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太湖流域湖泊滩地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调查和分析太湖流域湖泊滩地资源特征和开发利用状况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滩地围垦对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今后开发利用滩地资源的方向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沿海滩地3种框围养鱼方式(即精料、种草、化肥养鱼)的能量转换效率及种草养鱼的经济效益。初步得出:在沿海滩地低投入框围养鱼中应重视对太阳能的利用;种草养鱼在3种养鱼方式中能量转换效率最高,经济效益较佳,应推广种草养鱼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江苏省苏锡常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以及因地下水长期超量集中开采导致的资源破坏和生态环境问题,提出该区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苏锡常地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江苏省苏锡常地区的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以及因地下水长期超量集中开采导致的资源破坏和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该区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运用区域系统分析法,着重分析了温州市两种类型荒山资源开发利用的优势和劣势;通过土地适宜性评价,得出了该市荒山资源以宜林地为主的结论;提出了荒山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模式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运用区域系统分析法,着重分析了温州市两种类型荒山资源开发利用的优势和劣势;通过土地适宜性评价,得出了该市荒山资源以宜林地为主的结论;提出了荒山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模式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南天竹种质资源及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天竹资源丰富,分布广泛,适应性强,是一种具有观赏、生态、药用等多种价值的树种,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为了促进我国南天竹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其物种及主要品种类型,生物学特性及开发利用价值作了详细介绍,并提出了在开发利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参21.  相似文献   

8.
湖南野生鹿角杜鹃资源的园林应用价值开发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简述鹿角杜鹃的生长、生态习性及自然分布的基础上,针对目前湖南野生鹿角杜鹃资源的种质资源开发、引种驯化、栽培繁殖现状,重点阐述野生鹿角杜鹃资源在园林应用上的开发利用措施,旨在保护野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以期增加园林植物多样性.参12.  相似文献   

9.
本文围绕建设生态农业的主要任务,结合海安县生态农业模式讨论了下列五个问题:1.农村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改变在生态农业中的地位和作用;2.物质循环与环境资源开发利用的物质基础;3.能量流动与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途径;4.食物链与环境资源利用增殖的渠道;5.生态平衡与环境资源保护。  相似文献   

10.
向海自然保护区湿地资源环境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入手 ,剖析了向海自然保护区湿地资源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护及可持续开发利用湿地资源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乌鲁木齐土地环境容载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环境容载力包括土地环境区划、土地环境人口容量和土地环境城市建设承载力。在分析乌鲁木齐市土地环境现状的基础上,计算了土地环境容载力。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禁止开发区面临困境和问题的分析探讨,确定了禁止开发区的涵盖范围,并在土地管理、资源保护、财政投资和建设管护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该区的有效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开发的阈值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分析主要保护对象丹顶鹤的越冬需求和资源开发活动对丹顶鹤及其生境的干扰,提出了针对保护区资源开发的阈值管理技术.设置允许适度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3种准入类型;准入区域限定在实验区内,面积应小于保护区总面积的1/10,且不大于实验区面积的1/3;准入时间上,根据丹顶鹤的越冬需求,确定每年9月末至次年2月末为限制利用期,3月初至次年9月末为适度利用期;停止新的滩涂围垦和风力发电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生态旅游.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衡阳市丘岗地的基本概况,提出了丘岗地开发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据此,对衡阳市丘岗地开发利用提出了总体规划报告及其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5.
大亚湾开发区由于自然地理条件优越,特别是曾因美国的熊猫汽车和英荷壳牌石油等的落户而带动了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成为广东省沿海地区外商投资的热点,使原为滨海小镇的穷乡僻壤面临大规模高强度的开发.本文根据区域自然环境条件和经济发展势态.对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土地利用结构的动态变化以及土地承载力状况进行分析;指出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的耕地面积急剧下降.农田用多养少,土地征而未用以及在规划上对农业的重视不足等问题;最后从协调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保护的矛盾,维护区域的良好自然生态环境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出发,对区域的土地利用保护提出了六点对策性措施.  相似文献   

16.
We study the effect of learning with heterogeneous beliefs on the exploitation of a renewable common-pool resource. To that end, we extend the Great Fish War model of Levhari and Mirman (1980) to a learning environment in which several agents interact strategically and learn about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stochastic evolution of the resource. We find that the effect of anticipation of learning with heterogeneous beliefs is twofold. First, the anticipation of learning makes future payoffs more uncertain, which induces the agents to decrease present exploitation due to the precautionary motive. Second, under heterogeneity of beliefs, there is a differential informational externality that induces the agents to increase or decrease present exploitation. We also perform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the Cournot–Nash equilibrium with learning by studying the effect of optimism and riskiness on resource exploitation.  相似文献   

17.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自然资源,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是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本文在分析土地资源利用特点,土地资源永续利用的内涵、原则与指南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土地资源永续利用的一系列生态经济对策。  相似文献   

18.
矿山开采活动在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的同时,势必给原有的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破坏和影响.结合矾矿露天采矿特点,讨论矿山开采各个环节对生态因子的影响及强度,筛选主要影响因子,分析露天矿山开采可能引起的地形地貌、土地占用、土壤侵蚀、破坏野生动植物生境、地表水水质、景观格局等方面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施工方案、闭坑露天矿山土地、植被复垦等生态环境保护对策,对科学开发崇阳钒矿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经济系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特点和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生态经济条件。土地生态经济系统是土地生态系统与土地经济系统耦合而成的复合系统 ,土地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经济平衡存在着内在联系 ,生态经济平衡是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前提条件 ;土地可持续利用目标是在土地开发利用过程中 ,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三效益的协调统一 ;遵循生态经济规律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0.
Land degradation threatens environmental well-being and is a growing global issue. China is among the most affected countries in the world in terms of the extent, intensity and economic impact of land degradation. Sustainable and successful intervention requires clear defini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land degradation. Based on land resource variation survey data from 1991 to 2002, this paper identified, defined and classified land resource degradation, and analyzed dynamic changes in the degrad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process.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a land resource degradation index, the status and trend of degradation in China was explored to enable the design and planning of interventions for mitigation and establishment of sustainable land use and management practices. Results showed that: (1) The total land degradation index (A) fluctuated upwards from 1991 to 2002, although some parts improved. (2) Sand and rock desertification, deforestation and wetland loss reduced slightly, whereas secondary salinification, non-agricultural land occupation and natural grassland further deteriorated. (3) 66.27% of degradation was in natural grassland and non-agricultural land; while 57.5% of rehabilitation focused on sandy desertification and forests. (4) Non-agricultural land occupation and wetland shrinkage are primary causes of land resource deterioration in China. (5) Grassland, cultivated land and forest land accounted for 83.9% of degradation. (6) All the degradation processes are interrelated. These results provide useful information to combat future land resource degradation in Chi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