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坚 《环境》2000,(10):20-21
经过医学科学工作者和社会科学工作者及政治家们一百多年的努力,1988年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生殖研空特别规划署首次提出了生殖健康的政策及其相应的措施(计划生育、妇女保健、婴儿儿童保健、性病控制),并于1989年将“生殖健康”这一名词正式写入备忘录中。1994年“生殖健康”定义正式确定,即:人类及其个人在整个生命过程中,其涉及与生殖有关的一切活动,  相似文献   

2.
1999年10月12日是“世界60亿人口日”,这是人类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也是人口增长过快的警钟。朱镕基总理在致“世界60亿人口日”大会的信中指出:“面对人口的巨大压力,中国政府致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把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中国政府清楚地看到,虽然我国育龄人群的生育率已降到较低水平,但每年净增人口的绝对数仍然很大。到下世纪中叶……人口素质、人口结构和人口迁移等问题也将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3.
摘“江泽民同志在中央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都很重要,都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都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邓小平同志在确定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过程中,很重视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问题。他多次强调,人对、底子薄、耕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控制人口增长是我国的重大战略决策,要大力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他也多次强调要搞好环境保护,并提出要制定“环境保护法”。广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计划生…  相似文献   

4.
1 要从战略高度认识搞好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工作在我省“二次创业”中的重大意义 人口、环境问题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省第八次党代会把“实施科教兴省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创知识经济之业”作为“二次创业”的重要任务提了出来,而人口、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环境问题则直接关系到人民健康、生活质量,关系到农业、工业和其它各业的长远发展。因此,在“二次创业”这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必须始终把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放在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来抓。  相似文献   

5.
1999年10月12日是“世界60亿人口日” ,这是人类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也是人口增长过快的警钟。朱基总理在致“世界60亿人口日”大会的信中指出 :“面对人口的巨大压力 ,中国政府致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 ,把实行计划生育 ,控制人口增长 ,提高人口素质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中国政府清楚地看到 ,虽然我国育龄人群的生育率已降到较低水平 ,但每年净增人口的绝对数仍然很大。到下世纪中叶……人口素质、人口结构和人口迁移等问题也将更加突出。”因此 ,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 ,继…  相似文献   

6.
杰克流浪记     
晌午的太阳热辣辣的,立在街头的十几个绿色的垃圾桶散发出一股令人作呕的臭气。黑塑料袋杰克在垃圾桶内痛苦地呻吟,它看看四周躺着的自己的同胞,不禁悲从中来:人类为什么就不给我们塑料袋实行“计划生育”呢?现在不仅害得菜篮子和布袋子下岗了,而且我们也成了一次性的。想到自己要在垃圾里度过漫长的一生,杰克心里害怕极了。  相似文献   

7.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贯彻落实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议精神,多次指示我们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强化措施,努力促进“一控双达标”任务的完成。我就认真贯彻中央座谈会精神,积极落实“一控双达标”任务,谈以下意见。1前段工作进展情况1996年8月,国务院发出《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一控双达标”任务。1998年中央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工作座谈会后,省委常委会专题听取了省环保局的工作汇报。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电视电话会议,吴官正书记作了重要讲话。1998年12月吴官…  相似文献   

8.
环境墙报     
《环境》1996,(12)
有人说,中国的两个基本国策在贯彻落实中存在两个不同的难点:计划生育难在下边,环境保护难在上边。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计划生育难在下边,是由于一些群众“重男轻女”的旧思想作怪,想方设法逃避计划生育。但无论如何,总算有上面领导的大力支持。而环境保护则不同,保护环境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得到老百姓的拥护,但在执行过程中却往往会触动某些人的经济利益而遭反对。  相似文献   

