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乐昌铅锌尾矿的酸化及重金属溶出的淋溶实验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利用淋溶实验,研究了乐昌铅锌尾矿的酸化及其对重金属溶出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硫和中硫尾矿因含很高的有效硫(分别为20.4%和15.9%),在尾矿的堆放过程中会发生酸化,发生酸化的时间在第51周左右,低硫尾矿(有效硫为7.2%)在短期内不会发生酸化。尾矿发生酸化后,将促进其中盐份的溶解,从而使得Pb、Zn和Cu等重金属的溶出增高。本研究可为铅锌尾矿的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铁尾矿地砖的制备及其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唐山地区铁矿尾矿制备铁尾矿砖的试验研究,并设计制备铁尾矿砖生产工艺流程和最佳配比。研究结果表明,以铁尾矿为主要材料,通过掺加适量的水泥、粉煤灰、粗骨料和一定的外加剂,经常温常压养护28天后,抗压强度可达到28.30MPa,抗折强度为5.63MPa,同时长期性能研究也表明可以制备出合格的铁尾矿地砖。为铁尾矿大量资源化利用辊供了一条新的徐径.同时还对铁尾砖的微观机理作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解决黄金生产中常存在的尾矿污水、氰化钠消耗、黄金流失等问题的一种有效办法,采用板式压滤机,可解决循环使用尾液上述问题。运行结果表明,压滤后的尾矿含水率为20 ̄22%,尾矿中氰化钠浓度为100mg/L,湿粉的平均含氰浓度为6.00mg/kg,干粉的含氰浓度为0.53mg/kg,低于辽宁省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标准中的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4.
5种复垦植物对铁尾矿养分及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沙枣、柽柳、白柠条、杨柴和八宝景天等5种植物用于铁尾矿现场小区试验,研究植物生长2a后对于铁尾矿养分及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沙枣可显著促进铁尾矿中氮素积累,白柠条和八宝景天对速效氮提升效果较好。白柠条、杨柴、八宝景天3种植物根际铁尾矿中全磷含量较高;白柠条根际尾矿中速效磷含量最高。铁尾矿中有机质含量以柽柳和杨柴2种植物最高。杨柴根际铁尾矿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在5种植物中均居首位,而八宝景天根际铁尾矿中3种微生物数量均最低。微生物总数由高到低依次为:杨柴沙枣白柠条八宝景天柽柳。总之,杨柴和沙枣2种植物可以提升铁尾矿养分及微生物数量上,更适于作为铁尾矿上生态重建植物。  相似文献   

5.
开展野外田间试验,在铅锌尾矿中添加3种工业有机废物(酒糟、中药渣、蘑菇渣)作为改良剂,从植物生长、营养元素、土壤酶活性、尾矿及植物重金属含量等方面研究其对铅锌尾矿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①添加酒糟、中药渣、蘑菇渣处理后尾矿中DTPA-Cd、DTPA-Cu、DTPA-Pb和DTPA-Zn含量分别降低了24.2%~27.3%、45.7%~48.3%、18.0%~20.9%和10.1%~14.2%;有机质、铵态氮、有效磷含量分别增加了2.27~2.32倍、12.4~12.8倍和4.04~4.74倍;土壤脱氢酶、β-葡萄糖苷酶、脲酶和磷酸酶活性分别提高了5.51~6.37倍、1.72~1.96倍、6.32~6.62倍和2.35~2.62倍.②添加酒糟、中药渣、蘑菇渣促进了植物种子萌发和种苗生长,植被盖度分别到达了84%、79%和86%;其中,黑麦草的生物量增加了4.2~5.6倍,狗牙根的生物量增加了15.7~17.3倍;黑麦草和狗牙根地上部分重金属含量均显著降低.③植被盖度、生物量与尾矿基质营养元素和土壤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尾矿重金属有效态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植物地上部分重金属含量与尾矿基质营养元素、土壤酶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尾矿基质重金属有效态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综合分析表明,可以将酒糟、中药渣、蘑菇渣作为改良剂用于铅锌尾矿废弃地的生态恢复.  相似文献   

6.
尾矿坝地质生态环境风险防护措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尾矿坝的环境风险主要是发生溃坝后对生态环境、水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发生溃坝事故的根源是尾矿坝存在隐患,主要原因有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两种,先天因素主要有:尾矿坝建设前期工作中,对自然条件了解不够、尾矿坝设计不当、尾矿坝施工质量不良等;后天因素主要是在尾矿坝生产运行中,由不具备专业知识的人员管理,未按设计要求或有关规定执行。因此,预防溃坝的环境风险防护措施,要从防洪设计、增强坝体稳定性及加强管理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7.
正一、概述(一)金矿尾矿的来源与特点1.来源尾矿是选矿厂在一定技术条件下,将大的矿石磨碎、磨细,从中选出有用的组分之后排放出的废弃物,也就是矿石经选别出精矿后剩余的固体废料。金矿尾矿就是在金矿开采的产物中有用组分含量较低而无法用于生产的部分。金矿尾矿按照选矿工艺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手选尾矿、重选尾矿、浮选尾矿、化学选矿尾矿、电选及光电选矿尾矿等。随着黄金提金技术的高速发展,中国黄金矿山的数量、规模及产量也日趋增长,然而矿石入选品位却  相似文献   

