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在300mg/kg铬污染水稻土中分别施加氮肥(NH4Cl、NH4NO3、Ca(NO3)2和CO(NH2)2)、钾肥(K2SO4和KCl)、磷肥(Ca(H2PO4)2和NaH2PO4)对水稻生长以及吸收和分配铬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肥处理虽然增加了水稻的产量,但也改变了水稻植株对土壤铬的吸收和积累。从总体上看,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植株总铬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氮肥、钾肥处理的水稻植株总铬比对照处理增加了1.7%~72.9%,磷肥处理的水稻植株总铬比对照处理降低了2.1%~21.9%。(2)不同施肥处理明显影响了铬在水稻植株内的分配与迁移。受试的氮肥、钾肥不仅促进水稻根部对铬的吸收和累积,也促进了铬向地上部分迁移;而磷肥则降低了水稻根部对铬的吸收和累积以及铬向地上部分迁移。(3)受试8种不同施肥处理均显著提高了水稻糙米总铬,施肥处理后水稻成熟期糙米总铬为1.10~1.32mg/kg,均超过《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05)中铬的限量(粮食1.0mg/kg),比对照处理提高了139.1%~187.0%,增加了铬通过食物链威胁人体健康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关于水稻、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等对铬的吸收、运转已有报导,而小白菜、苋菜对铬的吸收、运转尚未见报导。本文应用放射性~(51)Cr研究小白菜、苋菜对添加于土壤中~(51)Cr的吸收和运转,并观察添加于土壤中的铬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土壤pH和Eh对重金属铬(Ⅵ)纵向迁移及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自身pH和Eh是重金属铬(Ⅵ)在土壤迁移转化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了研究铬(Ⅵ)在土壤不同初始pH和Eh条件下的纵向迁移与转化,调节土壤pH和Eh,采用室内土柱连续降雨淋溶实验,制备5种不同性质的土样进行土柱淋溶实验,在不同时刻不同埋深处取土样,并溶解过滤取上清液测试铬浓度(原子分光亮度计法)。结果表明,酸性条件下的土壤吸附性较好,氧化条件下的土壤迁移性最强,还原条件下的土壤中被转化还原为铬(Ⅲ)的量最多。因此,可以通过调节土壤的pH和Eh来有效地控制铬的迁移和转化。一方面,调节土壤pH,增大pH值,减弱土壤吸附能力并加速淋滤出土壤中的铬(Ⅵ);另一方面,调节土壤Eh,降低Eh值,促使土壤中铬(Ⅵ)的还原,转化成毒性较小的铬(Ⅲ),减轻土壤铬污染,改善土质。  相似文献   

4.
进行了不同比例铬污染土壤与餐厨垃圾混合堆肥实验,分析了堆肥过程铬形态的变化、浸出液毒性以及种子发芽指数.结果表明,堆肥实验后,堆肥物料中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的铬含量逐渐减少,最多可分别减少82.6%和72.69%,有机结合态的铬含量明显增加,最大增幅为106.58%;堆肥物料浸出液铬的浓度低于国家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水泥窑协同处置铬污染土壤(CCS)的可行性,用CCS部分替代硅质原料配制生料,于1 400℃煅烧成熟料,通过化学分析、强度测试、浸提实验及XRD/SEM分析,研究了CCS对生料易烧性、熟料强度及六价铬/总铬(Cr(VI)/∑Cr)浸出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CCS能改善熟料烧成,掺量从0到15%,熟料中f-CaO含量略有下降,硬化试体的3 d、28 d、90 d强度略有提高。Cr(VI)/∑Cr浸出浓度随CCS掺量增加而增大,但随养护龄期延长而减小;当CCS掺量小于8%时,熟料3 d至90 d水化物的浸出液中,Cr(VI)浓度均低于0.05 mg/L,符合Ⅱ类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限值。铬离子浸出毒性减小是由于铬在熟料矿物和水化产物中的固溶以及水化产物对它的包裹封固作用。研究表明,水泥窑协同处置CCS是一种可行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6.
采用两个直流完全混合式反应器,研究了Ni(Ⅱ) 、Cr(Ⅵ) 对好氧活性污泥真实产率系数(YH)、COD去除率、MLSS和污泥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i(Ⅱ) 、Cr(Ⅵ) 为3 mg/L时,YH(MMLSS/MCOD)从无重金属的0.388分别升高到Ni(Ⅱ) 的0.427和Cr(Ⅵ) 的0.408;COD的去除率不受影响,MLSS增加了7.5%;污泥呼吸作用增强了5%.随着Ni(Ⅱ) 、Cr(Ⅵ) 浓度的进一步增加,YH、COD去除率、MLSS和呼吸作用都迅速下降.当Ni(Ⅱ) 、Cr(Ⅵ) 为15 mg/L时,YH(MMLSS/MCOD)分别为0.289和0.218;而Ni(Ⅱ) 、Cr(Ⅵ) 为25 mg/L时,对污泥呼吸的抑制作用分别达43%和60%.总体来看,Cr(Ⅵ) 比Ni(Ⅱ) 对系统的毒性更大.  相似文献   

