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随着课程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高中体育教学理念也在不断进步。传统的高中体育教学就是"灌输式"教学模式,基本是教师的一言堂,很少有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合作学习,学生的体育素养得不到很好的培养,学生基本是被动地接受体育知识,基本上就是学习的"机器"。为落实高中体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体育教师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转变教学理念,科学施教,全面落实体育三维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
以学生自主学习为起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在体育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方面的探索为基础,研究以自主性学习为导向的体育教学模式,力图解决自主学习教学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内很多学校开办了各类体育、艺术特长班,往往走进了"重训轻学"的误区。因此在我校采取的"体教结合"的基础之上,探索体育班化学学科教学的规律,寻找合适的体育班化学教学方法,以提高体育特长生的科学素养。同时,还希望能给特长班的其他文化课教师提供好的借鉴,从而提高特长班的整体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4.
体育教学中也存在"体育后进生",本文就关于"体育后进生"的心理特点和自然表现分析,如何从心理上转变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因材施教,以课外活动为突破口,改革教学形式;对症下药、耐心指导,课后充分发挥"小教师"的作用,因人制宜,搞好帮教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厌学体育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合作学习是《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提倡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因为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与他人共同进步是学生必备的个人素质,而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是社会对未来人才的基本要求。所以,有必要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相似文献   

6.
合作学习是一种能提高技能教学质量的新的教学思维方式。而新课程提倡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如何将合作学习恰到好处地运用到体育教学,尤其是低年级的体育教学中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这个在上世纪80年代耳熟能详的词语现在看来可能已经过时,但其所反映的体育精神却是显而易见的,说明了体育运动对增强人们体质发挥的重大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快乐体育逐渐被人们所熟悉,虽然这种思想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提出,但真正应用到体育教学上是从近几年才开始的。快乐体育反映的是时代精神,是对传统体育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革。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它注重师生间"教与学"的有机结合,更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个性发展,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进行体育学习与锻炼,从而达到教师上课轻松,学生学习愉快的教学效果。在小学体育课程中引入快乐教育,对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和习惯以及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主要阐述了快乐体育的教学特点和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健康第一"教育思想的贯彻与实施,体育教学迎来了新的挑战,体育创新思想和体育教学的关系也更加密切,因此,体育教学的观念和方式也要转变。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必须认真探索以及积极研究,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9.
篮球运动作为初中体育教学的基础项目,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中,构建以先进教学理念为指导的合作学习模式,可以提高篮球教学的质量,促进体育教学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中学体育教学越来越人性化,越来越重视学生作为主体的个体需要,秉承着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无论在教学方式还是在教学内容上都做了较多的改变,为转变中学生对体育课堂的态度、增强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提高中学体育教学质量及学生整体的身体素质奠定了基础。中国学校体育研讨会常务副理事长曹宝源教授说过:"学校体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笔者认为体育教师也必须要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积极探究,乐于奉献,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密切留意有关体育教育的新信息,及时转变教育观念。本文试着对中学体育教学的转变进行探析,希望给相关研究人员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体育绘图课程得到了各大体育院校的重视,开展相关课程学习和教育的学校也越来越多。体育绘图课程的学习和体育绘图技能的掌握,更多的需要学生自主学习。因此,研究如何加强学生自主学习体育绘图,以及通过何种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体育绘图的能力,对于提升体育绘图课程教学效果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中学体育教学越来越人性化,越来越重视学生作为主体的个体需要,秉承着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无论在教学方式还是在教学内容上都做了较多的改变,为转变中学生对体育课堂的态度、增强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提高中学体育教学质量及学生整体的身体素质奠定了基础。中国学校体育研讨会常务副理事长曹宝源教授说过:"学校体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笔者认为体育教师也必须要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积极探究,乐于奉献,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密切留意有关体育教育的新信息,及时转变教育观念。本文试着对中学体育教学的转变进行探析,希望给相关研究人员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体育教学中过程性评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过程性评价要以学生为出发点,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依据评价主体互动化、评价方式互动化、评价内容多元化的原则,遵循"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才能在体育教学中促进和谐发展,并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本文通过以充分尊重学生为主体评价为前提,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交流,最后教师给予综合性评价的方式,对于体育教学中的过程性评价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在高中阶段,大多数学校都没有对高中生的体育教育给予过充分的重视。对于很多高中来说,开展教学活动的唯一目的就是不断强化学生对高考必考科目的学习与训练,但是我们仍然不可否认,体育教学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各中学应当重视对高中阶段体育教学活动的安排,并做到这一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有机结合,实现教学成效的提高。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学生对于体育课的兴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教师要敢于突破传统的、枯燥的体育教学模式,运用先进、有趣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积极性。本文揭示了体育教学在高中阶段的重要性,并结合目前发展的情况分析了"趣透"教学方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环境通报》2014,(2):111-113
在高中阶段,大多数学校都没有对高中生的体育教育给予过充分的重视。对于很多高中来说,开展教学活动的唯一目的就是不断强化学生对高考必考科目的学习与训练,但是我们仍然不可否认,体育教学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各中学应当重视对高中阶段体育教学活动的安排,并做到这一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有机结合,实现教学成效的提高。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学生对于体育课的兴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教师要敢于突破传统的、枯燥的体育教学模式,运用先进、有趣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积极性。本文揭示了体育教学在高中阶段的重要性,并结合目前发展的情况分析了"趣透"教学方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现代体育课堂教学已经摆脱过去单调的模式,得益于技术的发展与前进。当前,我国大多体育教师积极应对改革,革新教学观念,更注重革新教学手段。因此,电教媒体手段开始以高调的姿态融入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发挥其独特"功效"。它能快速将体育技能、理论知识等连接起来,搭建起学习的桥梁,这对于将体育知识直观化大有裨益。而小学生对直观的知识吸收更快,这必将促进体育教学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7.
小学期间是学生体育学习的初始时期,而小学时期的体育教学对学生日后体育学习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小学体育教学的工作对学生的体育学习以及我国体育教育工作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小学体育教师,必须根据小学生的实际特点,应用合理的教学手段激发小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为小学生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标准》对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定义为"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高中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具有鲜明的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新课程标准》取缔了旧的教学大纲,在体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时数、评价内容和标准、功能和结构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新的教育理念下,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体育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努力建设和开发常教常新、富有活力的体育课堂教学,对体育教育的认识也应从低级走向高级、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单一走向多元、由局部走向整体。本文就对体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法的创新进行了一番尝试,以期能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自新课改以来,许多一线教师都在不断探索新型的物理教学模式,以求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教师一要从学生学习的态度方面着手,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自学能力;二要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三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学习内容上赋予了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鉴于此,我校从《体育与健康》入手开始尝试新的教学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包括:教学过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问题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