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处理玻璃瓶碎片和浇铸钢筋混凝土时产生的淤渣问题,人们一般将其填埋了事。近日,日本东京都立产业技术研究所成功地使这些废物变成了一种理想的装潢材料。经测试,用此法生产的材料,其弯曲强度约为大理石的1.65倍,耐酸性则是大理石的8倍。虽然目前这种材料因成本较高,还不能成为装潢市场的主流,但业内人士认为,这种技术有助于处理都市废弃物,今后有望普及。“威望”号外泄油污危及法国海岸2002年11月13日,装载着7.7万吨燃油的“威望”号油轮在距离西班牙西北部海岸5海里处破裂漏油。如今,从沉没的“威望”号油轮上泄漏的燃料油漂到法国西…  相似文献   

2.
老仆 《环境导报》2003,(3):10-11
2002年11月13日晚,载有7.7万吨原油的希腊油轮“威望”号,在西班牙西北部距岸边9公里的海域遇风暴发生事故。陈旧的老船体出现了一个大裂口,燃油外泄,海面出现了一大片污染带。西班牙4艘拖船顶着8米高的巨浪,拼命将这个瘟神往外海拖,尽量离海岸远点。至19日上午,拖到距海岸95公里海面时,船体断为两截沉没。这次泄漏的是经过加工的燃料油,密度大且有粘性的混合物,比原油更具毒性。泄漏出的燃油形成油膜漂浮在海面上,最厚能达到半米到一米厚,海洋生物因此缺氧窒息而亡。海鸟等动物粘上油污,失去保暖、飞翔能力…  相似文献   

3.
图片故事     
2002年11月13日在西班牙西北部加利西亚省海域搁浅并发生燃料油泄漏的巴哈马籍油轮“威望号”在19日断裂成两半,并相继沉入大海。生态学家称这可能是世界上最严重的漏油事件之一。加利西亚省官员称,油轮在断裂时泄漏出了大量的燃料油,加上原来泄出的燃油,已经对加利西亚海岸的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可能严重破坏该地区丰富的珊瑚、海绵与鱼类资源,造成大约上千名渔民失业,生活在这一带的海鸟裹上了一层黑装。世界野生基金国际项目组官员表示,如果“威望号”油船所载的燃料油全部泄漏,那将是一场两倍于1989年亚克隆·…  相似文献   

4.
"威望"号油轮溢油事故及其在国际社会引起的强烈反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树华 《交通环保》2003,24(1):36-42
载有7700多吨原油、悬挂巴哈马国旗的“威望”号油轮于2002年11月13日在西班牙海域搁浅,19日断为两截后沉没,近2万吨燃油外泄,文中综述了“威望”号溢油事故的起因,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油污损害赔偿责任及其在国际社会引起的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5.
田帆 《沿海环境》2002,(12):8-9
“威望号”油轮在西班牙附近海域搁浅直至,泄漏出来的燃料油迄今已污染了350公里的海岸,在严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的同时,也沉重地打击了当地的渔业和水产养殖业,经济损失巨大。  相似文献   

6.
国外点滴     
○维基号油轮撞上沉船在比利时海域泄漏燃油 据报道 ,一艘载有近 7万吨燃料油的土耳其船只“维基”号2 0 0 3年 1月 1日在英法间的多佛尔海峡撞上一艘沉船 ,随后在比利时水域抛锚 ,并开始泄漏燃油。“维基”号油轮 1日从比利时安特卫普港口出发驶向纽约。当晚在多佛尔海峡撞上上月在那里沉没的挪威“三色”号货轮顶部。“三色”号货轮 2 0 0 2年 1 2月 1 4日在多佛尔海峡与一集装箱货轮在浓雾中相撞后沉没 ,船上载有2 862辆崭新的轿车。“三色”号沉没两天后 ,一艘货轮就撞上了沉船。○石墨———清除油污的“新武器” 据报道 ,目前 ,俄罗…  相似文献   

7.
据西班牙政府一名高级官员透露 ,处理 2 0 0 2年 11月发生的西班牙“威望”号油轮泄油事件 ,估计一共耗费西班牙政府 6 5~ 7亿欧元。西班牙政府早先估计 ,清理事故后现场 ,清除船舱残余燃料油 ,一共要花费 10亿欧元。负责处理泄油事故的政府专员鲁道夫·马丁说 ,迄今为止西班牙政府为此支出的费用共计 6 5亿欧元 ,如果决定把沉船里残留的燃油也清除掉 ,费用还会上涨到 7亿欧元左右。“威望”号油轮下沉时折成了两截 ,现在躺在水下 4 0 0 0米处 ,舱内已没剩多少燃油可泄露。根据西班牙、法国及葡萄牙官方的估计 ,这艘油轮当时承载了 7 7万…  相似文献   