7.
以中花11号水稻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溶液培养探讨了不同浓度配比的Cu-Cd、Zn-Cd、Cu-Zn对水稻根相对伸长毒性及元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Cu、Cd、Zn浓度与水稻相对根伸长均符合剂量效应关系,3种金属离子对水稻毒性次序为CuCdZn;在重金属总量为50%的毒性效应浓度(EC50)下,Cu-Cd对水稻毒性因浓度配比不同而表现不同的作用方式,而Zn-Cd、Cu-Zn对水稻毒性均表现出拮抗作用。在Cu-Cd复合处理下,Cd的加入促进了水稻对Cu的吸收,而Cu的加入对水稻幼苗的Cd吸收表现出不同作用;在Zn-Cd复合处理中,不同浓度Zn的加入均抑制Cd的吸收,使得水稻幼苗中Cd含量降低了9.1%~48.4%;Cu-Zn复合处理中,高浓度Cu的加入(EC40、EC30、EC25)抑制水稻对Zn的吸收。Zn-Cd拮抗作用主要和Zn抑制了水稻对Cd的吸收有关,而Cu-Zn的拮抗作用可能和高浓度的Cu抑制了Zn的吸收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制革厂中测定Cr(Ⅲ)的分析方法常常采用氧化法,即将Cr(Ⅲ)氧化成Cr(Ⅵ),然后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或者用二苯氨基脲显色进行比色测定。这样不仅易造成环境污染影响人的身体健康,而且操作时间过长难以及时指导生产。虽然有将EDTA直接用于测定Cr(Ⅲ)的报导,但是,实验条件的选择是保证测定结果准确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轧钢过程中铬元素的迁移转化规律,以实例进行了铬平衡的分析计算,用以把握主要的污染工序,并提出减轻污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
制革工业是一个需水量较大的行业。据调查,每100公斤原皮每日排出废水量约为1.9—14.8米~3。在中、小企业中,一张大牛皮每日排水量约0.8—1.4米~3。我们曾对一个日产牛皮44张、猪皮1500张的中型制革厂进行调查,每日污水量约为1500吨。 制革废水明显地具有既对农业有害又对农业有利的双重特性。由于废水中含有盐、碱、硫化物、铬等有害物质,不加处理直接灌田会造成农作物受害和土壤污染。反之,废水中还含有氮、磷等对农作  相似文献   

11.
氟对农作物,家畜和蚕桑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国内外不少文献报道了大气氟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本文从大气氟对农作物、家畜和蚕桑三个方面综合评述这些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2.
通过水培实验,研究了不同水平亚硫酸钠、腐植酸对李氏禾植株生长、铬吸收积累和营养液中铬含量的影响.亚硫酸钠和腐植酸能明显提高李氏禾对铬的吸收和富集能力.与对照相比,50 mg/L亚硫酸钠处理能显著提高李氏禾根、茎、叶中铬含量和积累量;10 mg/L腐植酸处理能显著提高李氏禾根、茎、叶中铬含量和积累量.亚硫酸钠和腐植酸能明显提高转运系数,促进铬从李氏禾根向地上部分的转移.50 mg/L亚硫酸钠和5 mg/L腐植酸处理下,转运系数大于1,地上部铬含量显著高于根中铬含量.亚硫酸钠显著提高营养液中Eh值,对pH值的影响不明显,李氏禾对铬的吸收以Cr(III)为主.  相似文献   

