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据不完全统计,从1984年到1989年6年间,建筑行业共发生工程倒塌事故297起,造成485人死亡、660人重伤。其中一次死亡5人以上的事故就有24起。这297起事故发生的特点可以作如下数字表述: —─从房屋类别分,一、二层低层房坍塌的有225起,占事故总数的75.7%。 ──从建筑结构说,砖混结构房屋坍塌的有198起,占事故总数的66.7%;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倒塌的有 49起,占事故总数的16.5% 砖土结构房屋倒塌的有46起,占事故总数的15.5%。 ──从建筑物的属地分,发生在大中城市里的房屋倒塌事故187起,占事故总数的63%;发生在村镇里房屋倒塌事故有110起,占…  相似文献   

2.
3.
近年来,建筑施工坍塌事故时有发生,其中基坑坍塌约占坍塌事故总数的50%。这类事故大多是基坑开挖过程中安全措施不到位造成的。下面这起基坑边坡坍塌事故就是基坑坍塌的一个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4.
土方施工由于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一旦发生事故,很可能造成群死群伤。已逐渐成为安全防范的重中之重。本文以一起管沟坍塌事故为例,重点介绍了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
2010年11月26日晚,南京快速内环西线小行桥附近一在建高架匝道钢箱梁翻落,造成7人死亡,3人受伤。专家初步分析认为:此次事故是由于违反施工程序,现场管理缺位造成的,是一起生产安全责任事故。从湖南凤凰大桥垮塌、杭州地铁工地塌陷,到西宁商业巷工地坍塌和株洲高架桥倒塌,再到上海倒楼事故,这一起起工程安全质量问题酿成的建筑物垮塌、人员伤亡的悲剧实在令人心痛,类似事故重复发生的现象令人堪忧,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地下建筑大量涌现,涉及的事故随之增多,救援难度日益增大。本文主要浅述地下建筑的概况,地下建筑坍塌事故特点、案例分析、处置程序与措施等。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动土作业事故发生的根原因,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采用功能共振分析法(FRAM)研究动土作业中的坍塌事故演化机制,并以长沙某公司天然气管道施工项目“11.11”一般坍塌事故为例,对动土作业的功能耦合过程进行定性分析,确定影响作业的主要失效链接。结果显示:培训教育落实不力是引起功能改变的主要来源之一;人员防护、施工检查、技术交底等功能的不正常震荡及非线性的耦合共振,影响多项失效功能链接。FRAM可为动土作业过程中的事故致因分析提供技术支持,未来可进一步研究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8.
章仕杰  傅贵 《安全》2019,40(8):46-51
为了系统地分析建筑施工事故原因、有效预防同类事故,运用STAMP模型从控制角度详细分析了一起特别重大坍塌事故,分别从物理过程及环境因素、基层操作原因以及管理层原因3方面分析了导致事故的控制缺陷,并且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事故控制措施及建议。结果表明:STAMP模型不仅可以分析各个层级的原因,还可以找出层级之间以及层级内不同组织之间的交互影响原因;建设方、施工方、监理方以及承包方对项目管理内容交叉与重叠,且沟通与协调缺失是导致错误决策和不恰当控制动作产生的主要因素;基层不安全控制动作直接导致事故发生,但取决于管理因素,管理层的原因是预防同类事故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从技术角度分析地铁坍塌事故发生的机理,以安全事故致因层次为基础,将管理因素分为4部分,即人员因素、环境因素、材料因素和设备因素;进一步分析地铁坍塌事故发生的原因,构建地铁坍塌事故致因的鱼刺图;实证分析杭州地铁坍塌事故的致因,并构建杭州地铁坍塌事故致因的鱼刺图;在实证分析基础上,从地铁施工前与地铁施工时两时间段,针对人员因素、环境因素、材料因素和设备因素4方面管理因素,提出地铁坍塌事故的防范措施。以事故机理研究为基础,以管理因素研究为核心是研究地铁坍塌事故的必由之路,将对地铁工程的安全管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了降低和控制地铁深基坑施工风险,避免在施工过程中造成深基坑坍塌事故,以重庆市某地铁站深基坑开挖为例,进行了深基坑开挖风险评估。建立了深基坑坍塌事故导致人员伤亡的事故树模型,再通过事故树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将事故树的结构重要度转化为层次分析法中的判别因子,结合层次分析法的权重计算及排序,对深基坑坍塌事故的致灾因素进行了定性识别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施工地质条件复杂、设计方案不合理、勘察资料有误等事件为主要致灾因素。在地铁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应做好动态监测及日常管理工作,保证勘察设计的准确性与可行性。改进后的模型可为企业施工管理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正土方施工由于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一旦发生事故,很可能造成群死群伤,已逐渐成为安全防范的重中之重。本文以一起管沟坍塌事故为例,重点介绍了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2012年8月,某市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负责该地区高压天然气管道置顶工程,工程开工前未办理安全监督备案及施工许可手续。农民工刘磊、李原(化名)等4人均为新招工人,负责人工挖掘顶管管沟,上岗前未经过任何安全培  相似文献   

