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排污权与碳排放权系包含关系,对碳排放权属性的定位主要集中在许可证论、用益物权论以及环境权论三个方面。通过对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公平问题的必要性分析,探析初始分配效率、分配模式的内在缺陷和行政权介入对初始分配公平的影响。从加强制度衔接、确定总量目标、主体资格审查和提高监测技术等方面予以完善,以实现初始分配公平。  相似文献   

2.
排污权与碳排放权系包含关系,对碳排放权属性的定位主要集中在许可证论、用益物权论以及环境权论三个方面。通过对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公平问题的必要性分析,探析初始分配效率、分配模式的内在缺陷和行政权介入对初始分配公平的影响。从加强制度衔接、确定总量目标、主体资格审查和提高监测技术等方面予以完善,以实现初始分配公平。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渔业水域污染纠纷案件经常发生。水污染事故的发生往往伴随着对渔业资源的损失和对渔业生产的破坏,为及时、公正地调查处理渔业水域污染事故,维护国家、集体和公民的合法权益,现就此类案件处理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作以探讨。一、关于损害事实的认定渔业水域污染事故是指由于单位和个人将某种物质和能量引入渔业水域,损坏渔业水体使用功能,影响渔业水域内的生物繁殖、生长或造成该生物死亡、数量减少,以及造成该生物有毒有害物质积累、质量下降等,对渔业资源和渔业生产造成损害的事实。因污染事故而导致的对渔业生产的损害,可以由主管…  相似文献   

4.
补充型过度捕捞的确认及其对渔业管理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学参考点用来指导渔业管理决策,通常以捕捞死亡系数来表达。补充型过度捕捞常常被理解为一个种群被捕捞至补充量出现实质性减少或失败时才发生。该定义很含糊,不能建立生物学参考点,它与捕捞死亡系数挂钩。因此,提出从减少一个世代亲体量的捕捞压力水平出发,定义补充型过度捕捞即是捕捞死亡系数使产卵群体低于其亲代平均生物量的临界点。常规的模型和亲体补充量数据都可确定这一参考点,并与亲体量的更替联系起来,从而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以印度洋黄鳍金枪鱼渔业为例,计算了其补充型过度捕捞的生物学参考点,提出限制围网诱鱼装置作业,减少幼鱼资源的过度开发,防止补充型过度捕捞发生引起资源的衰退。  相似文献   

5.
青海湖渔业环境状况及管理保护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金兰  覃永生 《青海环境》1997,7(4):159-163
综述了青海湖概况、渔业环境状况和青海湖裸鲤资源衰退的情况,分析了环境恶化的原因,提出了保护青海湖水域环境和渔业资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环境资源滥用的所有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所有权不明致使环境资源恶化所有权是指法人主体或”个人”(此处个人非公民,只是分析问题的主体)对资源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并排斥他人干涉的权利。这项权利在其实际运用中,由法人主体或“个人”即所有人独立享有,具有排他性,任何人未经资源所有人许可或没有给资源所有人补偿,都不具有对该资源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所有人在行使其所有权时,可以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根据自己的意志和利益,将其所有权的一项或几项权能分离出去。例:占有权与所有权分离;占有权、使用权与所有权分离;占有权、使用权和收…  相似文献   

7.
碳排放交易是推动碳减排,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政策工具。为提高碳排放交易市场的规范化管理与运营,生态环境部加快了推动碳排放交易市场法治化的步伐。然而《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中用碳排放额度来解释碳排放权,直接影响了学界对碳排放权的性质定位。碳排放权和碳排放配额在碳排放交易机制中所发挥的功能并不相同,有必要确立“权额分立”的理念对碳排放权的性质进行重新检视。在“权额分立”理念下,剥离碳排放配额的碳排放权仅作为一种行政许可权存在,碳排放配额则具有物权性质,两者互不影响。作为行政许可权的碳排放权不具有可交易性,因此,在规范文件中以“碳排放交易”取代“碳排放权交易”较为稳妥;另在碳排放权的概念界定中也应当与碳排放配额相区分。  相似文献   

8.
环境权是一个在现代广泛使用的概念。环境权的确立有利于公民关注环境,提高了公民的环境意识,从而加强了对环境的保护和对政府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环境权与生存权和发展权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三者又不完全相同。现阶段,要完善有关环境权的立法确立公民的环境资源利用权、环境状况知情权、环境侵害请求权及诉权。  相似文献   

9.
矿业环境相邻关系的界定是相应环境产权私人化的途径。由矿业环境相邻权与矿业成员环境权双向对接组成的环境相邻关系,通过法律来约束矿山企业的环境相邻权和激励相邻对方的成员环境权而共同保护矿业环境。矿山企业一方给相邻对方合理施加容忍义务,相邻对方应当容忍非实质性的或当地通行的影响。成员环境权的保护,是基于物权而行使消除危险、排除妨害和恢复原状的请求权,基于债权而行使侵害赔偿请求权。  相似文献   