13.
螺蛳等供试生物能很快地吸收水体中的^137Cs,并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加,吸收过程可用直线方程来表达,螺蛳、喜旱莲子草和金鱼藻可以用来净化被^137Cs的吸收较少,其中稗草和喜旱莲子草较高;由于K^+与Cs^+之间的拮抗作用,帮可用施钾肥方法减少作物以土壤中^137Cs的吸收。  相似文献   

14.
铬是环境中广泛存在又对健康有害的元素之一.血中铬的测定对生理、病理的研究及环境质量评价,均有重要意义.由于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的高灵敏度,自然被用来测定血中痕量元素.Anand等报导将血清用5N HNO_3—H_2O_2(30V%)的1:1混合溶液稀释1倍测定.Pakarek报导将血清直接进样用加入法测定,或用含有6%的代  相似文献   

15.
16.
通过水培实验,研究钙对铬胁迫下李氏禾幼苗生理生化、草酸分泌及铬吸收量的影响,考察钙对李氏禾体内草酸合成的调控,进而促进李氏禾的铬耐性富集能力的作用。结果显示,不同浓度Cr3+胁迫下缺钙处理,李氏禾生长受抑制及质膜过氧化作用加剧,体内总草酸含量为对照处理的113%~169%,且主要表现为水溶性草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水溶性草酸含量为对照处理的135%~197%;高钙处理,李氏禾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低于对照,李氏禾叶部总草酸含量为对照处理的125%~155%,且主要表现为不溶性草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其含量为对照处理的181%~270%。低浓度(0.2、0.4 mmol/L)铬胁迫下,高钙处理总铬含量分别为对照处理的175%和215%,高浓度(0.8、1.0 mmol/L)铬胁迫下,总铬含量与对照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可见,添加Ca2+能在一定Cr3+浓度胁迫下,有效缓解铬对李氏禾的毒害,且能通过提高植物体内不溶性草酸含量达到促进植物富集和耐受铬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陈曦  王玉军 《环境工程学报》2012,6(10):3735-3739
以电镀加工厂产生的污水污泥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了柠檬酸、硝酸、过氧化氢为复合酸化剂,Fe3+为增效剂对电镀污泥中铬和铜的去除效果,考察了酸化剂的浓度、反应时间、摇床转速、污泥pH、Fe3+浓度等因素对污泥中重金属去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室温下,含0.15 mol/L柠檬酸、1.5%过氧化氢、0.25 mol/L硝酸的复合酸化剂与增效剂2.0g/L Fe3+溶液共同处理污泥,固液比为1∶10,以150 r/min的转速振荡4 h,对污泥中Cr的去除效率达到80.02%,Cu的去除效率可达到92.89%,使污泥中残留Cr、Cu含量均符合国家污泥农用标准。  相似文献   

18.
制革铬鞣废液二次利用和铬回收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制革废铬液的二次利用和铬回收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取得了最佳参数。实践表明,废铬液用于软化裸皮浸酸、浸酸裸皮初鞣和在废铬液中补充适量的新化铬鞣液用于鞣制二层皮,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分别节约红矾钠15%和60%。一个中型制革厂,全年可得经济效益7万元左右。环境效益也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9.
黄河水以含沙量大而著称,用一般方法直接测定原水(混均水样)中总金属必须经过十分繁杂的处理程序,多种元素同时测定几乎不可能,有些元素其方法灵敏度也不能满足要求。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提供了直接测  相似文献   

20.
汞、铅、铬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GGHN08-116菌株,以棉籽壳、玉米秸等为固体发酵底物修复受汞、铅、铬污染的土壤。通过菌丝穿透重度重金属土壤实验,研究了菌丝在穿透土壤过程对交换态重金属的影响以及该菌株子实体对重金属离子的富集能力,同时,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在重度重金属污染土壤上,施用不同比例的固体发酵料对污染土壤中汞、铅、铬及其胡萝卜根茎质量、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能穿透厚度为5 cm的土壤,并有子实体生成,土壤pH值略有下降,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与对照相比,土壤中交换态汞、铬含量均显著下降,而交换态铅差异不显著,子实体中除汞含量符合标准外,铅、铬均超出了GB 7096-2003,GB 2762-2005规定标准。在固体发酵料处理下土壤中交换态汞、铅、铬含量均显著下降,胡萝卜根茎中均未检测到汞、铅含量,铬含量也符合GB 2762-2005规定标准。GGHN08-116菌株及其固体发酵产物具有修复受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