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总硬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钙、镁离子质量浓度,并以此计算水中总硬度。方法在0 mg/L~10.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钙、镁离子的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02 mg/L、0.003 mg/L。该方法用于测定标准混合溶液和有证标准物质,测定结果均满足质控要求。实际水样中钙、镁离子均检出,且测定结果的RSD为0.3%~1.4%,加标回收率为91.0%~103%。用该方法与国标法同时测定实际样品,结果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重铬酸钾容量滴定法是测定COD的标准方法,该方法明确指出用“0 25mol/L重铬酸钾溶液测定水样>50mg/LCOD值;用0 025mol/L重铬酸钾溶液测定5mg/L~50mg/LCOD值,但准确度较差”,其准确度差的原因是用肉眼很难判断其滴定终点。在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规定从Ⅰ类地表水到Ⅴ类地表水COD的标准限值为15mg/L~40mg/L;因此,如何测准水样低浓度COD,就成了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提高容量法的终点分辨率,常用电位滴定法代替目视终点。电位滴定法要将电极系统浸入试液从而要不断清洗电极;所用参比电极,若不作特殊处理,会慢慢…  相似文献   

3.
采用次灵敏线测定地表水中高浓度的钙和镁,标准溶液系列稳定时间长,方法线性范围宽,在钙10.0 mg/L~150 mg/L、镁5.0 mg/L~70.0 mg/L之间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钙为5.0 mg/L,镁为2.5 mg/L,精密度与准确度均符合要求,与国标方法的比对试验表明两种方法可替代使用.  相似文献   

4.
工业废水中氰化物大于10mg/L时,一般采用预蒸馏后,以试银灵(DABR)为指示剂,用AgNO_3滴定。但我们在实际监测中发现,终点由黄色变成浅砖红色,难以准确判断终点,灵敏度不高,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在预蒸馏过程中易释放出KCN,影响环境危害健康。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离子色谱法测定酸雨中的钠、铵、钾、镁、钙含量的方法和步骤。结果表明,各元素的检出限均低于0.02 mg/L,加标回收率为90%~110%,相对标准偏差均低于1%,结果令人满意。该方法可同时测定酸雨中的5种阳离子,并且操作便捷,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离子色谱法测定废气中甲酸、乙酸含量的方法和步聚。甲酸、乙酸检出限分别为0.02mg/L和0.05mg/L,方法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2%和95%。本方法分析速度快,所需样品量少,且无需复杂的前处理。  相似文献   

7.
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溴离子与碘离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溴离子与碘离子,选择AS19阴离子交换分离柱、KOH淋洗液自动发生器、抑制型电导检测。溴离子与碘离子分别在14.8 μg/L~100 mg/L与30.4 μg/L~10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检出限分别为3.7 μg/L与7.6 μg/L,环境水样平行测定的RSD分别为0.2%~1.5%与0.3%~1.6%,两个质量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1.8%~105%与89.5%~93.4%。  相似文献   

8.
1调节 p H:测定前先测水样 p H值 ,p H若过高或过低可分别用 6 mol/ L 盐酸或 1 0 0 g/ L氢氧化钠溶液调 p H约为 7,然后再加 p H为 1 0的缓冲溶液进行滴定。2加铬黑 T后应尽快完成滴定 ,但临终点时最好每隔 2~ 3秒滴一滴并充分振摇。 3将水样用盐酸酸化、煮沸以除去碱度 ,冷却后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 4在缓冲溶液中适量加入 EDTA镁盐 ,使终点明显。但 EDTA和镁盐必须等当量 ,否则会造成较大滴定误差。EDTA滴定法测定总硬度的几点经验@金中华$灌云县环境监测站!江苏灌云222200…  相似文献   

9.
富含泥沙水样滴定振摇过程中 ,因泥沙的色泽影响滴定终点的判断 ,带来较大的分析误差。改进方法 :加热氧化后的水样 ,立即加入 1 0 ml0 .0 1 mol/L的草酸钠标准溶液 ,水样很快澄清 ,将清液大部分倾入另一瓶中 ,再将余下的泥渣样过滤于此瓶中 ,用极少量的蒸馏水冲洗滤渣干净 ,在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用离子色谱法测定丙烯酸丁酯生产废水中丙烯酸和对甲基苯磺酸的新方法。采用IonPac AS11-HC阴离子色谱柱,淋洗液为30mmol/L的NaOH淋洗液,流速1ml/min,抑制电流75mA。丙烯酸根的检测下限为0.44mg/L(峰面积)、0.46mg/L(峰高),保留时间、峰高、峰面积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03%、0.50%、0.50%,峰高、峰面积的线性回归系数R分别为0.9929、0.9954。对甲基苯磺酸根的检测下限为0.49mg/L(峰面积)、0.48mg/L(峰高),保留时间、峰高、峰面积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02%、0.48%、0.47%,峰高、峰面积的线性回归系数R分别为0.9990、0.9998。常规无机阴离子对丙烯酸、对甲基苯磺酸的测定没有干扰。对实际废水样品进行分析,丙烯酸、对甲基苯磺酸的回收率分别为101.6%~104.4%、95.4%~96.8%。方法简便、灵敏、可靠。  相似文献   