8.
船舶运输过程中的漏油和燃油排放会对海洋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带来巨大损失.1967年,“Torrey Canyon”号油轮在英格兰西南海岸外触礁,引发严重的油污灾难.自此之后,海上油污日渐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环境问题.为了减少因船舶溢油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同时使受害人得到充分及时的赔偿,世界上几乎所有的石油进出口大国和航运大国都建立了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其运行模式大致可划分为3种类型.而我国当前的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还不健全,有必要在全面分析当前国际通行的3种油污损害赔偿机制的基础上,建立适宜我国的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模式.  相似文献   

9.
柳叶媚 《环境》2003,(1):38-38
2002年11月13日,一艘挂有巴哈马国旗的油轮“威望号”从拉脱维亚驶往直布罗陀海峡的途中,在途径西班牙加利西亚省海域时,遭遇强风暴,加上船只过于陈旧,油轮在强风和巨浪的侵袭下失去控制,在距西班牙加利西亚省海岸9公里处搁浅。随后船体裂开一个35米长的大裂口,燃料油大量外泄。19日油轮被大风吹向葡萄牙海域方向,在离葡萄牙海域约50海里处断裂成两半,沉没到3520米的深海中。这艘油轮载有7.7万吨燃料油,在搁浅时船体裂开,燃油外泄就形成一条5公里宽、37公里长的污染带。11月20  相似文献   

10.
据报道 ,一艘载有 1 30 0吨燃料油和 1 3万吨铁矿石的巴拿马油轮“珍宝”号 ,于 2 0 0 0年 6月 2 3日在距离南非开普敦海岸约 1 0公里的海域下沉 ,船上的船员全部获救生还 ,但燃油大量泄漏 ,在海面上形成了一片延及罗本岛附近的油膜。这给附近海域的南非企鹅带来巨大灾难 ,约有 1 50 0 0只企鹅不同程度地遭受了污染。 (季 )“珍宝”号溢油事故  相似文献   

11.
1980年3月7日深夜,满载着26000t中级燃料油的马达加斯加“塔尼”号(Tanio)油轮当通过英吉利海峡西部时,被狂暴的风浪折为两段,在法国布里塔尼(Brittany)海岸西北部失事。 “塔尼”号船尾装载着的7500t油被拖拽到法国海岸,而船头部分的一万多吨石油却沉没在离海岸17.3km远的水深为87m的海水中。在事故发生15个月之后,沉没在海底的石油大部分被抽引出来,但仍有约8,700t石油在油轮失事后立即扩散到海洋环境中。在风和潮汐驱动之下,这些油5天后到达了布里塔尼海岸,污染了200km的海岸地带,给海水、潮间带和海岸沉积物带来严重损害。这个海岸地区以盛产粉红色花岗岩著称,是旅游胜地,近海养鱼和牡蛎养殖业也很发达,所以海洋经济损失很大。据欧洲经济发展组织调查结果,  相似文献   

12.
据报道 ,2 0 0 1年 9月 8日 ,距越南胡志明市 12 5公里的头顿海滩附近发生了油轮相撞的事故 ,数千吨柴油从被撞坏的油轮上泄漏到海面上。有一艘肇事油轮是越南石油进出口公司维塔科子公司的“利梅 0 1”号油轮 ,载有 1 9万吨柴油。另一艘是利比里亚的“费莫萨 1”号油轮 ,载有 2万吨柴油。两艘油轮当时都在执行向越南运送进口柴油的任务。两轮相撞后 ,“费莫萨 1”号安然无恙 ,而“利梅 0 1”号则被撞出一个大洞 ,柴油汹涌而出。附近船只接到求救信号后立即赶赴出事现场 ,人们用泵将未泄漏的柴油从“利梅 0 1”号贮舱内抽出。待柴油被抽光时…  相似文献   

13.
美国海岸警备队估计,一旦采用双层壳油轮能防止或减少1989年3月“埃克森·瓦尔迪兹”号油轮60%的原油流入阿拉斯加的威廉王子湾。 双层壳油轮中,货物受到两块由一个大约两米宽的空间所隔开的钢板保护。如果油轮内船壳破裂,该空间也能兼容溢出的原油。美国国会早已对运输危险货品的油轮要求具备双层船壳,而且美国1990年油污法要求到2015年所有在美国海域从事贸易活动的油轮均须具备双层船壳。 双层船壳并非新的构思。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就对“埃克森”(当时称为“埃索”)的油轮进行过双层船壳和双层船底研究。美国曾在1973年防止船舶污染的国际公约上提出双层船底油轮的建议。但该建议完全受到了挫折。  相似文献   

