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当前,国内电动桥式起重机、单轨电动葫芦,门式起重机以及各种移动设备,普遍采用角钢裸露滑触线供电。这种裸露滑触线供电有以下缺点:①导电体角钢裸露,人一旦与之接触便有生命危险;②吊车运行稍有弹跳、振动,刷块与滑触线接触处便产生火花,滑触线表面易烧损。③为弥补角钢滑触  相似文献   

2.
正主持人,你好:冶金企业焦化堆取料机存在的较大危险因素和易发生的事故类型有哪些?如何预防?易安网友易安网友,你好:冶金企业焦化堆取料机存在的较大危险因素和易发生的事故类型有:(1)大风、大雾、大雨等特殊天气作业,易发生触电和物体打击。(2)安全滑触线破损,易发生触电。主要预防措施有:(1)特殊天气停止作业。(2)将煤堆取料机退出干煤棚,夹好夹轨器,打上铁鞋后离开。(3)检查滑触线无破损。(4)清扫时与滑触线保持安全距离,尽可能不在滑触线一侧清扫。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热力管加热桥面抗冰融冰对于公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制作了尺寸为600 mm×600 mm×380 mm的桥梁试件,在人工环境室对热力管融冰进行了模型试验。结果表明:试件上表面温升速率和融冰时间取决于热力管间距、隔热层、风速、环境温度和热力管外表面温度。在相同工况条件下,100 mm间距的热力管融冰能力要大于150 mm间距的热力管,无隔热层时,100 mm间距热力管向上传递的热量占总加热量的13.4%,融冰时间为211 min;150 mm间距热力管向上传递的热量占总加热量的18.3%,融冰时间为271 min。在热力管层下面铺设厚度为2 mm、导热系数为0.062 W/(m· K)的隔热材料后,100 mm间距热力管向上传递的热量占总加热量的46.9%,融冰时间为175 min;150 mm间距热力管向上传递的热量占总加热量的51.9%,融冰时间为161 min。热力管层铺设隔热材料可有效阻止热量向下传递,从而缩短融冰时间。  相似文献   

4.
3月11日,我厂两名工人用一台2吨电动单梁悬挂式起重机在注塑机上进行模具安装作业。当模具升到一定高度后,一名工人放开吊车的按钮盒,准备拉动手动葫芦的链条起升模具(由于吊车升降速度太快,为调整模具的安装位置,在吊车挂钩上又挂了一只手动葫芦)。此时,吊车大车突然起动,向相距2米的另一台注塑机驶去,直到被吊挂的模具碰到这台注塑机的安全门横梁,吊车才停止行驶。 事故发生后,我们立即到现场对事故进行分析。经调查,排除了以下的可能性:1.工人误操作,错按吊车控制按钮。当时,一名工人放开按钮盒后准备拉手动葫芦的拉链,另一名工人正站在…  相似文献   

5.
发热电缆加热桥面融雪化冰对于保障公路桥梁交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制作了600mm×600mm×380mm的桥梁试件,通过低温人工环境室对 试件上表面结冰和融冰过程进行了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在恒定线功率30W/m条件下,90mm间距发热电缆融冰系统的融冰能力要远大于140mm间 距融冰系统;若在90mm间距电缆敷设层采用隔热材料和SMA-13沥青上面层采用导热沥青,则可以缩短融冰时间,提高除冰能力;为有效防止桥 面结冰,桥面温度宜控制在2.5~3.0℃之间。研究结果对桥梁除冰系统设计和运行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2005年7月21日,某公司动力分厂机修班在检修吊车过程中,由于配合不当,造成一职工被吊车钢丝绳夹伤右手指的重伤事故。  相似文献   

7.
大型钢铁企业使用外协吊车司机是减员增效的一个有效措施,也是人力资源改革的一种新的尝试。自2006年6月以来,武钢硅钢片厂为解决生产压力大、技改扩建生产人员紧缺之矛盾采取了用辅助单位——兴达公司培养的外协吊车司机置换本厂吊车司机,将本厂吊车司机全部补充到生产作业线当操作工的做法。为确保此项人事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硅钢片厂全体干部、职工顶着巨大的安全生产压力,采取了有效的对策措施,强化外协吊车司机安全监督管理,突出严、细、实,取得了一定的收益。  相似文献   

8.
大型冶金联合企业中,冶金专用吊车、普通桥式吊车数量大,布置紧凑,使用频繁。由于现场环境复杂,高温、多尘,相邻吊车往来运行,吊车检修有很多不安全因素,检修作业事故多发。为了确保吊车检修安全,笔者受命于本单位的领导,起草了《桥式起重机检修安全规定》,执行以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公之于众,希望得到同行专家斧正。  相似文献   

9.
舍身排险     
7月11日,辽宁省三建公司一台5吨汽车吊在施工中移动起重臂位置时,不小心使起重臂顶端与7米高空的一根6万6千伏的高压电线搭接。只见搭接处蓝光一闪,吊车的一只轮胎冒起浓烟。如果不赶快把吊车开走,将会造成一场重大事故。 在这紧要关头,汽车司机李绍栋闻讯赶来,冒着生命危险,跳进驾驶室,急忙发动车辆。第一脚踩下油门,车没发动起来。他又换第二档连续发动。就在吊车轮胎即将烧毁的千钧一发之际,吊车起动了,脱离了电源,一场重大事故避免了。 为表彰李绍栋舍身排险的忘我精神,公司给他记了一等功舍身排险@徐国仁  相似文献   

