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点     
《绿叶》2013,(5):115-116
中国发展乡村文化和农业将深切影响到中国的未来,对于其他国家也非常重要。实际上.我们自己摧毁了曾经有着健康乡村和小城镇的美国,独立农民以及他们生活的小城镇曾经是美国文化和政治生活的支柱,他们的消失已经深深伤害了美国的公共生活。我们希望中国避免走上消除农民的第一步。现行经济思维最糟糕的是对农业的影响,怀特海思想催生了另一种经济的发展——生态经济。  相似文献   

2.
观点     
《绿叶》2014,(2):110-111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如果自然资源要通过市场来配置的话,那么首先就必须给自然资源赋予产权。我们可以把自然资源分为资源性产品、可再生能源、生态产品、可再生生物资源及废弃物吸收能力这五大类。但是,这些资源类型不完全具有稀缺性,如果不确  相似文献   

3.
农业生产活动中含重金.属污水的农田灌溉、污泥的农业利用、肥料的土壤施用和工业生产活动中矿山的开采冶炼,汽车尾气的排放等,使得大量重金属进入土壤系统,且重金属在土壤中滞留时间长,不易降解。土壤一旦被重金属污染,不仅退化了土壤肥力、降低作物的产量与品质,恶化水环境,并能通过食物链危及人类的健康。  相似文献   

4.
观点     
《绿叶》2012,(11):127-128
儒家价值观的关键之一就是社会和谐,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三件事:和平、多样性和促进和谐的关系。那么,如今重要的关系有哪些呢?有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同一个国家社会内部的关系、不同国家间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许多儒家信徒认为提升环境责任感很重要,而儒学  相似文献   

5.
《绿色视野》2008,(6):34-37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经济,是应对气候变暖的必然选择。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理应积极响应控制气候变暖的"低碳经济"。  相似文献   

6.
我国古代“循环利用”思想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内部产生了大量关于物质循环利用的思想与实践活动,如对粪肥的利用,"桑基鱼塘"、"稻田养鱼"等生产模式等,无一不是当今循环经济思想的原始体现。  相似文献   

7.
对于造成生态危机和全球变暖,产业化农业难逃干系。而非产业化的小农耕作不仅是一种好的务农方式,其本身也是重农的、生态的表现,是生物多样性原则、社会公正、民主在小规模土地种植上的表现。中国需要把粮食安全的重心集中于自己所拥有的、古老的农耕文化和耕作方法资源上,选择合适的生活方式,支持生态农业、小户农民和有机农耕在中国的生存和繁荣,呵护乡村文明,因为它们是生态文明之根。  相似文献   

8.
《国外农业环境保护》2009,(2):F0004-F0004
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CSAEEP)是由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科技工作者,管理工作者和生产实践工作者自愿结成的、全国性的、非营利性的专业性社会团体。协会现有团体会员68个,个人会员4000多名,欢迎从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农业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以及其他关心、支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人士加入。  相似文献   

9.
周波 《环境教育》2012,(12):49-49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五位一体的战略高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组成部分作出部署。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环保系统更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统领,勇当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者和实践者。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坚持生态优先,高举绿色发展大旗,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世纪初"新农村建设"战略的提出,在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三农问题已经转变为使乡土文化资源能够跳出片面追求农业产量、农业设施和农产品加工的窠臼,转到发挥农业多功能性、发掘农村多元文化、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方向上来,这个思路可以归纳为"新三农"。而围绕市民消费需求特征,促进城乡对接,寻求"新三农"的现实路径,则是新时期乡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1.
陈亮 《绿叶》2010,(4):108-111
国情决定了中国要利用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生态文明是一条可行的新道路。不同于通常的国际途径——列强的生态掠夺观、绿党的停止发展论,中国生态文明重在建设:经济、技术、精神同时考虑,物质、人口、精神三种生产和再生产活动和谐相长。  相似文献   

12.
徐旺生 《绿叶》2012,(6):49-55
环境意识兴起于近现代,环境问题却始于人类生产活动出现之初。古代中国,为了缓解人口增长和农业生产所造成的环境问题,文明中心由黄土高原先转至华北平原再转至南方湿地,从而缓解了环境所带来的发展瓶颈。到了现代,我们已然不再具有古人所具有的迁徙空间,但环境问题却比任何时候都更为紧迫。反思古代中国的迁都历程,关注环境压力,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谢良成 《四川环境》1994,13(4):45-48
本文论述了水土水流失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对农业生产的危害,阐明增强环境意识,加强水土保持时防止生态恶化,是我国振兴农业的重要性与紧迫性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景观是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文化、环境和社会议题密切关联。同时,景观还是社会福利的一个关键性要素,对它的保护与改进是经济活动和我们职责的重要方面。这样一种空间认知,为我们提供了创建可持续景观的基础,而应对这一挑战性难题的深层根基在于生态哲学。本文试图将哲学理解与现实空间管理结合起来,对这一刚出现不久概念的相关方面——景观和景观可持续性——做出系统阐释。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杨志华 《绿叶》2010,(8):71-77
低碳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目的、内涵都是相通的.都是为了克服发展过程中碰到的资源、环境、生态问题.都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内容都是发展新能源、新的生产生活方式、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从源头上做到节能减排。另外,低碳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都是城市.都必须因地制宜、扬长避短,都必须作为整体一盘棋来考虑。对低碳城市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有助于推进这些事业.但也都要符合中国国情。  相似文献   

17.
声音     
《环境教育》2014,(7):40-40
正"生态文明源于对发展的反思,也是对发展的提升,事关当代人的民生福祉和后代人的发展空间。中国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国家现代化建设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健全生态文明体制机制,下大力气防治空气雾霾和水、土壤污染,推进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继续实施重大生态工程,把良好生态  相似文献   

18.
《环境教育》2013,(6):98-98
大连港建于1899年,位于辽东半岛南端,港阔水深,是中国东北及内蒙经济区通往世界最近的出海口。目前大连港同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300多个港口建立了经贸航运关系,有近百条通往世界各地的集装箱班轮航线,是我国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大连港的运营生产主要体现在港口物流过程中生产作业活动和相关辅助作业活动,包括:港口货物装卸、储存、集疏运等生产作业和对靠泊船舶服务、码头设施、装卸设备、流动机械、  相似文献   

19.
妇女在家庭生活和少年儿童教育方面的角色定位,使她们成为持续提高全民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关键力量。为确保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落实,必须全面培养和提高妇女践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人类社会从原始文明起步,经过了农业文明,到现在建立了强大的工业文明,未来必然向生态文明前进。在迈向生态文明的进程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类的不二选择。可持续发展需要人类集合并不断创造先进的思想、制度和技术予以支撑,自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可持续发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耕地资源总量虽在近几年相对增加,但总体仍呈下降趋势,且人均耕地面积下降速度更快,耕地资源状况不容乐观。目前全省各地市耕地总量变化的动态平衡程度不一,德州市是耕地资源动态平衡相对最好的地市,其次为青岛、枣庄和泰安市,莱芜市耕地资源动态平衡状况较差。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的计算结果表明,经济活动、社会人口和农业科技发展水平等因素为影响山东省耕地数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预测了山东省人口承载力和2010年粮食短缺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