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宋代流传着“天下山水窟有二,曰嘉州,曰桂林”和“天下之观在蜀,蜀之胜曰嘉州”之说,而“嘉州”正是如今的四川省乐山市。得益于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乐山自古以来就被视为祥瑞之地。在这块1.2万平方公里的沃土宝地上,孕育了具有盛唐风貌的乐山大佛,1991年,峨眉山、乐山大佛双双入选中国旅游胜地40佳;1996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峨眉山-乐山大佛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是目前世界上23个、中国4个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之一。这样优越的旅游资源使乐山在全国旅游业中占有无与伦比的优势。珠联璧合的自然、人…  相似文献   

2.
规划中的大佛“菩提缘”将与乐山大佛景区浑然融为一体,成为乐山旅游的又一景观和特色景点。它将被建在乐山城旧大桥东头到大佛寺前山门公路两侧沿岩。沿江一带,与著名的乐山巨型睡佛相毗邻,同时又是出入乐山大佛的唯一通道,是有力提升乐山大佛形象,改善乐山旅游环境,保护世界遗产,把客人引得来,留得住的最佳办法,也是360万乐山人民多年的夙愿。水陆交通四通八达的大佛“菩提缘”工程总体占地面积为33.4公顷,其中总建筑面积为10.9万平方米。为了不影响巨型睡佛背景,建筑物高度都不超过20m。其整体建筑形似一条东方…  相似文献   

3.
乐山大佛是世界双遗产,可以说拥有国际一流的品牌。但,有这样好的资源却不能按国际一流水准来开发、运作,是过去的遗憾。既然获得了世界“双遗产”称号,就要按照世界双遗产评审委的要求,予以保护。 开发与保护需要大笔资金投入,香港鸿禧集团国际有限公司的高标准规划,一流的设计,是确保该工程成为国际一流旅游精品的关键。投10亿元巨资修建大佛菩提缘工程,可以使大佛山上山下连成一片,是保护大佛景区生态环境的有效办法。其实,乐山市政府早在几年前就在着手运作,但当时的思路没有今天这样开阔。 实际上,一个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一个声名远播的品牌就是资源,资源就是财富,高起点的项目靠策划靠高起点的运作,许多到过雅安碧峰峡旅游景点的朋友跟我讲,碧峰峡的成功就是项目策划与运作的成功。它体现了投资者理念的更新和思维方式的变化。要说老虎、大象等动物,很多人都去过动物园,都不陌生,但你去动物园,是动物在笼子里。而在碧峰峡,人在车里,动物在车外自由休闲,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碧峰峡的投资模式是值得研究和借鉴的,在资本运作方面也是比较成功的。开园不到一年时间,就收回全部投资。作为大佛“菩提缘”工程来看,比碧峰峡有着更为优厚的条件,还有什么不能运作的呢?乐山大佛“菩提缘”工程是大佛景点的延续,是大佛文化的深度挖掘,既是软件的升级,也是硬件的升级。可以说,乐山大佛不倒,大佛“菩提缘”就不倒。通过“菩提缘”工程,乐山市大佛景区和江上游览可以得到全面整治和规范。而凡是参观大佛景区的游客都必须经过“菩提缘”,它将彻底实现乐山人民多年的愿望:把客人引得来,留得住,让乐山大佛真正成为世界一流的旅游精品景区。 大佛“菩提缘”工程有着非常丰厚的回报。内行人一眼就明白:有了可行项目开发的主动权,就有了开启财富之门的“金钥匙”。我们认为,应该抓住机遇,进一步加快该工程的建设步伐,乐山鸿禧公司在注重自己开发的同时,还应通过资本运作的方式来引进更多实力投资者加大开发进程。对此我们可以验证一点:大佛是个“金娃娃”! 其实,搞旅游开发也罢,其它投资也罢,投资者关注更多的不是项目的今天或昨天,而是明天怎么样,这就好比炒股,炒的是个概念! 资本运作,说起来难也不难,只要稍加留意,你就会发现乐山大佛这张牌会是一副非常美妙的精典作品。  相似文献   

4.
四川是旅游资源大省,其资源的独特性被海内外游客所公认,现有举世闻名的“童话世界”九寨沟、黄龙,有“峨眉天下秀”的峨眉山、有“世界第一大佛”的乐山大佛,和“青城天下幽”的青城山、“世界水利精典”都江堰等世界遗产四处;国家4A级旅游景区9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9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1处,国家级森林公园1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0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7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3座。尤其是世界遗产九寨沟、国宝大熊猫、古蜀文化三星堆的品位和价值在全世界旅游资源中具有垄断性、不可代替性和不可模仿性的特点。 四川旅游有…  相似文献   

5.
峨眉山景区旅游商品的开发与营销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静  王增强  向艺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6,22(4):399-400,370
通过对旅游商品定义的综述,界定了旅游商品的定义、范围和功能,同时对峨眉山景区旅游商品的开发、需求、购买力等抽取420份问卷作为样本,分析了峨眉山旅游商品的需求现状,并以旅游者需求现状为依据,对峨眉山旅游商品的开发和营销提出了“4P+4C+4R”营销策略,以期对其它景区的旅游商品开发和营销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1996年,峨眉山—乐山大佛作为文化自然双重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该遗产地现在面临着环境污染、治理不到位、管理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着其可持续发展。对如何在合理开发世界遗产的基础上更好地保护其真实性和完整性,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在加强教育、宣传、管理,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加强法制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峨眉山——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多年来降水酸度、酸雨频率与酸性降水的地域分布以及垂直变化特征进行了研讨,并对该区酸雨与四川省酸性降水特征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8.
峨眉山市地处四川盆地西南,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峨眉山的所在地,与乐山大佛及近代文豪郭沫若故居紧临,是名山、名佛、名人荟萃之地,被誉为中国西部地区“璀璨的明珠”。1988年撤县建市以来,社会、经济、文化等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1995年以来,峨眉山人发扬“团结、开拓、实于、争先”的峨眉山精  相似文献   

