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SBR生化法在制革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结合实际工程经验,比较了几种常用的生化法在制革废水治理中的应用,对运用SBR生化法处理制革废水的工艺设计、运行管理进行了探讨,表明SBR生化法治理制革废水具有耐冲击性能佳,操作运行管理方便,建设成本和运行费用较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高蓓蕾 《污染防治技术》2009,22(6):109-111,121
调查与监测分析了猪皮制革的不同生产工艺阶段废水的排放现状,发现猪革废水具有(1)高耗水量、水质水量波动大;(2)高硫、高铬;(3)高盐、高氨氮;(4)难降解性,处理难度大;(5)高SS、高色度等特点。今后应在改进工艺、加强水资源充分利用、确保废水达标排放方面作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3.
采用两段水解酸化(H)/氧化(O)-生态塘联合工艺对浙江某污水处理厂原有工艺进行提标改造并用于制革废水处理,考察了该工艺对制革废水中COD、B0D、NH3-N、SS等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研究了该工艺在一年运行期内的系统稳定性,并对工艺经济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段H/O-生态塘联合工艺对制革废水污染物有较好的去除效...  相似文献   

4.
利用水解酸化(采用缺氧折流板ABR反应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工艺对汽车电泳涂装工艺废水进行实验研究,分析了ABR的反应时间,容积负荷,内置填料对废水可生化性改善的影响及SBR的运行方式,进水pH,污泥负荷对有机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CAST工艺在处理制革废水中的应用,运行结果表明,当进水BOD5为960~1250mg/L,CODcr为2250~2780mg/L,则处理后的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6.
采用预处理-混凝沉淀-微滤组合工艺对制革废水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制革废水经预处理后用硫酸亚铁酸洗废液作混凝剂是行之有效的,经此工艺处理后,COD、BOD5、SS和色度去除率分别为80.4%、87.2%、88.6%和91.7%,处理后废水水质达到排放标准且可回用于生产.在较低温度下,用硫酸亚铁作混凝剂仍能较好地完成混凝沉淀,验证了硫酸亚铁的低温混凝效果.此工艺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尤其适合北方寒冷地区.  相似文献   

7.
低浓度废水厌氧处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展望了国内外厌氧处理低浓度废水的研究进展状况。着重介绍了厌氧滤池(AF)、厌氧流化床(AFB)、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厌氧颗粒污泥膨胀床(EGSB)、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和厌氧序批式活性污泥法(ASBR)等。  相似文献   

8.
低浓度废水厌氧处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本文展望了国内外厌氧处理低浓度废水的研究进展状况,着重介绍了厌氧滤池(AF)、厌氧流化床(AFB)、上流式反氧污泥床(UASB)、厌氧颗粒污泥膨胀床(EGSB),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和厌氧序批式活性污泥法(ASBR)等。  相似文献   