8.
钼矿区污灌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生态风险预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钼矿区地下水进行重金属含量分析,发现地下水已受重金属污染。该受污染地下水为矿区菜地唯一灌溉用水。本文研究钼矿区污灌菜地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现状及生态风险。选取矿区、尾矿区、选矿区周边菜地的土壤样本60个,用HNO3-HF-HClO4处理后,采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KS)测定土壤样品中Pb、As、Hg、Cr、Cd、Zn、Cu、Ni的全量,采用生态风险指数进行生态风险预警评价。结果表明:矿区、尾矿区、选矿区周边受污染菜地尾矿区农田土壤的生态风险指数(IER)分别为59.42、80.60、154.83,其预警类型均为重警;污染程度为矿区菜地〈尾矿区菜地〈选矿区菜地。  相似文献   

9.
云南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区尾矿中Cd的形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镉是人体非必须的有毒微量元素,Cd的不同化学形态,其生物有效性不同。通过改进的BCR分步提取法及ICP-MS分析研究发现:云南金顶铅锌矿矿区尾矿砂中Cd的主要形态为残渣态,其含量远远高于可氧化态、可还原态和弱酸提取态;金顶铅锌矿区老尾矿库中表层尾矿样品中弱酸提取态和可还原态Cd均高于底层尾矿样品,相比之下,表层尾矿中Cd等重金属元素易于释放到环境中,其生物有效性也强于底层尾矿,对环境的潜在危害大;老尾矿库尾矿砂中四种提取形态的Cd、Zn、Pb含量及金属总量均高于新尾矿库尾矿砂,这可能是由选厂工艺技术的差异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
金属尾矿作水泥混合材活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烧失量低于10%,SO3含量低于3%,SiO2、Al2O3含量较高,适于作水泥混合材的6种金属尾矿进行水泥混合材活性试验研究.6种金属尾矿分别按10%、15%、20%、25%、30%与熟料、石膏进行配比.试验结果表明:6种金属尾矿不同掺配比活性试验的R28在68.72%~76.54%之间,高于活性混合材R28为62%的判定指标,由此可认为此6种尾矿均属于活性混合材,可单独用作水泥活性混合材;6种金属尾矿掺配比在小于30%的范围内,水泥安定性、凝结时间等性能指标均符合普通硅酸盐水泥要求;6种金属尾矿掺配比在小于30%的范围内其强度均满足32.5R等级水泥强度要求;尾矿掺配比为10%时,6种金属尾矿除3号尾矿外,均满足42.5R等级水泥强度要求.符合要求的金属尾矿用作水泥混合材,将扩大水泥混合材来源,降低水泥粉磨能耗和成本,实现尾矿的资源化和水泥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针对铁矿区尾矿回收利用和处理的需求,本文提出在矿区进行生态工业园建设以达到资源、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并且探讨了铁矿区生态工业园规划建设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2.
谢李娜  周建伟  徐文 《环境工程》2015,33(10):72-76
澳大利亚在尾矿治理方面拥有先进的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并提出了基于风险的矿山生命周期法,确保尾矿对环境造成的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低水平内。介绍了澳大利亚在尾矿治理方面的普遍性经验,主要包括尾矿浓缩、尾矿覆盖系统的设计以及尾矿的植被恢复。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澳大利亚尾矿治理的先进技术,包括脱水尾矿、联合处置、膏体石、空穴充填、地貌恢复及尾矿回收等环节,并且以澳大利亚3个矿区为例,证明了这些先进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为探明锑矿尾砂中锑(Sb)和砷(As)的形态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选取贵州省晴隆锑尾矿库为研究对象,在尾砂剖面上(0~330 cm)采集样品33件,基于物相表征分析、冗余分析(RDA)及生态风险评价等方法,阐明了锑和砷在尾砂剖面上的形态分布及变化特征,并对其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尾砂中主要以石英(SiO2)、辉锑矿(Sb2S3)及方解石(CaCO3)3种矿物存在;尾砂浸出液重金属浓度远低于毒性浸出标准;尾砂中Sb含量明显随深度增加而增加,而As含量在剖面上分布相对均匀。Sb各形态含量顺序为残渣态(1196.17 mg/kg)>可还原态(131.46 mg/kg)>弱酸提取态(54.07 mg/kg)>可氧化态(41.59 mg/kg),而As各形态含量顺序为残渣态(282.27 mg/kg)>可还原态(71.1 mg/kg)>可氧化态(42.06 mg/kg)>弱酸提取态(5.12 mg/kg);Sb和As的有效态含量分别占总量的16.94%和30.34%,其主要形态是可还原态。基于重金属总量的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的评价结果为存在重度污染和严重环境生态风险;基于重金属形态含量的风险评估编码法(RAC)和次生相原生相分布比值法(RSP)评价结果为低污染和低生态风险。基于重金属形态含量的评价方法可更客观准确地评价其可能对环境产生的潜在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4.
