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然地理学把构成自然环境的总体划分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圈和岩石圈等5个自然圈。生物圈是指接近地球表面的那一层环境,即从海洋平面以下大约10公里起,到海平面以上大约10公里这一地球表面层。人类和其他生物有机体生存在这个表面层里,称之为生物圈。在生物圈中,生物是以群落而生存的,它们和周围的大气、水、土壤、岩石、光、热等非生物环境之间存在着  相似文献   

2.
陈志岳 《环境》2004,(1):55
自然地理学把构成自然环境的总体划分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圈和岩石圈等5个自然圈。生物圈是指接近地球表面的那一层环境,即从海洋平面以下大约10公里起,到海平面以上大约10公里这一地球表面层。人类和其他生物有机体生存在这个表面层里,称之为生物圈。在生物圈中,生物是以群落而生存的,它们和周围的大气、水、土壤、岩石、光、热等非生物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互相作用,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生物群落和环境一起构成了生态系统。放射性“三废”的排入可能改变生物圈中各生态系统原来的平衡,进入食物链并影响人类。因此,我们在发展核能  相似文献   

3.
<正> 所谓环境,从广义来讲是指地球表面层周围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构成的生物圈和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文明劳动创造而建立起来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在人类出现以前几十亿年就已经存在了,而后人类也成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生物和人类都是地壳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  相似文献   

4.
生物赖以生存的大气并非无限,空气总重量不过地球重量的一亿分之一。生物生存其中的生物圈厚度约21公里,不过地球直径的千分之1.65,也极为有限。同时,保证生命出现及其进化的物理、化学、生物等环境条件,相互制约,极为严格,这可由地球诞生20亿年才出现生命和太阳系各星体至今尚未发现生命机体的事实得到说明。如果这些物化条件遭到影响或破坏,整个生物界,包括人类生存就要  相似文献   

5.
<正> 地球化学家关心的是化学元素在地球(和宇宙)中的分布及其在各种地质作用过程中的再分配。今天,他们更多的是关心各个地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壳、地幔和地核)中所发生的物质的流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地球的对流方式发生了改变,随之地壳的性质也发生了改变。 就地球的外部(包括我们的环境)而言,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由于人类活动惊人的增加,这种物质  相似文献   

6.
<正> 地核位于地球的中心,其半径为3470公里。地核的体积约占地球的16%,但其质量却占地球总质量的32%。 据(1978)的资料;在A”模型中,地核包括下列几个部分: 带 深度(公里) 压力(兆巴) 密度(克/匣米~3) E(外核) 2898—4980 1.36—3.20 9.98—12.17 F(过渡带) 4980—5120 3.20—3.28 12.17—12.15 G(内核) 5120—6371 3.28—3.61 12.25—12.51 地震观测没有发现穿透外核的横波。据此认为外核是液态的。地球磁场的存在以及一系列其他地球物  相似文献   

7.
一、环境地球化学的研究方向与IGBP合拍全球环境变化既是地球生命系统与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复合反应,又是地球自然体系与环境人为影响的综合结果。国际科联(ICSU)提出的“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在对地圈——生物圈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气候变化问题是研究全球变化的中心;将局部的观测同区域或全球尺度的问题联系起来作为主要问题。气候既作为诸环境因子中最活跃的直接因素,制约其它环境因子相互作用的过程和速率;又作为地球环境演化自然作用和人为影响的复合结果,受控于若干环境因子的相互作用。因之,气候因子具有明显的二重性特征。  相似文献   

8.
煤矿释放的甲烷对地球生物圈污染的影响河北煤炭建工学院候万钧邯郸市煤气公司高建业地球生物圈人为污染程度与煤炭工业(煤矿、露天采煤场、选煤厂)及其用户(以煤为燃料的热电厂及供暖设备)总的发展水平直接相关。由于煤炭工业的发展直接改变着生物圈所有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谈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环境容量和污染物放总量人类生活在地球生物圈内,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生物圈是一个由生物有机体和无机物质组成的庞大的生态系统。人是这个庞大的生态体系中生物有机体的组成部分。在生物圈里,生态系统的类型、规模和结构可能很不相同,但在一切生态系统中都存在着能量流通和物质交换。正是通过一定的能量流通与物质交换,把生态系统中各结构单元有机地联系成一个整体,维持着生态系统中的一系列动态平衡。人类就是在这样一种处于动态平衡的环境条  相似文献   

10.
最大的环境灾难迄今,战争已吞噬了35.4亿人的生命,消耗的财富折合成黄金可铺成一条宽150公里、厚10米绕地球一周的金带。战争的灾难,不仅导致亿万人生命的丧失和财富的损耗,而且还严重地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资源和生态环境。战争“杀生”包括扼杀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人类战争与野生动物本不相干,但战争的腥风血雨,使野生动物深受其害,有些甚至惨遭灭绝,  相似文献   