9.
本课题采用厌氧生物转盘法,将制革废水中的溶解性与非溶解性的有机物一起进行厌氧处理,并对其机理进行了探讨。同时还得出了有机负荷与去除率的关系,对制革废水在中温条件下的厌氧发酵作了一次有意义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制革废水中硫化碱的处理及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 制革废水是工业废水中较难处理的废水之一。废水成分复杂,除含毛、油脂、碎肉、皮渣外,还含有大量S~(2-)、Cr~(3+)、Cr~(6+)等,并且放置时间稍长,废水及沉积物变得恶臭,排放时产生难闻的气味。废水中S~(2-)来自脱毛脱脂工序,该工序要使用大量硫化碱(Na_2S)进行脱毛脱脂,这部分废水排放不仅造成污染,并且由于废水中含大量Na_2S(约4~5克/升),不进行回收也造成浪费。另外它也是引起水质变腐变臭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对制革废水中硫化碱的处理及利用进行了研究。 二、实验部分 取烟台某制革厂脱毛脱脂废水进行实验。该废水呈强碱性,pH=12,灰白色,粘度较大,含大量悬浮物,无臭味。但放置两天水质变黑灰色,产生腐蛋似恶臭,Na_2S含量约4克/升。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水解酸化-CASS工艺处理制革废水,设计规模为600m^3/d,总排放口出水水质达到国家及地方允许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含盐化工废水(A)、受潮汐影响的河流水(B)、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排水(C)、采油废水(D)4种不同来源废水进行为期15 d的采样监测,测定了其COD、TOC和Cl^-浓度,分析比较了3种废水指标之间的关系,其中COD分别使用重铬酸钾法、氯气校正法和碘化钾碱性高锰酸钾法3种方法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4种废水Cl^-浓度差异较大,盐化工废水A(21749 mg/L)〉采油废水D(7013 mg/L)〉受潮汐影响的河流水B(1807 mg/L)〉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排水C(977 mg/L);在15 d的监测周期内,盐化工废水(A)的TOC波动较大,其余3种废水的TOC浓度基本保持稳定,与Cl^-浓度变化没有直接的关系;4种不同废水的COD与Cl^-浓度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通过分析比较表明,碘化钾碱性高锰酸钾法比较适合于盐化工废水(A)和采油废水(D)的测定,氯气校正法比较适合于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排水(C)和采油废水(D)的测定,受潮汐影响的河流水样(B)波动较大,3种方法测得的COD浓度与Cl^-浓度的变化趋势没有显著差异。TOC较适合表征水质有机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13.
针对制革废水高COD、高总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上流式反硝化污泥床(UDNSB)、生物接触氧化池的生物处理组合工艺,进行了为期321 d的现场中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于COD、TN、NH_4~+-N平均浓度分别为2 740、278和193 mg·L~(-1)的制革废水,在硝化液回流比R为300%,UASB反应器、UDNSB反应器、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水力停留时间(HRT)分别为11、22和57 h,平均容积负荷分别为5.63 kg COD·(m~3·d)~(-1)、0.30 kg TN·(m~3·d)~(-1)和0.11 kg NH+4-N·(m~3·d)~(-1)的条件下,该组合工艺处理出水COD、TN和NH_4~+-N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90、69.8和4.6 mg·L~(-1),其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2%、73%和97%以上。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以Ca(OH)2为pH调节剂、磷酸氢镁(MHP)为吸附剂的氨氮废水处理新方法(MHP吸附法)。MHP吸附法的特点是吸附产物磷酸铵镁(MAP)可通过简单的热分解再生MHP,同时回收高浓度氨水。考察了MAP热分解制备MHP的工艺条件;对氯化铵、硫酸铵及碳酸铵3种模拟氨氮废水体系,分别考察了pH值、温度、氨氮初始浓度对MHP吸附容量的影响;考察了MHP的循环使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MHP对氨氮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NH4^+最高达到了约90mg/g。MHP在循环使用中,对低浓度氨氮废水其吸附容量呈下降趋势,但对高浓度氨氮废水具有良好的循环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5.
制革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预处理-混凝沉淀-滤组合工艺对制革废水经预处理后用硫亚铁酸洗废水经预处理后用硫酸亚铁酸洗废液作混凝剂是行之有效的,经此工艺处理后,COD、BOD5、SS和色度去除率分别烽91.7%,处理后废水水质达到排放标准且可回用于生产。在较低温度下,用硫酸亚铁作混产剂仍能较好地完成混宙淀,验证了硫权亚铁的低凝凝效果。此工艺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尤其适合北方寒冷地区。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制革污泥资源化处理的工艺流程 ,并用试验考察了各工序的技术指标。结果表明 :制革污泥经焚烧处理后其质量和体积均减少为原来的 15 %左右 ,经过化学处理后 ,铬灰分溶解液中的总铬浓度从 38.8g/L左右降到 1.2 8mg/L ,其回收率几乎达到 10 0 % ,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废渣均可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7.
利用水解酸化 (采用缺氧折流板ABR反应器 )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SBR)工艺对汽车电泳涂装工艺废水进行实验研究 ,分析了ABR的反应时间、容积负荷、内置填料对废水可生化性改善的影响及SBR的运行方式、进水 pH、污泥负荷对有机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现代废水厌氧处理应用技术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现代废水厌氧处理应用技术进展,特别是厌氧流化床(AFBR)、厌氧膨胀床(AEBR)工艺,并展望了现代废水厌氧处理应用技术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中和、混凝沉降法除氟过程,研究了彩色显像管工业废水除氟的适宜工艺条件。现场试验表明:应用泥回流处理技术,采用高效絮凝剂处理含氟废水,排放废水氟含量可稳定在4-6mg/L之间,低于排放标准(10mg/L),同时废水处理的成本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20.
MF-UF组合工艺处理再生纸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钱晓荣  戴勇 《环境工程学报》2009,3(11):2013-2016
针对再生纸废水体系,采用0.2 μm陶瓷微滤膜 (MF)与截留分子量为50 000 Dalton的疏水性PS有机超滤膜 (UF)组合工艺对再生纸废水进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此组合工艺对再生纸废水COD的去除率可达到846%,处理的废水达到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根据再生纸废水的性质对膜清洗再生进行了考察,陶瓷膜及超滤膜通量约分别恢复85%与8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