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介绍了休闲农业旅游经济的发展历史及概念、内涵,结合辽宁省的现状及优势,提出了在发展休闲乡村旅游产业时应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打造精品、加强管理、提高质量,走政府主导、民众参与、依靠核心竞争优势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加速的城市化进程催生了大量的污染源,使得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破坏。这不仅阻碍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同时也降低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还给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带来隐患,因此生态城市的建设显得迫在眉睫。为达到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还给城市一片蓝天的目的,就必须要将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相融合。本文意在通过对生态城市中的环境工程建设技术做简要分析,讲解环境工程建设对生态城市的意义和价值,不断将环境工程建设技术运用到生态城市的建设中去,为创建健康、绿色、宜居的生态城市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科技快速发展,我国城市也得到飞速发展,而城市人口剧增,导致污水排放量不断加大,由于城市污水处理设施仍存在缺陷,故无法有效治理城市污水,不仅使得城市环境受到污染,还给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带来影响。为此,如何提高城市污水处理效率成为当前城市发展过程中重点研究内容。本文就城市污水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市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现状及对策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宋秀杰1.北京市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现状1.l城市固体废弃物对农田环境污染影响城市固体废弃物主要来自居民生活垃圾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随着城市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生活垃圾...  相似文献   

5.
《资源节约与环保》2005,21(5):13-16
4 城市生活节水 城市生活用水包括:城市居民、商贸、机关、院校、旅游、社会服务、园林景观等用水。目前城市生活用水已占城市用水量的55%左右,随着城市的发展还将进一步增加;城市生活用水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目前人均生活用水量为212L/d(其中设市城市为228L/d)。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业庄园设计受到当代人群的密切关注,我们要充分探索农业庄园设计的创新之路,能够促进乡村休闲旅游业的顺利发展,进而带动农村经济增长.在乡村休闲旅游视角下,农业庄园设计要围绕当代农村旅游的发展需求进行设计创新,能够给游客提供观光、休闲、体验为一体的综合乡村农业庄园服务模式,促进农业庄园设计的...  相似文献   

7.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城市获得了很好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城市中机动车辆数量增加使得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问题日渐严重。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声源流动性比较强,干扰时间长、污染范围比较广,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以及休息,因此必须要加强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的防治,改善城市噪音,还市民一个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本文就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防治对策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大众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使得人们在精神层面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以此为我国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与此同时,在旅游产业发展中人们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及对自我行为的约束缺乏自觉性,进而使得旅游区环境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这不仅不利于旅游  相似文献   

9.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生存环境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主要分析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并制定改善城市大气环境的措施,如加强城市绿化、加大对城市废气污染治理、提高绿色能源的使用等。通过有效的方法,使得城市空气质量得到改观,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0.
城市垃圾是城市居民日学生活的副产品,进入90年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生活逐步提高,城市垃圾产生量也迅速增长,垃圾构成明显变化,城市垃圾的卫生消纳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矛盾日益尘锐,成为影响城市整体功能正常发挥和城市居民生活,劳动环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环境工程》2021,39(2)
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当下,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出于对舒适和便利的生活环境的追求,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迁往城市、定居城市.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城市,一系列城市化过快发展而导致的环境问题凸显了出来.在城市中急需要建立一个空间,宣扬保护环境、绿色生活的理念,同时成为城市居民解放身心、舒展自我的空间.“公园城市”概念由此而生,从建...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发展速度加快,城市居民用水也随之提高。根据国家对用水的规定,居民用水必须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II类标准。因此,城市净水厂必须加强对居民用水的给水工程实践研究。研究的深度直接关系到城市用水安全的问题。只有不断强化给水工程实践研究,才能促进城市的经济建设和城市形象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一系列城市污染问题,使得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不断恶化,建设现代化的生态城市成为人们的追求目标。建设生态城市有两个重要的举措:城市绿化和城市“蓝化”。城市绿化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城市建设中保留和增加绿地面积对美化城市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什么是域市“蓝化”呢?这就不一定为人们所熟悉和重视。城市“蓝化”是指城市建设中保留和增加水体面积,使水面与城市建筑,绿地有机结合起来,共同组成一个良好的城市生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城市燃油动力机动车数量急剧增加,燃油动力机动车尾气的排放量也迅猛增加,使得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恶化。对沈阳市在一定环境质量标准下的环境容量进行了计算,并估算出沈阳市可承载的燃油动力机动车数量,为沈阳市控制燃油动力机动车保有量提供一定的依据。通过研究,建立城市发展、交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进一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当前城市化发展使得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各种城市生态安全问题显现.城市生态安全是城市居民生产、生活的重要保障,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意义.梳理了城市生态安全的相关概念,从城市生态安全评价、影响因素分析、城市生态安全预测与预警以及基于生态安全的城市格局构建与空间规划4个方面介绍了目前城市生态安全研究的主...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世界,由于工业发展、经济繁荣、文化提高和人口集中,以城市数量的不断增多、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居民生活的日益现代化为标志的“城市化”,已成为席卷全球的大势所趋、历史所向。资料表明,1980年世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39%,欧美经济发达国家则占70%。我国的城市数,1947年仅69个,1989年已增至450个。近几年,我国加快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工业发展的步伐,撤县设市日益增多,城市化趋势开始出现。内地农村、山区的“民工潮”涌入城市打工与日俱增,使城市实居人口猛增,目前全国实际城镇人口已上升到占总人口35%以上。  相似文献   

17.
城市河流水环境的建设对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产生着重要的影响,随着现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市河流的水环境在不断恶化,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也不断下降。本文简述了城市河流水环境的内涵以及城市河流水环境的主要功能,并提出了城市河流水环境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8.
城市河道给现代城市居民的日常工作与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成为现代城市水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更是一种特殊的城市景观。然后,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河道水环境随之受到相应的破坏,直接给城市经济发展造成巨大负担,甚至某种程度阻碍了城市的发展。本文针对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技术进行探讨,展开简要论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旅游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革开放后逐渐获得了发展。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改善,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精神生活的改善越来越重视,节假日和闲暇之余大多喜欢出去走一走,转一转,在愉悦身心、放松压力的同时,也能够开拓视野、积蓄精力,这样旅游在老百姓的生活中占的比重在增加。这样的社会变化推动了我国的旅游业的发展,特别是在寒暑假,旅游产业火热,这给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农业旅游发展演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发展农业旅游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基于已有研究,以439个星级农业旅游景点和102件农业旅游节庆活动为研究变量,运用偏离份额法来动态分析和比较2000—2006年和2006—2012年江苏省农业旅游发展演化状况,结果表明:2000—2012年星级农业旅游景点和农业旅游节庆活动均为推动江苏省农业旅游发展的贡献要素;星级农业旅游景点是地区农业旅游吸引力最重要的内容,对区域农业旅游发展起主导作用,且其贡献率呈不断上升趋势;相对于提升农业旅游竞争力的贡献,农业旅游节庆活动对优化农业旅游资源结构贡献更突出,成为苏中和苏北农业旅游资源富矿区实现农业旅游综合发展的新突破。基于动态偏离份额分析结果,将江苏省农业旅游发展划分为农业旅游优势发展型、农业旅游滞后发展型、农业旅游结构突破型和农业旅游竞争突破型4类。通过类型演化分析得到:2000—2012年江苏省各地农业旅游均有所发展,但地区间农业旅游发展速度存在较大差异,苏北和苏中地区发展相对迅速,后发优势明显,苏南地区发展相对滞后,但仍保持了在全省农业旅游发展中的重心地位。最后,针对江苏省农业旅游发展状况从资源开发、统筹发展、社会参与等方面提出今后提升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