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香港特区是典型的经济发达地区,电梯安全管理水平达到世界先进。通过学习香港电梯安全管理和事故管理经验,研究电梯的安全条例、守则中电梯各相关方的职责、电梯事故的管理机制,分析香港特区电梯典型的事故技术调查报告和历年的事故统计数据,有利于加强内地与香港特区之间的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深入交流,有助于给出进一步提升国家电梯安全和应急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作者针对涉及在用电梯安全运行的主要故障原因作了一些分析研究。本文分析了电梯安全运行的要素,通过系统的分析、处理,判断出电梯是否有隐患存在以及不安全的类型,便于及时采取措施,减少损失。具有预测、预防电梯事故和潜在故障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任发才 《劳动保护》2022,(10):104-107
近些年,我国电梯的保有量处于高位,乘客的人身安全与电梯使用的安全性息息相关,为有效遏制电梯事故的发生,保障民众的人身财产安全,本文基于国内最近十年发生的电梯事故的统计结果,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两方面分析了电梯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了防范电梯事故的措施,为避免或减少电梯同类事故的发生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降低老旧电梯制动试验过程中轿厢失控所引发的安全风险,本文总结出了制动试验过程中可能发生轿厢蹲底和对重冲顶、曳引系统破坏、导轨和轿厢变形等潜在事故,并对相应事故风险原因进行了分析总结,结合对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和TSG 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的理解及相关经验总结,提出了相应事故风险预防和降低的措施,建议检验机构在做制动试验之前制定出有效可行的事故应急处理方案,确保制动试验过程中电梯失控引起的事故风险降到最低。本文为电梯维护保养技术人员和检验人员在电梯制动试验项目的检验过程中如何降低电梯制动试验的事故风险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5.
电梯是一类典型的特种设备,在公共场合使用的电梯同时具有公共安全属性。电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与事故应对处置能力是国家/地区电梯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表征。韩国是中国的邻国,已经踏入中等发达国家之列,具有较高的电梯突发事件应对和应急管理水平,学习韩国电梯安全管理和事故应急管理经验,研读韩国电梯事故统计分析数据,有助于给出进一步提升我国电梯安全和应急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电梯挤压事故为例分析事故主要原因,反思电梯安全使用管理,呼吁相关部门对电梯使用安全的重视,减少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7.
众多电梯事故表明,电梯安全需要文化建设来参与.为减少电梯事故的发生,引入安全视觉识别系统.电梯事故建立瑞士奶酪模型,通过安全视觉识别系统弥补安全漏洞.通过调研分析电梯所在环境、受众、信息,发掘系统基本要素和应用要素,设计开发标识、标志和信息,制定应用手册等步骤,在现有的法律体系基础上,保证一致性与差异性结合,遵循人性化...  相似文献   

8.
为从安全信息视角分析电梯全生命周期过程中事故致因因素,并在实践中提升电梯安全管理水平,基于PAR事故致因模型开展电梯安全信息管理研究。以安全信息为主线,安全感知-安全分析-安全应答(PAR)安全行为链为关键点,建立电梯PAR安全信息流管理模型。基于电梯PAR安全信息流管理模型的逻辑架构建立电梯信息综合监管服务体系,将模型的信息服务形式具体化。并运用电梯PAR安全信息流管理模型对典型电梯事故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电梯PAR安全信息流管理模型能够全面分析各层级失误模式,提升各主体协同治理能力。电梯信息综合监管服务体系可打破电梯领域信息“孤岛”现状,对智慧电梯建设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9月14日傍晚,华侨大学厦门校区综合教学楼C4的一部电梯内,再现电梯“吃人”事故,一名男生在乘坐电梯时,被夹卡在轿厢中不幸身亡。此消息一出便引起了市民及网友的广泛关注,电梯的安全问题再次被推倒风口浪尖。如何正确使用乘坐电梯?如何在电梯事故中自救?使市民提高安全搭乘意识,预防和减少电梯意外伤害和事故成了当下最重要的环节。在此,秀洲消防部门为大家提供乘坐电梯六大安全须知,避免悲剧重演。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电梯的广泛应用,电梯的事故也逐渐增多,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家质检总局13号令等法律法规,对电梯的安全使用及有关要求作了较明确的规定;一系列国家标准,如电梯主要标准<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自1987年颁布后,已作了三次较大修改,逐步靠近国际标准.这些政策和技术标准的出台,有效地预防了电梯事故的发生,为电梯的安全运行提供了保证.为进一步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电梯的安全运行,作以下分析.  相似文献   

11.