11.
火星是太阳系的一个成员,它与地球很相似,有昼夜四季之分,有大气层和气象变化,有固定的形态并在两极堆集着冰雪(极冠)等,故有人将火星称之为小型的地球。根据天文观测和计算,火星距太阳的平均距离为1.52天文单位(相当于227.94×10~6公里),公转的恒星周期为686.98天,自转周期为24时37分23秒,火星的赤道直径为6800公里,是地球直径的0.53,极直径为6748公里,平均直径是6740公里,平均轨道速度为每秒24.1公里,轨道偏心率为0.093,近日  相似文献   

12.
火星是太阳系的一个成员,它与地球很相似,有昼夜四季之分,有大气层和气象变化,有固定的形态并在两极堆集着冰雪(极冠)等,故有人将火星称之为小型的地球。根据天文观测和计算,火星距太阳的平均距离为1.52天文单位(相当于227.94×10~6公里),公转的恒星周期为686.98天,自转周期为24时37分23秒,火星的赤道直径为6800公里,是地球直径的0.53,极直径为6748公里,平均直径是6740公里,平均轨道速度为每秒24.1公里,轨道偏心率为0.093,近日点的距离为2亿700万公里,远日点的距离  相似文献   

13.
现在经常提到“生物圈”这一名词。“生物圈”是指地球的有生物居住的气体层、液体层、和固体层而言。由于液体层(即水圈)的化学和物理性质对生物非常有利,所以生物非常丰富。从水体表面一直到一万多公尺深海处都有生物存在。水中有些什么生物呢?有:浮游生物、游泳生物、漂游生物及水底生物;而水底生物、根据它们的生活方式,又可分为底栖生物等很多种。  相似文献   

14.
正臭氧层是指距地面10~50千米的大气平流层中臭氧浓度相对较高的部分,被誉为"地球生物生存繁衍的保护伞"。但随着制冷剂、发泡剂、喷射剂等化学制品被大量使用,这些制品中含有的大量消耗臭氧层物质(ODS)对臭氧层造成了破坏,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由于臭氧层中臭氧的减少,照射到地面的太阳光紫外线增强,给生物圈中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物种的生存带来威胁。削减消耗臭氧层物质已成国际社会共识。  相似文献   

15.
人类世界面临的五大威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战争、人口增长、贫穷、能源的滥用和有毒废物对环境的污染是当前人类环境面临的五大威胁。其中,以核战争的威胁最大。一旦发生了核战争,立即就有数百万人死亡,而长期的核战争影响则更为严重。地球表面供生物生长发育的那层薄薄的生物圈,将受到永久性的破坏。地球上同温层的组成也将改变,从而导致太阳对地球的照射发生变化,使光化学与生物学的过程受到破坏。空气、水和土壤中的放射性物质将冲击地球上的一切生物,从微生物到高等动植物都不能幸免,不是被击伤就是发生遗传变异。  相似文献   

16.
沈铎 《环境保护》1995,(10):34-35,7
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沈铎1.什么是环境?环境不单是人类生存的场所,也是人类发展的资源。环境应包括自然环境、工程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是地球表面层的大气、水体、土壤、矿产资源以及野生生物资源的总称,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活动...  相似文献   

17.
<正> 研究REE在生物圈中的分布及分配,对于探讨REE的地球化学性质和演化有其替殊意义,因此很早就有人开展这方面的研究了。1878年Cossa(据Robinson等,1958)报道了(木菊)材、烟草、葡萄等植物中含有少量稀土。后来Robinson等人又详细研究了北美胡桃树中的REE。近十几年来,有关REE生  相似文献   

18.
吕芳 《世界环境》2009,(4):21-22
重新认识太阳 太阳是一个巨大的炽热气体球,其内部不断进行着热核反应,因而释放巨大的能量。太阳的直径约为139万公里。比地球的直径大109.3倍。太阳的体积约1.4122×10^7km^3,比地球的体积大130万倍。太阳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1.5亿公里。太阳每秒钟释放出的能量是3.865×10^26焦耳,相当于每秒钟燃烧1.32×10^16吨标准煤所产生的能量。地球上的一切能量几乎都是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太阳。与煤、石油等化石能源技术相比,同时也与风能和生物质能发电技术不同,  相似文献   

19.
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对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使环境保护问题成为国际合作的重要项目之一。其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倡仪和支持的多种目的规划项目——“观察地球”的计划,为实现这一计划,组织了全球环境监测系统(GEMS)。环境监测的任务如下: ——观察和评价生物圈的状况; ——从生态角度阐述人为因素对环境的危害形式; ——确定环境容许的生态负荷; ——预测生物环境状况。监测的首要任务之一是观测环境中主要污染物的本底状况,其中包括铅、汞、镉、砷、二氧化硫、硫  相似文献   

20.
5+9≥0     
按照算术法规,5和9两个自然之和等于14。然而本文的命题违背数学规律,《5十9≥0》,道理何在?“5”,即5种效应,“9”则是9大险滩,它们结构成无形锁链,套在人类的脖子上,迫使地球生物圈日趋消瘦,最终变成“荒地”。可以设想,生存环境沦为空白之日,亦称一切化为乌有,趋近于“0”的悲惨状态。一百多年前,一位哲人曾经预言,人类起劲地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