蒋旭升  刘杰  李海翔  吴福  朱真  李向敏 《环境工程》2021,39(12):220-226
为探讨铅锌矿尾砂库经植物原位修复的生态恢复效果,以广西阳朔铅锌矿尾砂库综合治理示范工程为研究对象,连续3年(2018—2020)对实地观测植被恢复情况、新增植物生长情况及复垦铅锌矿库区尾砂重金属含量、土壤酶活性及理化性质的观测与测定。结果表明:尾砂库经人工种植的芒(Miscanthus sinensis)和三裂叶葛藤(Pueraria phaseoloides)2种耐性植物对尾砂中重金属存在植物稳定作用;库区植被新增物种逐年升高,且以豆科和菊科植物为主;尾砂的过氧化氢酶、脲酶与磷酸酶活性先增后减,蔗糖酶活性显著性增加;尾砂的肥力和保肥能力均有所提高,其中尾砂的总氮含量从1.14 g/kg增加到2.19 g/kg,有机碳含量从9.50 g/kg增加到21.01 g/kg。由此表明,在相似自然条件的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中,可考虑从葛属和蒿属的植物中筛选目标植物;植被恢复会加快尾砂库库区植物群落的次生演替;铅锌矿尾砂库经人工植被恢复能加快尾砂基质的演变,使生态系统实现自行恢复并达到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5.
贾少华  刘爽  刘大钧 《环境工程》2021,39(10):197-200,212
环评管理、排污许可、环境执法是构建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体系的3项重要管理制度。对中国尾矿库目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进行了梳理,并对尾矿库环境影响评价管理、排污许可、环保执法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总体上尾矿库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做到了科学评级、科学监管,但大部分企业排污许可证中关于尾矿库的信息不全或缺失,部分尾矿库污染防治效果有待提升。针对尾矿库制度衔接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意见建议,指出打通尾矿库环境影响评价管理、排污许可、环保执法管理三大板块制度体系,推动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执法有机衔接,是全面提升尾矿库环境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该成果为推动尾矿库全过程环境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袁丽  刘阳生 《环境工程》2012,(Z2):586-590,292
重金属尾矿污染是世界性难题,污染水体、大气和土壤,对周边的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在我国酸雨范围大且酸雨问题比较严重的背景下,探讨酸雨淋溶下尾矿中重金属的浸出规律将有利于加强我国重金属尾矿的污染控制和管理。采用湖南桃林铅锌尾矿库中的尾矿模拟酸雨条件进行淋溶实验,研究发现重金属Pb、Zn、Cu、Mn含量分别为1252.5,849.4,363.1,280.0mg/kg。其中,Pb、Zn主要以残渣态存在,分别占69.7%和53.8%;Cu主要以有机结合态存在,占67.0%;Mn主要以铁锰氧化态、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存在,共占90.0%。在静态淋溶实验中,固液比越大、模拟酸雨pH值越小,重金属的浸出浓度越大。在动态淋溶实验中,Zn、Mn浸出浓度随时间呈现减小趋势,而Pb和Cu浸出浓度随时间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17.
李晓艳  吴超 《环境工程》2017,35(5):172-176
为了解有色金属矿区土壤重金属形态及pH值对其迁移的影响,选取对土壤环境影响较大的Hg、Pb、Zn、Cr、Cd、Cu元素进行研究。采用欧共体参比司的三步连续提取法研究了某铅锌矿区周边农田10个土壤样品中重金属的形态分布,根据重金属形态中酸可提取态重金属的百分比,可得6种重金属的迁移能力大小顺序为Cd>Zn>Cr>Cu>Pb>Hg;用2.3、4.1、5.6、7.2四个不同pH值的淋滤液淋溶尾砂矿柱50 d,检测数据显示,酸度的提高可以显著促进尾矿砂中重金属(Pb、Zn、Cu和Cd)的溶出;除Zn元素外,其他元素在50 d内的溶出量均随时间的推移而降低。根据不同检测时间段内淋溶液溶浸出的重金属元素含量分析可知,重金属对酸性淋滤的敏感程度顺序为Cu>Pb>Zn>Cd。综合分析得出该农田重金属污染严重程度顺序为Zn>Cd>Pb>Cu>Hg>Cr。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金矿尾矿库发生渗漏的原因,重点介绍了尾矿库渗漏后的综合治理措施。通过治理措施的实施,不仅解决了尾矿库渗漏问题,而且为尾矿库的增高扩容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其成功经验可以为类似金矿企业所借鉴。  相似文献   

19.
铀矿石堆浸尾渣的充填处置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此描述了铀矿石堆浸尾渣的充填处置的工艺和结果。在水力充填过程中加入渣量的 1%的石灰 充填滤水碱性循环工艺,可使它们均匀混合,以中和渣中的余酸,满足充填要求,减少铀矿石堆浸尾渣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