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介绍DCL型燃煤固硫剂在广州石化总厂热电站燃煤锅炉中的应用。描述了该脱硫技术的原理、操作条件和取得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并讨论了这一技术的若干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
介绍用于燃煤锅炉炉内喷钙脱硫的AG-2型固硫剂,及其在广州石油化工总厂脱硫示范工程中获得的技术指标和成本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我国燃煤工业锅炉排放SO2对大气污染的状况及发展趋势,以及应用工业固硫型煤控制燃煤工业锅炉对大气的污染,燃煤工业锅炉燃烧工业固硫型煤时,可明显地降低S烽烟尘的排放量,并节约煤炭,在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推广和发展工业固硫型煤,是防治燃煤工业锅炉大气SO2污染的一条投资少,见效快,简便晚行的实用措施,其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相当可观。  相似文献   

4.
燃煤固硫剂固硫效率测定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广固硫剂型煤是我国防治大气污染的一项基本政策,根据硫平衡原理建立了固硫效率的测试方法与计算公式,为研究或评价固硫剂的固硫效率提供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燃煤固硫技术的原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煤的脱硫在技术工艺上比较复杂,设备庞大,费用高,当前进行普及还有不少困难.但煤燃烧过程中将硫大部分固定在煤碴之中是一种技术上简单、投资少、容易管理的治理方法.现就这方面进行一些探讨.一、煤在燃烧过程中SO_2的生成反应煤中的全硫份包括无机硫及有机硫.有机硫通式为R-S;无机硫有游离态的硫及硫铁矿和硫酸盐中的硫.在高硫份煤中,硫主要以硫铁矿的形式存在.有机硫、游离状态的硫和硫铁矿中的硫皆为可燃性硫.燃烧后的生成物为SO_2,其反应式如下:  相似文献   

6.
邢春霞  孔秀琴  赵凯  罗立  樊艳丽 《环境工程》2013,(Z1):97-99,104
明胶生产产业在废水处理工艺中产生大量剩余高钙污泥,采用该剩余污泥作为燃煤固硫剂,在高温管式电阻炉内进行燃烧实验,通过测定燃烧前和燃烧后样品中的硫含量确定该剩余污泥的固硫效果。通过单因素研究煤粉粒径、剩余污泥粒径和剩余污泥/煤样%等影响因素对固硫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设计法优选达到较高固硫率的实验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影响固硫率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燃烧温度>剩余污泥/煤样%>煤粉粒径>剩余污泥粒径。以剩余污泥作为固硫剂,固硫率最高的实验条件为:燃烧温度800℃,剩余污泥/煤样为3%,煤粉粒径6090目,剩余污泥粒径9090目,剩余污泥粒径90120目。并且,当温度达到1150℃,煤粉粒径90120目。并且,当温度达到1150℃,煤粉粒径90120目,剩余污泥粒径为60120目,剩余污泥粒径为6090目,污泥/煤样(质量比)为3%时,固硫率可达62.78%,说明在高温下该剩余污泥保持较高的固硫率。将明胶厂剩余污泥作为固硫剂是较为合适的再利用方法,可有效缓解当前该污泥大量堆积污染环境的状况。  相似文献   

7.
8.
高于1200℃的燃煤固硫因CaSO4的分解而因硫效率不高。CaS在高温下不会分解,若以CaS形式能将硫分固定下来,可以大大提高固硫效率。从热力学研究着手,计算预测了以CaS形式固硫的可行性;在富煤还原气氛燃烧时,在高于1227℃可达90%的固硫效果;在贫煤燃烧时,由于局部存在还原气氛,也可达到一定的固硫效果。本文实验表明,固硫剂中的某些非钙基添加剂可以在高温下形成玻璃态物质,更好地抑制CaS的氧化  相似文献   

9.
以太原烟煤为研究对象,考察电石渣、赤泥单独作主固硫剂时固硫率的差异,结果表明,电石渣较赤泥好。并以电石渣为主固硫剂,比较4种单一助剂对固硫效果的影响,其中添加助剂C为8%时固硫效率提高的幅度最大,高达15%。以电石渣、电石渣+赤泥复配为主固硫剂,添加正交试验所确定的最佳助剂配比,均不同程度的提高了固硫效率,固硫率分别为73.77%、64.87%。最后利用热重分析仪考察了不同固硫剂对固硫效果的影响,重点从煤样的燃烧特性和动力学参数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添加不同主固硫剂和助剂的煤样其热重曲线的趋势走向与原煤基本一致。添加固硫剂后着火点并没有太大的变化,燃烧过程均变为两段燃烧,且第二段燃烧均在较高温度下,燃烬温度较高,燃烬时间明显延长。从动力学角度分析,在低温区域内,不管掺入何种固硫剂其活化能均比原煤低温段的活化能明显降低,说明固硫剂的加入使反应向着有利的方向进行。  相似文献   

10.
南桐矿务局干坝子洗选厂对典型高硫煤采取洁净煤成套技术的有机组合,取得了较好的节能环保效果,阐明了因地制宜地在4t/h及其以上的链条炉上推广洁净煤技术,在投资、改造难易程度、运行的经济性、社会效益等上的重要现实意义,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腈纶纤维(PAN)为起始原料,分别经水合肼、乙二胺、二乙烯三胺(DETA)预交联后,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作溶剂,加入少量金属钠作为催化剂,与硫代氨基脲反应,合成了三种携硫杂原子的纤维状吸附剂。研究了反应温度、催化剂、反应时间等合成条件对制备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以DMF作溶剂,金属钠为催化剂,控制温度100℃反应8h,可以制得较好的产品。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国内外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控制现状、政策及技术的对比分析,提出了石化企业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控制的战略性对策。  相似文献   