10.
一、抓斗吊车贮料槽除尘生产设备条件及除尘措施抓斗吊车是破碎系统原料供应的主要设备。抓斗容积为2米~3(展开时最大尺寸3150  相似文献   

11.
铸造厂(车间)造型工在使用搬不动、抬不动的砂箱时,须借助起重机械短距离吊运。为保证吊运安全,特制定《砂箱吊运安全操作法》供参考。一、起吊准备 1.选吊车、吊钩、吊索根据被吊砂箱的重量,按照不超负荷的原则,选择适当的吊车、吊钩、吊索。 (1)选吊车。根据砂箱的重量选择。砂箱重量大的选额定负荷大的吊车,重量轻的选择额定负荷小的吊车。 (2)选吊钩。砂箱重的用主钩,轻的用副钩。 (3)选吊索。砂箱重的选粗绳,轻的用细绳,粗细程度,要保证不超负荷。 2.检查吊绳起吊前检查吊绳磨损程度以及是否损  相似文献   

12.
错上加错     
某建筑工地,有一车货物急待卸车。施工队长没找到吊车司机,便自己去开吊车。当他正小心地把货物吊到空中时,安全员跑来了,一见开吊车的不是司机,便不容分说,切断了电源。幸亏吊车制动性能好,否则,很可能会造成事故。 施工队长无照开车违反了规章,固然不时;但安全员不问具体情况,在起吊时贸然切断电源就更危险,可谓错上加错。倘若出了事,岂不弄巧成拙!错上加错@高利东  相似文献   

13.
李金雄 《劳动保护》2013,(12):83-84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吊车在现代工业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与此同时,吊车作业也经常发生人身触电伤亡、车体烧毁等事故。实施吊车作业接地保护。可以有效避免由于触电所引发的伤亡事故。  相似文献   

14.
我厂各工序共设24台吊车,统一由吊车工段管理。这个工段除担负全厂吊运工作外,还担负全部吊车的检修任务。建厂35年来,与吊车作业有关的工亡人数占全厂工亡人数的81.2%。由此可见,控制起重伤害是我厂安全生产的关键。1986年3月,鞍钢公司提出推行标准化作业做为预防事故的主要措施。从这时起,我厂就以起重专业的标准化作业为重要试点。  相似文献   

15.
事情经过某车间的一名桥式吊车司机,在操作控制器点动下降过程中,把控制器的手柄扳回零位后,突然发现重物不停下降。该司机马上意识到吊车的起升制动器失灵了。他立即鸣铃示警,同时扳动紧急断电开关,断电后制动器仍不抱闸;他又迅速恢复送电,一边操作控制器打反车使吊物上升,一边将吊车开到安全位置重复进行打正反车操作,使重物慢速下降,最后重物平稳地降落到了地面。  相似文献   

16.
<正>某日,某油田一承包商单位的吊车在井场配合采油队维修班更换盘根盒时,吊车司机边吸烟边走到井口房门前,引燃了井口房内的天然气,造成该采油队维修班4人轻度烧伤。该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吊车司机违反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禁令在禁烟区域内吸烟,基层对危害识别存在盲点等。但是在进一步了解事故详细情况,经过深刻思考后,笔者认为这里面也暴露出基层单位在职工安全权利维护方面严重缺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日本日立机电工业公司,研制了室内桥式吊车通风装置(如图1),现简介如下。 构造 1.通风道 水平通风道设在厂房的侧壁 上,沿着吊车整个走行线路长度, 通风道内安装有吸气孔的特殊罩。 2.输入装置 移动式竖通风管与驾驶室直接 连接,在框架中安装开闭吸气孔的 转滚。为了调整进入驾驶室内的空 气量,安装一个风门以便调整风量 (如图2)。 特点 1.可以连续不断地向驾驶室内供应新鲜的空气; 2.水平通风道的吸气孔,由于有内压力可以自动的闭锁,空气泄漏少,效率好; 3.设置一台水平通风道,可以给在同一轨道上行驶的数台吊车引入新鲜空气; 4.在现有吊车…  相似文献   

18.
事故经过2003年10月22日下午2时许,某水库管理处2号料仓建设工地正在紧张地进行施工,施工者是由河南人韩某带领的一支农民工队伍。当时,韩某临时雇来的5名农民工正用1台自制小吊车吊运混凝土和其他施工建筑材料。当这5名农民工把小吊车由料仓南侧墙向西侧墙推动时,自制小吊车的起重拔杆碰在料仓西侧墙上方带电的10kV高压线上,导致推小吊车的5名农民工当即被强大电流击倒,2人死亡,3人受伤。事故原因《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规定:在建工程不得在高、低压线路下方施工,高、低压线路下方,不得搭建作业棚、建造生活设施或堆…  相似文献   

19.
<正>上海吊车钢索断裂钢板压死男子9月6日,宝山区泰和路一码头工地上,一辆吊车正在搬运钢板时,钢索突然断裂,5吨重的钢板坠落将一名男子压住,造成其多处骨折身亡。绕城高速发生交通事故1死1伤9月6日,G1501上海绕城高速外圈过亭枫公路出口50米处,一辆轿车追尾大货车,司机和副驾驶座上的乘客被卡在车内。  相似文献   

20.
去年12月,刘某以挂靠某建筑公司单位的名义承揽了某市玫瑰园小区的建筑施工工程。刘某雇用王某为塔吊司机。一天,在施工中王某因小事与吊车下面另外一个施工人员发生口角,在准备下来殴打另一个施工人员的过程中,不慎掉下吊车致伤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