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温室气体尤其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逐年上升,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的罪魁祸首。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那么人类的发展将因此而受到极大影响。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到巴厘岛路线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温室气体点源、面源、区域、全球等尺度下的监测需求,综合利用多种形式的光谱学测量手段,开展地面探测、地基探测、机载探测和星载探测四种典型光学观测,获取温室气体空间分布、季节变化和年变化的特征和趋势,对理解区域碳排放、掌握源汇信息、研究环境气候变化规律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自有大气层以来就有温室效应。工业革命以来,大量人为温室气体的排放使温室效应增强,全球海平面上升和气温上升。人类对这一过程的认识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本文综述了到目前为止对这一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结论,指出在控制温室效应和全球变化的问题上,最困难也是最基本的难题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相似文献   

4.
甲烷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仅次于二氧化碳的第二大温室气体,大幅度减少甲烷排放有助于降低近期温升,是实现巴黎协定目标的必要手段,也是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相比其他排放源,油气行业的甲烷减排最快、最有经济性。而有效的减排政策和监管必须建立在完整、准确的甲烷排放清单基础上。文章以甲烷为重点,概述了美国国家温室气体清单和油气行业的报送制度,介绍了两个报送体系的覆盖范围、要求等相关差异,说明了设施界定、排放因子和活动水平来源、监测方法以及有待改进之处,并针对中国油气行业甲烷排放数据的质量改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21世纪即将到来,回眸过去的一百年,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工业革命带来的蒸汽机、电视、电话、汽车和计算机等,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生活质量,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但是,在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取得突飞猛进的同时,随之而来工业污染、生态破坏以及矿物能源和资源的大量开采和使用,打破了地球上原有的生态平衡,特别是全球的气候变化及其带来的严重后果,已经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进入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酷热的夏季,罕见的暖冬,一些地区肆虐泛滥的洪水和另一些地区大面积的持续干旱,使我们体验了实实在在的全球气候变化,尝到…  相似文献   

6.
石油化工生产企业是高耗能企业,也是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来源之一,温室气体排放统计、计算与监测可为参与碳交易提供基础信息,促进石油化工生产企业可持续发展并实现减排目标。文章介绍了国内外认知度较高的温室气体核算标准,并对目前国内外已发布实施的石油石化行业清单编制标准进行归纳和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石油石化行业完善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标准、加强温室气体排放核查工作、建立温室气体统计和管理体系等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7.
碳达峰碳中和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国家战略,作为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工业园区贡献了全国50%以上的工业产出和31%左右的碳排放,是我国控碳减碳的重要靶点。准确把握园区碳排放特点,对制定针对性减碳举措意义重大。然而,工业园区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尚未统一,需结合园区特点进行深入探讨。本研究分析了工业园区组成结构与发展特征,将园区的碳排放源归类为能源消费、工业过程和产品使用与废弃物处理处置三大类,比较不同核算方法,提出适合园区特点的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建议,之后对国家级开发区开展案例研究,揭示其排放结构特征。结果显示,2015—2017年203家园区碳排放强度小幅增加,排放总量持续上升,总排放中超85%为直接排放,但三年内仍分别有100、98和92家园区的间接排放占自身总排放比重超过50%,间接排放是工业园区碳排放不可忽视的重要组份。最后,建议从间接排放占比显著或产城融合程度较高或以单一企业为绝对主体等特殊园区入手,探讨企业、园区、城市等不同层面碳排放核算之间的联系,构建园区低碳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推动工业园区温室气体核算标准的建立。  相似文献   

8.
温室气体和空气污染物的协同治理是一种双赢的策略。自协同效应的概念提出以来,大量研究对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之间的协同减排技术、措施、潜力等方面进行了评估。本研究回顾了协同治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典型案例以及重要的政策实践,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当前研究与实践的特点,并对未来研究提出了建议。典型案例涉及能源、交通、工业和居民部门,政策实践讨论了温室气体和空气污染协同治理政策的主要类型及其实施情况。从损失评估、协同机理、高精度排放清单及模拟等角度对未来促进协同治理的研究提出了方向建议。  相似文献   

9.
一、背景介绍自工业革命以来,温室气体以惊人的速度在增长。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主要与能源的大量使用有关。据测算,CO_2的排放量较工业革命以前增加了1750吨碳,大气中CO_2也从1860年280ppm增加到1990年的353ppm。与此同时,全球平均气温...  相似文献   