13.
简要地回顾了我省火电厂烟气脱硫的历程,结合部分案例,对其除尘脱硫技术进行了初步分析。对某电厂燃煤机组“脱硫除硝”示范工程进行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HAZOP技术应用的有关法规要求和技术要点,并将该技术应用于在役硫磺回收联合装置,系统识别了装置存在的工艺危险和可操作性问题,利用风险矩阵评估了事故场景的风险等级,提出了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中国硫沉降数值模拟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采用致酸污染物长距离传输模型ATMOS,对我国2002年排放的SO2所产生的S沉降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分别将模式输出的ρ(SO2),SO42-湿沉降量与实际监测地面层的ρ(SO2),降水中SO42-湿沉降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对我国总S沉降、地面层ρ(SO2)分布,以及S干、湿沉降分布特点等模拟结果进行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到模拟各网格的总S沉降数值,将其与相应的S沉降临界负荷值进行比较,获得95%保证率(RAINS-Asia)下我国1°×1°S沉降超临界负荷分布图.为控制我国的S沉降,对各省SO2减排的形势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6.
“十一五”电力行业二氧化硫总量控制的环境效益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截至2008年底,我国SO2排放总量(不包括港澳台的数据)由2005年的2549.4×104t降至2321.2×104t,已完成"十一五"总量控制目标的89.5%,其中电力行业SO2排放量比2005年降低约20%,已完成"十一五"电力行业SO2减排目标的80%.为定量评估我国"十一五"期间电力行业SO2减排取得的环境效益,利用ATMOS酸沉降模型分别对2005年和2008年电力行业SO2排放情景进行模拟.结果表明:通过电力行业SO2减排,2008年全国硫沉降量较2005年减少约86×104t,其中沉降到中国大陆的硫沉降量减少约52×104t,降幅达17%,平均每减排1tSO2约可减少0.2~0.3t的硫沉降.此外,硫沉降强度≥1.00t/km2区域的面积较2005年明显缩小,缩小面积约为62×104km2.  相似文献   

17.
我国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由于中国燃料结构以煤为主的特点,致使中国目前大气污染仍以煤烟型污染为主.其中尘和酸雨危害最大,且污染程 度还在加剧.因此,控制燃煤烟尘的SO2,对改善大气污染状况至关重要.介绍了国内外燃煤工业锅炉烟气脱硫技术的概况,其中包括烟气脱硫技术的分类;以及几种主要的湿法、干法、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的主要特点;烟气脱硫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对不同的烟气脱硫技术的优缺点也作了简单评述;最后结合中国实际探讨了中国烟气脱硫技术存在的问题,同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章系统分析了沈阳市二氧化硫排放现状,找出沈阳市二氧化硫总量控制中存在的指标分配不合理、减排经济成本巨大、配套政策措施缺失等问题。通过研究国家下达的污染减排行政目标、区域二氧化硫大气环境容量及沈阳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从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脱硫治理技术开发与推广、完善环境经济政策强化环境监督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沈阳市二氧化硫总量控制对策,以促进实现沈阳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统一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探讨了各种实验条件对新型分离富集剂吸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静态条件下,Cd~(2+)和Zn~(2+)的吸附平衡时间为1h,Pb~(2+)和Cu~(2+)为1.5h;富集剂对上述几种离子的吸附速度的顺序是:Pb~(2+)>Cu~(2+)>Zn~(2+)>Cd~(2+);当[Mg~(2+)]<200mg/L,[Ca~(2+)<400mg/L,[K~+]<350mg/L时,此三种金属离子不会干扰对Cu~(2+)的吸附。对于动态吸附,当吸附剂用量为0.1g(对Hg~(2+)),或0.15g(对Cu~(2+)),pH为0.3—8(对Hg~(2+)),3~8(对Cu~(2+))及流速>7mL/min(对Hg~(2+)),或≤10mL/min(对Cu~(2+))时,本富集剂可完全吸附上述两种物质。另外,此富集剂的饱和吸附量为巯基棉的3—20倍,具有很高的吸附能力和很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王艳君  郑晓玲  何鹰  张栋  王保栋 《环境科学》2011,32(12):3617-3622
建立了一种捕集、解析、氧化、紫外荧光检测技术,用于大气中痕量总挥发性有机硫化物的检测.自行研制的低温捕集-热解析装置综合了固体阻留法和低温冷凝法的优点,应用于大气中痕量挥发性有机硫化物的富集,富集的有机硫化物在高温和助燃气作用下,充分氧化为二氧化硫,采用紫外荧光法检测二氧化硫含量,从而间接获得大气中总挥发性有机硫化物的浓度值.方法的捕集温度5℃,解析温度150℃,氧化温度1 000℃,精密度5.46%,回收率为99.6%~109.2%.利用该装置测定了2011年2~4月青岛大气中痕量总挥发性有机硫化物的含量为42~195 ng·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