张兴法 《劳动保护》2002,(12):40-41
电梯的应用已十分广泛,随之而来电梯的事故也逐渐增多,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安全生产法》对电梯的安全使用及有关要求作了较明确的规定。分析电梯事故,是为了有效地预防事故的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电梯保有量的不断增长,电梯事故总量呈上升趋势。本文通过对电梯事故及故障的抽样分析,指出电梯事故及故障频发与电梯的维护保养质量密不可分。笔者介绍了我国电梯维保的相关要求,分析当前电梯维护保养现状,提出了电梯维保的意见建议,为提升电梯安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为找出电梯事故的主要人为因素,并分析其间的关系,首先以53起电梯事故案例为样本,采用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HFACS)模型,进行电梯事故分类统计与分析;然后利用卡方检验和比值比分析HFACS上下层人因间的相关性,最后从组织层面和个人层面分别提出预防电梯事故的对策。结果表明:安全文化缺失、违规、技能差错、监督不充分和监督违规是导致电梯事故的高频人因;精神状态差、个人准备状态、身体/智力缺陷和技术环境是不安全行为的主要原因,安全文化缺失和资源管理漏洞是不安全行为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4.
钢丝绳是影响电梯安全的重要部件,钢丝绳的断丝、断股现象严重影响电梯的使用寿命,同时影响到电梯的安全使用。文中介绍一起因钢丝绳断股导致电梯困人的事故,通过现场勘查分析这起事故的原因,并对预防此类事故再次发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众多的事故类型中,电梯上行超速事故是比较常见的,也是产生危害较大的一种。下面就结合检验工作实际,围绕电梯上行超速事故的原因分析、电梯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要求、电梯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类型及选择、电梯夹绳器选用和改进的建议和电梯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检验等问题进行探讨,提出自己浅显的见解,确保电梯上行超速保护装置更加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分析电梯制动器的相关事故产生原因,介绍了几种电梯制动器风险。结合电梯检验规程,阐述在电梯使用、检验过程中,使用单位安全管理人员、维保人员和检验人员如何辨识电梯制动器风险。随着国内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和旧房加装电梯项目的推进,我国城镇电梯保有量逐年攀升,电梯数量与专业工作人员比例不平衡的问题日益突出。同时,国内电梯"老龄化"问题的加剧,提高了电梯故障爆发率。近几年,相关媒体对电梯事故时有报道,引起了全社会对电梯安全运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电梯制动器是频繁使用的安全部件,也是维持电梯安全运行的重要基础。本文结合一起电梯冲顶事故,对事故电梯的制动器进行拆解,分析其内部结构型式,观察其受损情况,直观分析制动器的失效特征。基于相关试验和技术分析,由于制动器柱塞因本体材质问题引发机械卡阻,致使制动器制动功能失效。结合制动器失效的原因,建议在有关电梯法规标准中考虑增加对制动器相关零部件材质、化学成分符合性的要求,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18.
电梯具有方便、快捷、省时省力的优点,在人们生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电梯越来越多地被投入使用,一旦发生电梯事故,极可能会导致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为了更好地了解商场电梯事故发生的原因,保证商场内电梯乘坐人员的安全,文章主要以事故树分析法(FTA)为研究方法,以商场中的电梯事故为研究对象,查阅国内外利用事故树分析方法分析类似情况的文献,从确定造成商场电梯事故发生的原因组合开始,绘制出事故树,以定性的方法来对造成商场电梯事故的原因进行研究,通过最小割集与最小径集的计算来分析商场电梯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预防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张兴法 《安防科技》2004,(12):17-18
随着电梯的广泛应用,电梯的事故也逐渐增多,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家质检总局13号令等法律法规,对电梯的安全使用及有关要求作了较明确的规定;一系列国家标准,如电梯主要标准《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自1987年颁布后,已作了三次较大修改,逐步靠近国际标准。这些政策和技术标准的出台,有效地预防了电梯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电梯夺命周,3天4人丧生"的国内焦点事故,使人不得不把目光转移到"中国电梯步入老龄化"这个问题上。其实,自从150多年前美国人奥蒂斯发明第一部"安全升降梯"以来,电梯安全的话题在世界各国都长盛不衰。甚至在《死神来了》等多部恐怖片中,电梯都扮演过可怕的血腥"杀手"。相对而言,电梯在我国普及的年限不长,电梯安全管理尚未有成熟的体系。那么,发达国家的电梯又是如何保障安全的呢?美国事故扫描:"9·11"中200人命丧电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