梅雨量及暴雨日数等3个因子,给出了梅雨强度计算模型及梅期旱涝指标,并分析了江苏省淮河以南地区近50年来梅期旱涝分布特征,最后阐述了入梅迟早对旱涝灾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以呼和浩特市区为例,通过收集历史内涝数据与实地调查,共收集到78处积水点的具体位置、内涝范围和发生频率等实际数据,并对其内涝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6—2019年内涝灾害较2010—2016年频繁;其次,内涝主要发生在6—9月间,尤其集中在7月.空间分布特征表明,赛罕区积水点分布密度最大,而玉泉区最小.相关性分析...  相似文献   

18.
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干旱指数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青  李兆元 《灾害学》1994,9(2):12-16
利用降水距平百分率建立了干旱指数方程,可用于于旱半干旱地区的干旱监测,并对1989年北疆的干旱和乌鲁木齐历年的干湿期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1991年淮河和太湖流域的洪涝灾害成因和减灾对策进行了概略分析,指出减灾的重要问题是坚持流域综合治理和区域综合开发战略,并推行现代集约农业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