9.
林利本 《福建环境》1994,11(1):12-13
土地是无比珍贵的特殊资源。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正如马克思所说:“土地最初以食物,现成的生活资料供给人类……土地是他(人类)的原始食物仓,也是他的原始的劳动资料库”(《资本论》第一卷第203页)。没有土地也就没有人类的发展,“土地是财富之母”,“是永不枯竭的财富资源”,“是一切生产、一切存在的源泉”,“是世世代代人类共同永久的财产,是人类永远不可缺少的生存条件”(马克思语)。 农业是一个人类与土地、自然力相互作用的产业部门,人类生存所需要的基本生活资料都是直接通过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球生态的日益失衡,对“人类中心主义”生态观的批判成为一种思潮,其中认为“人类中心主义”是造成生态危机罪魁祸首的观点成为定见之一。提出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已经对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进行了批判性的继承,融入了可持续发展观使其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成为达到经济、社会、环境3者协调发展的思想支柱。  相似文献   

11.
蔡医生: 你在贵刊第1期的《职业病与公害病信箱》中提到“人类工效学”一词请问什么叫”人类工效学”? 它与职业病有什么联系? 盼复靳汝康靳汝康同志: “人类工效学”,在美国也称“人体工程学”,也有称,“人机系统学”的,在欧洲也有称作“人类技术学”的。  相似文献   

12.
李树华 《交通环保》2004,25(6):33-36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包含了生态思维方式的重大变革。人类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是不断深化与发展的,人类生态思维的发展经历了“法天”、“胜天”、“通天”三个阶段。科学发展观是对人类生态思维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环境思想史和环境科学历史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主体与环境客体的相分导致明确环境概念的产生。人类产生过“环境决定论”、“环境可能论”和“人类中心论”等环境思想。对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的认识中产生“环境报复论”和“环境和谐论”等思想,推动了环境科学的诞生和发展。环境科学发展了“环境质量学说”,正将注意力转向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上。环境科学仍处于发展与完善之中。  相似文献   

14.
又是春天,又到群贤议政时。广东的“两会”,环保再次成为热中之热。为切实抓好这项工作,两会期间的2月1日,省委、省政府召集各市党政一把手,召开了全省计划生育与环境保护工作座谈会。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人类的生物性去探索人类发展历史与环境的关系,揭示人类面对的环境问题源于其生物利益最大性。因此,要实现环境文明,应以“道法自然”为人类行为的起点,借鉴“中庸”思想,抑制生物利益最大性,提倡“制衡”思想和“家庭”观念,促进全人类的更广泛的公平。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人类的生物性去探索人类发展历史与环境的关系,揭示人类面对的环境问题源于其生物利益最大性。因此,要实现环境文明,应以“道法自然”为人类行为的起点,借鉴“中庸”思想,抑制生物利益最大性,提倡“制衡”思想和“家庭”观念,促进全人类的更广泛的公平。  相似文献   

17.
耕海园     
海洋孕育了人类,又是人类富饶的资源宝库、宽阔的世界通道、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联合国确定1998年为“国际海洋年”,以唤起人们从战略的高度认识海洋、开发海洋和保护海洋。海洋在召唤人类,“重返海洋”是人类发出的共同呼声。  相似文献   

18.
晓容  闻玄 《环境》2000,(11)
按照全国环境宣教二次会议的部署,广东省委、省政府早在1997年全省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座谈会上,就明确提出“要把环境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各类学校中普及环境知识,使环境教育深入人心”的要求,自此,广东省创建“绿色学校”的活动已由学校的自发活动上升为省委、省政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部署,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环保局联合成立了广东省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办公室,负责指导、协调、评估全省的创建工作。  相似文献   

19.
张忠 《环境》2000,(10)
这篇文章,一看便知道是写给男人阅读的,然而女人们也该读读,只有和合双全,方能一双两好。时下,有“世风日下”之说,可男人却增添了“雄风日下”的忧虑。国家计生委确定今年10月28日为全国首次“男性健康日”,拟将男性生殖健康正式纳入计划生育工作范畴,男人们难言之隐开始受到关注。国家计生委提出的口号是“关注男性,造福家庭”,广州计生委的口号是“消除障碍,感受幸福”。我们不妨从几个方面探讨探讨“雄风”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和中央、省、市计划生育和环保工作座谈会精神,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佛山市委、市政府最近联合发文,决定5月,15日-6月15日期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月”活动,要求市属各单位和驻禅各部队积极参与。此次活动的主题为“热爱我们共有的家园”,主要活动包括:由市科协和市环保局联合举办的环境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