11.
重金属离子Pb2+在石油污染土壤中的吸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比研究了3种土壤(新疆砂土、粘土和东北黑土)及其被石油不同程度污染后对水中重金属离子Pb^2 的吸附作用。结果表明,3种原土壤及油污土壤对Pb^2 的吸附均符合Langmuir等温式;原土壤上Pb^2 的饱和吸附量为黑土>>粘土>砂土;在一定范围内,砂土、粘土中石油的存在对其吸附重金属离子Pb^2 的能力影响较小,而黑土对Pb^2 的吸附能力则随所含石油量的增大而迅速减少。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Hg2+对卤虫无节幼体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卤虫无节幼体在不喂食条件下死亡率对Hg2+的剂量反应关系的离散度较大,相关系数为0.813~0.894,48h-LC50值为0.006~0.016mg/L.在喂食条件下,可降低离散度,相关系数提高至0.918~0.986,死亡率和Hg2+的剂量反应关系可用线性关系描述,24h-LC50值为0.008~0.020mg/L.  相似文献   

13.
在pH<1的溶液中,用甲基异丁酮(MIBK)与磷酸三丁酯(TBP)混合作为萃取剂,萃取废水中的铬时,六价铬的分配比为108.6,而三价铬几乎不被萃取。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有机相中的六价铬具有很好的选择性,且干扰少,灵敏度高。工作曲线的最佳浓度范围是:0.04~4.00mg/L。  相似文献   

14.
研制了一种测定水中Mg^2 的测试管,测定范围为0.5mg/L-2.0mg/L,该测试管适用于现场应急监测,具有快速、简便、抗干扰能力强和价格低廉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水稻土对Cu2+的吸附反应动力学,并考察了p H和磷酸根2个因素对Cu2+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土对Cu2+的吸附反应速率可明显分为快、慢2个阶段,快速阶段主要是Cu2+结合在高亲和力位点,而慢速阶段则是结合在低亲和力位点。提高溶液p H可促进水稻土对Cu2+的吸附,降低溶液p H则将抑制Cu2+的吸附,这主要是因为p H可通过改变水稻土表面电荷的性质以及溶液Cu2+的形态来影响吸附反应。提高离子强度,将降低低p H条件下Cu2+的吸附量,而对高p H条件下Cu2+的吸附量影响较小,这表明水稻土对Cu2+存在很大比例的专性吸附。溶液中磷酸根的存在,可促进水稻土对Cu2+的吸附。本文所得到的研究结果对认识Cu2+在水稻土中的土壤环境行为及其污染控制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新试剂2-(2'-喹啉偶氮)-4,5-二甲氧基苯酚,研究了其与钴(Ⅱ)的显色反应,在pH=5.5的HAc-NaAc缓冲介质中,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存在下,2-(2'-喹啉偶氮)-4,5-二甲氧基苯酚与钴生成2∶1稳定的配合物,该配合物λmax=575 nm,摩尔吸光系数ε为2.443×104 L·mol-1·cm-1.钴含量在0~0.4 mg/L内符合比耳定律.新方法用于水样中微量钴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2-(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固相萃取光度法测定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用2-(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PAR)固相萃取光度法测定镉,在pH=8 0的硼酸-氢氧化钠缓冲介质中,TritonX-100存在下,QAMDHB与镉反应生成2∶1稳定络合物,体系最大吸收波长为520nm,摩尔吸光系数 =5 18×104L·mol-1·cm-1。样品中的镉用强阴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固相萃取预分离和富集后,用该方法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8.
将两性(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修饰磁化炭分别以质量分数0、1%和2%加入嘉陵江流域(川渝段)内苍溪(CX)、南部(NB)、嘉陵(JL)和合川(HC)沿岸土中,考察各混合土样对Cu2+的等温吸附和热力学特征.结果表明:混合土样对Cu2+的最大吸附量为58.36 mmol/kg~366.85 mmol/kg,添加等量两性磁...  相似文献   

19.
采用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对红薯渣(R)做两性修饰,修饰比例分别为0、100%和200%,将得到的3种两性修饰红薯渣(R、100BS-R和200BS-R)以1%质量分数加入紫色土(PS)中,制成PS(对照)、PSR、PS100BS-R和PS200BS-R 4种混合土样。用批量处理法探究各供试土样对Cu2+的吸附等温特征,并考察温度、pH值和离子浓度对Cu2+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混合土样对Cu2+的吸附等温线均符合Langmuir模型,最大吸附量为99.46 mmol/kg~136.53 mmol/kg,Cu2+吸附量呈现PS200BS-R>PS100BS-R>PSR>PS的趋势。温度和pH值升高均有利于Cu2+被吸附,当离子浓度为01 mol/L时吸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Effects of Cu2+, Pb2+ and Zn2+ were studied on voltage-activated Na-, Ca-, and K-currents in snail neurons. It was found that: 1. In normal physiological saline Cu2+, Pb2+ and Zn2+ ions exerted complex changes on the total ionic currents; 2. All three metal ion have depressed the inward Na-currents but with different K D , moreover Pb 2+ increased Na-current at low concentrations (5 M); 3. The inward Ca-current was also reduced. The sequence of the blocking effect of metals was different: Pb>Cu>Zn, however the steady-state inactivation was influenced only by Cu2+; 4. Outward currents were decreased in all neurons by Cu2+, but the effects of Pb2+ and Zn2+ were either depression or enhancement in different indentified neurons; 5. The possibility of binding heavy metals to wide variety of membrane proteins and the observed effects on different ionic channels suggest that the metal effect is complex and cannot be taken as a specific one to a single channel type or site of loc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