12.
1993年3月21日9时21分,内蒙古第二电力建设工程公司水塔处在达拉特电厂一期工程施工拆除竖井式提升机井架中,发生了井架坍塌的重大伤亡事故,造成16人死亡,二人受伤。 该电厂建设中的双曲线冷却塔高105米,设立了两座竖井式提升机,北侧一座井架高150米,自重85吨。为了固定井架,设立7层缆风绳,每层4根,共计28根缆风绳。在距地约30米高处设了第一层缆风绳,以后每升高约20米增设一层缆风绳。 井架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出现问题。但施工单位对拆除井架没有制定技术方案,违反了操作规程。 为了拆除井架,按正确的顺序,需先拆除冷却塔顶与井架连接的运料…  相似文献   

13.
夏贞勇 《劳动保护》2010,(11):74-75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和发展,高层、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电梯的使用也逐渐增多。剪力墙结构的电梯井设计非常普遍,施工企业大多采用钢管支撑方式施工,支撑操作平台坍塌事故时有发生,这类事故大多是搭设方式不规范以及人员违章操作引起的。这起电梯井钢管支撑操作平台坍塌事故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4.
建筑施工现场坍塌事故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建筑安全事故频频发生,伤亡人数仍居高不下,给国家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坍塌事故的危害性很高,有效防治坍塌事故对预防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运用图形直观地介绍了2003—2009年我国建筑业坍塌事故伤亡情况的变化,运用相关分析的方法,通过对2009年来所发生的坍塌事故类型的数据分析,探讨了不同类型坍塌所占比例,坍塌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止坍塌的对策,以期达到有效预防坍塌事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2007年11月21日上午11时许,由伊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市自来水公司DN500改扩建施工现场发生一起管沟土方坍塌事故,造成一名正在作业的水暖工死亡。该施工现场位于该市环城北路218线56km+950m处北侧,处于一家汽车修理厂门前,管沟深约2米,采用机械开挖,当时这名水暖工正在沟内进行给水管道对接作业,塌方的土方将其掩埋,现场人员立即拨打报警电话,并积极组织施救,将其救出后,工人已经死亡。  相似文献   

16.
余茂君 《劳动保护》2007,(11):34-37
湖南省凤凰县堤溪大桥本是湘西州50周年大庆的"献礼工程",然而刚刚建成即整体垮塌,"献礼"变成了"葬礼"。除建桥投入的800万元建设费用打水漂儿外,还失去64条鲜活的生命,花了巨额的善后费用。报道事故原因,警醒国人杜绝同类事故再次发生,是我们媒体的责任。  相似文献   

17.
事故经过 1996年3月14日凌晨4时30分,北京基泰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中美合资企业)在朝阳区石佛营小区18号住宅楼基础土方开挖施工中,发生土方坍塌,造成4人死亡,1人轻伤的重大伤亡事故。  相似文献   

18.
2009年3月22日11时58分许,在位于西安市阎良区润天大道西侧的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锅炉房增容改造项目建设工地,现场施工人员在进行烟道支撑模板拆除作业时,烟道突然整体坍塌,造成7名现场施工人员伤亡,其中2人死亡,2人重伤,3人轻伤。  相似文献   

19.
脚手架坍塌事故应急救援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公安消防部队主动拓展职能,承担了灭火之外的,以抢救人民生命为主的应急救援任务,已成为了我国常态下应急救援的主力军.本文主要通过对施工中脚手架坍塌事故的复杂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其发生的原因以及对救援产生的影响.在模架支撑体系坍塌中科学的应用侦察、救人,合理使用装备、救援手段等技术以及如何避免被困人员二次伤害是本课题的研究内容.通过大量的模架支撑体系坍塌现场实地调研,以及我国目前基层消防部队器材装备配备情况的调研,对国内、外众多案例的救援过程、技战术应用情况和装备使用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归纳出救援人员进行模架支撑体系坍塌事故救援处置的对策,同时针对这类特殊事故的救援,结合新《消防法》中对公安消防部队职能的确定,指出了建立以公安消防部队为主的应急救援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我们有10个人,所有人安全,什么都不想要,下面很危险,有再塌方的可能,尽量快点救我们。谢谢。" 这张被困工人用铅笔写下的字条从打通的通风孔中传递出来,它在当时被顺理成章地解读为被困者的平安和施救的顺利进行,四伏的危机淹没在救援现场的一片欢欣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