10.
陈艾 《环境教育》2008,(4):46-46
2007年世界无烟日的主题是“创建无烟环境”,旨在提高公众对被动吸烟和环境烟草烟雾(即二手烟)危害的认识。对此,中华环保联合会以维护公众的环境权益(清洁的无烟空气权)为目的,积极开展系列政策倡导与公共宣传等活动,推动公共场所无烟。  相似文献   

11.
污染权交易市场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企业改革进一步加深,环境保护与发展经济这两道严峻的课题一同摆在了企业的面前。在这种情况下,考虑、酝酿、设计“环境污染权交易市场”的模式已迫在眉睫。中国的现实国情决定了我国的“污染权交易市场”既不能像西方国家那样是纯粹的交易市场,也不能像过去中国那样单独地征收排污费。而应当是污染机交易和征收环境税(其主要用途与排污费的用途一致)有机结合的市场。国家根据污染权价格的波动,适当地调整环境税的税率,并对污染的防治提出相应的措施;企业根据污染权价格的涨跌和环境税率的变化,兼…  相似文献   

12.
李静  杜群 《中国环境管理》2019,11(1):117-122
我国南海渔业活动及其以外的人类活动产生的环境问题,严重污染了南海海域的水质,威胁着南海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南海海域渔业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已形成,提供了较为合理的制度安排。但仍存在一些法律问题,其中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海洋环境监测制度和海水养殖污染防治制度等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因此本文提出以下法律对策:明确渔业部门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法律地位,加强渔业海域环境监测的协调机制和完善海水养殖污染防治制度,以期依靠法治的力量保护南海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菹草的经济价值及其栽培与养鱼技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菹草是渔业水域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者,为渔业生产的重要自然资源之一、根据近年来的试验研究成果,本文探讨了菹草的自明、药用、饲用价值及其在渔业水域中对自然国类资原的增殖与保护作用,介绍了菹草人工栽培与养鱼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环境法律体系经过不断发展和完善,最终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环境权也逐步确立和独立化,成为一项独立的法律权利。为使环境权从应有权利转化为法定权利,进而切实地转化为实有权利,应建立对环境权的保障机制。完善的环境权保障机制是由环境实体法与程序法相互协调而构成的有机统一的系统,既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也有利于环境法功能更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5.
特种养殖优良品种──罗氏沼虾罗氏沼虾(Macroboraciumrosenbergii)又名马来西亚大虾,隶属沼虾属、长臂虾科,原产于印度洋、太平洋热带和南亚热带各类淡水或咸淡水水域中。该虾个体大,生长快,经4个月喂养平均个体重可达209左右,其可食...  相似文献   

16.
环境权,狭义是指公民享有良好生存环境的权利。广义是指国家、法人、公民享有良好环境的权利。狭义环境权最早是1970年1月美国通过的《国家环境政策法》规定的。该法第101条C项规定,“联邦议会认为,所有的人都应该享有健康性的环境”。据此,美国许多州修改了宪法,明确规定了环境权。1972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卜明确规定每个人都享有“促进健康的环境权”,并将环境规定为人类共同享有的福利,将环境权规定为基本人权。1969年6月,日本通过的《日本环境宣言》规定:一切国民均享有保持健康·提高福利,以及在舒适环境下…  相似文献   

17.
论环境行政权与公众环境权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代环境保护中的环境行政权与公众环境权是两种不同属性的权利,它们产生的背景以及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是一致的。环境行政权在环境保护中处于主导性地位,公众环境权是一种从属性、补充性权利,但公众环境权的行使往往有其独立性一面,构成对环境行政权的制约与监督。  相似文献   

18.
1湿地的定义 1971年在伊朗的拉姆萨尔签署了著名的(湿地公约),它是第一份、也是目前推一针对一种特定生态系统的全球性公约。(湿地公约)关注的是受威胁最严重的一类生境,即湿地。根据(湿地公约)的定义,湿地系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源、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成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海域。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城镇生活污水的排放,导致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同时渔业养殖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和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使鱼类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病原体和污染物通过食物链转移并富集于鱼类,影响了水产品的质量安全。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安徽省发生污染事故39起,其中10万元以上污染事故15起,100万元以上的事故4起,涉及渔业水域8004.6公顷,因污染造成死鱼、虾、蟹269.86万公斤,价值1768.6万元。另外,我国加入WTO后,面临严峻的国际市场竞争,一些发达国家对进口水产品提出了较为苛刻的要求,通过提高检测手段,筑起…  相似文献   

20.
取水权及流转制度是水权制度体系的重要内容.取水权是指利用取水工具和设施,从江河、湖泊和地下取用水资源的权利,其流转能促进水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利用.流转市场的不完善特性可从水资源的多重价值和流转发展历史予以说明,流转市场的实质是"总量+贸易"市场.在建构取水权流转市场中,进行主体取水权利保护是效率的要求,对利益相关第三人保护则体现了公平,流转的全过程应坚持生态环境保护.取水权流转应结合我国水资源的实际状况,利用物权方法进行取水权利保护,通过构建补偿机制等进行利益相关第三人的保护,在完善环境法规的同时探索借助私权手段保护环境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