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语文学习是学生花时最多,学得最不好的科目,不少学生到六年级还写不清楚一段话。而阅读能力也不容乐观。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读(说)写脱节。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不能有机结合,读、写常常是分开进行的,似乎是两件不相干的事,读归读、写归写。正因为阅读与习作各自独行,致使小学语文教学髙耗低效,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笔者认为让读写互动,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一、用好文本,让阅读与习作相生我们的教材基本上是以专题式组合材  相似文献   

2.
<正>文章千古事,经典的文学作品影响着一代代的人。但是,写好文章并非易事。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可见写作的艰辛,要写好文章,需要作者仔细地推敲琢磨。那么怎样才能写出与众不同的好作品呢?笔者就电影《中世纪传奇》来谈谈如何让学生领会写作方法。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学生对写作不感兴趣,有的学生无话可说,有的学生语言枯燥无味,教学时,他们呵欠连天,就盼着下课铃声的响起。鉴于此,我别出心裁,改变教学方式,组织学生看电影,激发他们对写作的兴趣,让他  相似文献   

3.
<正>如何教学生熟练地运用好祖国千百年流传下来的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丰富的内心情感,是作文教学所要达到的主要目的。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要让学生能写出精彩的作文,作文的起步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怎样做好初一学生的写作起步教学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从阅读入手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对于才开始初中学习写作文的学生来说,大量的阅读对于他们非常重要。培养阅读可以给学生搭建一个向别人学习的平台,是学生由读到写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教师可以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让学生从阅读他们喜欢的故事和其它读物开始,潜移默化  相似文献   

4.
<正>在高中作文教学中,多读多写具有基础性作用,许多学生正是因为缺乏深厚的文学底蕴,以及写作训练频率过低,导致作文写作能力提升不快。笔者在作文教学中充分发挥读写活动的促进作用,并以此为抓手推动整个作文教学的有效开展,本文主要针对这一方面进行简要论述。一、指导制定读写计划,将读写活动与语文学习融合起来多读多写对高中语文学习具有积极的意义,能够提高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和文学底蕴的积淀,并在这一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和听、说、读、写能力。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主要途径。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养成积累素材、语文知识和优秀古典诗词的习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本文结合笔者教学实践,简要论述了小学作文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读与写的有效结合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所以说,将读写有机结合起来对于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中读与写的有效结合,可以从努力拓宽读写的范围、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能力、借助教材实现读写的结合以及通过有效方式激发学生的读写热情等方面来着手和实现。  相似文献   

7.
在教学中教师利用好阅读材料,不断丰富学生头脑中原有图式,使学生在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也提高写作能力。因此,教师要把阅读和写作的指导有机结合,达到以读导写、以写促读的目的,让学生在阅读中培养英语思维方式,丰富写作素材,熟悉篇章结构,提高写作技巧,从而实现写作水平的综合提升。  相似文献   

8.
<正>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是一个有机整体,而这些活动之间存在着转换因素。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综合教学内容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尽量把这几方面的教学融为一体。一方面可以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更全面地感受英语,使学生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都能够得到发展。我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对阅读和写作教学的融合总结了以下一些自己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正>写作是语文的"半壁江山",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长期以来语文教师都非常专注于写作教学,尽管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写作教学整体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学生写作积极性不高,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写出来的文章内容空洞、语言匮乏、千篇一律、生编硬造。对于学生来说,写作并不是一件乐事,而是一种负担、一种折磨,他们普遍认为作文难写。而教师只是反复讲、反复强调,但学生依旧写不出优秀的文章来,"作文难教"是绝大部分教师对语文教学的感慨。新课改提出,要让学生学会用文字来抒发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10.
在英语学习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中,写作是应用性最强、涵盖知识面最广、训练难度最大的项目。笔者结合多年的写作教学经验,并总结了学生在写作中常犯的错误,提出了相应的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听、说是基础,读、写是目标。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环节。小学语文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从小学语文写作的角度出发,结合实践经验提出建议性措施,希望能提升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2.
<正>"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够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总目标。在阶段目标中,低年级属第一学段称为"写话"。在这个阶段中要让学生乐于表达,有所表达。教师就要针对学生实际仔细琢磨,加强训练。对低年级学生如何进行写话训练呢?一、学会"材料积累"利用中午到校时间的间隙,我要求学生每人带一本课外读物,  相似文献   

13.
<正>兴趣是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勤奋的探索,执著的追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饶有兴趣地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第一步,也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关键。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一、让学生写熟悉的内容,以趣激趣如果作文能围绕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以他们周围的人或事、景或物作为内容,就能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如,在指导《一次有趣的  相似文献   

14.
<正>目前,在新课程改革的进行过程中,提高教学质量与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已经成了教学中的重点。要想实现这两个目标,我们必须努力挖掘学生的潜能,让他们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为了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我们首先要给学生创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不要事事都插手;其次,我们要努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让他们勇敢地去探索,并结合自己的探索所得进行创新,培养新时代会学、爱学、主动学的初中生。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自主学习"呢?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5.
《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试用)》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其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那么怎样才能完成课程标准提出的任务呢?笔者结合自己近些年来作文教学的体会,就作文教学模式的合理构建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正>我在教学作文时,常常遇到一个困惑,那就是:学生面对作文题目时,无从下手。翻遍脑海,才勉强写下只言片语,趴在桌子上发愣。我想:如何解决学生无话可写的问题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说:"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教学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  相似文献   

17.
作文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学生不喜欢写作,不知道怎样写是目前学生的普遍反映。因此,在素质教育下,如何提高初中语文作文训练的质量呢?如何实现"我手写我心"的效果呢?就从积累训练、立意训练和语言训练三个方面进行概述,以期能够为学生写作质量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多数中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都有一项最怕的任务——写作文。如何变"苦写"为"乐写","害怕写"为"喜欢写",是当今教育界乃至社会需要思考的一项重大问题。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增进学生习作水平的一项重要前提。若是没有兴趣,那么学生习作的源头也就枯竭了,这样,学生的作文水平很难提升。因此,应该让同学们在写作时能够做到乐于表达。而这其中的关键,笔者认为有两点:一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二是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任何一件事,只有在有兴趣做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会用一个良好的状态去接纳和吸收;而一件事想要做到有条有理,就必须有一个训练缜密的思路。因此,写作要从娃娃抓起,那就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以下是几点笔者的教育思路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9.
<正>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简单地说,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能写、会写、善写则是听、说、读能力的综合体现。因此,写作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部分,在各类考试中亦占有较大的比重。据教育部制定的新的高考改革方案,语文学科所占比重将上升,这无疑更加凸显了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性。因此,在语文学科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正>小学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阶段。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怎样做,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深刻理解,能够真正地用于指导自己的行为实践,这才是思想品德课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鉴于小学阶段学生的特点,采用单一而枯燥的讲解式教学,只能将原本生动活泼的思想品德课上成空洞枯燥的说教课,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激情,而且教学效率低下。我们迫切需要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手段,以激起全体学生参与的激情,让学生主体参与、积极探究,能够将道德与行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