14.
刘昭青 《交通环保》2003,24(1):43-44,48
通过对“威望”轮油污事件的分析,提出当务之急是从有关薄弱环节着手,强化安全责任链意识和机制,创建船舶安全信息保障系统,常抓不懈,跳出事故周期律等的相应对策,以遏止目前海上频发的油轮事故。  相似文献   

15.
一、序 言 世界上唯一的赔偿油轮造成海洋污染损害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国际油污赔偿基金(简称为“油污基金”),自1978年11月13日成立至1985年11月1日为止,向其提出索赔的油污事件共有25起。这些油污事件的特点不同,但就其索赔金额和案情的复杂性而言,则首推1980年“TANIO”号油轮所造成的海洋油污事件 虽然该轮溢出的货油量只有13500吨,远少于油污基金成立之前某些失事大油轮的货油溢出量,但是它所造成的海洋油污损害,以及在西方海洋环境保护界所引起的反响,则毫  相似文献   

16.
20 0 3年 7月 2 7日 ,一艘在希腊注册的油轮“塔斯曼海精灵号 (TasmanSpirit)”在巴基斯坦卡拉奇港口附近的海域搁浅。这艘载有 6 7万吨原油的油轮 8月 14日已经破裂为两半。约 5 0 0 0吨伊朗产轻原油泄海 ,在海面形成厚厚的一层油膜。海水将油污和在油污中丧生的小动物冲上海滩。当地红树林中的许多幼苗和水中许多苟延残喘的龟类和鱼类等生灵正在油污中挣扎着。事故发生后 ,巴基斯坦有关部门立即关闭卡拉奇的公共海滩 ,派海上抢险队员投入战斗。截至 8月 15日 ,已经有 1 9万吨原油从其船体中泄漏于海水中。各地清污队伍中有许许多多个志…  相似文献   

17.
1999年12月12日上午,一艘马耳他油轮“爱丽卡”(一译“埃里卡”)号在法国西北沿海遭遇暴风后,船体断为两截,造成约3000至5000吨的重油外泄入海。据报道,这艘载有2.6万吨重油的油轮于当地时间12日早晨6时在法国布利塔尼附近海域发出了“船体出现严重结构问题”的求救信号。当时海上天气极为恶劣,海浪高达8米左右,不久之后,该船在布雷斯特港以南100公里左右的海域断为两截。事故发生后,法英两国海军迅速派出直升机进行营救,将全部26名船员安全撤往海岸。12月15日,首批四艘法国海军舰船抵达“爱丽卡”号油轮失事海域,开始对该断裂沉没后溢出的…  相似文献   

18.
北海自海上石油勘探和开采以来,每年可捕十万吨鱼的2374平方公里海域逐年变成“不繁殖区”。目前已无鱼可捕。1978利比里亚藉的23万多吨的巨型油轮“阿墨柯·卡笛时”号在法国北部布里塔尼半岛附近的布勒斯特海湾触礁,溢油沿海岸造成了长达2百  相似文献   

19.
《交通环保》2005,26(3):30
2005年4月4日,载有119574吨原油的葡萄牙籍油轮“阿提哥”号在大连海域触礁搁浅,并发生原油泄漏事故,大连有关部门派出油轮转运“阿提哥”号上的原油,并使用“围油栏”全力阻止泄漏的原油在海水中扩散。4月5日下午,借涨潮机会,总吨位达20万吨的“阿提哥”号在搁浅了近30个小时后,依靠“自然起浮”的方法成功驶离搁浅海域,驶入大连新港码头。在全部卸完船上的原油后,4月16日15时,  相似文献   

20.
前 言 美国海岸警备队1992年9月5日签发了航行和船舶检查通函第8—92号:《船舶应急计划编制的检查指南》。该《指南》是根据《美国1990年油污法》和《联邦水污染控制法》的要求制定的。要求在美国管辖水域任何装卸、储存或运输散装货油的油轮、油驳和回收船应配备《船舶应急计划》,并向美国海岸警备队提交该应急计划。 美国《船舶应急计划》是较之《船上油污应急计划》更为广泛的应急计划,既包括船上的,也包括海上的和沿岸陆上应急计划相街接的应急计划。《美国船舶应急计划编制和检查指南》主要就应急计划总要求、有配员油轮、无人油驳、非主要运载货油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