10.
杨通进 《环境教育》2009,(12):10-12
2009年是一个"气候变化年"。12月7日至18日,世界各国领导人齐聚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商讨《京都议定书》第一个承诺期(2008年~2012年)结束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道路何去何从,为后京都时代定下行动的基调。哥本哈根达成的协议将影响人类遏制全球变暖的行动,进而影响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水、土地以及食物。在伦理层面上,温室气体减排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杨通进给我们做了解答。  相似文献   

11.
雨林本来被期待能吸收二氧化碳、缓和温室效应,但科学家却发现温度上升反而让雨林吐出更多二氧化碳———  相似文献   

12.
根据技术统计,我国新能源纯电动汽车在生产与使用环节所排放的温室气体,均超过普通内燃机车辆的排放量。国内尚未对新能源汽车温室气体排放进行规制,导致了市场竞争恶化、新能源技术停滞、过度占用国家资源和温室气体排放加剧等问题。在新能源汽车排放问题上,美国、欧盟、新加坡等发达国家都率先尝试规制并起到一定成效,中国可以借鉴国际经验,对新能源汽车温室气体排放进行法律规制,并探索和碳排放交易的衔接制度,服务于气候变化、能源安全保障与经济全球化战略。  相似文献   

13.
《油气田环境保护》2007,17(3):20-20
<正>根据《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中国将采取一系列法律、经济、行政及技术等手段,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并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简要阐述新疆油田温室气体重点排放过程,指出新疆油田温室气体减排和控制工作的方向,通过对注汽锅炉、天然气处理、储罐、能源结构优化、科技减排技术研究等工艺的研究分析,提出并实施一系列减排工作,在实践中通过对注汽系统减排措施的应用大幅降低了油田温室气体排放量,为新疆油田公司温室气体减排提出了新方向。  相似文献   

15.
城市固体废弃物管理系统是产生温室气体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排放源。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固体废弃物排放量逐年增多,如何准确地核算城市固体废弃物管理系统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概述了城市固体废弃物管理系统的演进与优化研究进展,重点对城市固体废弃物管理系统温室气体排放核算规范和标准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建议今后在城市不同类别的固体废弃物管理系统演进过程及其影响、温室气体排放的核算方法、温室气体排放的校正系数、城市固体废弃物管理系统的优化模式及温室气体减排机制等方面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此中心的创立,工作网,数据库和该中心与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的初步联系。  相似文献   

17.
为适应国家对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工作目标及工作要求,根据国家政策及集团公司需求,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编制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工作方案》,设计开发了集团公司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平台。文章分析了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四大步的工作流程;根据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温室气体核算工作方案的工作要求,对难点进行分析:核算边界差异较大、基础数据来源分散、数据填报量及核算量庞大。阐述了核算系统的设计思路及系统构架、主要功能,并介绍了系统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8.
美国《清洁空气法》没有将温室气体列为空气污染物。2007年,美国最高法院就Massachusetts v EPA案做出判决,认定二氧化碳属于空气污染物,之前联邦环保署是否有权力对温室气体排放进行管制存在争议。2009年12月,美国联邦环保署根据该判决将二氧化碳和其他5种温室气体列为大气污染物,为温室气体是否是美国《清洁空气法》中的"空气污染物"画上了句号。在我国,将温室气体作为大气污染物,可以解决对温室气体排放进行管制不能当然地适用大气污染防治法的有关规定的缺陷。  相似文献   

19.
肥料的类型、施用量、施肥方式以及施肥时间都会影响农田温室气体的排放。以国内外相关文献为基础,综述了施肥对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影响的研究进展,提出合理的减排施肥措施。  相似文献   

20.
采用混合生命周期评价法,全面考虑页岩气开发钻井、固井、水力压裂、放喷测试求产和生产阶段的温室气体(Greenhouse Gas, GHG)排放量。结果表明:涪陵页岩气开发生命周期GHG排放量为12.27 gCO_2e/MJ,主要来自生产阶段的GHG排放。页岩气燃烧供能、甲烷泄漏(生产阶段)、柴油生产造成的GHG排放量较大,分别占总GHG的87.096 2%,4.930 4%,2.344 4%。通过对比研究发现,页岩气储层所处地域不同,采用的开发技术也不尽相同,GHG排放量存在较大差异。单井产能是对页岩气生命周期GHG排放量影响最大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