9.
川南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地质地貌条件,区内旅游地质资源丰富、种类齐全、资源级别极高,拥有自贡世界地质公园、兴文世界地质公园和峨眉山—乐山大佛这样的世界级旅游风景区和多处国家级的旅游胜地。旅游地质资源作为一种特色的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科普教育价值、人文历史价值、探险与康体健身价值。加快川南地区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有利于走特色旅游产业道路,促进川南地区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改善区域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实现川南地区人与经济、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峨眉山景区     
正"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公元718年唐代大诗人李白被峨眉山的秀美陶醉而留下这千古绝唱。"天下名山"当代大文豪郭沫若又将他醇厚的爱倾注于峨眉山。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峨眉山市境内,主峰金顶海拔3077米,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核心景区面积154平方公里,是融自然风光与佛教文化为一体的国家级重点山岳型风景名胜区。1996年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东与世界最大的石刻弥勒像乐山大佛相毗邻。峨眉山平畴突起,以其"雄、秀、神、奇"的优美自然风光,悠久的佛教文化,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独特的地质地貌闻名于世。峨眉山气候垂直带明显,形成繁多的动植物种类和丰富的自然景观。从山麓至山顶"一日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登临金顶,绝壁凌空,高插云霄,巍然屹立,可观云海、日出、佛光、圣灯四大奇观。西可眺皑  相似文献   

11.
九华山风景名胜区是山岳型宗教旅游地。通过对九华山风景区的实地调查,总结了该类旅游地的土地利用特点,即统一性和协调性、难以变更性、总量有限性,并进行了土地利用沿革、变更和影响方面的分析。利用层次分析法从生存指标、发展指标、社会指标、环境指标和智力指标5个方面对九华山风景区的土地利用进行了定量讨论,认为九华山风景区土地利用问题现阶段主要集中在九华街景区、花台景区和柯村景区。在此基础上,对九华山风景区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一种新技术的问世,驱动着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大变革,4G时代的到来再一次把移动通信技术推向另一个高端平台,其推广应用也成为了各企业在行业中崭露头角的关键法宝.智慧旅游是一种需要移动通信技术作为核心支撑而发展的新型旅游,必将在未来旅游业中迅速崛起.着眼4G于实际,放眼智慧旅游于未来,从智慧旅游和4G技术的概念以及发展历程着手,挖掘了4G与智慧旅游发展的内在关系.以武夷山风景区作为实例,分析了当地资源状况和智慧旅游发展现状,并从以政府为代表的管理机构、旅游企业、旅游者、目的地居民角度出发,提出武夷山风景区智慧旅游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以江西省鹰潭市龙虎山风景名胜区为研究案例地,运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分析、缓冲区分析等空间分析方法探讨了该景区民宿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龙虎山景区的民宿在空间上总体呈集聚分布类型,呈现"二大核心,多处聚集"的分布模式,其中景区海拔、水系分布、区位交通、景点分布、景观可视性、业态分布、乡村聚落等7个方面是民宿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针对龙虎山景区内民宿选址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质旅游景区开发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质景区是指旅游综合质量中等的景区.开发中质景区可以增加目的地供给、优化旅游目的地结构、分流优质景区客流.以四川雅安碧峰峡景区为例,在分析该类型景区优劣势的基础上,对其在旅游项目设计、资金筹措、客源市场、产品设计、市场营销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同时指出,我国中质旅游景区开发中存在着资源价值评价不准确、资源破坏严重等误区,以期在旅游实践中提高中质旅游景区的开发质量.  相似文献   

15.
作为我国首批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目前旅游重新复苏,但旅游快速发展的背后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和隐患.世界遗产是具有特殊重要性、珍稀性和脆弱易损性的不可再生资源,如何在遗产保护的前提下实现合理开发,保证世界自然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云台山景区规划范围内有28个自然村落,部分村落经过历史的积淀而具有典型的地域特征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另一部分村落更具现代气息,成为云台山景区内独特的景观旅游资源。在深入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对村落的价值特征进行了综合评价,将云台山景区内村落划分为旅游服务性村落、特色保护性村落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17.
陈雯  李升峰 《四川环境》2006,25(2):67-70
采用生态影响评价的工作方法,以中山陵园风景区外缘景区为例,在分析外缘景区生态现状的基础上,从土地利用与水土流失状况、森林群落状况、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等方面对规划产生的生态影响进行了评价,得出外缘规划的实施总体上有利于景区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结论,最后对评价中有待改进的方面做了几点探讨。  相似文献   

18.
黄山风景区悬钩子属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山风景区共有悬钩子属植物20种5变种。记述了该地区悬钩子属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及价值,并对其合理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为生态旅游和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武陵山片区县域为研究尺度,基于标准差、变异系数和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梯度探析了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特征与演变规律,并借助GWR模型对旅游经济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武陵山片区71个县域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在时间上呈绝对差异逐年上升,而相对差异波动下降的演变趋势。(2)2014—2018年间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欠发达区数量下降,并呈西北和东北部明显高于其他区域的空间分布格局。(3)人均GDP、第三产业占GDP比重、3A级以上景点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公路密度、3星级以上宾馆数是影响武陵山片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界定了旅游商品的范围和知识产权的定义。在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和现有的法律框架内,阐述了与旅游商品相关的知识产权法知识。用问卷调查和案例评析的方法,分析了我国目前旅游商品存在的问题,论述了知识产权保护对旅游商品开发创新的重要性,提出了旅游商品知识产权保护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